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18

2024年6月7日发(作者:)

2014年12月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 l4 

V01.33 No.4 

第33卷第4期 

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刍议 

——

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 

刁小卫 

(伊犁师范学院中语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是新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贯 

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举 

措,对促进新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伊犁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O9—1076(2014)O4—0133—03 

“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筒述 

要。文件确定了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基 

本思路,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以及做好民族 高层次双语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新疆发展的一 

个瓶颈。为了寻求突破。2007年新疆启动实施了“民 

语言高层次人才特培计划”,在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计 

划中,对维吾尔语言和哈萨克语言专业.单列200名 

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实行中期筛选,择优推荐免试读 

研。自治区财政以专业助学金的形式.在学生本科4 

年间按每生每年3000元补助学费,学生每年自己承 

担1500元学费。 

为进一步推动自治区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健康发 

语文翻译工作的四个原则,加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 

的七项主要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 

推动我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 

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新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 

律法规,适应新形势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需要,不 

断推动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健康发展,从201 1年开始 

展,2011年4月6日自治区党委召开第十七次常委 

(扩大)会议,听取自治区民语委关于自治区民族语 

将“民语言高层次人才特培计划”调整为“民汉双语 

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由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 

文翻译工作调研情况及工作建议的汇报,研究出台 

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意 

见》(新党办发[2011]l9号),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对做好自治区民族语文 

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财 

经大学、昌吉学院、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工程学院、和 

田师范专科学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 

翻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 

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意见》指出,新时期新阶段, 

学院、新疆职业大学、新疆教育学院承担培养任务。 

本计划招生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和 

围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依法加强和 

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发挥民族语文翻译 

汉语言(汉语),专科学制三年,本科学制四年,硕士 

研究生学制三年,培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 

的特殊作用,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 

于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凝聚和激发各族 

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自治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从事维汉、哈汉双语翻译 

的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对纳入计划的汉 

语言专业、维吾尔语言专业、哈萨克语言专业实施特 

殊招生及培养政策。 

义。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 

族政策、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现代文化 

二、“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 

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为 

引领作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 

收稿日期:2014—05—15 

此,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从过去 

作者简介:刁小卫(1971一),男,河南南阳人,伊犁师范学院q-国语言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双语教育与双语 

教学。 一 

134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丘 

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全面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 

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目的;五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 

此课程为有志于从事双语教育的学生提供平台,以 

他们不仅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说,2l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人 

Ol(P'2m-2t ̄)

。 

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目的:六是实践类课程,主要 

包括专业实习、语言实习,认知实习、毕业论文等环 

节,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总体来说。伊犁师范学院“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 

养计划”的课程设置较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 

四、“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改革 

1强化实践教学 

伊犁师范学院自2011年起按照自治区的统一 

部署。维吾尔语言专业和哈萨克语言专业从原先的 

“民语言高层次人才特培计划”转变为“民汉双语翻 

译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把汉语言专业纳入此计划当 

中。此计划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语言 

培养模式转变为双语翻译培养模式。 

伊犁师范学院目前的培养模式为:课堂教学+ 

翻译实践(专业实习)+语言实习/认知实习。课堂教 

学以讲授目的语和母语、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双语 

翻译理论、目的语文学等相关知识为主,同时辅之于 

翻译技能的训练。翻译实践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 

语言文化知识和双语翻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学 

生派往具有一定语言环境的县、乡等相关单位从事 

为期半年或一年的翻译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 

和生活当中提高民汉双语翻译能力。维吾尔语言专 

业和哈萨克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到 

农牧民家中进行为期35天左右的语言实习,同农牧 

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 

中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和目的语的文化,提高学生的 

目的语水平: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结束后的暑 

假到北京、西安等地进行为期2O天左右的认知实 

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 

三、“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 

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大学能否高质量地实现人才 

培养目标至关重要【21(刚-02)。 

伊犁师范学院“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 

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识教育 

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 

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大学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等相 

关课程;二是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目的语的“听说 

读写”类课程、母语课程和语言学理论课程。此类课 

程以提高学生的民汉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 

三是翻译类课程,主要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作 

品赏析、口译、民汉语对照阅读等课程,此类课程以 

提高学生的民汉翻译能力为目的;四是文化文学类 

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文化概论、维吾尔/哈萨克文化、 

中国简史、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此类课程以提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是科学教育与实践能力 

