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3

2024年1月5日发(作者:)

微星Z87-GD65主板BIOS设置解说

0—预览

进入BIOS,首先看到的是如下屏幕。

温度检测:显示CPU和主板温度。

语言:允许你选择BIOS设置菜单的语言。

系统信息:显示时间、日期、CPU名称、CPU频率、内存频率、安装的内存容量以及BIOS版本。

BIOS菜单:BIOS设置项的第一级菜单,设置项如下。

SETTINGS(设置)-该菜单用于设置芯片组参数和启动设备。

OC-该菜单含有频率和电压调整。增加频率能提高性能,但是高的频率和热量能引起不稳定,所以不建议普通客户超频。

M-FLASH-这个菜单提供了一种通过U盘刷新BIOS的方法。

OC PROFILE-这个菜单用于设定各种超频预置文件。

HARDWARE MONITOR-这个菜单用于设定风扇速度和监测电压。

BOARD EXPLOER-它可以提供主板上安装的设备的信息。

启动设备优先权条:你可以在这里移动设备图标从而改变他的优先权。

菜单设置项显示区:这个区域提供菜单设置项和信息,供设置和配置用。

虚拟OC Genie按钮:敲击这个按钮可以启用或关闭OC Genie功能。当启用的时候,这个按钮将变亮,启用OC Genie功能时可以依据MSI的超频优化的预置OC文件超频。

重要提示

●我们建议:在启用OC Genie功能后,不要修改OC菜单,也不要加载默认优化值。

●在OC Genie模式下,不要刷新BIOS,也不要清CMOS,这些动作可能引起OC Genie失败或者发生意想不到的故障。

主板型号名称:秀出主板的名称型号。

子菜单:如果在一个设置项左侧有指示符,意味着这个设置项是子菜单,含有附加的设置项。你可以用箭头键或把鼠标光标移动到这个个设置项,在敲回车或者双击鼠标左键进入子菜单。

滚动条:当设置项较多,显示区容纳不下的时候会出现滚动条,滑动滚动条或用箭头键可以显示那些显示区域以外的设置项。

一般帮助:一般帮助就是简要的说明,可以帮助你理解设置项的概念。

1-操作

2-设置(SETTINGS)

设置菜单的设置项有系统状态(System Status)、高级(Advanced)、启动(Boot)、Security(安全)、保存并退出(Save & Exit)。

2-1、系统状态(System Status)

系统状态(System Status)包括有系统日期(System Date)和系统时间(System Time)设置,SATA口连接的硬盘信息,系统信息。

系统日期(System Date)

日期的格式是day(天)、month(月)、date(日)years(年)。使用tab键在年月日之间切换。

day(天) 是一周的某一天,从星期日到星期六,每天的星期几有BIOS测定,只读型。

month(月) 从一月到12月。

date(日) 从1到31,可以通过数字键键入。

years(年) 用户·可以自己调整。

系统时间(System Time)

时间格式是hour(时)、minute(分)、second(秒),使用tab键在时分秒之间切换。

SATA口(SATA Port)

显示已经连接的SATA设备信息。

重要提示

如果已经连接的SATA设备没有显示,请关机,仔细检查主板和SATA设备之间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必要时可以更换数据线和电源线试试。

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

显示系统的详细信息,包括CPU类型,BIOS版本,内存(只读信息)。

2-2、Advanced(高级)

高级设置主要是南桥芯片的设置,包括有PCI、ACPI、整合周边、集显、USB、IO、电源管理等设置。

2-2-1、PCI Subsystem Settings(PCI子系统设置)

设置PCI、PCIE接口协议和延迟,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2-2-1-1、PEG0/1/2-GEN X(PCIE协议版本)设置

默认是AUTO,可选设置有Gen1/Gen2/Gen3,也就是PCIE协议1代,2代和3代。

[Auto] 可以支持全部PCIe规格:Gen1, Gen2 and Gen3。.

[Gen1] 仅支持Gen1规格。

[Gen2] 仅支持Gen2规格。

[Gen3] 仅支持Gen3规格。

注:Z87-MPOER有三条从CPU插座引出的PCIEx16槽,所以有PEG0/1/2设置分别对应3条PCIEx16槽。

2-2-1-2、PCI Latency Timer(PCI延迟时间)

设置PCI总线的响应时间,设置的延迟值保存到PCI延迟寄存器中。默认32个PCI总线时钟,还可以设置的延迟如下:

2-2-2、ACPI Settings(ACPI设置)

设置主板电源指示灯的ACPI参数,按回车进入子菜单,看到Power LED设置。

[Blinking] 闪烁,电源Led灯闪烁表示S3状态。The power LED blinks to indicate the

S3 state。

[Dual Color] 双色,电源LED灯用另一种颜色表示S3状态。

2-2-3、Integrated Peripherals(周边设备)

设置周遍设备参数,如网卡、SATA硬盘、USB、声卡等等,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2-2-3-1、OnBoard LAN Configuration(板载网卡配置)

板载网卡配置有:板载网卡控制器/网卡ROM启动/Ne Work stack等三项。

2-2-3-1-1、Onboard LAN Controller(板载网卡控制器)

开启/关闭网卡控制器,默认是开启。

2-2-3-1-2、LAN Option ROM(网卡可选ROM)

开启/关闭传统网卡启动ROM,网卡ROM启动后可以设置ROM。默认是关闭。如果无盘网需要从服务器端启动开机,请设置成开启。

这个选项仅当“Onboard LAN Controller”是开启时才显示。

[Enabled] 开启板载网卡启动ROM。

[Disabled] 关闭板载网卡启动ROM。

2-2-3-1-3、Network stack(网络堆栈)

设置UEFI网络堆栈以便优化IPV4/IPV6功能。默认是Disabled。

[Enabled] 开启UEFI网络堆栈。开启后增加显示Ipv4 PXE Support和Ipv6 PXE

Support选项。

[Disabled] 关闭UEFI网络堆栈。

2-2-3-2、SATA Configuration(SATA配置)

SATA设置包括SATA模式和热插拔。

2-2-3-2-1、SATA Mode(SATA模式)

设置板载SATA控制器的工作模式,默认模式是AHCI。其他模式有IDE和RAID。

2-2-3-2-2、SATA1-6 Hot Plug(SATA1-6热插拔)

允许用户自己设定支持热插拔,设置项是禁止和允许,默认是禁止。热插拔就是可以在OS下拔插SATA硬盘。AHCI和RAID模式才出现热插拔选项。注意:SATA1代硬盘不支持热插拔。

[Enabled] 启用该SATA口支持热插拔功能。

[Disabled] 关闭该SATA口支持热插拔功能。

2-2-3-2-3、External SATA 6Gb/s Controller Mode(外部SATA-6GB/s控制器模式)

设置第三方SATA控制器工作模式。

[Disabled]关闭这个SATA控制器。

[IDE Mode]指定SATA存储设备工作在IDE模式。

[AHCI Mode] 指定SATA存储设备工作在AHCI模式。 AHCI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高级主控制器接口)提供了一些提高SATA存储设备速度和性能的先进的特性,比如原生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

2-2-3-3、HD Audio Controller(HD音效控制器)

开启/关闭板载高保真音效控制器。

2-2-3-4、HPET(高精度事件定时器配置)

