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2357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

对待整蛊软件,更应该透过保护意识的滤光片

9月27日,一款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流氓软件在网络上传播,导致大量用户“沦陷”。媒体的记者发现,该款App点击打开后会以最高音量播放一段不雅音频,且App在开启后无法减小音量,解决方式只有从后台划掉、卸载或关闭手机。(9月28《新京报》)

此事在学生微信群、qq空间中广泛传播,被冠名以“9.27事件”,登上27日的知乎晚报。事实上,这种类似病毒的“恶作剧”并非首次。去年10月31日的“目力”安装包,也是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在高校学生的手机上炸响。为什么事件会重演?

很多人归因于“技术作恶”。知乎晚报上这样说:“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技术作恶的‘疫苗’,让更多力量来推动世界的前行,而不是失明。”“疫苗”固然是个好比喻,但笔者认为,更应该警醒的不是“恶的源头”,而是网络上“恶趣味”的传播者。

该软件没有某些病毒主动群发的功能,传播全靠人为操作。笔者的同学就曾从一位不是太熟的朋友那儿收到过这个软件的分享,那位“损友”还鼓励他点开看看。传播者也许本着开玩笑的心态,想给同学朋友造成一点小麻烦,为日常生活增添乐趣。但是这种玩笑,未免太过了。

幸运的是,经解码分析,软件里并没有窃取个人信息和上传网络的代码。可倘若没有那么侥幸呢?

“9.27事件”给出了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网络病毒的传播机制与玩笑心理、猎奇心理相结合,让受害者甚至旁观者心甘情愿、兴高采烈地主动传播。狰狞的脸隐藏在滑稽喜剧背后,这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出了事,应该怪谁?这里涉及一个责任界定的问题。软件始作俑者,不嫌事大到处传播的人,还是被好奇心打败的自己?接收者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面对一道又一道的风险提示一意孤行,抑或不认真听课偷偷玩手机,这些固然都可以批判。但是更应该批判的是那些传播过程中的节点,它们本可以阻断病毒扩散,却因为玩笑或恶意,把传播面进一步扩大。

要“三思而后行”,甚至“悬崖勒马”的,不仅是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更是把这样的整蛊软件分享给别人的时候。看待网络上的玩笑,我们更应该透过保护意识的滤光片。保护意识,对自己,也对他人。

好在,微信群里,发了软件的人很多都选择了撤回消息。应好奇者要求而分享的他们怕不知情者点开,就以撤回的形式,完全避免了这一“灾难性”的可能。这是“9.27事件”中让人感到安慰的地方。

智能客服软件不能以“省成本”为中心

如今,很多企业都采用了智能客服,但由于技术发展水平有限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智能客服常常不能顺利解决用户的问题。很多时候,智能客服还给人留下了“兜圈子”“冷冰冰”的印象。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9%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57.9%的受访者直言智能客服会理解不了顾客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49.3%的受访者认为智能客服会用固定的话术应付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12月5日《中国青年报》)

不是人工客服,就是智能客服吗?也许,用机器客服来表述更为准确。至少,很多的所谓智能客服并不智能,其目的也不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是节省成本罢了。

在电商、游戏、通讯、电器等行业,企业面对的消费者众多,客服从来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首先是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满足;其次是问题五花八门,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流程,让客户满意并非易事。所以,如何降低成本,一直是商家追求的目标。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让这种诉求有了实现的可能,或者说,有了努力的方向。相比于人工客服,机器人不知疲倦、反应速度快,而且不会受到情绪困扰,可以24小时在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企业和商家而言,一次投入可以长时间使用,至多是定期进行软件升级,就可以让这套系统同时应对成百上千消费者的问题,价格低廉、效率更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机器人也有自身的短板。以当下的现实来看,很多机器人系统并不足够智能,只是通过识别消费者话语中的关键词,给出固定的答复,然后再让消费者做选

择题。如果消费者的问题不在数据库中,就只能不断回复“不好意思,亲”或答非所问了。因此,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是“态度好却不解决问题”,效率比人工更低。

究其原因,人工智能技术尚不成熟是重要因素。开发一套系统,需要的投入并不小,维护和升级这样的智能系统,更需要结合大数据的反馈不断完善,成本并不低。所以,很少有商家选择为自己深度定制一个系统,而只是购买通用版的软件,往里面填空了事。这样的系统,对于信息咨询类的问题,基本还能应对,但超出这个范围,尤其是面对消费者投诉维权时,就难以应付了。

事实上,没有谁比商家自己更清楚它的短板,但之所以执意如此,还是出于成本考虑,而没有把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看到,有的商家只对消费额高的会员开放人工客服渠道,将其当作奖赏。更有甚者,还不定期更改客服电话的语音菜单,目的就是让你难以找到人工客服入口,知难而退,以减少雇佣人工客服的数量。

可见,智能客服体验差,错不在人工智能,而在于这项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就投入市场,更在于商家只想着节省成本,却罔顾消费者体验。其实,这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这些不重视售后体验的商家,看似省了钱,迟早也会对销售产生影响。毕竟,售后体验也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只要竞争充分,那些重视客户体验的商家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莫让美颜软件拉低女性自我认知

