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661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

基于steam教育的儿童课程设计与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随着国外steam教育理念的传入,如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孩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阶段中国的steam教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将从steam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幼儿园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课程设计、意义与展望四大方面来深入探究,解决资源不足、系统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立起专业完整的steam课程体系,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综合素养。

关键词:steam教育 幼儿教育 课程设计 意义与展望

一、关于STEAM教育

教育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需求,而STEAM教育因为其创造性、协作性、趣味性而深受欢迎。在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在儿童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STEAM教育是由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Yakman在研究综合教育时首次提出,即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的教育,专门用于建立动手类创造性课程。STEAM教育以项目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是在STEM教育基础上延伸的新教育模式,是技术与工程教育和艺术人文教育的融合,旨在推动技术驱动的教学创新[1]。Steam教育将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让孩子接受,通过科学形成对自然世界的一个认知,再通过技术逐步的应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世界,又通過数学和艺术等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各项能力。

教育现状

Steam教育在美国,欧洲和韩国等地发展非常迅速。老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相关课程的制作和教育。大量的教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编排和研究,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认真的评价。总之Steam教育在这些国家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结果。

而在我国推广Steam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Steam教育近几年才刚刚引入我国,各种经验都不充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幼儿园都缺少相关的硬件设施和教学场地。与此同时进行Steam教育

还是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我国没有相关的教师培养机制,也难以找到高素质的老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不少幼儿园直接照搬欧美的课程没有改动与创新,不适应我国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Steam教育在我国的地位非常低,没有相关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中,劳动、艺术类老师本来就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联合教学的积极性本来就不强,再加上教育体系与考试为标准,Steam教育更加难有一个清晰的地位。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Steam教育则非常契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理念,虽然Steam教育当前面临一个难以推广的困难,但我坚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一套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体系终会在我国发扬光大。在Steam教育的课程设计方面,许多学校也依托自己丰富的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结果。

二、Steam教育在幼儿园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中国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新模式[2]。Steam教育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五年发展,其所倡导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在幼儿教育这方面,虽然许多学校开始尝试着将steam融入本土课程,也尽力遵循其教育的核心理念,但由于东西方教育背景的巨大差异,推行起来仍具一定困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家长对steam的认知度不深,认可度不高。事实上,幼儿时期是挖掘孩子潜能,培养其创造力、社交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最佳时期。然而,中国一直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上小学之后“赢在起跑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在幼儿园里也要求老师多上一些诸如算术、拼音等课程。而steam教育强调的则是情景体验式教学,如此一来,便产生了“水土不服”现象。

第二,Steam教师资源储备不足。Steam教育引自美国,由于其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大庭相径,因此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教师人才。纵观国内教师培训体系,一方面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的指

导,另一方面缺少对steam有深入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资源。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并不专业。

第三,Steam课程设置过于死板。由于国内对steam课程体系构架尚不完善,教师资源不够专业,因此对于如何将其教育理念融入本土课程、如何运用其核心思想解决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再加上许多幼儿园所采用的情景设置过于老套、死板,不能灵活变通,难以发挥steam教育理念的作用,适应现代幼儿教育。

三、Steam教育的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目标

(1)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能力

STEAM教育的兴起是世界教育范围内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当代儿童已经步入了创造型教育阶段,而不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所以应当基于STEAM教育以培养儿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国教育中普遍的灌输式教学,一定上阻碍了孩子主动思考的动力,很多时候学习相较为被动,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才会去学,steam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孩子乐于学习,并感觉有兴趣。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老师,老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具辅助孩子学习,由于孩子还小,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建立主动探索的能力。

(2)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意识

可能当老师发布一项任务时,孩子只会想到凭借一己之力去完成它,并没有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更强大。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建议孩子们合作,在他们意识到团体合作能给他们带来巨大成就感时,他们将会把这种优势延续。合作会使一个班级更有凝聚力,能促进交流,使孩子们的思想得到碰撞,可能还会萌发许多新点子,对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最开始会争抢着做主力,获得对于工具的使用权,如,“我来画”“我来剪”“我来搭”,没有幼儿愿意选择协助他人,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较低,活动推进较慢。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意识到没有团队协助,很多问题的解决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如轮流尝试没人配合时,剪出的布是参差不齐的,固定的吸管反复松开。而与同伴之间相互协商,明确分工、