开启/关闭HPET(高精度事件定时器配置)。

高精度事件定时器(HPET)是Intel制定的新的用以代替传统的8254(PIT)中断定时器与RTC的定时器。

2-2-4、Integrated Graphics Configuration(集成显卡配置)

调整集成显卡的设置,以便优化系统。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2-2-4-1、Virtu Technology(Virtu技术)

开启/关闭Virtu技术,默认关闭。

Virtu 技术是一种很有用的图形计算技术,d-模式下可以增强性能,i-模式则节能。

[Disabled] 关闭Virtu技术。

[i-Mode] 开启Virtu i-模式技术,用于节能。

[d-Mode] 开启Virtu d-模式技术,用于耗费资源的3D游戏,系统安装的独立显卡发挥稳定的3D性能。

2-2-4-2、Initiate Graphic Adapter(第一显卡)

选择一个显卡用于开机启动的第一显卡,默认是PEG(独显)。同时使用独显和集显时,设定那个显卡是第一显卡,就是开机从那个显卡输出(也就是主显卡)。

[IGD] 集成显卡做第一显卡。

[PEG] 独立显卡做第一显卡。

2-2-4-3、Integrated Graphics Share Memory(集成显卡共享内存)

从系统内存中选择一个固定的容量分配给板载集成显卡。这个选项是定义准确的内存容量共享给板载显卡。选项有[32M,64M, 128M, 256M],默认是64M。

2-2-4-4、DVMT Memory(动态分配共享内存)

根据集成显卡的应用(如2D/2D游戏)动态的分配内存给显卡做显存。选项有[128MB,

256MB, 最大],默认是256MB。注意选项的数值是动态的,配4GB内存Windows7环境最大是1760MB。

2-2-4-5、IGD Multi-Monitor(集成显卡多显示器)

开启/关闭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多屏输出,默认是关闭。如果要使用Lucid的Virtu MVP技术,请把此项设置为允许。

[Enabled]开启IGD多显示器输出功能。

[Disabled]关闭IGD多显示器输出功能。

2-2-5、Intel(R) Rapid Start Technology(英特尔快速启动技术)

英特尔的这项技术可以优化系统唤醒操作。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注意,使用英特尔快速启动技术必须连接SSD盘,如果没有连接SSD盘,该选项是灰色不可设置的。

连接SSD盘后,Intel(R) Rapid Start Technology变亮,并可设置,设置项有开启/关闭,默认是关闭。

设置为开启后,弹出多项设置,如下图所示。

2-2-5-1、No valid iFFS Partition found(没有找到有效的iFFS(Intel Fast Flash

Standby)分区)

这是还没有在系统下安装RST驱动建立iFFS的缘故。一般来说iFFS大小必须和安装的内存量相等。

其实RST就是把S3休眠时保存在内存的现场映像保存在SSD中,也就是iFFS中。

2-2-5-2、Entry on S3 RTC Wake(进入休眠S3的定时唤醒)

这是设置进入S3模式的实时时钟唤醒时间,设置项有开启/关闭,默认是开启。

如果设置为开启,Entry After就变成可选的,Entry After就是一个唤醒定时器,可以设置多长时间唤醒,唤醒时间可以手动输入,默认是10分钟。

2-2-5-3、Active Page Threshold Support(主动页阈值支持)

当快速启动分区小于系统内存容量时,这个选项是开启/关闭主动页阈值支持,启用主动页阈值支持就是允许SSD有额外的分区用于快速启动。默认是开启。

设置为开启就弹出Active memory Threshold(主动内存阈值)选项,让你设置额外的启动分区尺寸,默认是0,可以手动输入。

重要提示

分区尺寸必须大于安装的内存容量。

2-2-5-4、Hybrid Hard Disk Support(混合硬盘支持)

开启/关闭快速启动支持混合硬盘,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开启混合硬盘支持。

[Disabled] 关闭混合硬盘支持。

2-2-5-5、Rapid Start Display Save/Restore(快速起动显示保存/恢复)

开启/关闭快速启动显示屏幕保存或恢复功能,默认是关闭。该功能是系统进入休眠前保存屏幕,当系统唤醒时恢复原来的屏幕。

如果设置为开启,系统就弹出Rapid Start Display Type(快速启动显示类型)选项,让你设定快速启动显示屏幕的类型。

[BIOS Save/Restore] BIOS开机自检弹出的屏幕被保存/恢复。

[DeskTop Save/Restore] 桌面映像被保存/恢复。

默认是BIOS Save/Restore。

2-2-5-6、Lake Tiny Feature(莱克泰尼特征)

开启/关闭莱克泰尼特征,默认是关闭

Lake Tiny是动态磁盘加速(DSA)功能研发代号,因此具有DSA功能的主板可能用Lake Tiny表示。不过这个功能是集成在Haswell的I3、I5、I7和Xeon处理器。Haswell的奔腾赛扬不支持。开启这个选项,要求Intel C-State也必须开启。

[Enabled] 根据SSD盘的速度调整动态IO负载以提高性能。

[Disabled] 关闭该特性。

2-2-6、USB Configuration (USB配置)

设置南桥芯片的USB控制器和设备功能。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顶部显示当前主板连接的USB设备信息。

下面是4项是设置选项。

2-2-6-1、USB Controller(USB控制器)

开启/关闭USB控制器,设置项有开启/关闭,默认是开启。

2-2-6-2、XHCI Hand-off

XHCI(eXtensibl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可扩展的主机控制器接口。这是英特尔公司开发的一个USB主机控制器接口。它目前主要是面向USB 3.0的,同时它也支持USB

2.0及以下的设备。Hand-off是传递,切换。该选项是当操作系统不支持XHCI时就让BIOS来控制。

该选项是给那些不支持XHCI的操作系统用的。

[Enabled] 当操作系统不支持XHCI时,开启XHCI Hand-off。

[Disabled] 关闭XHCI Hand-off。

2-2-6-3、EHCI Hand-off

EHCI(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增强型主机控制器接口。这是USB 2.0的主机控制器接口。该选项是当操作系统不支持EHCI时就让BIOS来控制。

该选项是给那些不支持EHCI的操作系统用的。

[Enabled] 当操作系统不支持EHCI时,开启XHCI Hand-off。

[Disabled] 关闭XHCI Hand-off。

2-2-6-4、Legacy USB Support(传统USB支持)

设置USB控制器对传统USB设备的支持,设置项有自动/开启/关闭。默认是开启。

[Auto]系统自动检测连接的USB设备,并依据OS允许或禁止传统USB支持。

[Enabled] 让不支持USB的操作系统也支持传统USB。

[Disabled] 只有UEFI应用才可以获得USB设备。

2-2-7、Super IO Configuration(超级IO配置)

设置系统超级IO芯片参数,包括LPT和COM口。按回车进入子菜单。子菜单有串口0配置。串口0配置选项如下。

2-2-7-1、Serial Port 0 Configuration(串口0配置)

串口0配置包括2项,一个是开启/关闭串口0,一个是串口的中断和IO地址设置。

2-2-7-1-1、Serial Port 0(串口0)

开启/关闭串口0选项,默认是开启。

[Enabled] 开启串口。

[Disabled] 关闭串口。

2-2-7-1-2、Serial Port 0 Settings(串口0设置)

这是串口0的IO地址和中断地址设置,自动就是让BIOS自己依据设备自动配置,其余选项就是手动设置了。

2-2-8、Intel(R) Smart Connect Configuration(英特尔智能连接配置)