的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论联系实 

际,学以致用。在减少理论学时的同时,必须加强实 

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131(聊)。 

随着“民语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向“民汉双 

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转变,伊犁师范学院的维吾 

尔语言、哈萨克语言和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也由师 

范类专业转型为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也由双语 

师资的培养转变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 

提高学生的民汉双语翻译能力,维吾尔语言、哈萨克 

语言、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方 

向的硕士研究生自2011年起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 

度。 

是增加了翻译实践环节。2011级本科生从 

2013年9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翻译实践(专业实 

习),根据语种的不同分别深入到伊宁县和新源县的 

各个乡镇与民汉翻译相关的部门从事翻译工作。硕 

士研究生从201 1年起就在法院、检察院、报社、影视 

剧译制中心、党政机关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翻译 

实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和实际生活 

中锻炼民汉双语翻译能力。 

二是变实习支教为专业实习。针对以往少数民 

族语言专业大学生实习支教存在较多弊端的现实情 

况。伊犁师范学院维吾尔语言和哈萨克语言本科专 

业自201l级起不再进行实习支教,变实习支教为专 

业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是汉语言专业增加认知实习环节。汉语言专 

业自201l级起.在大二学习结束后增加认知实习环 

节,即组织学生到内地进行中华文化考察和体验,其 

目的就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学 

习汉语的积极性。 

四是进一步完善口语实习机制。伊犁师范学院 

维吾尔语言和哈萨克语言本科专业一直坚持在大一 

结束时利用暑假进行为期35天左右的语言实习的 

制度。学生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户或牧民家中, 

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在生活中去学习 

真实的语言,在实践中感受民俗文化,增进民族情 

感,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学生经过语言实习后都能克 

服在学校时的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胆怯心理.都能张 

第4期 刁小卫: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刍议——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 

量。 

2.民汉双语翻译类教材匮乏 

135 

开口大胆地用维(哈)语进行语言交际,这是语言实 

习最大的收获。在坚持语言实习机制的基础上进一 

步完善了语言实习评价机制、语言实习考核机制、选 

派指导教师制度等,使之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 

伊犁师范学院“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目 

前使用的语言类教材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其中 

维吾尔语言专业主要使用新疆师范大学编写的系列 

教材:哈萨克语言专业的语言类系列教材正在由中 

用能力提供最佳的制度保障。 

2.取消大学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维吾尔语言和 

哈萨克语言本科专业的专业教学.同时学习两种语 

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和我校的相关专家联合编写, 

该系列教材正陆续出版;汉语言专业主要使用北京 

言,使许多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抓哪一头是好,结果 

是两头都没有学好。伊犁师范学院维吾尔语言和哈 

萨克语言本科专业自201l级起,取消了大学英语课 

程的教学,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目的语。硕士研究 

生的英语课程只作为选修课程。英语成绩不与学位 

证挂钩,但加强了民汉双语翻译中期考核的力度。 

3.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维吾尔语言、哈萨克语言和汉语言三个本科专 

业的毕业设计沿袭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撰写本科毕业 

论文的模式,多数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只 

是把从网上下载下来的相关材料堆积在一起,没有 

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观点,从而没有达到撰写毕业论 

文的目的。目前三个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主要 

采用以下两种:一是使用学生所学目的语言撰写毕 

业论文,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 

掌握和运用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所学语言的实际 

运用能力。二是采用翻译并分析作品和毕业论文撰 

写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选择一部所学目的语(或汉 

语)的作品,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技巧等相关专业 

知识进行翻译(规定翻译字数),并对原作品进行分 

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来选 

择毕业设计的方式。 

4.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伊犁师范学院“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硕 

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每位硕士研究生 

均有校内和校外两名导师。分别指导学生的科学研 

究和民汉双语翻译。学生在第四学期赴校外导师所 

在单位,由校外导师负责指导进行一学期的翻译实 

习,实习结束后中期考核通过方可开题,这在一定程 

度上保证了培养质量。 

五、“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的主要 

问题 

1.翻译师资短缺 

伊犁师范学院目前承担“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 

养计划”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19名,其中教授3名。 

副教授6名,讲师6名,生师比为30:1。这些教师大 

部分是从语言教学转型而来,在语言教学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翻译教学 

培训,对翻译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把握不到位. 

翻译教学经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 

语言大学编写的系列教材。但三个本科专业和“翻译 

理论与实践”75"向的硕士研究生的民汉双语翻译类 

教材严重匮乏,有些翻译类课程因为无合适教材而 

处于两难境地。 

3.生源渠道单一化 

“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优惠政策吸引 

了众多优秀考生,但这些学生没有任何民语言基础, 

虽然教师在努力地教,学生在努力地学,但四年下 

来,真正能达到民汉双语翻译标准的却寥寥无几,许 

多学生在毕业后没有从事翻译工作。这在一定程度 

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4.专业课课时数得不到保障 

伊犁师范学院目前“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 

划”通识教育类课时数占到总课时数的25%.再加 

之学生一年在校外实习,故专业课课时数得不到保 

障。 

六、提高“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 

养质量的建议 

1.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组织翻译教学经验丰富 

的教师和专家对从事民汉双语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 

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教师翻译教学的能力,从而达 

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组织全疆民汉双语翻译 

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供“民汉 

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 

翻译类系列教材。 

3.改变招生形式。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招生加试 

民语言,吸纳有民语言基础的优秀学生;汉语言专业 

由民考民生源改为双语生源。这样培养效果会更好。 

4.从自治区层面上对“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 

计划”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进行整合,适当减少此类课 

程的课时数,以保证专业课的课时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8. 

[2]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 

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3]王钟箐,胡强,陈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 

案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 O). 

【责任编辑:翟新菊】 

本文标签: 翻译语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