据统计,中国喜欢使用手机自拍的女性比例高达85.4%,而她们发布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自拍照片,经过美化修饰的比例接近90%。在制造出大量“假脸”的同时,一些用户甚至对自己的真实容貌产生焦虑。数据显示,近年来因长期使用美颜软件的青少年选择整容比例不断升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爱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古往今来,为坚贞、贤惠,或才华出众的美女点赞,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公共话题。于是乎,女同胞大都希望自己拥有姣好的身材、较高的颜值,并能获得他人的认同。

近年,应运而生的美颜软件,极大地满足了女同胞们在社交媒体上以“照骗”示人的刚性需求。文汇报日前披露的上述数据,再次印证了网友的诙谐与调侃:美颜滤镜,是一项造福女性的伟大发明。

虚拟空间“假脸”频现,绝大多数源于娱乐,无伤大雅。现在的问题是,不少网红主播通过“美颜+滤镜”,把自己修饰得宛若天仙,玩起了猎人眼球、流量变现的把戏,带偏了众多粉丝的审美意识。早两个月,一条社会新闻蹿上热搜:“50岁大妈忘开美颜滤镜!网红真面目曝光,50万金主直接删掉账号”。惨不忍睹的大妈“乔碧萝殿下”,当即让无数粉丝崩溃到怀疑人生。

对网络上大妈容颜的认知,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可以“吃一堑,长一智”,提醒网友不再给“蛇精脸”们吸粉行骗的机会,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过分依赖、沉迷于美颜软件的女同胞们,如若习惯于生活在“美颜+滤镜”的幻象里,由此带来的麻烦可就大了,甚至可能颠覆自我认知,造成某种严重后果。

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美颜+滤镜”技术,有可能扭曲人们的审美走向并引发心理问题,患上“美颜综合征”,或曰“想象丑陋综合征”。一旦染上这种学名为“躯体变形障碍”的毛病,就难免以自拍为乐,美颜上瘾。由于“照骗”与素颜反差太大,当事者在自我认知上,很容易滋生否定性情绪,以致在社交过程和职场上,莫名其妙地“以丑为耻”,待人接物畏首畏尾,缺乏必要的自信,进而给生活、工作投下沉重的阴影。

现实中,不少原本长得还算不错的年轻女同胞,之所以也惶惶不可终日地喊着要去整容,十之八九与美颜P图拉低了自我认知,存在很大的关系;否则,何来这般焦虑?

当然,纯粹出于好玩,或有感于岁月无情,在社交媒体上“照骗”一把,只要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旁人无权也不应该横加指责。但热衷于美颜、美容的女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如果希望仰仗后天人造的“美丽”,轻而易举地踏上一条人生的捷径,那就显得过于天真,不利于自我认知的调节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人设如何,无关颜值。一个三观正确、行为高尚的人,即便长相再不咋地,且终日素面朝天,也照样会赢得广泛的尊重。

百度360推出“防偷拍”软件,技术并非万能药

对于针孔摄像头,人们一直不堪其扰。近年来,偷拍事件频发,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可能成为偷拍的重灾区。近日,国内两大移动软件巨头360和百度先后出击,推出可一键识别针孔摄像头的软件应用,试图从技术层面防止“隔墙有眼”,引发舆论关注。(11月1日 《电脑报》)

10月24日,百度推出百度隐私保护专版APP,针对针孔摄像头偷拍,通过局域网内设备检测,在酒店等场所找到不易察觉的摄像头。10月28日,360安全卫士官微也推出了“偷拍检测”,号称可有效识别当前Wi-Fi下是否连接有常见类型的可疑摄像设备。

有关反偷拍话题,舆论界一直争鸣不断。“一键识别”App的效果尚待验证,不必急于封神。但总归来说,该类App的降世为解决针孔摄像头的隐私威胁,补充了一个新的技术选项。

然而,技术不是万能的,有看不见的“死角”。要解决公众对于偷拍的普遍性焦虑,为用户的隐私、居住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不能只寄希望于技术。百度和360希望提供一种速效的解药,从实际来看,反偷拍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此前有人专门成立公司,以最前沿的技术替客户排查偷拍设备,依然摆脱不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实,一些藏匿在犄角旮旯的摄像头仍可能躲过高科技之眼,“顶风作案”。

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理,早被载入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罚金。若构不成刑事犯罪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既然有法可依,偷拍行为为何仍屡禁不止,反而愈发猖獗?除了一些人窥私心理作祟,违法偷拍已形成一条从购买偷拍设备到付费观看一条高额利益的黑色产业链。目前国内对于偷拍违法事件的界定不明,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较大,从根源上难以遏制黑色产业的发展。

又由于网络侵犯内容可以随时删除,追本溯源很困难,而与真实世界的侵权相比,网络侵犯内容的传播效果也更容易被放大,隐私所有者的保密程度、隐私的传播范围、传播的主观恶性及是否盈利等问题都是参照的范畴,要确定偷拍证据和伤害殊为不易。

事实上,反偷拍是系统工程。除了技术加持,尽早给出偷拍违法事件定性的尺子,把判定标准具象化,加强立法,加大惩戒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同类事件的频发。

App并不能为偷拍问题一锤定音,但借助此次舆论热潮,引起对偷拍和反偷拍的高关注度,滋生关于解决办法探讨的土壤,启迪更多公众进一步思考,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本文标签: 偷拍客服软件问题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