英特尔智能连接技术可以优化在休眠状态下的系统网络性能。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子菜单一个选项Intel(R)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这个选项就是开启/关闭英特尔智能连接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定期将处于睡眠/待机状态的PC唤醒一小段时间,可使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始终处于最新状态。这意味着,当您唤醒PC时,程序数据已经处于最新状态。

[Enabled] 开启智能连接技术。

[Disabled] 关闭智能连接技术。

2-2-9、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

设置系统电源管理EuP2013和AC掉电的反应动作。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子菜单有2个设置项:EuP2013和AC掉电再来电的状态。

2-2-9-1、EuP2013

开启/关闭依据EuP2013的系统功耗。默认是关闭。

[Enabled] 依据EuP3012规则优化系统功耗。

[Disabled] 关闭该项功能。

注意:开启EuP2013,系统将不支持RTC唤醒功能。AC掉电恢复供电时,是关机状态。

2-2-9-2、Restore after AC Power Loss(AC掉电恢复供电后的状态)

设置当AC断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系统的反应状态。默认是关机。

[Power Off]恢复供电后系统处于关机状态。

[Power On] 恢复供电后系统启动开机。

[Last State] 恢复供电后保持先前的状态。

2-2-9-3、On board Function LED Control(板载LED管理)

管理板载LED指示灯。

[On]开启板载LED指示灯。

[Off]关闭板载LED指示灯。

2-2-10、Windows 8 Configuration(Windows 8 配置)

Windows 8 Configuration就是根据Windows 8 的要求配置BIOS。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可以看到Windows 8 Configuration有三个设置项:Windows 8 Feature(Windows 8

特征),MSI Fast Boot(微星快速启动),快速启动(Fast Boot)。默认都是Disabled(关闭)。

2-2-10-1、Windows 8 Feature(Windows 8 特征)

开启/关闭Windows 8特征,默认是关闭。安装Windows 8可以开启(其实Windows 8也支持非UEFI模式),安装其他操作系统请关闭。

开启前一定要确认安装的所有设备和应用(硬件和软件)都要满足Windows 8的要求。

[Enabled] 系统转换到UEFI模式,以便符合Windows 8的要求。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注意1:

如果设置为允许,系统就转换到UEFI模式并要满足Windows 8的UEFI要求。Windows

8的UEFI要求就是:显卡和主板BIOS都是支持Windows 8的UEFI BIOS,也就是常说的BIOS必须是Windows 8 LOGO BIOS。目前集成显卡的主板容易做到,因为主板BIOS和集显BIOS都是一家的。独立显卡的UEFI BIOS就比较难,因为配置UEFI BIOS的独立显卡必须插在UEFI BIOS的主板上而且要和主板的UEFI BIOS兼容,否则显卡可能不开机,或者出错。所以UEFI BIOS的独立显卡较少。如果使用传统BIOS的独立显卡,开启这个选项了,开机后系统也会提示:

提示的意思是:

系统BIOS检测到一个非Windows 8 LOGO显卡。

在这个显卡中检测不到GOP(图形输出协议)。

BIOS的Windows 8 Feature将被设置为Disabled。

按F1进入BIOS设置。

按F2加载默认值和继续。

当然,关闭Windows 8 Feature也可以安装Windows8。

注意2:

开启Windows 8 Feature,只能安装Windows8,不能安装Windows 8以外的任何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7。所以,如果不安装Windows 8,请不要开启。

注意3:

开启Windows 8 Feature,BIOS的Boot模式默认为UEFI,所有可以启动的设备也都是UEFI。

Windows8特征开启后,快速启动自动开启,同时还弹出Internal GOP Configuration(内部GOP配置)和Secure Boot(安全启动)选项。

2-2-10-1-1、Internal GOP Configuration(内部GOP配置)

管理板载集成显卡输出协议(GOP:Graphics Output Protocol),按回车进入子菜单。

子菜单显示用于系统管理的IGFX Driver Version(集显驱动版本)。

这个选项是集成显卡的配置,必须开启WIN8特征后才可以看到集显的配置信息。

2-2-10-1-2、Secure Boot(安全启动)

设置Windows安全启动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安全启动来历:

Secure Boot(安全启动)本来是UEFI 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防止恶意软件侵入,做法就是采用密钥。UEFI规定,主板出厂的时候,可以内置一些可靠的公钥。然后,任何想要在这块主板上加载的操作系统或者硬件驱动程序,都必须通过这些公钥的认证。也就是说,这

些软件必须用对应的私钥签署过,否则主板拒绝加载。由于恶意软件不可能通过认证,因此就没有办法感染Boot。但是,UEFI没规定哪些公钥是可靠的,也没规定谁负责颁发公钥,这些都留给硬件厂商自己决定。

微软的Windows 8将启用UEFI的Secure Boot。要求主板厂商内置Windows 8的公钥。所有预装Windows 8的厂商(即OEM厂商)都必须打开Secure Boot。因此,一台预装Windows 8的台式机或笔记本,想要在上面再安装其他操作系统(包括以前版本的Windows)是不可能的,除非关闭Secure Boot,或者其他操作系统能够通过Windows 8公钥的认证。如果选择关闭Secure Root,那么预装的Windows 8将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安装。

当然,在不打开Secure Boot的情况下,Windows 8可以安装。这与安装以前版本的Windows没有差别。

在Secure Boot按回车进入子菜单。子菜单显示平台模式(Platform Mode),安全启动状态,以及Secure Boot Control,Secure Boot Mode和Key Management设置项。

2-2-10-1-2-1、Platform Mode(当前平台模式)

显示当前的安全启动平台模式,2种模式Setup(设置)和User(用户)。

2-2-10-1-2-2、Secure Boot(当前安全启动状态)

显示当前的安全启动状态,2种状态Active(激活)和Not Active(未激活)。

2-2-10-1-2-3、Secure Boot Support(安全启动支持)

开启/关闭Windows安全启动支持,默认是关闭。

开启安全启动支持必须是注册了Platform Key(平台密钥PK)并且Platform Mode是User模式,还要关闭CSM(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 兼容支持模块)功能才可以设置为开启。

[Enabled] 开启安全启动支持。开启Secure Boot Support,安装Windows 8.1才不显示Secure Boot未正确配置水印。

[Disabled] 关闭安全启动支持。

2-2-10-1-2-4、Secure Boot Mode(安全启动模式)

选择安全启动模式,默认是Custom(自选)。

[Standard]系统自动从BIOS加载安全密钥。

[Custom] 允许用户配置安全启动设置和手动加载安全密钥。

设置为Custom(自选模式)后就会增加一项Key Management(密钥管理)。也就是说“自选”是用户自己安装和管理安全启动的密钥。

2-2-10-1-2-5、Key Management(密钥管理)

管理安全启动密钥,按回车进入子菜单。进入子菜单可以看到PK/KEK/DB/DBX都是未安装的(NOT INSTALLED)。

2-2-10-1-2-5-1、Factory Default Key Provisioning(厂方提供默认密钥)

开启/关闭厂方的默认密钥,设置参数开启/关闭,默认关闭。

[Enaabled] 启用厂方提供的密钥。

[Disabled] 禁用厂方提供的密钥。

2-2-10-1-2-5-2、Enroll All Factory Default Keys(注册所有厂方默认密钥)

