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518

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肇©

从受众视角分析弹幕兴起的原因

白怡雯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450001)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与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普及,存在于视频直播浏览中,具有即时评论、实时交互特

点的“弹幕”功能,开始风靡于蓬勃发展的传播环境中。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弹幕发展的历程,同时结合线上观察与线下

体验的方法,着力于从“弹幕”文化及功能广泛应用的现状入手,分析在网络传播空间,受众青睐应用弹幕的原因。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洋幕”文化;青年亚文化

q019年末

,一

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自武汉暴发,

^春运进一步加速了疫情扩散。在危机环境下,航班取

消、影城关闭;线下娱乐行业、零售行业因疫情打击举步

维艰。但手机APP的下载及使用量,却因相对封闭的生

活环境猛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移动端流媒体作品浏

览量迅速提升。同时,因疫情影响各地复工复产都受到相

应的限制,因此抖音、快手、虎牙等直播平台不仅是人们

消磨时间的工具,也成为不少人维持生计的方法。这些应

用都离不开弹幕这一功能,在直播中弹幕是传播者与受众

即时互动的手段;视频浏览中又架起了人际交往的桥梁,

因此这一互动工具极大缓解了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焦虑。

一、弹幕的发展:从亚文化传播载体到主流的视频应

用功能

"弹幕’’这一符号具备目前所指的意义,一般被认为

是它被引入ACG (即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

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在视频中加入弹幕,

最早出现于日本公司的NIC0NIC0动画,它在视频播放时

增加了即时评论的功能,观众在浏览视频的同时,其他受

众的评论会划过屏幕。"弹幕”于2008年在中国出现,视

频网站AcFun (简称"A站”)将"弹幕’’引进其视频平

台,自此弹幕在国内开始了其迅速的发展。早期弹幕只活

跃于小众青年亚文化圈层中。在不同文化族群内,有各种

约定俗成的特殊符号所暗指的意义。处于某一群体的人

们,在观看他们所感兴趣的相关视频时,会通过弹幕发送

特殊意义的符号,寻找同道中人,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如

LOL (英雄联盟)玩家在观看游戏竞技直播时就会在弹幕

【作者简介】

白怡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中发送“下饭了”表示操作失误、“过年了 ”表示老牌战

队的较量等。这类互动中,弹幕成为天然屏障,使其亚文

化圈层成员在利用弹幕交流时,会生成互动感并推动其共

通的价值不断传递并加强。

弹幕具有即时互动的特征,符合新时代的人们在虚拟

空间所追求的参与感,因此注定会在更大的舞台展现魅

力。在2014年之后,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如优酷、爱奇

艺、腾讯都逐渐上线了弹幕这一功能,使得这一传播力极

强的新兴评论互动功能走向了大众视野。随着移动互联技

术的深度应用,各类视频APP软件已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而随其发展的弹幕也为每个网络用户所熟知。与此

