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16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

Academic Forum /学术论坛论网络称谓中英翻译的可译度肖 贝(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90)摘要:随着计算机、手机等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页、博客、微博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称谓。文章从论证“犀利哥”这一网络称谓的英文翻译Brother Sharp的准确性入手,结合Lady Gaga及“Hold住姐”中英互译的例子,旨在探讨网络称谓中英翻译的可译度,力求找到网络称谓不可译现象的原因。关键词:网络称谓;“犀利哥”;可译度;不可译现象;原因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既密不可分又迥然不同的虚拟空间——网络世界。网络世界以现实世界为依托,又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无限延伸。伴随着网络世界的信息扩张,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而这其中有着鲜明特色的一类词汇就是网络称谓。网络称谓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底蕴,与人们的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现实世界人们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环境在虚拟世界的折射,有时甚至是被无限放大。网络称谓一经产生,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常常让人始料不及。有些网络称谓甚至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东西方语言的障碍出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视野里。1 “犀利哥”网络称谓英文翻译Brother Sharp的准确性论证1.1 “犀利哥”中英文网络称谓的由来“犀利哥”本名叫程国荣,是一位来自江西鄱阳,在宁波街头流浪有精神障碍的流浪汉。2010年一篇题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并附有照片的网贴在网络上走红。根据这篇网贴,有网友将其命其名为“犀利哥”,短短一周内红透网络。随后受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媒体的关注,英国《独立报》以“Handsome Chinese vagrant draws fans of

‘homeless chic’”为主标题,“Identity of ‘Brother

Sharp’—dubbed China’s coolest man—remains

a mystery”为副标题,专门刊文报道了“犀利哥”风靡中国网络的事迹,由此便有了Brother Sharp的英文称谓。关于“犀利哥”中文网络称谓的由来,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说法有以下两种:一种解释是“犀利”是江西南昌方言。当别人走近与他搭讪的时候,他嘴里就会经常蹦出“哇犀利”“组犀利”,意思是“说什么”“干什么”。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原始版的“混搭”潮流,让有些具有“潮流视觉”的人们 “眼前一亮”,认为他是一个看来很“潮”的人。假设以上两种命名的理由成立,为了跟接下来的英语翻译方法相对应,不妨将前一种命名的方式称为直接法,后一种称为间接法。多数人可能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但无论取何种解释,其真实性和合理性都令人存疑。1.2 “犀利哥”的中文释义汉语中,“犀利哥”是一个以“哥”为中心的名词性偏正短语。“哥”的汉语释义相对简单,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也可用来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而在网络世界里,“哥”的含义被缩小了,仅用来表示“男性”这一性别。之所以称之为“哥”,大概是受近年来网络上一种新的命名方式的影响——言必称“哥”或“姐”。最早出现类似的称谓是“芙蓉姐姐”,随后又有了“芙蓉姐夫”“奶茶妹妹”等。网民不仅喜欢用这种方式为本国人命名,也热衷于用同样方式为外国人起名,如“苏珊大妈”“不爽姐”“鸟叔”等。再看“犀利”的中文释义。“犀利”在《现代古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有“①坚固锐利。多指兵器;②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刻锋利。”这两个词条。在南昌方言中有“什么”的意思;在粤语方言中有“厉害,高明”的意思,是由衷的赞叹。在网络用语中常用来表示简明、干脆地达成某种目标。而在“犀利哥”这一网络称谓产生之后,变成了近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可理解为“有气魄,有压倒性的气势”。这样说来,“犀利哥”虽然是以“哥”这一名词为中心搭配以“犀利”这一形容词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短语,但这一称谓的重心不是“哥”,因为“哥”的含义被缩小为“男性”,重点是“犀利”,其含义被扩大。因为在“犀利哥”这一称谓产生之前,“犀利”虽然可以用来表示“眼光敏锐”,或像某些网友认为的“犀利哥”在穿衣搭配和行为方式上有不同于常人之处,所以称赞其“犀利”,崇拜地叫他一声“哥”。但事实上,“犀利哥”的眼神虽然“深邃”,但作为一个精神障碍患者,却一定不会敏锐,甚至可能“呆滞”。