在此回车就可以注册厂方提供的全部安全启动密钥。敲回车,弹出提示

注册后,PK/KEK/DB/DBX都是已安装的(INSTALLED)。

2-2-10-1-2-5-3、Save All Secure Boot Variables(保存所有安全启动变量)

保存所有安全启动密钥到磁盘。

2-2-10-1-2-5-4、各个密钥的设置

Platform Key(PK)平台密钥(PK),PK设置项有:

Delete PK(删除PK)

Set new PK(设置新PK)

Key Exchange Key Database(KEK)密钥交换密钥库(KEK),KEK设置项有:

Delete KEK(删除KEK)

Set new KEK(设置新KEK)

Append Var to KEK(KEK追加变量)

Authorized Signature Database(DB)授权签名数据库(DB),DB设置项有:

Delete DB(删除DB)

Set new DB(设置新DB)

Append Var to DB(DB追加变量)

Forbidden Signature Database(DBX)禁止签名数据库(DBX),DBX设置项有:

Delete DBX(删除DBX)

Set new DBX(设置新DBX)

Append Var to DBX(DBX追加变量)

2-2-10-2、MSI Fast Boot(MSI快速启动)

开启/关闭MSI快速启动。默认是关闭。

这是MSI定义的快速启动,是最快启动系统的一种方法。启动时USB,PS2和SATA设备都不检测。

[Enabled]开启MSI Fast Boot功能,启动时间最短,而且它下面的Fast Boot就不需要再设置而被关闭和固定。

[Disabled] 关闭MSI Fast Boot。

2-2-10-3、快速启动(Fast Boot)

开启/关闭快速启动。默认是关闭,开启后增加USB/PS2/SATA的快速启动支持选项。

重要提示:

开启“MSI Fast Boot”,如果你想开机进入BIOS ,请开启Boot设置项里面的“GO2BIOS”,或者按主板上面的“FSATB1”按钮。

2-2-11、Wake Up Event Setup(唤醒事件设置)

设置系统从睡眠状态唤醒行为。按回车键进入子菜单。

2-2-11-1、Wake Up Event By(唤醒事件管理)

选择由BIOS还是由OS管理唤醒事件。

[BIOS] 由BIOS管理,激活该项下面的设置项,并用这些设置项设置唤醒事件。

[OS] 由OS管理唤醒事件,选定后,下面的设置项都被取消。

2-2-11-2、Resume By RTC Alarm(实时时钟唤醒)

开启/关闭实时时钟唤醒,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允许系统在指定的时间从休眠状态唤醒。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如果开启。系统自动弹出唤醒时间设置:日期(月)唤醒/时间(时:分:秒)唤醒。

用<+> 和 <-> 设置,或者直接输入日期时分秒数值。

2-2-11-3、Resume By PCI or PCI-E Device(PCI或PCIE设备唤醒)

开启/关闭PCI或PCIE设备唤醒,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当检测到PCI/PCIE设备有动作或有输入信号,允许系统从休眠节能状态下唤醒。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2-2-11-4、Resume From S3 by USB Device(USB设备从S3唤醒)

开启/关闭USB设备唤醒,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当检测到USB设备活动时允许系统从S3(挂起到内存)休眠状态E唤醒。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2-2-11-5、Resume From S3/S4/S5 by PS/2 Mouse(PS/2鼠标从S3/S4/S5唤醒)

开启/关闭PS/2鼠标从S3/S4/S5唤醒,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当检测到PS/2鼠标有动作时,允许系统从S3/S4/S5状态唤醒。S3/S4/S5分别是ACPI规定的休眠模式。S3是除了内存外的部件都停止工作。唤醒时间:0.5秒。S4是内存信息写入硬盘,所有部件停止工作。唤醒时间:30秒。S5就是关机状态。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2-2-11-6、Resume From S3/S4/S5 by PS/2 Keyboard(PS/2键盘从S3/S4/S5唤醒)

开启/关闭PS/2键盘唤醒,有三项设置:关闭/任意键/热键,默认是关闭。

[Any Key] 当探测到PS/2键盘的任意一键有动作时,允许系统从S3/ S4/ S5 状态唤醒。

[Hot Key] 当探测到PS/2键盘的指定热键有动作时,允许系统从S3/ S4/ S5 状态唤醒。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热键就是定义指定的键唤醒,当你设定热键后,还需要指定那些热键。

注意:键盘和鼠标唤醒包括了S5模式,S5就是关机状态,设置了键盘鼠标唤醒后,也就等于设置了键盘鼠标开机。

2-3、Boot(启动)

设置开机启动的顺序。

2-3-1、Boot Configuration(启动配置)

2-3-1-1、Full Screen Logo Display(全屏幕商标显示)

开启/关闭开机POST自检时显示全屏商标。

[Enabled] 开机全屏显示LOGO。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2-3-1-2、GO2BIOS(Go to BIOS)

开启/关闭快速进BIOS功能,默认是关闭。

[Enabled] 开机敲DEL键可以进BIOS。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2-3-1-3、Boot Mode Select(启动模式选择)

根据安装的操作系统要求从传统模式和UEFI模式中选择系统启动模式。WIN8以前的系统一般选择传统启动。WIN8一般也可以用传统启动,如果开启Windows 8 Feature,自动配置成UEFI启动。

[UEFI] 只允许UEFI BIOS启动。

[LEGACY+UEFI] 允许LEGACY和UEFI两种模式启动。

2-3-2、FIXED BOOT ORDER Priorities(固定启动顺序优先权)

设置固定的启动设备的启动优先权。BIOS列出了13项启动顺序,每一项都可以选择启动设备。

2-3-2-1、Boot Option #1----#13(启动顺序选择#1---#13)

这是按1---13的顺序设置启动设备,下面是设置第一启动的设备,在下拉的可以启动设备里面选择。

2-3-2-2、BBS Priorities(BIOS启动优先权)

设置同类设备的启动顺序。如果有相同类型的设备,比如2个硬盘,就可以设置那个硬盘做第一启动硬盘。

注意:前面的Boot Option #1只有一个Hard Disk作为启动设备。如果2个硬盘,也只能是有一个Hard Disk,因此要在这里设置那个硬盘是第一启动的。

比如Hard Disk Drive BBS Priorities,就是当连接3块硬盘时,设置这3块硬盘的启动顺序。

2-4、Security(安全)

安全设置包括设置密码、U盘钥匙和机箱入侵设置。回车进入Security子菜单,可以看到系统提示Administrator Password/User Password没有设置(Not installed),U-Key也没有制作(Not installed)。

2-4-1、Administrator Password(管理员密码)

为了系统安全,设置管理员密码。如果设置了管理员密码,用户就有全权修改BIOS设置项。

密码设置

当你选择管理员设置项的时候,屏幕显示密码输入框。你可以在输入框里输入密码。

输入完密码,敲回车,这个密码将替换先前存储在CMOS里面的密码。替换前系统显示验证框,就是再输入一次这个密码供验证。

你也可以在验证框时按ESC退出输入密码的操作。

管理员密码建立完成,可以看到安全信息处显示管理员密码是已安装。同时弹出用户密码设置,用户密码的输入和管理员密码相同。

2-4-2、Password Check(密码验证)