同时,因互联网而生的直播行业更是将弹幕的应用推向了

更为广阔的舞台,不但青年群体聚集的头部直播平台——

虎牙,将其定位为:技术驱动娱乐,弹幕式互动直播平

台。且受众群体更为广泛的淘宝、快手、抖音等APP上线

的直播功能,也都设置了弹幕评论互动功能。注册用户于

2019年初统计已超4.3亿的中国头部微社交平台——微

博,在2019年七月于其短视频中开启了弹幕功能的内

侧,这向我们发送了一个信号,即弹幕所展现出的活力与

价值,已经不只受到直播平台、视频APP的重视,而是转

向了更大的市场,即社交平台的互动中。

二、基于受众视角探析弹幕文化发展的原因

弹幕甫一出世作为亚文化的载体而存在,但弹幕发展

十年蓬勃兴旺,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平台,跃入更大的市

场。不仅是由于其自身娱乐性、互动性强;深层次原因在

于,它推动了传统的传播权利的解构,使得人人都能进行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

文本的解码与传播。

(―)创建新型的对话模式,推动传统传播权利的解

在弹幕功能发展初期,青少年是其发展与应用的主力

军,他们拥有更高的接受度和创新能力,能带动新的功能

与技术更快走向市场,弹幕在这类群体的推动下能快速郁

勃于网络也不足为奇。当前的传播条件下,弹幕已经由

ACG群体推广到观看视频的普通用户,人们之所以选择在

观看视频时使用"弹幕”这一功能,是由于弹幕满足了部

分受众的观影需求。弹幕作为视频观看中的一种评论功

能,它的出现不仅能使用户在视频观看中可以实时浏览评

论和发送评论,根本性的变革在于它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对

话工具。参与对话的主体不再是以往的一对_的模式,而

是以所看的视频为原始材料,弹幕为技术工具,形成了以

观看视频并打开弹幕的人群为潜在沟通群体的多对多的全

新对话空间。与以往社交平台中的沟通不同,弹幕只出现

于视频播放中,因此各类秩序规范的约束会相对困难,受

众更加倾向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自我表达。

弹幕应用愈加广泛,在新媒体尚未盛行之时的知识壁

垒会被逐渐消解。传统媒体时代,视频作为主流媒体传播

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其编码权牢牢掌握在了传统的专业

工作者之手,受众被动的接受信息与知识。但弹幕的出现

打破了原有的壁垒,推动了传播权利的下移,受众不再是

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弹幕积极地解读文本内

容,甚至重构文本意义,后来的意见相同者或不同者也能

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这不仅使得受众之间的对话模式被

重建,交流更加顺畅,更是倒逼传播者与创作者不断提高

制作水准。

(二)满足受众寻求认同与情绪宣泄的心理

互联网迅速发展,使处于信息社会中的人们,逐渐在

技术作用下变成了漂浮于汪洋中的孤岛。互联网应用使得

传播手段与渠道都变得更加便捷,但人际交往的弱连接性

在当前社会中也反映出来。人具有社会性,需要在互动中

找寻自我价值,需要与人沟通来获得满足感。"弹幕”的

出现使观看视频这个相对私密的个人活动开始出现互动

感。笔者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经常看到“路过""第一"

n我也想体验被+1的感觉”等弹幕文本,体现了人们在视

频观看中渴望互动,缓解自身的孤独感。在使用弹幕时,

人们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

来寻找价值共通的群体,如在弹幕中出现"只有我觉得剧

情很无聊吗”"你不是一个人” __+1”等类似的对话,与自

己意见或看法相同的人互动,会获得群体认同的心理满足

感,也使屏幕后的人产生心灵的慰藉。人们在视频观看中

打开或发送弹幕,有时并非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只是通过

浏览或发送吐槽、娱乐性的文字,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进行情绪的宣泄,这也符合弹幕文本的特征。弹幕文本叙

事风格大多以轻松搞笑幽默为主。弹幕作为视频中即时评

论与互动的文本,体现了用户对主流文化的调侃,对主流

价值观的颠覆与解构,弹幕使用的受众通过戏谑的话语传

播,轻松搞笑的吐槽,不断对视频文本进行加工与重组,

受众的集体价值与倾向在这样的二次创作中展现。

(三)仪式化的参与感推动了集体狂欢

如果说在电视直播时代的"媒介事件”会令国人乃至

世人屏息驻足,那互联网时代的移动端直播及剧集中的弹

幕功能,则不仅是营造了仪式化的在场感,更是营造了仪

式化的参与感。在2020年全国抗击$冠肺炎疫情表彰大

会的视频中,弹幕中满屏的“国土无双,致敬抗疫英雄

们” “致敬,辛苦您们了”;还有大火于年初的女团选秀节

目青舂有你,其中造梗弹幕更是繁多,如"妈妈来了”

