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2656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

大地电影院今日放映表《大地》的流行密码

赛珍珠(Pearl )1892年出生于美国传教士家庭,在中国

生活了近40年,经历和见证了中国近代最为动荡和复杂的社会转型,

凭着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写出了《大地》三部曲,呈现了中国农民的生

存状态。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真正史诗般的描述”

(获奖评语),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

第一位把中国真实地介绍给美国和世界的小说家,是毕生致力于介绍

中国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人物,正像宾夕法尼亚大学

评价的那样:“在所有影响美中两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人物里,她是

那些最知名、最令人瞩目、最有争议的一个,同时又是被人研究、追

忆得最少、并且获得荣誉最少的一个。”

《大地》出版数周,就达到了百万销量,并被美国最著名的每月

读书俱乐部推荐为最重要的书目。然而,当时的很多美国的主流作家

却不以为然,如威廉·福克纳等作家就认为这部小说不过是博人眼球

的毫无文学价值的通俗小说。即便《大地》在畅销书榜首持续数月,

在短短时间拥有千万计的读者;即便在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一

些主流作家仍然对其加以排斥,福克纳甚至因此拒绝参加诺贝尔颁奖

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女传教士写的关于中国农村题材的作品短

时间内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和认可,异国情调通常是一个说得通的解释,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这是赛珍珠作品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方面,但

仅仅是异国情调恐怕难以解释全部。为什么这部作品如此受到美国大

众的追捧,正像海伦·福斯特·斯诺说到的那样:“20世纪30年代,有

关中国的书是没有人读的,除了《大地》,这一直都是一个谜。”把这

部作品放到美国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则会发现很多意味。

本文试从美国30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来探究这部由美国女

作家创作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被美国民众接受的情感密码。

一 边缘作家的美国精神

相对于威廉·福克纳、约翰·斯坦贝克等同时代的早已声名鹊起的

美国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的赛珍珠不过是一个刚开始写作的

新手,写作的内容也只是她自己熟悉的生活,碰巧还是中国的生活。

这使赛珍珠对于美国文学界来讲不过是一个边缘人。作为书写中国题

材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文化上首先代表的是非主流文化,是美国

文学的边缘作家。而作为传教士家庭中不受重视的女性,赛珍珠更是

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上有着双重的边缘身份。然而,赛珍珠用自己温暖

的人性战胜了边缘的阴影,抹去了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符号:生活在

中国的美国人、传教士、女性,还原成一个本质上的人,用其敏锐的

洞察力和多年对中国整套文化系统的熟悉,写成了让美国人开始了解

并理解中国和中国人,“让中国人感到真实的震惊的作品。”(叶兆言,

2008)

美国是崇尚冒险、个人奋斗的国家,对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夜

之间变为众人瞩目的大明星这样的故事从来都是拥有极大热情和观

众的。《大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美国畅销书榜持续两年,

并获得1932年的普利策奖和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且被译成

多种文字,这也使作者本身成为了一个传奇。因为在此之前,赛珍珠

只是一个在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出生长大的美国传教士,名不见经传。

但赛珍珠不断打破自身的边缘地位和局限性,以一个不被重视的传教

士女作家身份,以从来不被认可的中国题材小说成为畅销书作家,从

边缘走到舞台的中央,这是非常符合“美国”精神的,也给那个充满变

数的时代中的人们的乐观想象以充分理由,这个传奇效应也增加了这

本书的传播度,赛珍珠也因此受到了民众的敬仰。

二 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

正像赛珍珠本人在《东西方和小说》中表达的那样,“中国小说家

十分注重小说对生活的模仿”。虽然中国小说缺少内容的连贯、结构

的严谨和戏剧冲突,但是“小说反映生活比反映艺术更重要”。赛珍珠

不仅非常推崇中国小说的表现形式,本人也深受中国小说的影响,《大

地》就是采用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方式,没有人为的二元对立的故事冲

突,只是对生活的描摹,但是自有一种撼动人心的真实感。在《大地》

中,赛珍珠描写了中国最普通的一个农民的生活,没有任何附加的身

份与特殊的背景,连名字也是中国最普通的一个名字:王龙。王龙勤

劳、孝顺、友善,又好面子,有时候甚至还有点懦弱。他在家境富裕

了之后就开始嫌弃自己的丑妻子、专宠小妾,从道德的高度上讲,他

并不完美。但是他表现出的对尊严的渴望、对邻里的宽容、对自己的

傻孩子的那份真情,又是如此打动人。赛珍珠仿佛是一个冷静的旁观

者,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娓娓道来,没有矫饰,没有渲染,让人相信

这就是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生活。赛珍珠正是透过对王龙和妻子阿兰一

家人的生活变化的描述,塑造了两个虽不完美但是真实富有人性的两

个经典的中国农民形象,使美国民众看到了中国农民在应对生存困境

时表现出的坚忍、勇敢和某些传统美德的保持,理解了超越民族和种

族的共同的人性。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值股市下跌经济大萧条,人们质疑现在,

寻求美国的出路。而《大地》使美国民众看到了地平线以外的人民的

另一种生活,它平静,把苦难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去承受;它自然,人

民乐于顺乎自然,顺乎天意;它乐观,人们在不如意的生活里还努力

保持些许小乐趣,这些引起了同样身处逆境的美国民众强烈的情感共

鸣。

当时美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是把文学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这

