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2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什么是漫画

“漫画是一种文化!” 它和其他被称作文化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它只有简单的画面和对白。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简单,它能更直接,更容易被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所接受。它一样可以有深度,有它要表达的内在的东西。因为每一部漫画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社会真实的看法,是他们人生观的体现。

一、漫画的名称

现代漫画是大约一个世纪前从外国引进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连环画系列,比较常见的名称有连环画、连环图、连环图画、小人书等等。另一个是漫画系列,比较常见的名称有卡通、漫画、卡通漫画、连环漫画、故事漫画、新漫画、新型连环漫画等等。

1、来自英语的是

Cartoon 中文译作卡通。Cartoon是英语中出现较早的一个词,原意是绘画、挂毯、镶嵌工艺等原尺寸的底图,19世纪40年代成为独立的滑稽画、用以讽刺实事、民俗、政治或社会潮流。后来逐渐扩大,被用为各种漫画和动画的总称。

Caricature 中文译作漫画,指单幅的幽默讽刺漫画,特别是指肖像画,也用作抽象名词或漫画手法。这个词比Cartoon出现的还要早一些,原意是对人的声音、行为的夸张模仿,以引人发笑或者讽刺。

Comics 中文译作漫画、连环漫画或故事漫画。Comic原意是滑稽、逗笑,所以滑稽演员也称作Comic。作为连续性的漫画,必须用复数形式的Comics,因为是有许多Comic所组成。

Comic Strip 中文译作漫画、连环漫画或四格漫画。原意是指报刊上刊载的条形的分格漫画,以四格居多。

以上四个词是按Caricature,Cartoon,Comic Strip和Comics的顺序先后出现的。除Cartoon外,其他三个词义各有界定,而Cartoon一词含义较广,可以包括其他三个词的意思

2、来自日语

在日文中,把叙事的或连续性的画都称为漫画,包括了英语中的Caricature,Comic

Strip和Comics三个词的内容。

漫画一词本来源于中国。北宋学者画家晁以道在其著作《景迁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说的漫画是一种水鸟的名称。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冬心先生杂画题记》中,把自己有感而发的漫笔称作漫画。日本学者铃木焕乡把他1771年出版的读书笔记取名为《漫画随笔》。此后不到半个世纪,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出版,漫画一词正式被应用到绘画中。上个世纪初,日本出现了完全现代含义的漫画。随后又被中国漫画家采用。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在”时事漫画”的标题下,连载了四幅以讽刺清庭为主的漫画。1925年,我国早期漫画家丰子恺的《子恺漫画》出版,从此,漫画一词被普遍认同。

漫画中的”漫”,一个意思是随意、无约束,反映了这种画的夸张、变形、无拘无束的特征。另一个意思是广博、无边无际,从内容、形式到技法都可以无所不包。漫画的新含意已经把这两重意思都包容进去了。

二、漫画的种类

漫画分为以下几类:

1、四格漫画 多数为四格,也有少于或多于四格的。是用简明的连续画格表述某个主题或某种情趣,多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但也有采用其他结构的,如对比法、阶梯法等。格数较多的也称为单元画,即用数量不多的画格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2、故事漫画 用数量不受限制的连环画格表述有主题有情节的故事,可以是短篇、中篇、也可以是长篇,甚至多达十卷上百卷的鸿篇巨著。

3、学习漫画 主要用于辅助中小学生学习的,既有故事又有文字说明,力求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课业的理解,还可以着重表明某些学习要领,以巩固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此外也有供成年人自学使用的。

4、解说漫画 是学习漫画的延伸,主要以成年读者为对象,用以阐述某些著作、学说、理念、准则,传播诸如安全、保健、法律、金融、交通以及各种生活知识等等。也可以用于产品说明、商业广告。

学习漫画、解说漫画与我们常见的插图画有什么区别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插图画与漫画是相互交叉的,我们经常把单幅漫画或者四格漫画作为与文字配合的插图画来使用,也就是说插图画包括了漫画;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漫画是以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于说可以完全没有文字的”无字漫画”,而插图画是文字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决定了这幅作品是漫画还是插图画。