由此看来,“犀利哥”这一网络称谓本身其实没有任何含义,其反映的是使用这一称谓的人们对“犀89

学术论坛 / Academic Forum利哥”身上所表现的某种程度上不太正常行为方式的认同,甚至是“审丑”情结,讥笑的成分居多,真心赞美的成分较少。“犀利哥”这一中文称谓无论是其表层含义还是深层含义,他们的合理性存在着诸多疑点,而要用目标语言将这两层含义同时表现出来并被受众接受,其难度可想而知。1.3 “犀利哥”英语翻译的考证自英国《独立报》首先对“犀利哥”风靡中国网络的事情报到以来,Brother Sharp也就成为 “犀利哥”最为正式的英语翻译。英语词序和汉语的不尽相同,先说英语中brother的释义,有以下四种:(1)a male with the same parents as

someone else.(2)a male person who is a fellow member (of

a fraternity or religion of other group).(3)a close friend who accompanies his

buddies in their activities.(4)used as a term of address for those male

persons engaged in the same movement.从上可以看出,英语中“brother”的释义与汉语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汉语的亲属称谓较英语更为复杂,所受到的文化制约也更为明显,在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亲属称谓的英语翻译是一大难题。说英语国家的人们并不经常用亲属关系称呼对方,往往是直乎其名。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英汉民族在思维方面存在有差异,讲英语的民族比较注重客体思维,常用物称表达法,而不用人称来叙述。如同一时期外国出现的网络名人常以“耶鲁男”“雪茄男”“炫富女”等这样的方式来命名。将“犀利哥”的“哥”翻译成对应的“brother”,看似恰当,实则不妥。接下来说“犀利”对应的英语翻译。按照“犀利哥”直接命名的方式,“犀利”在江西方言中表示“什么”,先不说写这篇报道的外国记者是否了解这个词在方言中的含义,很多中国人可能都没听过这种说法。再按照“犀利哥”间接命名的方式来翻译,英语中“sharp”通常表示“尖锐、锋利”,可以用来修饰程度、声音、眼光、疼痛、味道、风力等,但不包括能力或气势。所以“sharp”不能与“犀利”在表层含义上等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的俚语中,“sharp”有“时髦的,漂亮的”的意思,就这点而言,将“犀利”翻译成“sharp”,一定程度上准确地阐释了“犀利”一词所折射的价值观。但问题是,外国的网民是否和中国的网民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审丑”情结,他们是否也同样认为这样的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有任何美感呢?实际上,这一英文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道德的一种挑战,会刺痛那些有正常的审美标准和是非之心的受众的神经。综上所述,Brother Sharp是根据“犀利哥”间接命名的方式直接对应翻译过来的,看似准确度高,实则不然。 最根本的原因是“犀利哥”这一中文网络称谓本身的来历和合理性存疑,而英文翻译自然就会有失偏颇了。902   Lady Gaga称谓的论证Lady Gaga是欧美流行音乐天后,“Gaga”为其早期的艺名,而后演变成“Lady Gaga”,其基本含义为“狂热小姐”。对应的中文翻译有“雷蒂嘎嘎”“女神卡卡”“雷人教母”等,大多采取音译的方法,少数用意译的方式。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翻译,所以网民仍旧沿用她本来的艺名 “Lady Gaga”,这一称谓的可译度目前看来不高。Gaga在英语中的释义为 “mentally or

physically infirm with age; marked by foolish or

unreasoning fondness”,中文释义有“疯子;老糊涂”或“天真的,狂热的,老朽的,疯疯癫癫的”两种;而“lady”的英语释义为“a polite name for any

woman; a woman of refinement”,对应的中文解释有“女士,夫人,小姐”。同“犀利哥”中文网络称谓的表层含义一样,Lady Gaga的表层含义也让人捉摸不通。且不说这一名称本身存在矛盾之处,在人们的认知中,“lady”通常代表温文尔雅、举止得体、有教养的女性,是绝不可能和“狂热”或“疯疯癫癫”扯上关系的。再加上“Lady Gaga”本人衣着暴露、惊世骇俗的表演风格,跟“淑女”就更加相去甚远了。她更多代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女性保守的行为方式和与以往不同的一种新的流行音乐风格,更加的离经叛道、别具一格。由此可见,类似于“犀利哥”这一中文的网络称谓,Lady Gaga这一英文称谓本身在源语言中就已经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更别提用目标语言表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Hold住姐”的翻译上。3 “Hold住姐”翻译的求证在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借用对方语言中的某些词语来表达本族语中所没有的新概念属正常的语言容纳现象。随着我国与海外文化、经济往来的日渐频繁,也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如士多店、打波、脱口秀等用语已是屡见不鲜。一些年轻人以能在言谈中掺杂一些英语为时髦。2011年一档台湾的综艺节目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网友以俗艳夸张的造型登场,用嗲声嗲气的英文、扭捏作态的姿势向大学生们介绍什么是fashion,其间多次用到 “Hold住”这样中英文混杂的表述,影片发布在YouTube短短11 d,视频点击率破101×104人,由于其“扮丑搞怪”,加上爱卖弄中英文夹杂的语言风格,被网友封为“Hold住姐”。由于“Hold住姐”特殊的构成方式,无论是将“Hold住姐”完全翻译成英语或是中文,都难以保持这一称谓原有的特色,这样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劳,这也就能解释到现在未能找到合理的中英文翻译的原因。4 网络称谓不可译现象原因探究将“犀利哥”翻译成Brother Sharp看似可行,实则勉强,Lady Gaga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翻译,而“Hold住姐”这种尴尬的中英夹杂的英语难以“中外合成语”

