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450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华为筹资案例分析

1、1988 ~ 1992年 华为主要代理香港的交换机,对资金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主要依靠创业初期的点滴积累。

2、1992年前后,全部资金投入到C&C08机的研发中了,但货款回收慢(电信设备

市场的特征:投入资金量大、销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拖欠严重),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

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员工们士气低落,部分员工打退堂鼓,这是华为历史上

第一次资金危机。最后是突然收到一笔货款救命。但C&C08机的研发资金需1亿元的投

入,任正非多方高贷未果,被逼无奈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20% ~ 30%。那时候,华

为因民营企业的身份主要靠自有资金周转,从银行基本贷不到款项这实际上把任正非逼上

绝路,任在C&C08机动员大会上讲出了“失败了我只有跳楼”的誓言。

1993年C&C08机研制成功,开始大规模销售。年底,筹建北京研究所。企业进入迅

速膨胀期,对周转资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多次贷款计划被搁置后,华为甚至到了揭不开

锅的境地,公司迫不得已再次向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筹借利息高达30%的高利

贷,以解燃眉之急。

3、朱镕基一言“救”华为。

1996年6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华为,随行的有包括招商银行在

内的四大银行的行长。当时华为的年销售额已达26亿员,跻身国内电信设备四巨头(巨

大中华:巨龙、大唐、中信、华为)。朱得知华为资金上的困难时,当即说:“只要是中国

的程控交换机打入国际市场,一定提供买方信贷,在国内市场与外国公司竞争,一律给予

支持,同样给予买方信贷。”

19996年下半年,招商银行开始与华为全面合作。当时由于很多省市电信部门的资金

也很短缺,以现金购买设备很困难。由于招商银行为华为推出了买方信贷业务,让电信部

门从招商银行贷款购买华为的设备,华为再从银行提取货款(这种在今天已经广泛用于房

屋按揭等各个领域的金融工具,在当时却开了先河)。

1999年左右,由于国家金融政策放开,国内银行业也逐步商业化运作,由于华为资信

好,业务发展迅猛,银行也开始给华为大规模放贷(合资公司)。

4、仅仅招行一家的买方信贷,根本不可能完全解决进入迅速扩张期(1996年华为从

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东欧、前苏联、中亚、西非、东南亚等地区开拓了市场,年底,

又斥巨资引入美国HAY咨询公司建立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的华为在战略和战术上的需要。

1997年华为虽然实现销售额41亿元,但负债高达20亿元。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仍然

解决不了资金瓶颈问题。

这就促使华为想方设法与各地电信管理局、政府以共付盈亏、共担风险为原则,分别

成立了沈阳华为、山东华为、安徽华为等27个合资公司,遍布全国。这样可以缓解资金

的紧张压力和巩固已有的市场。

这些合资公司自诞生起就是个空壳,华为从来没有把产品、特别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放

到这些所谓的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公司仅仅是销售代理公司。这些合资公司除了能起到增

加销售量,占有市场外,还具有融资的重要作用。在华为的《合资企业工作指导书》中对

合资公司的功能作了如下描述:“合资企业要在当地解决贷款和融资问题。合资企业注册后,

要把自己的注册资金存到有可能提供贷款的银行,并抓紧解决贷款问题,必要时,可以向

两家以上的银行存、贷,争取合资对象出具担保或由华为母公司担保》。”

资金短缺的局面从此才真正缓解。但华为较高的负债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种

高负债经营策略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一些专家甚至开始忧虑华为所面临的金融风

险。

5、资金暗道:邮电职工持股会

除了以有政府背景的合资公司争取贷款外,华为还通过合资公司,采取在个省市成立

邮电职工持股会,吸纳邮电干部职工入股,给予丰厚的红利,并许诺将来可随华为的股票

一起上市,先后有100多家地方邮电部门的职工成为华为电气公司的股东。锯曾在四川华

为公司工作过的老员工透露,四川华为此合资公司有当地运营商和政府的股份,他们的分

红比例高达投资额的60%到70%

据透露,1999年左右,深圳华为又面向全国各省、市电信局的老股东和各类企业法人

进行增资扩股,发行新股2.5亿—3亿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扩股价格每股人民币2.2

元。究竟有多少邮电职工成了华为的股东,华为因此融回了多少资金,是华为的核心机密

之一,外人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不是笔小数目。

华为的这一做法遭到了一些社会人士的非议,友人甚至认为类似于非法集资、不正当

竞争。比如,这种利益关系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运营商利用国家的资金、手中的权利,

人为的高价采购华为的设备?华为公司是否会以丰厚的红利、可观的送股、配股回报给运

营商企业的个人?

5、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不仅开中国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之先河,同时,也是华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在华为资金匮乏甚至出现经营困境的时候,员工持股调动了华为人不屈不挠的韧劲,使华

为走过了最脆弱的阶段。

为了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大约1990年前后华为就建立了职工内部股制度这种内部股,

一般面值都是一元人民币。每个营业年度,华为公司有关部门都按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

级别、业绩表现、劳动态度等指标确定符合条件的员工可以购买的股权数(新员工工作满

一年后才有资格购买),员工可以选择购买、套现或放弃。要是选择放弃购买股权,部门领

导就会逐个找你谈话,你就很可能被认为对公司不忠,就会丧失在公司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也就别想再在华为呆下去了。想有所发展的员工自然不敢不购买公司股权与此同时,华为

的员工还被要求在义愤保密承诺书上签字,如违反这个承诺书,股权兑现时就要做相应扣

除。一般情况下,员工都是选择购买。购买时员工拿着现金到公司资金事业部登记购买,

也可以用奖金购买,或多从公司无息贷款购买。2002年以前(2002年后停止配股)华为

的奖金也是通过配股实现的,员工的所有奖金转为公司的内部股票,内部股一年发放一次

股利,自动滚入本金。

持股员工在离开公司时可以随时套现,若华为上市,这些股份咳在市场流通。华为内

部股制度很复杂。2003年华为创业元老刘平状告华为公司的案件

6、上市谜局

1998年以前,谁在任正非面前提上市的事情,他就跟谁急。他认为股票纯粹是不务正

业。南方基金某人士认为,华为在前期发展的关键时期曾出现过严重的方向性错误。他说

的“方向性错误”是指华为没有抓住机会上市,错过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使对手

中兴占得了上市先机,成为日后业内后患。

2002年华为态度发生逆转。借力资本市场,扩大公司规模是必然趋势。筹备上市。想

在海外上市,但2001年以来内地电信业出现萧条,切美国2002年Nasdaq的股市呈一

路下滑态势。上市计划搁浅。2003年1月至4月,全球资本市场低迷,美国对伊拉克的

战争也给国际经济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复苏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至今为什么还没上市?不

知道。

请问:华为在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了哪些筹资方式?这些筹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本文标签: 公司员工市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