三、漫画的要素

漫画是由故事、绘画和漫画语言三个要素构成的。

1、故事 漫画不但要有主题,还要有故事情节,即使是四格漫画也少不了简短的情节。这是连环漫画与单幅漫画的主要区别。

2、绘画 漫画的画是由数量不等的画格组成的,每一个画格可以是表达某种故事情节的独立画面,也可以是只显示人或事物的某个局部、某种过程或某个瞬间的非独立画面。

3、漫画语言 用特定的绘画规律、规则、技法、技巧、通过一个个画格,把故事情节恰如其分的表达、

表述出来,这就是漫画语言。其中也包括漫画中的对话和通用符号。故事是基础,绘画是手段,漫画语言则是把故事和绘画巧妙结合到一起的关键。

欧美现代漫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漫画的雏形

现代意义上漫画,其名称和创立在16世纪末才出现。而通过印刷载体有意识地广为传播的绘画及文化,是18世纪才出现雏形的。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达·芬奇就画了大量肖像漫画性质的怪诞速写头像。一名叫老彼得·布勒哲尔的画家,从题材和风格方面,对古典主义绘画进行了较大突破,在油画和版画中运用了幽默风趣和虚构遐想的手法。他的作品所具有的讽刺性以及他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对后世的漫画都具有影响。也许这就是一直沿袭到今天的欧美漫画的重要风格:对人物形象的细微刻画,对背景的着意描绘,以及对构图的精心安排。

18-19世纪是现代漫画的孕育期。以单格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政治漫画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早期的漫画是英国一些画家用单幅漫画对政治、时尚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论,逐步出现了故事情节每幅画下面有解说文字,并使用气泡型的吐话圈。他们当中最杰出的有英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詹姆斯·吉尔雷和托马斯·罗兰逊。其中,威廉姆·霍格斯因其个性鲜明且极富民族特色的创作,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他于1745年发表的以油画形式创作的一组漫画作品叫《文明结婚》标志着西方漫画的形成。他开创了西方漫画的写实主义,后来成为西方漫画的传统。18世纪末英国画家詹姆斯·吉尔雷是在近代漫画中较早运用比喻手法的漫画家之一。大量使用了对话气泡和连续画面的创作方法。同时,随着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锌版术和照相感光制版分别先后问世,这大大地促进了十九世纪图画故事的繁荣和发展,当时人们把漫画用单页的形式印刷出版,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后来又把单页画片集中起来以杂志的形式出版。这种形式的出版物在欧洲大陆也陆续出现。

19世纪,漫画的中心在法国。世界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就诞生于此。为《漫画》作图的画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诺雷·杜米埃。奥诺雷·杜米埃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他的作品以尖锐的艺术语言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被称之为”没落阶级集体

形象的辞典”

。他对漫画人物的夸张描绘,奠定了近代、现代漫画人物造型的基础。漫画的流行很快从法国传遍了整个欧洲,漫画的中心也由法国转移到了英国。1841年,《笨拙》(Punch)漫画周刊在伦敦创刊。继《笨拙》之后,1867年又有同类漫画杂志《朱迪》(Judy)等相继出版。《朱迪》推出的漫画人物阿里·斯洛泊成为世界上最早定期与读者见面的漫画明星。

欧洲大陆漫画起初是采用散页画片形式,在法国和德国最为流行。19世纪60年代德国最受欢迎的散页漫画人物是威尔希姆·布什创作的连环漫画《麦克斯和莫里茨》连续发表以后,连环漫画开始风靡全国并流行到欧美,美国受其影响最深。

二、美国报刊漫画和《黄孩子》

1840年,美国波士顿的D.C.约翰斯顿公司出版了名为《杂碎》(Scraps)的单页漫画小报。这是最早见于美国的漫画出版物。19世纪下半叶,欧洲移民把欧洲的单叶漫画带进了美国,1871年《麦克斯和莫里茨》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连环漫画的新起点。在当时美国的图示周报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美国许多城市出现大批新抵达的外国移民,这些图示报在这些不使用英语的读者中极受欢迎。这样,美国各种报纸很快都变得十分形象化。为了适应报纸刊载,漫画多为横向条带形的,称作Comic Strip,每一条的尺寸以报纸的横向宽度为限。

报刊连载连环漫画的主要要素是连续的画面、固定的角色、图中加入对话气泡。1895年约瑟夫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星期日副刊的娱乐版上出现了一个叫《黄孩子》(Yellow Kid)的连环漫画。迄今,美国人把《黄孩子》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连环漫画。20世纪初,漫画单行本的出版开始在欧美盛行起来。1902年出版商将《黄孩子》汇集成书,这部最早的连环漫画是美国第一本也是欧洲第一本漫画单行本。

