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4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和规范

当今时代,网络语言深受大学生青睐,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和传播着。大学生是网络语言的创造及运用主体。大学生网络语言主要有纯数字型、纯字母型、字母加数字型、符号组合型、语义转换型等多种类型,它具有混杂性、简洁性、形象性、直观性、模糊性等特点。我们对网络语言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它。

标签:大学生 网络语言 构成 特点 规范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网络语言。本文所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是指通过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的网络语言,这类网络语言与大学生关系非常密切,大学生是它的创造和运用的主体。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构成

大学生网络语言,多取自于方言俗语、数字代码、字母简写、英文术语、汉字谐音、动物名称借用、校园流行语等。依照其组成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纯数字型

网络语言寻求速度,很多时候其目的并不是要表达多深刻的含义,而是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数字可以用小键盘输入,输入时只需单击,省时、省力,所以在网络语言中备受青睐。在网络交流中,它们表面上看是一组数字,其实编码者的本意却是和其读音相近的另外的意思,即利用数字的谐音来代表一定的意思。如:84=不是、94=就是、7998=去走走吧、04567=你是我老妻、21184=爱你一辈子,以及人尽皆知的886=拜拜喽,等等。

(二)纯字母型

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层次较高,他们运用英语以及汉语拼音比较娴熟。而网络交流又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收和发送消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为了提高输入速度,节约时间,他们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创造了大量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缩写词。常见的形式是将汉语拼音或英文的首字母搭配组合,有时甚至混合组合。汉语拼音缩写的如LG=老公、LP=老婆、EG=恶搞、GG=哥哥、MM=妹妹、BC=白痴、BT=变态;英文字母缩写的如DL=download(下载)、LOL=Laugh Out Loud(大笑)、CU=see you(再见),等等。纯字母型缩略语(尤其是用于人的称呼上)颇具人情味,如GG=哥哥、MM=妹妹,听起来既舒服又亲切,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而且适应了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超前需求。

(三)字母加数字型

字母加数字型即字母加数字的组合共同替代一个词或句子,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基本上仍然是利用谐音。但与其他类型相比这一类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表意模糊、令人费解。如:B4=Before、3Q=thank you、me2=me too(我也一样)、2F=Face

to Face、44k8=试试看吧,等等。乍看这些数字,有点费解,但仔细一看,其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说有些词的产生是出于随意性。如“B4”在汉语网络语言中替代“鄙视”,在英语网络语言中替代“before”; “3Q”用数字谐音加英语字母读音(thank you);“me2”英语字母加数字的英语读音(me too),等等。

(四)符号组合型

“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指代他种事物的标记。”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体系。网上交流双方互不相见,仅仅通过屏幕上的符号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缺乏辅助性的交际手段。当他们需要传达某些语言无法表达的感受和情绪时,就必须到文字以外去寻找其他的手段,于是一些特殊的网络符号就出现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由字母或标点符号构成,另一种是图标式的。这种网络语言是将一些原本无意义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表达出实在意义,成为情感符号。如:“:-0”表示惊呆了,“:(”表示不开心,“T—T”表示哭,“@-@PPPPP……”表示头晕眼花,“-Q-”表示向你吐舌头乐,“@-@”表示挤眉弄眼,等等。实际上,这些符号也更多地应用在短信语言里,成为一种符号语言,和象形文字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利用了符号生动形象、逼真传神的特性,扩大了人们的想象,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情绪感觉。

(五)语义转换型

语义转换型通常是运用比喻、借代、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将一件事物表达得更为形象和富有生活感觉,目的是达到鲜活的效果。比如“青蛙”是把青蛙拟人化,指长得不帅的男性网民;“冲浪”比喻上网,冲浪原指一种水上运动,但由于寻求刺激和愉悦的特点与上网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用来比喻在网上进行查询、娱乐等各种活动;“烘焙鸡”表示个人主页(hompage);“菜鸟”表示网络新手;“恐龙”表示丑女等等。

还有一种是网民利用现有的词汇材料将其歪曲解释,增加其新的意义。这些意义一般都诙谐幽默,但往往与旧义无关或相反,许多词语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如果你在网上被人称为“天才”,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稍微有一点经验的网民就知道,这里的“天才”绝非褒义,而是“天生的蠢材”的意思;再如“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的意思。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特点

在新兴的网络平台上,年轻的大学生网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多种组合方式和语义转换等多种方法,使网络语言呈现出多种特色。

