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517

2024年7月11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李红:“海峡两岸”架虹桥

作者:徐忠友

来源:《文化交流》2010年第07期

上海世博会上忙碌的主持人

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李红成了央视最繁忙

的女主播之一,她多次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忙于采访上海世博会期间与海峡两岸有关的重要

新闻和知名人物。

4月29日,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台湾各

界人士来到上海,出席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领导亲切会见他

们,李红参加了相关报道。

5月1日之后,台湾馆、台北城市实践区案例馆、震旦企业馆相继开馆,李红跑前跑后,参加

开馆仪式的采访:她又是向广大观众介绍开馆的盛况,又是采访相关人士,又是作一些场景的细述,

可以说不遗余力。

5月2日晚8时半,“海峡两岸”节目播出了李红在上海对前来参加台北案例馆开馆仪式的台

北市长郝龙斌的专访。她俩一问一答,可以说点题到位,回答全面,采访进行得很成功。在采访中,

郝龙斌市长向广大观众介绍了台北人充分利用“无线宽频,多用网路、少用马路”的现代城市生活

理念。同时,在平时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生活垃圾和对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让

城市变得更干净舒适。

5月5日晚8时半,“海峡两岸”节目又播出了李红在上海世博园台北案例馆亲身体验的实况,

平时在电视荧屏上神态端庄的李红,此刻身穿牛仔裤和蓝绿相间的T恤衫、外披灰白色纱巾,显

得轻松活泼,青春靓丽。她非常认真地采访了在现场参观台北案例馆的观众和台北馆的馆长陈

庆安;接着戴上专门看3D电影的眼镜,观看了台北案例馆介绍台北101大楼、故宫博物院和台

北市民生活的3D影片,最后走过长长的“未来光廊”,进入互动体验区,观看并体验台北市对母亲

河淡水河的污水处理成果。最后她来到由2010张台北市民照片组成“微笑力量”体验区,拍摄了

一张以台北101大楼为背景的照片,看上去挺有女性的魅力和情趣。

5月中旬,李红又采访了来上海参加世博会的台湾前行政部门负责人、现任台湾文化总会会

长刘兆玄和上海世博会台湾馆总馆长叶明水。

虽然那几天李红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来回奔波,天天忙忙碌碌,但她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她这

样做是为了让海峡两岸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两岸人民加强了解,增进情

龙源期刊网

义,走得更近、更快、更好。因此她在博客中写道:此行代价,脚磨出一个水泡;此行收获,路真的

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此行价值,很满足、很快乐……

从长白山下来到海峡岸边

李红出生在吉林省长白山下的吉林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1998年李红从吉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一边在吉林市电视台主持晚间新闻节目,一边

参加北京广播学院主持人进修班学习。在吉林市那个全国最大的滑雪场里,经常举行全国和地

方甚至是国际上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滑雪比赛,李红坚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中进行采访

报道。虽然她在一个市级电视台工作,但她采编的节目曾荣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新闻

节目三等奖。

2001年,李红进入吉林省电视台,主持早新闻直播节目。在这期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在吉林大

学文学院学习新闻专业,系统学习了《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节

目播音与主持》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论水平和播音、主持的技巧,收到了显著成

效。她分别主持了吉林省“七·一”晚会、春节公安晚会、申奥晚会和全国科协年会等全省甚至

是全国性的活动,都获得了圆满成功,其中还荣获了全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作品的二等奖。

由于李红一边坚持刻苦学习,一边积极实践,主持水平进步很快,有观众用“大方、大气、亲

切、自然”的字眼来形容她的主持风格。因此在2003年,她从长白山下的吉林省电视台,来到了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组,担任“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

“海峡两岸”节目一般都在每晚的8时30分首播,然后在次日早上和中午重播。节目的第一

部分是“热点扫描”,主要播出台湾发生的或大陆与台湾有关的热点新闻。第二部分是“热点透视”,

主要是针对台湾发生的重大或热点新闻事件,邀请大陆的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或台湾的时事评论

员,进行分析和评论。此外,还有一周新闻点评,请台湾时事评论员进行回顾式的点评。这个节目

通过国际卫星向全球很多国家播出,是海外华人能正常收看到的中央电视台中文节目,台湾地区

的许多同胞也非常喜欢收看这一节目。

为了主持好这个重要的节目,为海外的华夏子孙传播海峡两岸的最新信息,同时在海峡两岸

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细心为台湾同胞服务,调到中央电视台的李红发扬她在吉林电视台工作期