三、20世纪的欧美漫画

20世纪是欧美漫画大发展的时期。面向少年儿童的故事和英雄故事成了漫画的两大主力军。

在欧洲,英国的《老虎提姆》(1914年)在报纸上连载达20年。比利时的《丁丁历险记》(1926年)先是在报纸上连载,然后出版单行本,经久不衰。美国的《米老鼠》(1928年)历经70余年至今仍然生机勃勃。后来的小狗史努比、加菲猫、大力水手等都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明星。

1938年,美国《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最初了一个具有超级能量的英雄——超人,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揭开了”英雄漫画”的时代。美国漫画英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青春常在。一个英雄只要站住了脚,就会永远年轻的活下去。所谓的超级英雄漫画就是将漫画的内容锁定在超级英雄的范围,其在绘画风格上已经非常写实化。

四、欧美现代漫画对外影响与发展现状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漫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远远赶超了欧美漫画。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在日本漫画中找到欧美漫画的影子。

首先,日、美漫画形式上的不同掩盖不了其内在观念层面的契合。欧美漫画主要有两类:英雄主义漫画与幽默漫画。前者以《超人》等为代表,讲述英雄们扶危困的冒险传奇,满足了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后者以《米老鼠》等为代表,描绘生活中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显然日本漫画的有很大的一部分反映的也是这样的主题例如:《圣斗士》、《蜡笔小新》。只是欧美漫画趋于个人英雄化,发生的事情多是围绕身边的种种,而日本漫画表现的内容具有更多浪漫气息,可以说日本在表现的内容上是对欧美漫画的一种发展。

更具东方化。其次,在绘画的风格上欧美的漫画一成不变,远没有日本的风格多样,欧美漫画更加注重对事情本身的描述,凭自贬、自嘲的幽默和夸张传统的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而日本漫画

通过线条,画面的不断变化,使人物形象更趋丰满,更显逼真,同时也结合了欧美漫画自贬、自嘲等表达手法,这点也是日本漫画对欧美漫画的一种突破和发展。

亚洲漫画的起源和发展上——日本漫画发展史

日本人把漫画视为与茶道、艺妓、相扑并列的第四大国宝。

纵观日本漫画发展的半个多世纪历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草创期、发展期、成熟期。

一、萌芽期(1870—1950年)

12世纪由日本真言宗(日本佛教的一派)僧侣绘制的”鸟兽戏画”通常被认为是日本漫画的起源。19世纪,随着欧美文化的入侵以及日本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开始有一些画师以绘画为职业谋生,一些画开始由单幅发展到有故事情节。

日本漫画从明治时期开始出现于民间。1906年,北泽乐天作为日本现代漫画的鼻祖,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

大正时期,日本漫画从题材和技法上开始逐渐变得丰富自由起来,日本漫画大师冈本一平为把漫画与小说结合起来,第一次为漫画添上了文学色彩,成为故事漫画的先驱。1924年,麻生丰的长篇漫画《满不在乎的爸爸》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引起社会关注。

1930年《读卖周日漫画》上登载了实户左行的《飞速太郎》。他将日本传统绘画方式中所缺少的表现立体感的技巧吸收进来并加以运用,使日本漫画呈现出新的面貌。之后,少年漫画受到了人们的亲睐,岛田启三的《阿吉历险记》受到了少年读者的喜爱,而横山隆一的《健少爷》、《小阿福》受到了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大部分读者的普遍喜爱。1932年,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横山隆一等人建立了新漫画派集团。这个集团一直延续至今,此外还有”三光漫画工作室”、”新秀漫画集团”等团体。漫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草创期(1950—1970年)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从混乱中开始康复,仿佛是为了摆脱喧闹的市井生活,漫画界涌现出很多朦胧作品。漫画家以杂志、报纸为舞台,自由地对社会进行讽刺。长谷川町子的《海螺》从

1946年4月起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这些作品揭开了战后日本漫画的帷幕。日本动漫在战后能得到飞速发展,与”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的贡献是分不开的。1946年年仅18岁的手冢治虫开始尝试在报纸上发表四格作品, 1947年,手冢绘制的《新宝岛》把电影、电视中变焦、广角、俯视等手法运用到儿童探险故事中,使人物都”动”了起来。