选择你设置的密码用于那种验证。

[Setup]密码用于进BIOS设置,默认项。

[Boot]密码用于开机启动。

2-4-3、Password Clear(清除密码)

开启/关闭清除密码功能,默认是Enabled(开启)。

[Enabled]允许清除密码。默认项。

[Disabled]关闭该功能。

密码清除

先要输入已建立的密码

回车确认,输入新密码时,用空密码。

然后回车,弹出提示

点击Yes,确认要清除旧密码。

2-4-4、U-Key(U盘密钥)

开启/关闭U盘密钥功能。

[Enabled]开启U盘密钥。开启这项设置后,它下面的Make U-Key at就变成可以设置的。

[Disabled]关闭该功能,默认项。

2-4-5、Make U-Key at(在…制作U盘密钥)

U盘密钥可以防止其他人开机进系统,只有拿这个U盘密钥的用户才可以开机进系统。

把事先准备好的U盘,插入USB口,然后在此敲回车,就弹出插入的U盘ID信息,再敲回车确认,设置的密码就被移到U盘,开机时要插入这个U盘才可以。

如果要撤消U盘密钥,可以清CMOS。

2-4-6、Chassis Intrusion Configuration(机箱入侵配置)

按回车进入子菜单。设置机箱入侵。

如果你的机箱配有机箱入侵开关就可以开启这项功能。一旦机箱被打开系统就记录并发出报警信息。

[Disabled]关闭该项功能。

[Enabled]开启机箱入侵报警功能。

[Reset]复位,即清除报警信息。

2-5、Save & Exit(保存和退出)

这是有关保存设置和退出BIOS设置的选项。

2-5-1、Discard Changes and Exit(撤销改变并退出)

退出BIOS设置而不保存任何改变。这个选项常用于放弃所有改变设置而退出BIOS设置。

2-5-2、Save Changes and Reboot(储存变更并重新启动)

用于保存所有改变的设置并重新启动

2-5-3、Save Options(保存选项)

2-5-3-1、Save Changes(保存改变)

用于保存当前改变的设置。

2-5-3-2、Discard Changes(撤销改变)

撤销改变的设置。

2-5-4、Restore Defaults(恢复默认值)

用于恢复(加载)由BIOS厂商提供的默认设置。

2-5-5、Boot Override(直接启动)

该菜单下面列出了已安装的可以启动的设备,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直接启动。

3-OC(超频)

OC(超频)设置包括CPU、内存、集显的频率设置、电压设置,以及CPU和北桥的相关设置。

所有的设置项目如下

3-1、当前CPU/DRAM/Ring频率(Current CPU/DRAM/Ring Frequency)

显示当前的CPU/DRAM/Ring总线频率,只读。

3-2、CPU Base Clock (MHz)(CPU基本时钟频率)

设置CPU基本时钟频率,也就是外频。你可以调整这个值来超频。请注意不能担保超频成功和稳定。当处理器支持这项功能才显示。长期使用不建议调节,保持默认100MHz即可。

3-3、Adjust CPU Base Clock Strap(调整CPU基本时钟频率档位)

CPU基本时钟频率档位也就是CPU外频的倍率,默认Auto。

[Auto/1.0/1.25/1.67/2.5]Auto由BIOS自动设置。1.0—2.5是手动设置。调整该项对CPU外频、核显频率、内存频率产生影响,但在总频率相同情况下CPU外频的高低不会对性能产生影响,常常是为了配合实现更多的内存频率组合而设置,一般用1.0和1.25就可以。

3-4、CPU Base Clock Apply Mode(CPU基本频率应用模式)

设置已调整的CPU基本频率应用模式。设置项有:

[Auto] 由BIOS自动配置(默认)。

[Next Boot] 重新启动后执行这个调整的频率。重新启动时钟芯片复位一次,增加外频的

稳定性。

[Immediate] 立即执行调整的频率。

[During Boot]在启动期间执行调整的频率。

3-5、CPU PCIE PLL(CPU PCIE锁相环)

选择CPU PCIE总线的锁相环模式。当CPU支持该功能时才出现该选项。设置项有:

[Auto] 由BIOS自动配置(默认)。

[LC PLL] LC PLL可增加BCLK信号稳定性,但BCLK超频幅度会比较小,所以不超外频可以使用LC PLL。

[SB PLL] SB PLL可以是BCLK超频能力增强,所以超外频时可以选SB PLL。

3-6、Filter PLL (滤波器锁相环)。

开启/关闭CPU的过滤器锁相环。CPU支持该功能才能显示该项。设置项有:

[Auto] 由BIOS自动配置(默认)。

[Enabled]当BCLK档位设置很高的值,开起该项可以提供范围更广的基本时钟频率。.

[Disabled] 提供常规的基本时钟频率。

开启该项有利于CPU大幅度超频,当超高外频和倍频时可以打开,100外频和45倍频以下可以不打开。

3-7、Adjust CPU Ratio(调整CPU倍频)

设置决定CPU速度的倍频,该项仅当CPU支持超倍频的时候才可以超。设置的时候直接键入倍频数值。如下图键入25。

该项下面显示的Adjusted CPU Frequency,是已经调整完成的CPU频率。

3-8、CPU Ratio Mode(CPU倍率模式)

手动调整倍频后,弹出这个选项,默认是Dynamic Mode(动态模式)。

[Fixed Mode] 固定模式,就是倍频设定后是固定不变的。

[Dynamic Mode] 动态模式,就是倍频设定后,频率是动态的,随CPU负载而变动。

3-9、EIST(智能降频)

开启/关闭EIST(默认开启)。EIST全称是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也就是智能降频技术,它能够根据不同的系统工作量自动调节处理器的电压和频率,以减少耗电量和发热量。

3-10、Intel Turbo Boost(英特尔睿频技术)

开启/关闭Intel Turbo Boost(默认开启)。该项仅当CPU支持Turbo Boost的时候才可以显示该项。Turbo Boost是自动超频技术,当系统要求更高的性能状态时,CPU会自动提高倍频(Boost范围内的倍频)。

3-11、Enhanced Turbo(增强Turbo)

开启/关闭增强Turbo功能。增强Turbo可以增加所有CPU核心的性能。

设置项有

[Auto] 由BIOS自动配置。

[Enabled]所有CPU核心都增加到最大倍率。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3-12、Legacy Tweaking(传统调整)

传统调整。默认是关闭的。

[Enabled]开启传统调整,开启后可以提高传统基准测试(3DMark01)的得分。

[Disabled] 关闭该功能。

3-13、OC Genie Function Control(超频精灵功能管理)

OC Genie功能可以由主板上的OC Genie按钮控制,也可以由BIOS的虚拟按钮控制。这个选项就是设置由哪个控制。

[By BIOS Options]由BIOS选项控制。

[By On board Button]由主板上的按钮控制。(默认)

启用OC Genie,CPU超频到4.0GHz。

3-14、Adjust Ring Ratio(调整环倍率)

这个Ring Ratio直译是环倍率。其实就是CPU核心以外的,比如Cache(缓存)的倍率。可以直接输入倍率数值,而且可以超过CPU核心的倍率,不影响内存频率。

如上例,CPU核心是35倍,Ring Ratio设置为38倍,内存频率还是1600。

该选项下面的Adjusted Ring Frequency是显示已经调整的Ring频率。

3-15、Adjust GT Ratio(调整GT倍率)