履行职责,默契合作能够提高效率,更容易获得成就感[4]。

(3)培养儿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如今世界,创新对于各行各业都很重要,那么从小就培养这种创新意识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儿童可以基于项目的学习,即教师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引导儿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精心设计、深度参与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开放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儿童围绕特定的項目主题为中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以创造新事物的方式探究真实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多组织实践活动有许多好处:首先,其组织和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小肌肉群的锻炼,并促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实践活动的组织还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幼儿某方面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帮助幼儿在实践练习中实现技术的娴熟掌握和技术素养的逐步完善[5]。因此,教师应领悟steam教育的核心,把握其精髓,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使自身达到一定高度,从而能够很好地培养儿童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习对象分析

Steam课程的开展肯定以孩子为核心,所有的课程设计都是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地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在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后,老师的积极带领下,孩子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比如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方式,撇去中国式定式思维,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不会过多地从其他角度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大脑,增强动手能力。分析学习者是为了让我们更能理解学习着的心理状态,已有的学习知识框架、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学习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的地域环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等。教师作为课程引导者就要结合实际对学习者全方面、多维度地分析、研究、比较,总结出适宜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方式。STEAM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彰显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出每个孩子独特的一面,这样对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未来做一个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

3.课程内容设置

Steam课程以跨学科、多元化为前提,在科学(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s)、数学(math)为基础的学科融合下设置适合孩子的课程,且灵活度高。开设相关学科能够较好地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艺术素养、数学素养。我们将以做小实验为引导,激发孩子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课程前半部分老师会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操作方法等,后半节课就完全给孩子们做实验,放手大胆地让孩子去尝试,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其中的乐趣,让孩子可以真正从实验中获取些什么,并且他们也可以跳出老师给的已有框架,在原有的实验材料基础上,自己探究别的方法或者做些创新,这些都是我们期望看到的。课程内容的重心在于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而不同以往的说教式上课,这样索然无味。老师们要给他们创造环境去发挥,在学会玩的基础上懂得实验原理,让孩子更高效地学习。

4.环境创设

在steam教育的课程设计方面,环境创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模拟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steam教育创造了丰富的面向生活的环境。学生可以将这样的环境同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以视觉刺激为主,使学生能够感知到外部环境。有利于学生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第二是要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本身不成为摆设,有助于学习的进行。

5.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践项目进行整合和指导,引导学生用跨学科的方式解决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改进,让学生的各项能力不断地提高。

6.课程教具

STEAM的课程教具不单单是平常会用的音频、图片或视频,老师可以运用众多实验素材,结合软硬件设施,科学地运用教具。比如,在教学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活动中,孩子们在课堂学习时,在传统教育情况下,为了简单和明了,老师通常会使用PPT或者视频教学。

而这是开展STEAM教育活动的好机会,老师利用实物投影,给孩子提供素材后,把问题直接抛给他们,“如何选择材料?”,“在拥有这些材料了之后怎么办?”孩子们谈了起来,想了各种办法,用胶带粘上,用纸糊上,用塑料袋包起来。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孩子们验证了用A4纸、纸板、胶带制作纸的想法不可行,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体现了教具的魅力。

7.课程评价

由于STEAM教育在我国实施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标准,因此为了推进课程改革,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与学生所需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联系,设置评价标准和维度、构建评价体系,注重在情境中对学生的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与领导力、社会交往、创新创业、自主探究与专业知识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STEAM课程改革效果的检测与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一体化的监测与评价[6]。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并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出中国特色的STEAM教育系列课程。

四、Steam教育在课程设计中的意义与展望

鼓励STEAM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并不是要求学校去专门开设一类课程,而是鼓励学校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方法,使用此类运用教具创新教育形式,使得孩子们基于一定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动手设计参与并解决问题,提倡知识与能力并重,实现深度学习。总之,STEAM教育通过对理论的扩展,运用于实践,在做中学的方式来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已经得到的结论总还是会不明白为什么,也不会深度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加入这一教育理念,可以增加学习过程中的情境性,切实的体验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未来发展更加需要的是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等多种能力运用得当的综合性人才,所以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并逐步推广STEAM融入课程教学,日益完善,才可以使得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知欲,不断地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养成自我摸索不断前进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这应该就是STEAM教育的意义所在。STEAM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方向应

该从幼儿教育抓起,不断延伸至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兼具国际化STEAM色彩的同时,应立足于本土化开展STEAM课程设计,这是我们对STEAM教育的期许。

本文标签: 教育孩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