1950年,手冢开始在《漫画少年》上连载个人的第一部长篇《森林大帝》。1951年,中篇《阿童木大使》开始在《漫画少年》上连载,阿童木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第二年,手冢经过重新构思将阿童木变为了新长篇连载的主角,《铁臂阿童木》正式连载。《铁臂阿童木》是一部在日本、中国、东亚和欧美都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它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还改变了人们对漫画的偏见,那些以前认为儿童看漫画会影响学业甚至还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家长们,开始鼓励孩子看漫画。

1953年,手冢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蓝宝石王子》,这是公认的第一部少女漫画,在这部”面向女孩子的作品”中,手冢的关于漫画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需要制作不同取向的理念得以贯彻。因此这部漫画又是日本漫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60年代中期以后,手冢治虫又开始向漫画创作更高的山峰攀登,开始了他一生中另外两部最重要作品:《火鸟》和《怪医秦博士》的创作。通过这两部作品,手冢向世人表明了漫画的艺术内涵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差。

手冢治虫之后的漫画家,基本上都受到了他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手冢治虫因此被人们尊称为“漫画之神”。

1950—1970年的日本漫画是确立风格与技法的一个时代,由手冢发展起的新类型漫画

绘画,以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娱乐故事,逐渐向题材的多元化延伸。

6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界又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即所谓的” 租借连环画”又叫”租借剧画”,因为这类作品主要是供给小摊贩租借给人看而得名。这种漫画的内容和情节力求更多的生活感和现实感,在绘画技法上摆脱了手冢漫画那种夸张的动画式线条,强调写实,线条粗重而讲求气势。租借连环画的主要读者层不再是少男少女,而是那些在日本高速经济成长中,从日本各地大量涌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的青年人。无论在画技、故事情节,还是在日常感和现实感的追求上,与手塚治虫的故事漫画都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做个特征比喻,手塚的故事漫画具有陶器般的朴素、柔和;而租借连环画却极似瓷器那样硬质、严谨。

三、发展期(1970—1980年)

70年代以后,日本漫画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大批技术成熟、构思精湛的漫画家涌现出来,漫画创作题材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宫崎骏、永井豪、松本零士、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安彦良和、赤冢不二夫等漫画家,在手冢之后成为日本漫画创作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创作的《机动战士高达》、《机器猫》等作品所掀起的漫画热潮和人气,至今也未见衰落。

70年代的日本漫画几乎点击了漫画中的所有领域,差不多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之作,每一部都有独立的系列和庞大的读者群。从某种程度上说,70年代的日本漫画,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达到了后来者难以启及的高度。

四、成熟期(1980年—现在)

进入 80 年代末,现代漫画的制作技术更加细腻,漫画杂志的多样化开始出现。作为一种图文文本视觉传播媒介的现代漫画成了解说戏剧、电影、音乐和科幻等娱乐作品,小说和游记等文艺作品以及教育的指导入门书。漫画的读者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低年龄层的青少年扩大到成年人,从学生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宫崎峻是日本艺术卡通的代表,他的作品摒弃漫画的商业性,将漫画的艺术性推向了极至,是日本漫画史上第一位将漫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宫崎骏的代表作品有:《风之谷》、《天空之城》

、《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80年代至今的日本漫画至少可以分出以下类型:技击类、体育类、少女类、儿童题材类、科幻类、历史类、言情类、侦探类、政治类、色情类等等。

手冢治虫曾把日本现代漫画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知识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TV动画在电视上连续播映,许多家庭大人个小孩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漫画的大众性和社会功能

1、漫画的大众性

漫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作为大众文化来定义的。它是以最广泛的大众读者为对象,从大众中汲取营养,靠大众的接受和赏识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漫画的分流和演化正是为了迎合大众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

漫画制作简便,它的制作工具只不过是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尺子、或者再加其它辅助的东西。

漫画阅读方式简便,一本书或一本杂志,随手拿起来就可以阅读。甚至也不需要花费整块时间,只要利用乘车、休息或者其他零碎时间就可以。

漫画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保持着紧密的相互融通的平等关系。今天的作者就是从昨天的读者中产生的。漫画读者的年龄起限很低,从而使那些具有漫画制作潜质的少年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开发的机会,走上漫画之路。