(一)混杂性

于根元教授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这样概括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其它”。这种观点表明了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混杂”性。在网络交流时,人们所能利用的只有键盘、相关的中英文输入法软件以及少量的图像软件。由这样的工具形成的网络语言,有文字的,如“荡”(下载);有数字的,如“1314”(一生一世);有中英混杂的,如“有事e我”(给我发电子邮件);有缩略英文的,如“GCD”(共产党);汉字和数字混杂的如“哈9”(喝酒)“P9”(啤酒);数字和字母混杂的如“3Q”( Thank you,谢谢你)等。还有网络脸谱的,用以表示千变万化的脸部表情,如“-O”(张大嘴笑的脸),“-Q”(吐舌头、一副调皮样),等等。

(二)简洁性

简洁性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利用网络交际时,总是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大学生网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同时为了在网络上节省时间,以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多的信息,他们多采用谐音、缩略等手段压缩话语,充分利用键盘,以数字、字母和符号来传情达意,使得网络语言显得非常简洁精练。如用“520”表示“我爱你”,用字母“PMP”代表汉字“拍马屁”,通过符号组合来代替大段的表情描述,用“?!?”表示疑惑、茫然的眼睛。这些变异不仅方便快捷,也比较委婉、俏皮,同时使用最经济的语言,传达准确完整的信息也是语言发展的方向。

(三)形象性

陈原指出“作为符号集的语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常常要被非语言的图形符号所代替。在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它的交际作用的条件下,这一套声音符号往往被另外一种符号系统所置换。”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民们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特殊字符,以人脸为轮廓,象形地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模拟现实交际;二是把一些抽象的网络词语所指的内容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述。如“:-0”(恍然大悟)“@>>——>——”(一朵玫瑰)等的象形符号摹拟人或物的状态,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形象化;“灌水”“造砖”在网络上都是指写文章,但“灌水”是指随意写写,“造砖”则指潜心写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带有很强的比喻色彩。这些形象的网络语言让枯燥的计算机世界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成为人们交流情感的一方乐土。

(四)直观性

网络语言由于受交际条件的限制,大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大虾”,它的原型是“大侠”,指的是网上的一群高手,他们乐意帮助别人解决难题,慷慨热情,颇有大侠风范,新手们都尊称他们为“大侠”。可网络环境本身相对轻松,“大侠”的称呼似乎太沉重,于是变为“大虾”指他们整天趴在电脑前,弓着背,活像一只只“大虾”。此外,还有很多词语如“温酒吧”(windows98),“斑竹”(版主,指网

络管理员)“烘陪鸡”(主页homepage的拟人化译称)等等,都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命名平淡的事物,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诙谐性的特征。

(六)模糊性

大学生网民为了提高网络交流的速度,为追求特定的审美情趣,在现行汉语、英语的基础上,摸索创造出一种输入相对快捷的符号体系,这种文字或符号往往是即时滚动式的、不假思索的、即时即兴的。这种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但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和网络的人来说,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比如,在聊天时为了方便,你发了“YY”,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你知道对方是否也和你一样弄懂了呢?因为“YY”有“语言”“由于”“一样”“意义”“永远”“音乐”“友谊”“愿意”“爷爷”“医院”“游泳”等意义。也许,对方会发一大堆问号回来,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说网络语言的表达,还更多地表现出意义的模糊性。

三、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引导和规范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创新,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但同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和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积极引导、规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粗俗网络语言之所以广泛流行,与一些大学生网民人文素质的欠缺有一定关系,而要弥补这一缺陷,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通过开展演讲报告会、主题辩论会、社会访谈、作文比赛、个人文集展示、网络语言调查、网上作文、网上书信往来比赛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生动、充满生机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获得语言实践的经验,把使用规范语言变成自己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语言,限制粗俗网络语言网外使用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让学生明确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网上交流的语言种类,同方言一样,也有其适用的范围,即网上交流。通过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语言观,使他们懂得对待网络语言既要积极又要谨慎,不可以随意“下网”使用。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在创造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具有创新性特点,我们要及时地将他们引导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避免他们把对网络语言的创造变为对网络的沉溺。我们可以在校报上开辟一个网络论坛的版面,让学生定期收集各类网络语言和网络事件,对此展开讨论;还可以开通校园BBS,使他们有机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建言献策。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四)规范网络语言,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络语言现象是网络带来的,是网络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载体,影响制约着网络文化乃至网络的发展。而和谐网络文化是和谐文化的一部分,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对于青年大学生锤炼思想、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开放意识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网络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网络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是高校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网络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充当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者,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在校园中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在网络文化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引导方法,提高引导水平。

参考文献:

[1]邢公畹.语言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陈 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洪青皎.网络文化中的网络语言特点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王铁红,南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标签: 网络语言大学生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