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60319

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

论二次元文化的抵抗性

李凌鹏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11

【总页数】2页(P79-80)

【关键词】二次元文化; 亚文化抵抗性; 参与文化

【作 者】李凌鹏

【作者单位】[1]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 河南洛阳47102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05

“二次元”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一支青年亚文化,围绕它的讨论一直在进行。有的人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其借助别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行为仪式为青少年群体构建起风格鲜明的乌托邦,中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认同。“它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青年宣泄不良情绪,彰显自身个性,拓展知识结构,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是更多的人对二次元文化抱持着保守态度,因为青年亚文化天生具有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二次元文化本身又特别擅长借助剪辑、拼贴和挪用的手法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解构。不管这么做的初衷是否抱有敌意,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这无疑是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对照伯明翰学派针对“朋克运动”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看

到经典的研究范式侧重于关注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符号的挪用与再造”,以及“对主流机构与祖辈价值观的反抗”。这个研究思路几乎一直贯穿亚文化研究的始终。“文化研究者们会被互联网研究所吸引,是因为文化抵抗,即在线社区如何挑战传统权力机构的控制。或批评商业文化主导下的意识形态。”

然而稍作详细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逻辑的可疑性。如果说“抵抗一词指的是质疑和挑战社会现有价值的象征性姿态”的话,二次元文化的表现就过于隐蔽和消极了。我们几乎看不到他试图对抗什么?改变什么?那些风格强烈的二次元风格的表达,是否源自于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现实社会,又抱有何种诉求?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种抵抗的必然性是否真实存在。

一、“前二次元网络参与文化”的抵抗性

在此提出一个“前二次元网络参与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本世纪初一直到二次元文化繁荣发展的这个时间段,互联网平台上诞生了许多特征鲜明的亚文化风格。再加上彼时涉及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成熟,同时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尚处于启蒙的阶段,文化产品的模仿转载成本相当低廉。换言之,在这个主流文化影响力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带,一大批新媒体表达方式和内容创作者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开启了其各自堪称的“简单粗暴”的开疆拓土。在彼时彼刻,这些网络亚文化经受了和二次元文化同样的境遇。在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中,他们或因为遭受挤压而销声匿迹,或转变形式融入到了新的文化风格之中,有的甚至成为了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在此,抽取了,闪客,字幕组,恶搞等三种亚文化风格,分别针对他们的文化抵抗性来展开讨论。在对抗性方面,或者说在改造现实的迫切性上,他们都比后来的继任者——二次元文化——要旗帜鲜明得多。

1.闪客文化的抵抗性

闪客的出现,是flash软件的普及所开启的一个新时代。动画的制作门槛被最大程

度的降低。许多有表达欲望的独立动画制作人随心所欲的制作一批风格鲜明的动画作品,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并受到追捧。闪客代表着一种粗放的创作文化,在爆发出惊人表现力的同时,也受不得一丁点约束。

人们总结闪客作品的特征之时,经常出现的词语包括:世俗、媚外、解构、搞笑和无厘头等等。这些词汇所描摹的图景几乎都是对当时主流文化的反叛。再加上闪客动画因为其偏重对于暴力和色情的直观表达,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化道德的边缘地带,甚至可以说从未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可。

2.字幕组文化的抵抗性

由于电视荧屏播放内容2000年以后因政策性因素开始转向,海外动画的播放只能转入盗版这样的相对灰色地带进行。作为海外影视和动画产品的粉丝群体在这一时期只能借助盗版这样的非法途径继续观看与世界同步的影视动画作品。这也造成了新世纪伊始,中国的光碟盗版产业蔚然成风。紧随其后的是以Bit Torrent协议为代表的p2p技术的出现,伴随的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购买盗版光碟的获取途径被更加便捷的BT下载所取代,这便形成了字幕组茁壮成长的土壤。

字幕组繁荣的背后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不健全,同时也代表了互联网参与文化反对商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些抵抗形式的对抗性在于媒介内容被生产和传播开来,并被运用到不盈利为目的或拒绝未知产权所献的经济模式中。这些群体的对抗性在于它们鼓励基于平等性、多样性和互惠性的社会结构,拒绝从全体成员身上获取经济利益。”

3.恶搞文化的抵抗性

2005年12月28日一部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短片针对陈凯歌导演的《无极》进行重新剪辑,结合新的配音和整合其他素材的拼贴,将原作的故事彻底重构。随着这部作品的广受关注,紧随其后的恶搞创作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技术门槛的降低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歇。从2006年到现在的2016年,在

这整整10年的岁月里,内容的制作和分享手段不断的演进:手机摄像头战胜了手持DV和卡片相机;美图秀秀代替的Photoshop;爱剪辑取代了Premiere、Aftereffect;秒拍和微信短视频接管了土豆、优酷的个人空间……越来越傻瓜的技术带来了海量的创作和分享,各种各样的作品最终聚沙成塔难以计数。

