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87

2024年6月28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从周建龙版《鬼吹灯》谈有声小说的播讲

作者:李青林

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4期

摘 要:当下的有声小说市场乱象丛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作品不仅拉低了整个行业

的档次,也给广大听众带来了困惑与烦恼。通过对周建龙播讲《鬼吹灯》取得巨大成功这一事

件的研究,分析其在语音面貌,表达技巧,作品理解,人物造像方面的成功要素,力求规范有

声小说播讲的标准和尺度,为有声小说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周建龙;《鬼吹灯》;有声小说;播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55-02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堪称当下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的典范,从刊载伊始就圈粉无数,许多

播讲人把它配音加工成有声小说,而周建龙所播讲的版本更是其中的翘楚。在有声小说圈子

里,周建龙被称为“播音散仙”,他的声音淳厚饱满,播讲娓娓道来,技巧圆融通透,听他说故

事常常是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著名导演陆川钦点周建龙播讲他的电影《九层妖塔》的音频版

本,可见“播音散仙”绝非浪得虚名。以移动音频APP懒人听书所刊播的周建龙版《鬼吹灯》

前四卷来说,每一卷下面的点击收听量都超过千万,个别甚至将近一亿。这样的成绩不可辩驳

的证明该作品的优秀。

一、周建龙播讲《鬼吹灯》受追捧的原因

1.声音扎实多变,表达清晰流畅

有声小说贵在有声,所以对声音和语言基本功有极其严苛的要求。播讲有声小说是“一个

人演一台戏”,要靠一张嘴表现大千世界,男女老幼,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所以声音不单要

好,还得有变。播讲小说通常都是正常声区即中声区,气匀而实,稳健干净,说话口齿伶俐,

表达清晰流畅,快的地方不吞,慢的地方不拖。小说有高潮低谷,有矛盾冲突,所以在播讲时

声音要因人而变,因情而变,因境而变,洪钟大吕、轻声慢语,驾轻就熟。

《鬼吹灯》全书有“台词”的角色不下五十,天南海北、贩夫走卒、男女老少、形形色色,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声音,语气、语调、音色各不相同,要给这么多人物进行声音造像,做到

闻声识人,没有扎实多变的声音技巧和丰富圆融的表达技能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周建龙的声音

并不在干净透亮之列,而是略带沙哑、沧桑,京剧行酷爱一种嗓音,称这种嗓音“挂味儿”,周

建龙的声音大抵如此。无论是胡八一、Shirley杨、还是明叔、陈瞎子、甚至铁棒喇嘛,周建龙

用声音塑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周建龙版《鬼吹灯》的成功与他多年浸淫话

龙源期刊网

剧,当导演,做演员不无关系,丰富的舞台实践,使他的台词表达功力炉火纯青,因此在播讲

小说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播讲出来的《鬼吹灯》有口皆碑。

2.作品理解准确,播讲样式丰富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罗莉把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过程划分了六个步骤:划分层次,理清背

景,摸准意图,掌握风格,化为人物,扫除障碍,对小说的播讲是很适用的。要播讲一部小说

首先必然是通读全篇,在弄清楚字音、术语、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还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作

者创作的风格、角色属性、播讲基调等有清晰的思考与定位,准备工作越充分越好,有的放矢

才能事半功倍。《鬼吹灯》是一部悬疑探险小说,故事的背景集中在文革刚结束,改革开放刚

起步的岁月,全书都是以第一人称我,胡八一的口吻展开叙述的,是一位摸金校尉在回忆自己

的职业生涯。听过周建龙播讲的《鬼吹灯》后,那些故事仿佛变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浮现在

听众的脑海里,理解不透,安能如此!

《鬼吹灯》第一卷《精绝古城》全书共三十三章,而周建龙播讲的《鬼吹灯》共五十章,

比原书多出十七章。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声小说行业的规矩:每集二十分钟的时长限制,另一方

面则完全是播讲人的功夫。书中每一章节长短不一,重要节点篇幅长、字数多,为了使故事情

节推进的更加连贯紧凑,周建龙对原书进行了重新的拆分组合,因此实际播出的《精绝古城》

比原本多出十七章。但是听众在收听的时候却丝毫没有觉得不妥,反而觉得故事条理清楚、情

节疏密有致,推进干净利落,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给听众带来了非常棒的听觉享受。

在播讲《鬼吹灯》的时候,周建龙混合使用了多种小说播讲样式:站在第一人称,娓娓道

来,感同身受的播讲式;倒斗摸金时或急促或慨叹,形神兼备的表演式;老支书的东北味儿,

大金牙的京片子,明叔的南洋腔,土味十足。正是这些各不相同,又相得益彰的播讲样式,融

会贯通的使用,使全书听起来活灵活现,丰富多彩,令人拍案叫绝。

3.人物语言生动,情感恰切自然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播讲小说人物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就是用声音为人物造像。人物语

言是造像的最直接依据,情、声、气是三种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运用共鸣腔的不同、咬字方式

的不同、气息运用的不同等多种手段来辅助。小说中的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把每个人物都播