设置集成显卡的倍率。可以直接输入倍率数值,有效数值取决于使用的CPU。

该选项下面的Adjusted GT Frequency是显示已经调整的GT频率。

3-16、DRAM Reference Clock(DRAM参考时钟)

设置内存的参考时钟频率。设置参数如下

默认Auto,200MHz/266MHz。

3-17、内存频率

设置内存频率。从频率的下拉菜单选择。注意:内存超频不一定保证成功。

该选项下面的Adjusted DRAM Frequency是显示已经调整的内存频率。

3-18、扩展内存预设技术(X.M.P)

开启/关闭扩展内存预设技术(X.M.P),默认是关闭。

扩展内存预设技术(X.M.P)是Intel提出来的一种内存频率预设技术,常用于内存超频。当你使用的内存条支持XMP技术,BIOS的这项设置就是可以设置的,否则是灰色不可设置的。

3-19、Load Memory Presets(加载已有的内存超频设置)

加载现有的内存超频设置,包括电压,优化的时序,频率。但是由于内存条个体体质不同,超频最好还是手动设置。菜单列出的是现有几种品牌内存的超频设置。如果你有用的是相同的内存条,可以加载。

3-20、DRAM时序模式(DRAM Timing Mode)

设置内存时序模式,设置项如下:

[Auto] DRAM时序取决于使用的内存条的SPD。

[Link] 允许用户对所有通道的内存手动配置DRAM时序。

[UnLink] 允许用户对各个通道的内存分别手动配置DRAM时序。

3-21、高级内存配置(Advanced DRAM Configuration)

DRAM时序模式设置为Link或者UnLink时,高级内存配置变成可以设置的,而且点击后进入二级菜单。如果DRAM时序模式是Link,高级内存配置是双通道一次设置,如果是UnLink,就要二个通道分别设置。高级内存配置分常规时序配置,高级时序配置和延迟时序配置等三部分。

3-21-1、常规时序配置:

上列内存参数设置,左侧是参数名称,中间是默认值,右侧是设置项(Auto,就是按SPD的默认设置),要修改设置,请直接输入数值。

Command Rate:首命令延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1T/2T模式。是指从选定bank之后到可以发出行地址激活命令所经过的时间。CR可能对性能的影响有比较大的变数:如果

CPU所需要的数据都在内存的一个行地址上,就不需要进行重复多次的bank选择,CR的影响就很小;但是如果一个rank中 同时多个bank要激活行地址,或者不同的 rank中不同bank需要同时激活的时候,CR对性能的影响就会提升。但是随着内 存频率的提升,CR=1T/2T的时间差越短,它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我们看到DDR1的时候1T/2T对性能影响挺大,但 是到了DDR3影响就很小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为了性能最大化,我们尽量把CR设为1T,但是如果bank数很多的时候,例 如插满四条内存,就有32个bank,bank选择随机性增大,1T的首命令时间可能会不稳定。

tCL(CAS Latency):CAS延迟。CAS即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信号,它定义了在读取命令发出后到数据读出到IO接口的间隔时间。由于CAS在几乎所有的内存读取操作中都会生效(除非是读取到同一行地址中连续的数据,4bit颗粒直接读取间隔3个地址,8bit颗粒直接读取间隔7个地址,这时候CAS不生效),因此它是对内存读取性能 影响最强的。

已知CL时钟周期值CAS,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实际延迟时间tCAS:

tCAS(ns)=(CAS*2000)/内存等效频率

例如,DDR3-1333 CL9内存实际CAS延迟时间=(9*2000)/1333=13.50 ns

或者反过来算,假如已知你的内存可以在7.5ns延迟下稳定工作,并且你想要DDR3-2000的频率,那么你可以把 CL值设为8T(实际上8ns,大于7.5ns即可),如果你想要DDR3-1600的频率,那么你的CL值可以设到6T(实际7.5ns)。

这个公式对于所有用时钟周期表示延迟的内存时序都可以用。

说到这个公式,顺便说说大家对频率和时序的纠结问题。首先来回顾一下DDR一代到三代的一些典型的JEDEC规范,并按照上边那个公式算一下它的CL延迟时间:

DDR-400 3-3-3-8:(3*2000)/400=15 ns

DDR2-800 6-6-6-18:(6*2000)/800=15 ns

DDR3-1333 9-9-9-24:刚才算了是13.5 ns

再来看看每一代的超频内存的最佳表现(平民级,非世界纪录):

DDR1 Winbond BH-5 DDR-500 CL1.5:(1.5*2000)/500=6 ns

DDR2 Micron D9GMH DDR2-1400 CL4:(4*2000)/1400=5.71 ns

DDR3 PSC A3G-A DDR3-2133 CL6:(6*2000)/2133=5.63 ns

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一代内存,随着频率提升,CL周期也同步提升,但是最后算出来的CL延迟时间却差不多。那么到了DDR4,JEDEC规范频率达到DDR4-4266,如果按照差不多的延迟,那么按照13ns多一些来算,那么CL值将达到 28T!如果按照我们的极限超频延迟来算,DDR4-4266下的延迟也将达到12T。所以到了下一代DDR4,两位数的时钟周期将不可避免。

所以,不要再去想什么DDR3的频率,DDR2的时序,在频宽严重过剩,IMC成为瓶颈的今天,它对性能没太多的提升。

tRCD(RAS to CAS Delay):RAS的含义与CAS类似,就是行(Row)地址信号。 它定义的是在内存的一个rank(内存的一面)之中,行地址激活(Active)命令发出之后,内存对行地址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每一个内存cell就是一个可存储数据的地址,每个地址都有对应的行号和列号,每一行包含1024个列地址,当某一行地址被激活后,多个CAS请求会被发送以进行读写操作。简单的说,已知行地址位置,在这一行中找到相应的列地址,就可以 完成寻址,进行读写操作,从已知行地址到找到列地址过去的时间就是 tRCD。当内存中某一行地址被激活时,我们称它为 “open page”。在同一时刻,同一个rank可以打开8个行地址(8个bank,也就是8个颗粒各一个)。下图 显示一个行地址激活命令发出,到寻找列地址并发出读取指令,中间间隔的时间就是tRCD。tRCD值由于是最关键的寻址时间,它对内存最大频率影响最大,一般想要上高频,在加电压和放宽CL值不奏效的时候,我们都要放宽这个延迟。

JEDEC规范中,它是排在第二的参数,降低此延时,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如果该值设置太低,同样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参数范围4-15T。

tRP(Row precharge Delay):RAS预充电时间。它定义的是前一个行地址操作完成并在行地址关闭(page close)命令发出之后,准备对同一个bank中下一个行地址进行操作,tRP就是下一个行地址激活信号发出前对其进行的预充电时间。由于在行地址关闭命令发出之前,一个rank中的多个行地址可能正在被读写,tRP对内存性能影响不如CL和tRCD。虽然tRP的影响会随着多个行地址激活与关闭信号频繁操作一个bank而加大,但是它的影响会被bank interleaving(bank交叉操作)和command scheduling(命令调配)所削弱。交叉读写会交替使用不同的bank 进行读写,减少对一个bank的操作频率;命令调配则是由CPU多线程访问不同的内存地址,同样是减少对一个bank的频繁操作次数。例如SNB CPU的内存控制器可以对读写操作命令进行有效地重新分配,以使得行地址激活命中率最大化(如果重复激活一个已经处于激活状态的行地址,那就是RAS激活命令未命中),所以tRP在SNB平台对性能的影响不大,并且放宽它有可能可以帮助提升稳定性。

