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09

2024年6月24日发(作者:)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

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

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此情况下,中国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把握.

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

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

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

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与以巴冲突三大危机并存的情况相比,2004年的国际形势相对

平静一些。有人认为2004年是大乱后的缓和期,确有一定道理。相对缓和并不是没有问题。概括起

来,200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

和为40.1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 .75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4.62万亿美元.接

1

下去是德国2.67万亿美元,英国2.13万亿美元,法国1.99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65万亿

美元,加拿大0.97万亿美元,西班牙0.96万亿美元,韩国0.66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财政年度达到4162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科技

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2003年度“全球1000强企业”中,

美国有487家,占了几乎一半。

“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

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2003年5月1日

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9人。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截至2005年8月2日,美军已

有1790名士兵死亡,1万多人受伤。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

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多美元。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连续6年增长,国力逐渐恢复,2004年经济

增长7%。普京总统2004年连任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去年5月1日扩大到25国,经济总量达到12.4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

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去年10月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欧盟还在进行共同防务建设,自主意识

和独立性在增强,国际影响进一步上升。

日本除了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也是最大债权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

影,正在努力争当政治大国。

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发展势头强劲,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实力上升。

2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这种多极化不同于历史上

的列强争霸。经过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今天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各国人民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时代的进步。

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我国街上跑着许多国家多种品牌的轿车,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城乡千家万户。同时,亚、非、拉、

美、欧等许多国家的超市都有中国商品。有人估算,平均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件中国产的服装,美国人

用的许多电脑、彩电,直至圣诞树,都是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经济全球化趋势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

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

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

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

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部件,共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

业协作生产,其中包括不少中国企业。生产药品的德国拜耳公司,同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

作关系,由拜耳提供中间产品,其他企业加工成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原来在一个企

业进行的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组装和总装等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

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截至2005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有效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已达

3

160多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东盟——中国、东盟——中日韩合作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等尤为

引人注目。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

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

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仍不合理,其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

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并在相

当大程度上掌握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

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根据联合国2004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超过5 .7万美元,最低的

只有86美元,两者相差666倍。人均预期寿命,高收入国家为78 .3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9 .1岁,

两者相差近30岁。换句话说,不同国家的人一出生面临的预期寿命就不平等,这是西方人权专家通

常不愿提及的一个简单而严酷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引发社会

冲突。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而关键在于每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把

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贯彻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根本方针。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

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

4

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印巴矛盾、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

题等,看上去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其中,恐怖主义威胁尤为突出。2004

年一年全球就发生了近1700起恐怖事件,特别是西班牙“3?11”爆炸事件和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

举世震惊。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

峻挑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运输通道安全等也是各国普遍关心

的问题。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6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

名目繁多的宗教,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

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我国古代思想家

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

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

中相互借鉴。

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竭力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是对别国人权的侵犯,

违背了民主潮流,也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矛盾激化。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9%。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是1978年的10倍多,人均超过了1000美元。卫生保健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

5

计划署的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以上。

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解决了2亿多贫

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

贫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范例。

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比世界快6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

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对世界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列世界第3,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3

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2%。舆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这两年国际上那么关注人民币汇率,正说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增大。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

亿美元,是世界第3大进口国。201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今后10年还将

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市场,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

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国投资。世界

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信息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外商在华研发中

心已超过600家,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超过30家。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急邻国之所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

道向有关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对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成功申办2008

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表明我们朋友多,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世界上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

设了汉语课程,大约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汉语。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在

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在加拿大,除了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外,使用汉

语的人最多。在澳大利亚,汉语是第一大外语。

6

结论: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

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

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

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

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一,目前国际政治力量的架构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分散我国面临的战略压力,使我们避免处于各

种国际矛盾的中心。

第二,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资金、技术

等转让的现状,有利于我国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我常常说这么一个例子,在人家都已经做好席

位的情况下,要挤出一个位子出来就比较困难,你首先坐了这个位子就比较好办。所以在考虑发展时

要具有前瞻性。

第三,世界各国、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看好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使我们在

国际上增加了筹码。事情总是分两个方面,不利的方面肯定有,首先是美国把我们看作是潜在的战略

对手,其次是“台独”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有可能发生重大“台独”事变。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也有对我不利的一面,比如对于能源、矿产资源的争夺等等。

以上我结合反恐和中国的国际环境谈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巴以问

题、伊拉克问题、欧盟扩大问题、世界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等等,都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问

题,都是研究世界形势这些人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在这儿就不多讲了。今天谈的一些观

点有很多方面是属于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今年,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稳定,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有新的发展。

7

○不断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大局意识,冷静应对形势的变化,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祖