讲的“异口同声”是失败的,不能随人物性格推进而调整有声语言表达也是失败的。要成功地播

讲有声小说,给人物塑造出一个丰满、立体的形象,首先要给人物定性,然后依据小说描写,

参照生活经验把人物具体、活化在播讲人心中,最后通过情、声、气等手段给人物进行声音造

像,传达给听众。

《鬼吹灯》全书涉及的人物形形色色不下半百,三教九流,庙堂乡野都有。周建龙在播讲

人物时很好的做到了根据人物性格发声,例如在给王胖子配音时,明显的胸腔共鸣运用的多,

喉头松弛,气息下沉,声音宽厚有力,表现出了王胖子身材壮硕、孔武勇猛的形象。在牛心山

龙源期刊网

的大树上,云南虫谷的绝壁危崖上,王胖子的声音则有了恰当的变化,减少了气劲,虚声多

了,喉头发紧,声音较平常尖、细,并用颤气等方式表现王胖子因为恐高而惊恐、害怕的状

态,惟妙惟肖。同时,书中的王胖子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气息不该

下沉太多,还应该以实声为主,把握好度,太浅或者太沉,声音太虚或者太实都不符合人物形

象。再如在埋葬从关东军要塞带出来的童男童女时,胡八一说的那段悼词,既不能太哀伤,这

不符合胡八一久经沙场,沉稳冷静的军人特质,也不能太冷漠,胡八一是个善良且有正义感的

人,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周建龙在播讲这一段时语调轻缓,气息由沉变强,即感叹他们的悲

惨不幸,又欣慰新社会的幸福美好,感情藏而不露,声音低沉坚毅,表达的非常准确,使胡八

一那种勇武、坚毅、负有正义感的军人形象完美的呈现在听众脑海中。

二、当下有声小说播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基本功不扎实问题

在当下有声小说播讲领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是相当普遍的,具体表现为吞字,字音不准,

错别字等方面,个别甚至带有口音。

在当下热门的仙侠、修真类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般若”二字,而许多播讲人在播讲时将其读

作“bān ruò”,其实这个词真正准确的读音是“bō rě”,意为智慧。曾有作品将该词释义为佛界的

一位力大无穷的佛陀,像如来佛、药师佛等一样具体化,真是贻笑大方。

2.作品理解不准确问题

罗莉在《文艺作品演播教程》一书中说,播讲小说要充分认识和确切把握章节内容与全篇

是什么关系,居于全篇的什么位置,主要人物的思想揭示到什么程度,唯有反复阅读全篇,细

细揣摩,才能从局部与某些表面情节中跳出来,看清作品的全貌和要旨。当下的一些播讲人面

对作品往往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匆忙开播,造成以偏概全、定性失准。

目前市面上至少有七位播讲人播讲《鬼吹灯》一书,版本各不相同。播讲人艾宝良在播讲

《鬼吹灯》中的王胖子时,气声太多,用气太沉,咬字松弛,说话含混不清,如同一个老翁在

说话,把王胖子塑造成一个憨气、口吃、笨拙的“猪八戒”形象,和书中所述王胖子孔武有力、

勇猛灵活,二十多岁的青壮年形象相去甚远,让很多人无法接受。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但倘若偏差太多就是人物定性失准,角色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了。

3.同步更新比速度问题

能上有声小说热搜榜的都是当下网络文学中的热门作品,很多都还在连载当中,面对市场

上众多粉丝迫不及待的想要收听音频版本的欲望,一些播讲人在播讲时片面的追求速度,鼓吹

“同步更新”,即原作者将最新章节一发布,播讲人对着电脑屏幕便开始录制音频,把“第一时

龙源期刊网

间,同步更新”作为噱头,这是造成有声小说字音谬误、逻辑断层、人物性格单一等质量瑕疵

的重要原因。

笔者曾在懒人听书网站上听过一部仙侠类小说连播,播讲人将某个章节里一个配角的名字

一会读作赵明,一会读作赵朋,实则就是同一人,当时听得云里雾里,怎么莫名其妙又多出来

一个人?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仅是同步更新的诸多弊端之一。

三、总 结

周建龙有自己的工作室,是专业的播讲人,有时间,精心备稿,懂技术,有能力,表达功

力一流,知道该怎么样提高自己播讲的品质,所以他播讲的《鬼吹灯》成功了。从《人间》

《雍正皇帝》到《黑道风云二十年》再到《鬼吹灯》,周建龙历经数年的积累,播讲作品过百

部,为上千万字书稿配过音,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反复实践,认真体会,总结提

高,才有今天的“播音散仙”美誉。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勤学多练,就是熟悉自己的声音。

当前能听到的周建龙的作品当中没有风花雪月,情谊缱绻之作,他的声音不适合这类风

格。无数次的播讲历练他早已对自己声音的表现力认识极深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熟悉自

己声音的音高、音色、音调等特质,找准自己声音定位,在恰当的声音表现力范围之内,游刃

有余的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在准确严密的故事解析基础上,完成对文字角色的“二度创作”,才

是提高有声小说品质的关键保障。

参考文献:

[1] 罗莉.文艺作品演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付程.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 李月.小说播讲艺术中的声音造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6(2).

[4] 陈醇.播讲小说的一些体会[J].现代传播,1980(2).

[责任编辑:传馨]

本文标签: 播讲小说声音人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