参数范围4-15T。JEDEC规范中,它是排在第三的参数。

tRAS(Row active Strobe):行地址激活的时间。它其实就是从一个行地址预充电之后,从激活到寻址再到读取完成所经过的整个时间,也就是tRCD+tCL的意思。这个操作并不会频繁发生,只有在空闲的内存新建数据的时候才会使用它。太紧的tRAS值,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不完整,太宽的值则会影响内存性能,尤其是在内存使用量增加的时候。所以一般为了稳定性,我们设置tRAS≥tRTP+tRCD+CL即可。

参数范围10-40T。JEDEC规范中,它是排在第四的参数。

tRFC(Refresh Cycle Time):行地址刷新周期,定义了一个bank中行地址刷新所需要的时间。重提一下刷新的含义,由于cell中电容的电荷在MOSFET关闭之后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为了维持数据,每隔很短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充电。这里多提一句,Intel平台和AMD平台对tRFC的含义不一样,AMD平台的tRFC是DRAM刷新延迟时间,单位是ns,通常有90/110/160/300几个值可以调整,也就是说它的tRFC时钟周期会随着频率的提升 而提升;而Intel平台的单位则直接是时钟周期,相反地延迟时间会随着频率的提升而降低。容量大的bank行地址和cell会更多,刷新时间也更长,因此tRFC也要更高。另外,tRFC如果太快会导致数据出错,太慢则影响性能,但可以增加稳定性。

tRFC值越小越好,它比tRC的值要稍高一些。参数范围48-200T。

tREFI(DRAM Refresh Interval):内存刷新时间间隔,也就是内存的刷新命令生效前要经 过的时间。刷新的时间间隔一般取决于内存颗粒的容量(density),容量越大,就越需要频繁刷新,tREFI值就要越低。另 外 tREFI的时间也会受到内存工作温度与内存电压(Vdimm)影响,因为温度越高电容漏电越快。一般在AMD主板的BIOS 里,这个值只有3.9us和 7.8us可选,而在SNB平台,则是按时钟周期算,例如DDR3-1333下默认值为5199T,换算过来就 是 2000/1333x5199=7800ns,也就是7.8us。一般DRAM颗粒的spec中都是规定工作温度大于85度时采用3.9us。

tWR(Timing of Write Recovery):内存写入恢复时间,它定义了内存从写入命令发出 (从开始写入算起)到下一次预充电间隔的时间,也就是tRP的前一个操作。如果这个时间设得太短,可能会导致前一次写入未完成就开始下一次预充电,进行寻址,那么前一次写入的数据就会不完整,造成丢数据的情况。这个周期也是第二时序中比较长的,DDR3-2000一般需要10-14个周期,甚至更高。

过低的tWR虽然提高了系统性能,但可能导致数据还未被正确写入到内存单元中,就发生了预充电操作,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及损坏。参数范围5-32T。

tWTR(Write to Read Delay):内存写-读延迟,它定义的是内存写入命令发出后到下一个读取命令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小为4T,与tRTP类似,提升内存的频率或者容量提升时,这个值需要提高。参数范围4-15T。

tRRD(RAS to RAS Delay):行地址间延迟,定义的是同一rank不同bank间两个 连续激活命令的最短延迟,在DDR3时代一般最小是4T。它的作用和CR有点像,不过比CR更多的时候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序可尽量缩小。参数范围4-15T。

tRTP(DRAM READ to PRE Time):与tWR类似,定义了同一rank上内存从读取命 令发出到tRP之前的间隔时间,但是它在读取完成并且行地址关闭之后才会生效。单颗

128MB的内存颗粒可以在DDR3- 2000下运行在4到6个时钟周期,如果bank容量增大时,这个时序有可能要放宽。参数范围4-5T。

tFAW(Four Activate Window):FAW是Four Bank Activate Window的缩写,4个Bank激活窗口。它定义了同一rank中允许同时发送大于四个行激活命令的间隔时间,因此最小值应该不小于tRRD的四倍。在DDR3上,tRRD的最小值是4T,因此tFAW的最小值就是16T。这个tFAW由于是在一个rank中大于四个bank同时激活之后才生效,因此在内存不是很繁忙的时候,它对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一些频繁读写内存的操作(例如SuperPI 32M),tFAW对性能的影响可能会加大。由于现在内存用满的几率非常非常小,两根双面的内存更是有4个rank,配合上interleaving,一个rank中同时激活大于四个bank的几率应该不大 ,所以通常我们把它设为tRRD的四倍应该就不会出问题。

tWCL(Write CAS# Latency):写CAS#延迟。SDRAM内存是随机访问的,这意味着内存控制器可以把数据写入任意的物理地址,大多数情况下,数据通常写入距离当前列地址最近的页面。tWCL表示写入的延迟,除了DDRII,一般可以设为1T,这个参数和大家熟悉的tCL(CAS-Latency)是相对的,tCL表示读的延迟。该参数主要影响稳定性。参数范围5-15T。

tCKE(Clock Enable):CKE是时钟有效信号,在这里这个参数叫做CKE Minimum Plus

Width,就是CKE最小脉冲宽度。

3-21-2、高级时序配置

高级时序配置包括读-读,写-写,写-读,读-写四种操作的时间。这四种操作可以在所有DIMM槽的Rank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DIMM槽的Rank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DIMM槽的Rank之间进行。因此衍生出12个高级时序设置。

tRDRD(Timing of Read to Read):读到读时间。这是在不同的内存芯片或DIMM槽之间,第一个虚拟CAS读突发操作到跟着的一个读突发操作的最小周期时间。这个参数也是越小越好,但太小也会不稳定。

tRDRDDR(Timing of Read to Read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读取

不同RANK的读到读时间(包括了所有DIMM)。参数范围1-6T。

tRDRDDD(Timing of Read to Read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个DIMM(就是同一条内存)内,读取不同RANK的读到读时间。参数范围1-6T。

tWRWR(Timing of Write to Write):写到写时间。这是从第一个虚拟CAS写突发操作的最后一个周期到跟着的一个写突发操作(这个改变是终端器允许的)的最小周期时间。这个参数也是越小越好,但太小也会不稳定。

tWRWRDR(Timing of Write to write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写不同RANK的写到写时间(包括了所有DIMM)。参数范围1-6T。

tWRWRDD(Timing of Write to Write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内存条上写不同RANK的写到写时间。参数范围1-6T。

tWRRD(Timing of Write to Read):写到读时间。这是在不同的内存芯片或DIMM槽之间,第一个虚拟CAS写突发操作到跟着的一个读突发操作的最小周期时间。这个参数也是越小越好,但太小也会不稳定。

tWRRDDR(Timing of Write to Read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写和读不同RANK的写到读时间(包括了所有DIMM)。参数范围1-6T。

tWRRDDD(Timing of Write to Read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内存条上写和读不同RANK的写到读时间。参数范围1-6T。

tRDWR (Timing of Read to Write):读到写时间。这是在不同的内存芯片或DIMM槽之间,第一个虚拟CAS读突发操作到跟着的一个写突发操作的最小周期时间。这个参数也是越小越好,但太小也会不稳定。

tRDWRDR(Timing of Read to Write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读和写不同RANK的读到写时间(包括了所有DIMM)。参数范围1-6T。

tRDWRDD(Timing of Read to Write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内存条上读和写不同RANK的读到写时间。参数范围1-6T。