间那种勇于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不仅更严格地学习播音理论、主持技巧,还花了

很多业余时间去了解台湾的人文地理。她每天都要阅读《中国时报》《联合报》《远见》杂志

等台湾报刊,收看台湾TVBS、“年代”等电视台的报道,全面及时了解当天台湾发生的重要新闻

事件,甚至像大陆讲“熊猫”而台湾讲“猫熊”、大陆讲“考虑”台湾讲“考量”、大陆讲“报纸”台湾讲

“报章”这一类同一事物而不同的表述词汇也做到恰当运用,真正把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本领运用到

龙源期刊网

平时主持节目中,很快完成了从一个省级电视台主持人向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并非常

胜任各项主持工作。

穿梭于海峡两岸的主持人

作为一个“海峡两岸”的主持人和电视记者,李红一直认为要把节目主持好、把新闻报道好,

应经常深入到现场去采访和报道。即便是到一些新闻人物工作或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对增加

主持人的学识和节目的内涵也是有作用的。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在海峡两岸仍属历史和新闻人物,在台湾的新闻

中经常会出现“两蒋”的元素。为了深刻了解“两蒋”父子,李红曾到浙江奉化溪口的蒋介石老家采

风,她登武岭、走蒋母墓道,并进入蒋介石故居丰镐房内参观。她还前往台湾凯达格兰大道所谓

的“总统府”、台北福林路的士林蒋氏官邸、圆山饭店和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两蒋陵寝”观看。

从中了解蒋氏父子的一些背景材料,在主持时能随时运用。她还采访过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

雄、台中市市长胡志强、著名作家李敖等许多台湾知名人士,跑过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等

许多地方,参观过台北的故宫博物院、101大楼等场所,游览过阿里山、日月潭等山水名胜,这些

所访所见所闻,对她主持“海峡两岸”颇有益处。

李红是“海峡两岸”节目主持时间最长的女主播,她曾跟原来的主持人李峰、柴璐和现在的主

持人桑晨搭档主持。在长达七八年时间内,她曾见证过台湾的许多历史事件和重大新闻的发

生。这些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和节目主持,对新闻主播的要求都很高,但李红通过不断的学习和

积累经验,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海峡两岸”节目的“热点透视”和“一周新闻点评”单元,都要邀请两岸的台湾问题研究专家、

时事评论员和军事专家通过卫星连线或现场采访的方式合作录制节目。每个专家或时事评论员

的资历和专长或个性各有不同,为了做好节目,李红平时跟他们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之间交上了朋

友。每次将与他们合作的节目内容彼此在事前进行沟通,设计好录制时提问和回答的问题,充分

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一般台湾发生重大事件,李红和节目组的同志就会请中国社科院台湾研

究所所长余克礼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教授、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

室谢郁主任、《台湾周刊》主编刘红教授等专家解答观众关心的问题。台湾著名新闻媒体人尹

乃菁小姐、汪用和小姐,还有“民意代表”王宏薇、雷倩女士,都是与李红经常连线的“海峡两岸”

节目时事评论员。台北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教授气质儒雅,对祖国大陆有很深的

感情,他也经常往返于海峡两岸之间,李红和节目组的同事经常会请他到央视的演播厅录制节

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江岷钦教授语言风趣又富有文化内涵,特别在一些古诗活用方面颇有

特色;台湾时事评论员黎建南先生善于用“打油诗”来破解或总结台湾的有关新闻人物和事件,显

得生动有趣,李红就根据他们的这些所长,在连线前让他们在这一方面做好准备,使他俩在连线时

经常“出彩”。在李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有关专家和台湾时事评论员的支持下,“海峡两岸”节

龙源期刊网

目已成为央视的一个“名牌节目”,在观众中有很高的收视率,李红的照片也上了中央电视台明星

主持人的挂历。

除了主持央视“海峡两岸”节目外,李红还主持过多场“中华情”文艺晚会和客串“想挑战吗”节

目,其主持风格也深受观众欢迎。2009年11月23日晚,她还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主持过青年歌手

陈思思的独唱音乐会,陈思思因军人身份被作为“解放军入台”的新闻被台湾媒体“炒红”;而作为

晚会亮丽主持人李红,也受到了台湾观众的热捧。李红在台湾观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庞大的

“粉丝团”,有台湾观众称“李红外貌漂亮优雅,主持清新脱俗,是‘海峡两岸’的一道靓丽风景,看她的

节目是一种美的享受。”□

本文标签: 台湾节目主持海峡两岸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