本不包含任何政治色彩、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自然主义作品,让美国

民众抛开成见,以自然之心体会中国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成

为当时美国人书架上的必备书。

三 重农主义的价值观

尽管作者试图呈现她眼中的中国的真实,增加作品的可信性,然

而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完全脱离作者的主观感情。赛珍珠在《大地》

中隐性地表达了对农业社会的喜爱,多次描写了王龙对土地的态度和

情感,特别是在大灾时全家的生存成了一个难题的时候,他们宁可逃

荒也不卖地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态度。作者还以一种有些

感伤的情绪描写了人们离开土地之后的堕落,如王龙在离开土地后家

道开始衰败,孩子们成了军阀和商人,暗示了坚持农业社会的传统和

道德才能保持生活逐渐走向兴旺。虽然这种思想有些保守,不符合社

会的前进步伐,但是在当时的美国,拥有这种思想的还有相当一部分

人。

当时美国正逢工业社会兴起的初期,还有27%的人居住在农村,

当经济危机、传统道德滑坡等工业社会的弊端使人们感到痛苦的时候,

人们不自觉地会怀疑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否是正确的,这

也促使一部分人勾起对南北战争前农业制度下生活的怀念。这在民众

之间只是一种情绪,而知识分子则从理性的角度探索美国的出路,一

部分学者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重农主义学派。也许是受美国南

方的重农主义思潮的影响,也许是受一直认同自己的南方人身份的祖

父一家的影响,也许只是出于对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中国恬淡的乡

村生活的情感和对中国未来出路的想象,赛珍珠作品中对纯朴的田园

生活的赞美,对人们离开土地之后的邪恶和堕落的描写,都体现了作

者本人对农业旧社会形态的眷恋,这也使一部分美国人找到共鸣。

四 生存的主题

无论是对土地的执着,还是在洪水之后的外出逃荒之路,都让美

国民众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30年代初美国也曾发生了一

场大的旱灾,很多人都离开故土到他乡,农业技术的落后造成的人对

气候的依赖,对自然灾害的束手无措,使美国人对灾害下的中国农民

充满同情。作者多次描写在失意时,土地是王龙的最大安慰。如:“他

有时弯下身,从地里抓些土放在手里,仿佛他手指间的泥土充满了生

命。他攥着它,就会感到心满意足。”无独有偶,在同时代的另外一部

美国经典作品《飘》中,也有类似的写作手法,书中反复出现土地对

主人公的安慰作用。两个故事发生在同时代的中国与美国,两个历史

轨迹、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两位主人公郝思嘉与王龙对土地怀有同

样的感情,同样的坚守。不难理解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生存的基础,

当动荡和接踵而来的厄运来袭时,人们对环境的不确定感使人们把土

地当作最后的依靠,人们的最低期望是生存,特别是在这个封建社会

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变的乱世中,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土地作为痛苦时的

慰藉、生活的希望。“生存”这个共同的主题是打开读者心门的钥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社会动荡、文学二次繁荣的时代。经

过20年代的乐观十年,到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人们的焦虑感引发

文学日益注重解决现实的美国危机,文学家急于探讨文学与经济、政

治、社会、生命的关系,整个社会都处在焦虑中,这时候的一位女传

教士的作品,还是描写遥远的中国的故事的作品,如果不是以异国的

情怀触碰本国的现实,温暖本土的心灵,又何以获得如此多的倾心与

投入?正像诺贝尔奖颁奖词中介绍的:“总而言之,她的观点保持着

深刻而温暖的人性。出于纯粹的客观,她把生命融入知识,并为我们

带来使其举世闻名的农民史诗——《大地》。”

结语

赛珍珠的成功之处在于,她碰巧选取了与美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息

息相关的主题,虽然只是出于无意,但她采用的中国小说的叙事形式

和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杂糅了美国式的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勾起

了读者对身处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但相对于那个复杂的时代,它极

大地迎合了,或者说缓解了人们对于贫困和不确定性的焦虑,建立起

抵抗困难的信心和希望,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因此,与其

说是书中的异国情调吸引了美国民众,不如说是作品唤起了他们的情

感共鸣,他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希望。

本文标签: 美国中国生活小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