漫画的功能可以说很多,而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2、漫画的主要功能

(1)、娱乐功能

漫画的出现就已经标明了它的娱乐功能。人们看看漫画,玩儿一下,可以在紧张中得到缓解,在郁闷中得到宽慰,在休闲娱乐中得到助兴加油。

(2)、传媒功能

漫画作为一种传媒是早于文字的。有人称漫画是介于文字与摄像之间的第三媒体。连环漫画比单幅漫画具有更强的传播功能。漫画是通过掌握漫画艺术的人来作画以实现传媒功能的,因此是具有较高艺术含量的传媒。这种传媒主要是通过图画进行表述的,让文字居于辅助地位,这就便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阅读。它还能打破语言、文字的隔阂,这正是学习漫画和教育漫画日益普及的原因。1996年在日本举行的亚洲漫画高峰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口号便是:“漫画,人类共通的语言”。

(3)、艺术欣赏功能

漫画本身是一种艺术创作,其中的人、物、景都尽可能地要求完美,给读者以审美享受。但是连环漫画中需要大量的画格来表述情节和过程,必须快速多产,因此不可能在每一格上都花费很多力气。也就是说,一幅漫画作品中需要有艺术观赏价值的佳作,但并不要求每一幅画都是艺术品。

(4)、教育功能

漫画的教育功能不同于教科书。一篇好的漫画是以其独具的娱乐性、传媒性和艺术观赏性在不言中与读者进行着心灵的沟通,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我们不要求也不可能让每一篇漫画作品都具有教育意义,但一篇优秀作品自然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漫画是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并借助其广泛的大众传媒功能起到教育作用的。

一篇成功的漫画作品必须尽最大可能使它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趣味丛生,阐释独到,令人善心悦目。如果再做到既娱情,又寓教其中,自然是最好的。

亚洲漫画的起源和发展下——中国漫画的沉浮

中国连环形式的图画,古已有之。比如五代顾闳hóng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一连五个画面,描绘了韩熙载夜宴宾客时前后五个场面。然而,真正对中国近代连环画的产生起推动作用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清代末期各地单张连环画形式年画的流行。这种年画分成若干小格,每格一个画面,连续起来描写一个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二是清末民初报刊的勃兴,如天津的《醒华》,北京的《浅说画报》,上海的《点石斋画报》等。。三是本世纪初,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的社会化愈来愈强,对新形式的大众文化要求也愈来愈迫切。四是石印技术的传入与普及。在上述这种形势下,连环画的产生纯属必然。

一、中国现代连环画的起源

中国的漫画一直是分别沿着两条脉络,即连环画和四格漫画平行发展的。

1、连环画

中国现代连环漫画起源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来自古典小说的“回回图”。回回图的画面之间的关联日趋密切,所描绘的故事又完整,具备了连环画的雏形。

1889年,第一本石印本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被认为是现代最早的连环画。而《点石斋画报》和《<三国志演义>全图》是中国第一批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上海的世界书局看到了这种连环式的画图具有可能而巨大的市场,于1925年率先以图书形式出版了一套连环画册,当时称作连环图,也成连环图画、小人书。 这套连环画共包括6种,都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有《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封神榜》、《说岳全传》和《红楼梦》。绘画作者陈丹旭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第一位画家。这套连环画工程非常浩大,画面采用国画笔法,绘制十分精美。

刚刚诞生的连环画,依然带着回回图的风格。画中事物场合和人物动作缺乏连续性,尽管如此,它毕竟是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封面上明确写着“男女老幼,娱乐大观”八个字,它不怕表浅,不故作高深,而是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大众通俗的取向。这八个字让我们找到大众文艺的一个特征,即尽量广泛地争取大众。正如此,它一亮相就表现出旺健的生机。

50年代末一些较大出版社精心绘制和推出成套的连环画。并联合对连环画进行规范化,将画面的文字搬出画面,移到画面下边,成为新式的上图下文。加强人物的性格造型与表情描写。一批名画家涉足连环画。如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大闹天宫》。使得小人书成为当代美术的一种创作形式。