在没有足够监管的网络环境下,恶搞文化很容易走向激进,这一点在之前讨论闪客和字幕组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而恶搞文化的表现更加激烈和戏谑。在恶搞文化的影响下,互联网诞生了一系列具有明显冲突以为亚文化文本,其中包括以草泥马为代表的“网络十大神兽”,以及同类型的一系列将脏话拟人拟物的创作潮流。和围绕着魔兽世界游戏停服的一系列二次创作。和这些表现激烈的文化对抗相比闪客和字幕组的抗争显然隐蔽得多。这些都是现如今的二次元文化中已是非少见的现象了。

二、二次元文化的抵抗形式

1.乌托邦——建构独特的话语系统

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虽然具有鲜明的抵抗性,但往往是一种温和的、仪式性的抵抗。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青春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实质上反映了“成人世界与青春世界,父辈一代与子辈一代之间那种永恒的矛盾和张力关系。尽管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下,这对关系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譬如,反抗、冲突、偏离、协商、另类等等,但是,它所呈现的那种青春期的迷惘、矛盾、寻觅、冲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

所以在讨论青年亚文化的时候往往会带入反抗父权的压迫的逻辑,与之对立的青少年群体则体现出精神上无产阶级的特性。在接触到二次元文化后,其身为文化主体的意识随机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话语体系以及承载他们的动画和二次创作的作品,都在试图描绘出一种乌托邦式的图景。有些人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没什么能力,但在《绝地求生》的世界里却是“吃鸡”高手;有些人的学业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对于动漫游戏却俨然是考据专家。有些人白天只会循规蹈矩的工

作,但在网上却是备受追捧的同人小说作者。

我们认为二次元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知识型文化,其抵抗性往往是借助一种温和的仪式性的手段加以实现。通过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设置知识的门槛,将“非我族类”屏蔽在族群之外。例如,作为全国最大的二次元弹幕网站哔哩哔哩,注册会员的过程中需要做100道知识题,只有及格才可以成为正式会员。该测试卷涉猎广泛,题目以考察ACG为主,涵盖历史、化学、生命科学、遗传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因整体难度系数颇高,B站的会员晋级考试,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御宅学高考”。

借助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可能来自某部动画,或者游戏,亦或者是对某些日常用语的结构——二次元文化构筑起意义的壁垒,理解的鸿沟,将“非我族类”排斥在外。以达到风格特征的鲜明性。隐蔽的好处是避免冲突,然而换个角度来审视这种独特的文化风格,这种隐蔽也可以视作另一种追求自由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传达的不方便(理解的壁垒),换取表达的自由和安全。例如骂人的脏话拟像成为“草泥马”,实现褒贬的反转。或者借助鬼畜的解构,将张召忠的军事评论报道这种典型的宏大叙事拆解为,一种游戏化的、动画化的视觉形象——甚至恶搞出了“战略忽悠局”这个机构。这当然可以视作是一种反抗,但似乎又看不出反抗的诉求。

2.性别——标榜为“少数族裔”的大多数

在二次元文化中,对于性别的描述通常是两个层面。其一是偏色情的部分。其二是以男同性恋为卖点的耽美作品,其拥趸被称之为腐女,指的是热爱这种题材的女性读者。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审视二次元文化这种性别错乱的面向,这里似乎成了一群性取向各异的LGBT人士的大本营。但实际上,真正的“少数族裔”却非常之少。“有些女性通过有关宅男文化的另类叙事,来挑战现有的性别规范”,这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挑战现有制度的抵抗方式。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大多数二次元御宅族群体,由于性格和爱好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异性交往。因此,在看待性别这一面向的时候,结合青春期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是借助另类作品用以对抗父权的一种抵抗途径。或者说,借助尺度处理到违背主流道德观念的手段,彰显自己已经成熟到可以掌控性别这一青少年禁忌话题的程度。

三、反思:参与性强于抵抗性

在我们借助亚文化研究的惯常逻辑,考察和审视了二次元文化所谓的抵抗性之后。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作为一种亚文化,二次元文化及其受众,对于改变现实生活的诉求,相当消极,他们大多数时间都躲避在由二次元文化所建构的话语体系的乌托邦中,尽量避免与主流文化产生正面冲突。这与伯明翰学派研究朋克运动时,得出的对主流机构与祖辈价值观的反抗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在和闪客、字幕组、以及恶搞为代表的早期互联网参与文化相比较,主流文化对于对于二次元的态度要宽容得多。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二次元文化与前者最大的差别它是拥抱商业文化的。因为搭上了商业文化的便车,使得二次元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呈现出一种相向而行的趋势。最后更是发展出了,像共青团中央这样的官方媒体,共同参与到二次元文化的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来。对比馒头血案的案例中,恶搞作者胡戈和恶搞对象《无极》的作者陈凯歌之间的激烈冲突,共同参与的案例在不断增多。同时这也表明,主流文化通过不断吸纳参与性的实践方式,将二次元这种具有替代性的文化风格逐渐收编回主流。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肖慧.当代青年“二次元”文化的样态、生成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2][美]亨利·詹金斯,[日]伊藤瑞子,[美]博伊德,著.高芳芳,译.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8.

[3]周舟.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弹幕文化”解读[D].西南大学,2015.

本文标签: 文化动画作品闪客抵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