国统一大业多做实事。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内求发展、和谐,外促和平、合作。

○外交工作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

近期,网络上流传一位青岛孕妇曝光不让座者照片的帖子,引起了热议……

这位孕妇也不道德

[我就是青岛人,早晨决不让座][孕妇的回应]

[你应该觉得耻辱][善待孕妇是人的道德底线]

白皮烟不真,特权者不假

[特供商品真实存在?][烟里暗藏特权幽灵]

[2角钱假货卖到10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005年,中国外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接受本报记

者年终专访时,用精炼的概括性语言,分析了今年的国际形势,回顾了外交工作所取得的

主要成就,并对“十一五”期间的外交工作进行了展望。

8

记者:李肇星部长,首先请您概括一下今年国际形势的特点。

李肇星:今年,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稳定,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有新的发展。以合作谋和平,

以合作促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作用,推动国际关系与国际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多极化加快发展,国际

秩序之争激烈。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合作和协调面上升。

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恐怖主义呈蔓延之势,海啸、飓风、地震、禽流感等灾病频发,给人类带

来巨大损失。以全球性的合作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日益成为各国的共识。

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加。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均衡

和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趋势下面临的特殊困难受到重视。

记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今年取得了哪些成就?

李肇星:今年以来,在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大局

意识,冷静应对形势的变化,妥善处理焦点问题,开拓进取,尽心尽力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祖

国统一大业多做实事。

周边睦邻友好合作取得新进展。增进与东盟的互信与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务实合作。

促成南亚联盟接受我为观察员。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六方会谈取得重要进

展,达成共同声明。

与主要大国关系保持稳定和发展。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布什多次会晤、通信、通话,双方一致

同意增进交流和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我国同俄罗斯签署并发表《中

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启动两国战略安全磋商机制,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两

9

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我国与欧盟以庆祝建交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充实中欧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胡锦涛主席出席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就

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出建议,并在联合国宣布我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具体措施,受到广泛

好评。我们继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不断推进与非洲及阿拉伯国家在中非合作论坛、

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合作,深化与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多边外交积极主动。在联合国改革进程中,努力推动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我国领导人出席俄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十

三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届世界议长大会、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东盟与中日韩系列

领导人会议等重大多边活动,全面阐述我国内外政策,展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和信念。

经济外交颇有成效。努力缓解经贸摩擦,加深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更多国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

济地位。积极参与多边经济机制活动和国际规则制定。首次成功主办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连续第十三次和第九次挫败台“重返”联合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图

谋。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赢得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支持。格林纳达、塞内加尔与我国复

交。

深化贯彻“外交为民”宗旨,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全年依法处理涉及我国公民、

商户的绑架、抢劫、劳务纠纷、不公正待遇等领事保护案件2万多起。

积极开展公众外交,向国内公众介绍我国外交政策和行动,赢得广泛理解和支持;同时认真向群

众学习,汲取智慧,改进工作。

记者:今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中国热”,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如何评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

10

作用?

李肇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保持稳定、快速发展,造福自己的人民,也有

利于其他国家的人民。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和欢迎中国的发展,视中国的发展为机遇。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内求发展、和谐,外促和平、合作。中国将大力拓展与各国的

互利合作,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在全球化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既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又积极寻求各

国的共同利益;既考虑自己的关切,也照顾别国的关切。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

力量。

记者:明年是国内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未来一段时间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应如何设计中国的中长期外交蓝图?

李肇星: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也对我国外交提出了相应要

求。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维护好、用好并力争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和

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祖国广交朋友。外交工作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时俱进,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妥善处理分歧,致力于实现

互利共赢。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推动建设

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新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曾庆红撰文:关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2006年09月06日 14:29:00 中财网

11

4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多名代

表参加本届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这是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

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今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强调,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

路和总体要求是四句话,这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其

中,科学发展是立足点,改革创新是着力点,和谐惠民是落脚点。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

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力量凝聚到齐心协力促

进科学发展、同舟共济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在经济工作中,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上半年我国

国民经济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物价较低、效益较好的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增长10.2%(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20日

公布的初步核算数为9.9%,今年8月30日根据初步核实数调整为10.2%)的基础上增长10.9%,

达到91443亿元。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夏粮比上年增产148亿斤,单产创历史新高,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

支农政策效应显现的结果。

三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电力、煤炭、铁路等供给能力继续增加,瓶颈制约逐步缓解。

四是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增幅比去年同

期提高8.9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

点。

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及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收入分配、资源性产品价格

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逐步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 六是

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国家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加,就业持续扩大,城乡居民

12

收入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2%;农村居

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9%。6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954亿元,同比多增1169

亿元。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

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开始实施,西部地区享受全免学杂费政策的农村学生达到4880万;3.7亿农民参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中央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并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中央认为,今年

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特别是全国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实

践上有新进展。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取得的成

绩,以坚定信心、继续前进;又要充分认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我们发展全局会产生重