然而,这一改良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便是连环画的高雅化。特别是新一代连环画家多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把连环画当作一幅幅线描的绘画作品来创作,连环画最大的特点是阅读顺畅,内容紧凑,一翻即过,它不是供来欣赏的单幅画编成的画集,不能出现阅读间断。特别是连环画家一味追求个人风格。强调人物的变形、线条情趣与画面的形式感。用“小众”文艺改造大众文艺。与大众的沟通人为地制造了障碍。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是中国连环画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连环画受到全社会重视,一些大出版社有计划的组织出书,故事题材十分广泛,其规模和投入之大都是以前不可比拟的;许多各有专长的高水平画家竞相参与,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此外,还对连环画的形式进行了统一规范,确定了图画再上,文字再下,图中排除了吐字圈等模式。这个时期,连环画进入了出版物的主流行列,成了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从70年代后期,连环画作为大众文化的致命弱点也显现出来。连环画解说多而画面少,作者只能在不多的画面上下功夫,刻意追求绘画的可欣赏性,而对故事情节的表述却无能为力。在内容上强调思想性和教育性,而忽略了大众的休闲娱乐取向。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文化的开放和电视视听习惯的影响,首先在青少年中对正在海外兴起的新型漫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传统连环画从大众读物中急剧消失。

2、四格漫画

四格漫画、单幅漫画与连环画是同时起步的。1928年鲁少飞在上海《申报》连载反映小市民生活的四格漫画《改造博士》。脚本由小说作者徐卓呆撰写,并有助理分别承担画背景、道具和对话文字等程序。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流浪儿三毛在《小晨报》上出现, “三毛”这颗璀璨的明星一直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1937年,冯棣开始在《银线画报》上发表《老白薯》,1941年又在《天津画报》上连载《老夫子》。以上几部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塑造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漫画人物。在这之后,尽管四格漫画不乏优秀作品,但却很难再看到具有那种影响力的漫画明星了。

3、香港漫画

我国香港地区的漫画始于清末。当时,广东南海人何剑士因为不满清朝腐败,在上海及

香港各大报章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讽刺漫画,启动了香港漫画发展的车轮。之后,广州画家郑磊泉于1920年编绘《人鉴》画册。为香港第一本漫画集。

何剑士和郑磊泉去世之后,香港漫画界沉寂了长达10年之久,各刊物的漫画主要是刊物内部的一些美术编辑自编自绘的漫画。1934年,香港《工商日报》出版《漫画周刊》、《总动员画报》及《挺进漫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上海、越南许多著名的漫画家都集中到香港来,包括由上海而来的“漫画宣传队”,他们在香港成立了“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1939年,香港第一次漫画展——“现代中国漫画展”在香港举行,掀起了香港漫画第一个高潮。另外,他们还在香港出版了英文版的《今日中国》。当时,张光宇集合了全港漫画家一同出版了一本名为《如此汪精卫》的画集,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后,部份画家回到香港,他们参加了香港进步文艺团体的“人间画会”,并组成“漫画研究部”。1946年,由张光宇、廖冰兄主编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出版。是香港战后第一本漫画刊物。50年代中期,香港漫画人李凡夫等人合资,出版了一本《漫画世界》半月刊。一批优秀的漫画家也在这一大潮中涌现出来,一些优秀作品,如《老夫子》等,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这一时期的香港漫画以讽刺画、滑稽画为主,作品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讽刺时弊、笑中带刺、嬉笑怒骂来显示当时社会、民生及政治的不安为题,以单格、四格、六格、八格为主。

60年代末期,受日本漫画影响,新连环漫画(在香港称为公仔画)逐渐取代多格漫画成为漫画主流。青年漫画家纷纷走上了摹仿日本漫画之路。黄玉郎等纷纷投入新漫画创作,成为备受曙目的一代漫画家。港式漫画的风格以及商业模式也逐渐定型:以武打漫画为主流,兼有科幻、爱情、幽默、灵异等大众题材。武打漫画绘画风格是多线条,多气流线,其他的漫画题材,为了加强气氛的凝聚,多少也会加入一些气流线。70年代,漫画生产也逐渐由原来的画家单兵作战过渡为工厂式的流水作业:有主笔,副笔;有专人做背景气氛、上网点、画肌肉纹等等。

1969年年仅18岁的黄玉郎推出了他的长篇漫画《龙虎门》(原名《小流氓》),一炮打响,为香港漫画的繁荣揭开了新的一页。

70—80年代,在黄玉郎的带动和影响下,香港漫画在传统连环画的基础上,汲取欧美漫画的制作和营销经验,形成了一种与周边地区不同的本土漫画文化。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书刊双重特征的出版形式、16开本30页、彩色印刷、每周或双周连续出版;结构严谨,线条精美的画风和集体流水作业的制作程序;内容以消闲娱乐为主要取向,武打、爱情、鬼怪故事占有很大比例。受电影功夫片的影响,武打漫画的设计和绘画都达到了很精到的水平。

