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374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

【学习目标】

1、说出免疫的概念和三道防线

2、(重点)明确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免疫概念和三道防线【高清课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00:37~07:52)

1、免疫的概念: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稳

态。

2、三道防线:

⑴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⑵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免疫体液中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⑶第三道防线——体内特异性免疫

3、免疫的类型:

机体屏障: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细胞免疫

4、免疫的功能:阻挡病原体识别病原体清除、消灭病原体

要点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要点诠释: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淋巴干细胞,经生长、发育、分化,

最后形成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型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淋巴干细胞中的一部分随

血流进入胸腺,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的作用下分化、发育形成的,成熟后转移到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如淋

巴结、扁桃体、脾等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型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淋巴干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的,成熟后转移至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产生)、溶菌酶等

要点诠释:

1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3个层次组成:

(1)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宫中枢免疫器官在人类包括骨髓和胸腺,是

造血干细胞分别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的场所。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

织。它们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以及对抗原应答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分为免疫活性细胞和吞噬细胞两类,免疫活性细胞是能接受

抗原物质刺激而活化、增生、分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

熟)

和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

3、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

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相应的效应细胞

是否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具有

具有

不具有

不具有

具有

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

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

4、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来源

对象

物质基础

特点

联系

遗传而来,先天性免疫

所有病原体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出现快,范围广,时间短,比较稳定,强度弱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淋巴细胞)

出现慢,时间长,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进入机体的抗原,如果不经过吞噬细胞的

加工处理,多数抗原将无法对免疫系统起到刺激作用,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也就不会发生

②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例如,人体接种卡介苗以后,除

了增强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以外,还增强了吞噬细胞对布氏杆菌和肿瘤细胞的吞噬、消化能

力,以及增加了干扰素的含量等。

二者均与遗传有关,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要点诠释:

(1)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2)多数情况下,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

2

(3)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例1、(2014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答案】D

【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而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

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

和T淋巴细胞,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除了能给B细胞呈递活化信号外,而且能释放淋巴因子

促进B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从而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项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

和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运用所学的内容做出准确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一】

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B.脊髓C.胸腺D.脾

【答案】A

【解析】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而其中二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在胸

腺内发育成T淋巴细胞;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脾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贮存有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是躯干及四肢的初级

反射中枢。脊髓与各级中枢有广泛的联系。

类型二: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比较

例2、(2015太原五中期中)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

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D

【解析】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

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分

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

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毒无效,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因此是特异性

免疫。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

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

断。

【举一反三】:

【变式一】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3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答案】C

【解析】选项A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选项B中皮肤的屏障作用、选项D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均属于非特异性免

疫,只有C选项中的两种情况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变式二】

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病菌

【答案】B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四种器官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的是()

A.淋巴结B.胰腺

C.胸腺D.脾

2.(2014上海卷)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接种特效疫苗

C.注射相应抗体

B.设立隔离病房

D.室内定期通风

3.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A.胸腺B.脾C.骨髓D.垂体

4.T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B.胸腺C.脊髓D.脾脏

5.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

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流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7.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8.(2014海南卷)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

4

本文标签: 免疫细胞特异性淋巴细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