3-21-3、延迟配置:

默认是Auto,设置时直接输入延迟数值。

tIOL:IOL=IO Latency,就是内存的IO延迟。

tRTL:RTL=Round Trip Latency,就是往返(双程)延迟。

CH1/CH2:通道1/通道2,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2个通道。

D0/D1:DIMM0(内存插槽0)/DIMM1(内存槽1),一个通道支持2个内存槽。

R0/R1:Rank0/Rank1,Rank是内存条的位宽,64位位宽是1个Rank(Rank0),128位是2个Rank(Rank0和Rank1)。所以Rank也可以翻译成“排”,一个“排”是64位。

上面的延迟配置就是针对一个通道的一个DIMM槽的一个“排(Rank)”的IO延迟和RT延迟。

有关Rank(排)和Bank(库)的概念解释如下:

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接口位宽是64bit,也就意味着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会向内存发送或从内存读取64bit的数据。可是,单个内存颗粒的位宽仅有4bit、8bit或16bit,个别也有32bit的。因此,必须把多个颗粒并联起来,组成一个位宽为64bit的数据集合,才可以和CPU互连。内存条生产商把64bit集合称为一个物理BANK(Physical BANK),简写为P-BANK。为了和逻辑BANK相区分,也经常把P-BANK称为RANK或Physical

RANK,把L-BANK则简称为BANK。

如果每个内存颗粒的位宽是8bit,应该由8个颗粒并联起来,组成一个RANK(64bit);同理,如果颗粒的位宽是16bit,应该由4个颗粒组成一个Rank。

由此可知:Rank其实就是一组内存颗粒位宽的集合。具体说,当颗粒位宽×颗粒数=64bits时,这个内存条就是有一个Rank。

为了保证和CPU的沟通,一个内存条至少要有一个Rank。

内存条的“(面Side)”和“排Rank”

“面(Side)”是指内存条PCB的2个面,颗粒可以焊接在其中一面,或者二面。每一面可以焊接8颗颗粒。

“排Rank”是颗粒位宽的集合,一个Rank是64位位宽。

所以“(面Side)”和“排Rank”是2个不同的概念。

内存条的面(Side)和排(Rank)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常见内存条的结构

从上表可以看到,双面内存一般是2Rank,单面的有1Rank,也有2Rank,2Rank的是8颗16位宽的颗粒。

3-21-4、Misc Item(Misc项目)

IO Compensation(CH1)IO补偿(CH1)

通道1的IO补偿,默认值是21。较高的IO补偿,tIOL延迟可以更紧凑。较低的IO补偿,tIOL延迟也就较稀松。

IO Compensation(CH2)

通道1的IO补偿,默认值是21。较高的IO补偿,tIOL延迟可以更紧凑。较低的IO补偿,tIOL延迟也就较稀松。

RTL Init Value(CH1)

通道1的RTL初始值。默认是16。较低的RTL初始值引起RTL延迟更紧凑,用户可以微调它以便获得更多的内存延迟吞吐量。

RTL Init Value(CH2)

通道2的RTL初始值。默认是16。较低的RTL初始值引起RTL延迟更紧凑,用户可以微调它以便获得更多的内存延迟吞吐量。

Memory Chip Finetune

内存芯片细调。为了提高内存系统的超频能力和稳定,建议在14和24之间调节。

3-21-5、On-Die Termination Configuration(片内终端电阻配置)

终端电阻的作用是降低信号的回授。从DDR2开始信号的终端电阻移到内存芯片内部,而且是动态的,一路信号的终端电阻由2-3个组成,可以根据内存运作不同调整而改变阻值。

BIOS片内终端电阻配置的几个英文词含义如下:

Rtt----终端电阻

Rtt Wr----写入时的电阻值

Rtt Nom----常规时的电阻值

CH1/2----通道1/2

D0/1---- DIMM0(内存插槽0)/DIMM1(内存槽1),一个通道支持2个内存槽。

60/30----终端电阻阻值

常规时的阻值设置一般是0/20/30/40/60/120。

写入时的阻值设置一般是0/60/120。

阻值高,信号回授的就衰减的高,信号清晰度好。但是阻值高也影响速度。微星提供的阻值参数是符合DDR3内存规格的。

3-22、DRAM Training Configuration(DRAM训练配置)

这是一个二级菜单,回车后进入子菜单。子菜单有45项DRAM训练设置。这些项目的设置都是3个选项自动/禁止/允许,默认是自动。如果随意改变这些项目的设置,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或者不能开机,出现这种情况要通过跳线(或按钮)清CMOS恢复默认设置。

这45项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

3-23、Memory Fast Boot(内存快速启动)

开启/关闭内存每次启动的初始化和训练。设置项有:

[Auto] 依据BIOS自动配置。

[Enabled] 内存将完成第一次初始化和第一次训练,之后按系统启动时序启动就不再初始化和训练。

[Disabled] 每次启动都初始化和训练。

3-24、Digit ALL Power(全数字供电)

进入子菜单,管理有关CPU PWM的数字供电设置。

3-24-1、VR 12VIN OCP Expander(电压调节器12V输入过电流保护扩展)

设置12V供输入的过电流保护。

[Auto]由BIOS自动配置过电流保护。

[1A-----63A] 按回车弹出保护电流菜单,手动设置保护电流值,可以从中选择。

3-24-2、CPU Phase Control(CPU供电相管理)

根据CPU负载管理PWM相。如果设置成“Auto”, BIOS将自动优化CPU PWM相。

[Auto] 依据BIOS自动配置。

[Normal]常规供电相管理。

[Optimized]优化供电相管理。

[Disabled] 关闭PWM供电相管理。

3-24-3、CPU Vdroop Offset Control(CPU电压降补偿管理)

设置CPU电压降的补偿电压百分比。

设置项有Auto, +12.5%, +25%, +37.5%, +50%,+62.5%, +75%, +87.5%,

+100%。默认是Auto。Auto就是BIOS将自动配置补偿。

3-24-4、CPU Over Voltage Protection(CPU过电压保护)

设置CPU过电压保护。

设置项有Auto,400mV,500mV,600mV,700mC。默认是Auto。Auto就是BIOS自动配置过电压保护。如果保护电压设置过高,就会失去保护而导致系统毁坏。

3-24-5、CPU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CPU欠电压保护)

设置CPU欠电压保护。

设置项有Auto,400mV,500mV,600mV,700mC。默认是Auto。Auto就是BIOS自动配置欠电压保护。如果保护电流设置过高,就会失去保护而导致系统毁坏。

3-24-6、CPU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CPU过电流保护)

设置CPU过电流保护。

设置项有Auto,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默认是Auto。Auto就是BIOS自动配置过电流保护。如果设置过高的百分比,就会失去保护而导致系统毁坏。

3-24-7、CPU Switching Frequency(CPU开关频率)

设置PWM工作速度,以便提供稳定的CPU核心电压和最小的纹波系数。

提高PWM工作速度将引起MOSFET温度偏高。因此在提高速度前,要确保为MOSFET准备一个更好的冷却方案。

本文标签: 设置内存关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