90年代末期,日本漫画涌向香港,对本土漫画造成了冲击,但香港漫画依靠固有的读者群体,仍然保住了阵地。其中,金庸、古龙等著名武侠小说移入漫画,对武侠漫画内涵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漫画蒙太奇

1、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影视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的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漫画蒙太奇就是电影蒙太奇应用到漫画中,把一格一格的画面组合成一个画页,再把一个一个画页连接成符合主题要求的完整故事。

简要地说,漫画蒙太奇就是根据漫画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观众的心理顺序,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美学原则将漫画中人物、背景、文字以及连续的动作或事件等诸元素分别绘制成许多画面,然后再根据漫画脚本和总体构思组接成一部完整的漫画作品的手段。用一句话来说:漫画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画面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指的是一种规则或者顺序,是将漫画元素进行组装的规则。

漫画蒙太奇和电影蒙太奇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影的画面是按镜头先后顺序组合的,由于这种顺序是时间顺序,所以这种组合是不受观众支配的;而漫画是把几个画格并列的组合在一个画页上。这种顺序是一种空间顺序,是可以由读者自由理解的一种顺序,这就不但要达到故事情节所要求的效果,而且还要表现出每一个画页的协调和美观。

2、漫画蒙太奇

(一)平行蒙太奇

即把同一个时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发生的画面并列在一个画页上,以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状况在同步发生。或者把画面的同一个主题分解成多个不同的侧面,并用多个画格来表现这些侧面,以便与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观察。

(二)对比式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是通过视觉上的并列现象,使我们思想里引起了一种对比。重复并列的手法,迫使我们把两者加以对照。

(三)交叉式蒙太奇

这种分格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分格,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四)复现式蒙太奇

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致的画格,反复出现,叫做复现式蒙太奇。这种蒙太奇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意在加强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但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在关键人物的某一动作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主题,感染观众。

(五)积垒式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方法,是把性质相同而主体形象相异的画面,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的不同,用不同的画格,组合成一组具有紧张气氛和强烈节奏的蒙太奇片断。

(六)错觉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首先是故意使观众猜想到情节的必然发展,但是,在关键时刻,忽然来一个180度转弯,下边接上的,竟不是人们预料中的画面。

(七)隐喻式蒙太奇

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来直接说明影片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这种构成方法,就是隐喻式蒙太奇。

3、夸张——漫画的灵魂

夸张就是强化,把人或物的某些主要的、本质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加以强调。是微小的放大、平淡的凸现,潜藏在内里的充分表露出来,产生一种引人注目的或是出人意料的强烈效果。

没有夸张也就没有漫画。漫画之所以能成为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夸张。所以说夸张是漫画的灵魂!

漫画的基本技法

一、多视距的应用

视距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眼睛与画面中景物的距离。在采用影视手法的新型漫画中,出现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多种视距,从而产生了多视觉概念。

1、远景

画面中表现人和人所在的广阔空间,包括环境、自然景观和众多人的活动等。

2、大远景

表现比远景更广阔的场面,用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展示大规模的人群活动等。

3、全景

相当于戏剧舞台上的场景,用来表现故事中某个整体环境,表现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和与环境的关系。

4、中景

指人膝盖以上部分的画面,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为人的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比较适用于叙事故事情节。

5、近景

表现人的胸部以上的情况,多用来表现人的行为过程和对话等等,背景往往省去。

6、特写

用整个画格来表现人的头部或是需要突出介绍的物体,是一种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表现方法。

7、大特写

在一个画格中特别强调人的某个部位,如眼睛、嘴等,用以刻画人的某种特殊情况和特殊表情、心态等。也用以表现某些物的某些部位的特殊情况或作用等,是一种比特写更具有强烈效果的方法。

8、透视和多视角画面

(1)透视

透视是指人在看物体时近处的大远处的小,或者近处的清晰远处的模糊。运用到绘画上叫透视法,也叫远近法。这种方法运用到漫画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一步加大远近的差异,从中取得某种夸张的效果,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大透视。