大影响的矛盾和问题,以保持清醒、适时调控。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投资增长过快,二是信贷投放过多,

三是对外贸易顺差过大。

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与过去两年同期相比,这个

增幅是最高的。

从信贷投放情况看,上半年,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15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新增贷款的1.5

倍,已达到全年预期目标的86%。

从外贸顺差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外贸顺差6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218亿美元。截止今年

7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545亿美元。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壮大,增强了我国综

合国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汇率风险,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前

进中的问题,但如果不抓紧解决,不适时调控,而是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加剧发展不平衡的矛

盾,影响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甚至引起大的起伏。要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贯彻

13

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引导到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上来。 >>>五大热点问题透

视中国经济运行轨迹 有喜有忧

中央强调,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

度一致的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

来。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认真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

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一定要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

"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就是要:坚持稳定基本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综合性;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

必要的行政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

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从体制

和机制上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坚持重在落实,保证政令畅通,把各项工作任务和政

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切实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片面依靠加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如果不尽快加以扭转,不仅会给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

利影响,而且会给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隐患。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

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从信贷、土地、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严

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坚决把固

定资产过快增长的势头降下来,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经济结构调

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要完善措施,更要狠抓落实。 >>>国家逐项清理

上半年"亿元级"新开工项目

14

第二,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

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外贸顺差过大,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而且会增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我们在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

拉动作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的重点,一是扩大居民特别是

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二是加大对社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

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 >>>拉动内需,中国经济退"热"还需由内而外

第三,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发了三个一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了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

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战略,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新举措,是与时俱进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目标。全国各地启动新农村建设的声势大、行动快、

举措多。总的看,新农村建设已经起步,开局良好。中央强调,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使农村

干部和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发展是首要、增收是关键,把坚持抓好农业生产、多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要稳定和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抓好秋粮生产,做好应

对洪涝、干旱、早霜等灾害和病虫害等工作,力争今年农业取得好收成,农民收入有新提高。在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要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尊重农民意愿,认真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一定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坚决克服盲目攀比。 >>>建设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 而且是改革

问题

第四,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盲目重复建设,都与体制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

要靠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理直气壮地进一步推进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蓬勃生机。要进一

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

15

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有

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改革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第五,要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

也需要中国。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

放水平。特别是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切实优化外资结构,推动外贸和

外资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

性等产品出口,努力增加国内急需的关键技术和重要资源进口,也要逐步适当限制贸易摩擦大的商品

出口,以利减少贸易顺差,促进外贸进出口平衡。要从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家形象、应对外部压力、

促进自主创新的高度,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要做好对外投资的统筹协调和监管,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境外投资。要综合考虑国内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继续完善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大量增加,同时,

要合理扩大外汇储备运营,包括增加重要战略资源进口储备,加快重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加

强外汇管理,扩大藏汇于民。 >>>评论: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六,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要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最根本的是依靠两大动力:一是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二是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了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作出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到2020年使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

行列。自主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促进民族振兴的动力,是支撑国家奋起的筋骨。只有

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才能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同建设创新文化是内在统一

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发

展创新文化,就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氛围,保护创新成果。一切妨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都要坚

16

决冲破,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放手让一切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中央在关于做

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强调,要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鼓励创新的政策措

施,加快建立共性技术与公共技术研发支撑平台,组织实施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这些政策举措为促

进和落实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保证。 >>>胡锦涛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迈出新步伐 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第七,要进一步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

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研究解决

广大群众看病、上学等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

方面的工作,这既有利于扩大内需,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尤其要做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的工作,做好保证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入学的工作。要针对重特大事故频发、危及群众生命和财产安

全的问题,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还要从今年全国各地灾情比较严重的实际出发,认真抓好防灾、抗

灾、救灾工作。今年我国气候异常,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入夏以来,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强台风

和超强台风袭击,从第一号强台风"珍珠"5月18日在广东沿海登陆起,平均不足9天就有1个台风袭

击我国大陆,其中,福建已先后遭受7次台风和较大洪涝灾害,湖南、广东、浙江、江西、广西都先

后遭受了3次以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全国还有一些地区还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

旱,特别是西南的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局部地区遭受了50年一遇的干旱,给人

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截至8月28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209人死亡,577

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318.1万人,倒塌房屋156.1万间,沉没船只2000多艘,直接经济损失1842.2

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对各地灾情极为重视,对灾区和灾民高度关心,强调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

预报,认真落实各项防灾、抗灾和救灾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

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敢地站

在了抗灾救灾第一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在危难关头英勇奋战。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

力,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当前,汛期和台风季节尚未过去,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干旱灾害加

剧,森林火灾易发,防灾抗灾形势依然严峻。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

17

精神,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

18

本文标签: 发展经济世界中国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