"冰清玉洁""淡黄的长裙"等,使得疫情待在家中的人们

利用这一场域实现了群体交流。观看视频、直播并发送或

浏览弹幕的受众在这样仪式化的行为中形成了想象的共同

体,不仅发泄情感,表达了自身的情绪,并获得了极大的

认同感,享受到了高度仪式化所带来的快感。

无论是有强烈现场感的直播互动弹幕,还是情感化

的、占满屏幕的视频弹幕,都会给人强烈的仪式参与感,

这种"虚拟在场的情感共鸣,使得参与弹幕发送和浏览

的受众都产生了由互动带来的狂欢。在网络虚拟、匿名化

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更加倾向于情感的宣泄而非理智表

达,在观看的剧情达到高潮时,视频中的情感符号会迅速

感染受众,再通过发送弹幕表达并与他人共享这种情绪。

与其他社交媒体中的观点表达不同,弹幕的属性更自由与

开放,不按照时间顺序机械的排列,更像是广场中随意的

发言,同时又借由科技的作用保存于视频的某一个时段,

消除了时空中的距离感,拉近了视频观看中互动的受众。

同时在弹幕中,没有在公共空间中极具话语权和影响力的

K0L (关键意见领袖)存在引导观点,使得文本更加贴近

于受众自身的情感状态,受众在此刻具有身份隐匿的平等

感,通过或讽剌或调侃的话语,不断进行文本与情感的互

动,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受众都得到了情绪的释放,

新闻传播

达到了狂欢的作用。

三、总结与反思

News Dissemination

度,屏蔽敏感词汇,每条评论都能找到对应发布者的

ID,设立举报制度等,但在应用中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举报制度的设立无法真正鼓励受众去进行自我监管并监

督他人等。如何推动弹幕的良性发展,协调成长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需要更多传播学者与媒介经营管理者在实践中

反思。圈

参考文献:

[1】宋豆豆.弹幕视频的大众狂欢及其文化溯源[J].新闻

论坛,2019(01):103-106.

[2]

52-53.

[3] 何思舯.差异的文化述论与价值的自我肯定——以

李建勇.社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随着弹幕的应用范围愈广,拥有移动智能设备的个体

都可以使用,弹幕发送的用户综合的媒介素养难以平衡。

在现实中,许多人发送弹幕,只是为了一时情绪宣泄,享

受肆意表达所带来的快感,在发送弹幕时会缺乏理性思

考,有时言论甚至触及了法律边界。而弹幕内容发送者与

其他社交平台相比难以追踪,因此出现了弹幕中肆意进行

人身攻击、侮辱谩骂演员、调侃曝光研究演员隐私等行

为。同时,弹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时互动性,在互动

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观点的交锋,并且弹幕互动偏向情绪

化,使得观点的交锋一旦失去控制,就会转向骂战,甚至

引起群体性语言攻击、地域黑等恶性行为,这种行为不利

于网络言论安全和网络和谐环境的建设。这是许多视频用

户诟病弹幕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也时常能在视频弹幕中

看到"关弹幕,保智商"之类的言论。

另外,一味发送弹幕对作品进行二次解读会导致其无

法沉浸于视频内容,也会使其他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或流

于表面信息接收,降低受众的观影体验,不能把握作品的

内涵,不利于其审美水平的提高。为了使弹幕更加良好的

运作与发展,对上述问题,传播者要积极地在实践中找到

解决的办法与管理的方式,当前针对此类问题已经出现了

很多的管理办法。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弹幕”审核制

媒介事件角度看F1赛事[D].复旦大学.2010.

[4] 张亚雪,张菊兰.视频弹幕的特征和使用动机分析□.

新闻世界,2019(04):69-72.

[5] 张敏弹幕”流行的文化原因探析⑴.新闻研究导刊,

2019,1〇(〇3):57-58,

[6] 范晓杰.文化视野下弹幕网站的流行及发展研究[D].

苏州大学,2015.

[7] 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惮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

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19-24.

[8] 陈新儒.反讽时代的符号狂欢:广义叙述学视域下的

网络弹幕文化[J】.符号与传媒,2015(2):60-73.

(上接第22页)

下,危机情境下的情感传播也呈现出“后真相"“后现

代"的特征,这种特点使公众的情感更易发生突变和反

转。这些都使得当前我国危机传播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情

感更为复杂多变。羅

参考文献:

[1]

Model,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24:3(2012),

266-298.

[3] 史安斌,孟冬雪.跨国化•社交化•情感化:危机传播研

究的新视域[J]•全球传媒学刊,2015,2(03):37-50.

[4] 史安斌,邱伟怡.社交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的新趋势

以“美联航逐客门”为例[J].新闻大学,2018(02): —

吴小冰.近年来危机传播之研究综述⑴.广告大观(理

新路後—

122-130.

[5]

论版),2009(03):68-75.

[2] Yan Jin, Augustine Pang & Glen T. Cameron: To­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

ward a Publics—Driven, Emotion—Based Conceptualization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Unearthing Dominant Emotions in

MultiStaged Testing of the Integrated Crisis Mapping (ICM)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4.

[6]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

本文标签: 弹幕视频受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