(2)多视角

多视角画面是让读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故事里发生的各种状态和情节,再加上透视产生的近大远小的效果,会给人一种更加刻画浓重的感觉。最常见的是俯视和仰视。

A、俯视

可以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使视野宽广,更适于表现某些宏大的场面。俯视还可以利用上下空间的得透视关系表现不同的人和物的力量对比,使视线下方的某些人或者物显得渺小,微不足道。

B、仰视

仰视可以强化景物的高大雄伟,令人有高不可攀的感觉。也有利于处理同时在一个画面中高低大小的人和物的关系。

二、动感的营造

营造动感常用的方法有:气流线、多重曝光、瞬间影像、模糊影像、气氛烘托等等。

1、气流线

气流线也叫做速度线、风线。所谓的“线”并不存在,而只是用线表示的一种气流现象。

气流线有时并不一定表示运动的轨迹。如在一部汽车旁画上气流线,人们会感到汽车是在高速行驶。这种气流线并不是行进的轨迹,而只是车上的人对气流所产生的感觉。利用人的习惯感觉来营造动感。

2、多重曝光

在漫画中,有时使用这种手法并引申夸大,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重叠画面,以显示动作的快捷和多变。

3、瞬间影像

瞬间影像就是把运动中的瞬间图像画下来。这样不需要借助气流线等辅助手法,就能看出是在运动中。

4、模糊图像

图像模糊,会给人一种快速运动的感觉,这种方法比较贴近现实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图像。

5、模糊背景

物体清晰,背景模糊,也是营造动感的一种方法。

6、气氛烘托

画面的总体气氛对于营造动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读者感到整个画面都在动。

三、感情和心理描写

1、传神三点。2、汗水、血管。3、手。4、背景

四、背景

漫画背景大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居住环境、时间设定、天气设定、无背景和空镜等等。

1、自然景观

漫画中的自然景观,主要用来说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自然环境。设计自然景观当然是以大自然的实景为依据,同时又要按照故事情节的需要给以必要的艺术加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它不同于独立的风景画,必须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服从于和服务于故事需要。它的存在只是为了陪衬、烘托和强化故事。

2、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可以明确的标出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以及故事发生地点的社会地位。

室内背景和室外背景是居住环境的内外两个侧面。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

3、时间设定

在外景中,有时候需要标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如黑夜、早晨、黄昏等。一般多用背景的明暗和日、月、星辰、灯火等作为标定手段。夜晚的室内背景基本上采用与室外背景同样的手法,只是把月亮星辰等用灯烛等照明设备来代替。

4、天气设定

有些外景要求标出特定的天气条件,如雨、雪、雾、风等。雨天还有小雨、大雨、暴风雨以及雷雨等区别。处理好这些天气条件,对于增加某些故事的逼真感是不可缺少的。

5、幻境设定

幻境的设定,第一要有想象力,敢于突破常规。第二要出之有据,不能违反大众的审美习惯任意编造。没有想象力的幻境自然失去了科幻或神话的意义,而任意编造的幻境则失去了可信性,同样是毫无意义的。

6、无背景和空镜

无背景就是作者为了突出画面上的人物,会把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略去。或者有意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不做任何装饰。

空镜与无背景相反,画面只有景,没有人,表现故事场景、时间、人物内心等的转换。

五、分格

1、画页与画格

画格是组成连环漫画的最小单位。每一个画格都反映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的人、物、景。

2、分格的主要规律

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实用性,既有利于表现情节;二是美观性,即总体画面的协调。

3、分格的顺序和密度

关于分格的顺序,目前世界上基本有两种方法:左读和右读。分格的密度在连环漫画中是很重要的。密度小了难以表达清楚,密度大了则可能重叠累赘。

4、间白

有的作者把两个对话中的人同时放在一个画面上,不加分格线,只是在他们中间加上一条小小的空白格,以便让他们都能面向读者。

六、漫画中的文字

漫画中的文字至少有以下6种用法: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音响和表意字词。

1、对白和独白

对话框是图画的一部分,它的位置形状和线条应与整个画面以及声调、语气相协调。

对话应该尽可能的简练!

2、旁白

是以第三者身份的解说,相当于影视中的字幕或画外音。

3、内心独白

是画中人心里想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4、音响

是人或物的某些行为、作用所产生的声音,如敲门、爆炸、惊雷以及打斗动作等等。

漫画的创作手段

三种透视的绘制方法

本文标签: 漫画日本画面故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