将其完全翻译成对应的目标语言,不可译现象在这些网络称谓上凸显,这一切都是由语言的本质特征决定的。4.1 语言的任意性这一特征由索绪尔最先提出,他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而这一特征在网络称谓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正如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可以被称作“犀利哥”,性格乖张、作风大胆的歌手取名为 “Lady Gaga”,仅仅是因为在一次综艺演出中由于其中英混杂的语言风格,“Hold住姐”这一网络称谓也应运而生。正如语言学上一句著名的论述“A rose is still a rose in other

names”(玫瑰仍旧是玫瑰,即使叫别的名称)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犀利哥、Lady Gaga还是 “Hold住姐”,他们的名称在被人们所了解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所代表的行为方式和网民评判他们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词汇是一种文化符号。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有其相似和不同之处,所以汉英语言中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极其接近,而另一部分却完全不同。鉴于此,网络称谓出现不可译现象就不难理解了。4.2 语言的约定性网络称谓得以存在并继续流传下去,还源于同语言的任意性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另一特性——约定性。网络称谓从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接受世俗的挑战,而这往往决定这些网络新词的生死存亡。网络世界有着现实世界难以比拟的包容性,无论有些网络称谓在一些人看来是何等出人意料、离经叛道,甚至是惊世骇俗,这些网络称谓却往往生存下来,并且逐渐从网络走向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介,成为人们日常表达的一部分。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联想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及其所给予的暗示,或是其概念的一部分必然对读者产生的印象。表达意义和联想意义同比喻有特别的关系,比喻的基础是词语在联想上的相似或相关,而比喻过程本身充满了情感内容,因而比喻大多采用形象描述借用能使人产生大量联想的词汇。问题是同一词在中英文里,所产生的联想有些类似,有些不同或完全相反,这就造成了汉英互译时的矛盾。就算这些词语被本族语的人们所认可,但这一约定性对于说不同语言的人来说,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4.3 语言的创造性任意性赋予语言潜在的创造力,而在网络称谓的Academic Forum /学术论坛翻译中,语言的创造性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语言的确教会人们看待世界的习惯方式,形成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某种程度上人们受制于其所讲的语言;但另一方面,人的适应性又使人们超越语言的囚禁,人类总是不断地学会以新的方式看世界,发表新的观点,挣脱种种无知的局限。当今世界日渐趋同,各种语言与文化也出现一种融合之势,电视、广播、新闻报刊杂志使人们的日常用词日趋统一起来,起码是对现今世界的描述,如Boeing 747、GDP、 PM 2.5等,产生了对等同一的说法,整个世界必然会形成一个走向大同的趋势。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对言语的理解应是“得意而忘言”。那就是说人们交流是以理解为重心,语言形式只是思维的载体,要强调理解,而不要被语言的表层结构所迷惑。5 结语综上所述,当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语言与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人们受制于语言是双重的,语言中的文化、价值、行为观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变化的,人类在不断的超越语言,超越自我。由于跨越文化交际的日益扩大,人们从追求二元的协调到多元的协调。归根到底,不可译是相对的,可译是绝对的。随着人们相互了解的加深,价值观的趋同,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称谓可以从不可译变为可译。作者简介:肖贝(1980-),女,籍贯:湖北孝感,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参考文献:[1]霍恩比著.王玉章等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蔡荣寿,朱要霞编著.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汉英语言文化比较》[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4]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05):26-28.[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1

本文标签: 网络语言称谓人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