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8813

2024年5月5日发(作者:)

武昌区拼搏联盟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 、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

决不能自甘 、安于现状;能力再强,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 、不思进取。

A、置身事外 落后 犹豫不决 B、置之不理 平庸 犹豫不决

C、置之不理 落后 踟蹰不前 D、置身事外 平庸 踟蹰不前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

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

略支撑。

C、普及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地将灾难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之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升其应对灾难的能力。

D、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做客上海“文汇讲堂”,针对最近一些网友关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

的传言作出澄清。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科研人员要挽救濒危的中华鲟,首先要了解它的生活史,弄清楚它以何为生、在何种水文条件下产卵等基本问

题,

B、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

C、历史上,莫高窟曾数次历经磨难,几代敦煌守护者扎根大漠,让莫高窟在荒凉的戈壁中焕发光彩。

D、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

收获。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

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

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

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

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

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

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

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

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

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

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

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

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

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

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

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

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文/马南邨)

4、对于本文“不求甚解”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 )

A、不要求一次性地读懂所有的书。

B、不要求会意,因为真正的会意很不容易做到。

C、不要求一下子就能真正明白书中的要义。

D、不要求字字计较,重在整体理解。

5、文中“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中“高明”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读书注重精神实质,是活读,而非死读。

B、诸葛亮读书不追求精熟,只粗略了解大概内容。

C、诸葛亮懂得观其大略,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D、诸葛亮读书更注重整体,不死抠字句。

6、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人们误解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因为把他的两句话割裂开来看。

B、作者认为在“好读书”的前提下再谈“求甚解”才有意义。

C、阅读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暂时放过,日后仍然有机会弄明白。

D、任何书籍,只有反复读,才能达到会意的效果。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7、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单车”写张判官轻车简从,慷慨出塞,用问句则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连""入“用得妙。连,连接之意,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

出边地的荒凉阴冷:入,吹入之意,风卷蓬草,吹入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写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

D、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

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

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

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

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

,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

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

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

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

《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鼎革后:入清后。③兀坐:独自静坐。④与:赞同。⑤点:孔子的弟子曾点。

8、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衡文 衡:评论

B、读书著述为务 务:任务

C、绝意仕进 绝:断绝

D、并传其略如此云 传:写传记

9、为文中划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B、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C、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D、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圣叹恃才傲物,不拘礼法,评论书籍文章经常有个性化的见解。

B、他每次开设讲座时都神采奕奕,得到众人的膜拜夸赞时非常得意。

C、一切正史野史所记载的内容,全都被他引述评论,讲得一点不剩。

D、他解释“圣叹”的来历,说自己是曾点一类被圣人孔子赞叹的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四、(6分)

9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五、(26分)

阅读《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完成12--13题。(6分)

《启明星》 艾青

属于你的是 / 光明与黑暗交替 / 黑夜逃遁 / 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 / 你依然站在那儿 /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12、结合诗歌说说艾青以启明星自喻,寄托了怎样的情感?(3分)

《树》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 风与空气 /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 它们的根伸长着 / 在看不见的深处 /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3、《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树”的形象特征象征了

什么?(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0分)

恰到“坏处”

①通用的词是“恰到好处”,指“好事情”上分寸的中庸——既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坏处”是我胡编的,意

思是:在坏事情中,有一部分,坏得分寸刚好,坏得让人偷偷欢喜,甚至让人想起金圣叹行将被处死时的欢呼:“砍

头者,至痛也,无意而得之,不亦快哉!”在人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凡脑筋无贵恙的人,都明白不会老是洪

福齐天,总得和坏事周旋。既然坏不可逃避,那么就有“如何坏”“坏到何种地步”的讲究。

②以上妙谛,是我那一次手臂摔伤以后体悟的。那一跤也够呛,右臂肘关节脱臼,复位后肿痛,难以动弹,吃

饭穿衣都只能用左手,苦头是吃了些,但我不得不承认摔得恰到“坏处”。四肢之中,伤了脚难以行走,伤了右手,

如果不是左撇子,也感诸多不便。

③我那一回拣了便宜,第一,如假包换地“伤”了。由专门诊治工伤的专业医生仔细观察过,拍X光片作佐证。

“伤者”的资格确立,我就不用上班,领取保险公司支付的伤残保险金。二是伤得叫人放心,除非有意外,不会导

致身体垮台,肿块逐渐消去后,我赋闲时可正常生活,打字、上网、看书、拿筷子、睡眠,动作稍慢而已。

④所谓“祸不单行”,同一年我还上了医院的手术台,给左眼割除白内障,这是外科中最小最安全的手术之一。

本文标签: 读书了解下列先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