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48774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

18. 试分析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自电影诞生以来,便和文学纠缠不休,注定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文学与

电影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学是电影的根基和创作源泉,电影是文学的延续,反作

用于文学;电影与文学也存在着一定差别。但不管怎样,电影需要尊重文学。

一 、文学是电影的根基与创作源泉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阿倍尔•甘斯曾说,电影“应当是音乐,由许多互相冲击、

彼此寻求着心灵的结晶体以及由视觉上的和谐、静默本身的特质所形成的音乐;它在构图

上应当是绘画和雕塑;它在结构上和剪裁上应当是建筑;它应当是诗,由扑向人和物体的

灵魂的梦幻的旋风构成的诗,它应当是舞蹈,由那种与心灵交流的、使你的心灵出来和画

中的演员融为一体的内在节奏所形成的舞蹈。”据此我们知道,电影是诸多艺术的混合体。

而文学在本质上是包罗万象的和综合性的,它在同类艺术中独占鳌头。在对不同种类艺术

之间的关系的比较中,文学总能在其它艺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文学,作为最为古老

的艺术之一,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加之,电影的文学剧本

往往是编剧根据文学语言进行的创作。影片中涉及的人物对白和一些画外音也都要借助文

学语言进行加工与润色。所以说,文学是电影的根基与创作源泉。

文学除了能够为电影提供素材之外,它还能够为银幕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形式:

神话和传奇、主题、情境、题材、风格、美学观念, 尤其是语言风格、人物心理和读者心

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大多受益于文学的电影艺术家都对拥有伟大艺术传统的文学怀有深

深的敬意, 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和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就曾不无激昂地宣称:“格里

菲斯也好, 我们的电影也好, 其独特性都不是从自己身上凭空产生出来的, 而是有着它过

去的深厚的文化渊源, 这绝不妨碍他们在世界历史的不同时期推动伟大的电影艺术向前发

展。”[1]

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电影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文学,在中外电影史上,根据

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也成了电影的精品之作。回顾中国电影史,达到影视双赢的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就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人到中年》、《没有航标的河流》、《老

井》、《人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

曾经是诗人的陈凯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有文学修养的导演,文学底本的自身价值成为其电

影改编成功的重要逻辑起点。成功将大量当代优秀小说改编成电影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

张艺谋也曾对当代小说有过很高的评价:“中国电影永远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

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

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2]

二、电影对文学的影响

自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以来,电影突然闯入文学领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影不仅于无声无息之间补给了文学、深化小说的主题,还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推广、带动

了文学产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我们现在正处于视觉的时代,而不是阅读的时代,看影视的人远远

多于阅读的人。传统的经典文本被束之高阁,人们仿佛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电影凭借

其生活形象的画面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电影立体地展示文学作品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情

节,同时利用蒙太奇、快速场景变化、特写等技巧,加深观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这些都

有效促进了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

同时,电影的视觉性表现方法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当代苏联著名作家阿•

伊凡诺夫曾经这样回答记者:“电影给了我特殊的简洁。” 约翰•霍华德•劳逊也曾经指出:

“许多现代小说都使用了‘摄影机眼睛’的技巧,并模仿银幕上连接出现形象的方法来描

述动作。”甚至电影的表现手法——蒙太奇,也于无意之间大量地进入了文学创作。

除此之外,电影的上映可以让小说作者立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新手成为被大家熟

知的当红作家,被淡忘的老作家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他们可能还会因此获奖。正如国内,

当代小说成就了中国当代电影,当代电影也提高了当代小说家的知名度,王朔、莫言、苏

童、刘恒、刘震云、北村等小说家的备受大众关注均和其作品的电影改编和电影宣传有关。

其次,电影的成功也使得同名小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人们掀起阅读该小说的热潮,纷纷

购买小说读本。因此,电影可以说是小说的广告,无论是电影的版权,还是小说自身发行

量的提高,都提高了作者和出版社的经济效益。而且电影上映获得好评如潮后,业内人士

对电影纷纷写起了影评,甚至出书立说进行解说。这些不但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更是带动

了出版业、印刷业的发展。

三、电影与文学的差别

虽然电影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存

在着一定的差别。

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

文学原作具有独特的内蕴和魅力,许多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放在银幕上就

很难表现。相反,电影通过多媒体传达信息,是感官结合的体验,是动态的美。与文学语

言相比,电影语言就显得更直观和感性。因为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自身的声色

之美、形象之真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

文学之美,美在含蓄。此意境与存在,需要读者的探索、感知,由于每个读者的认知

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将是形色各异的同一形象。而一旦文学作品固化

为荧屏影像后, 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就比文字媒介有限得多。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

聂小倩, 但看过1987年问世的张国荣版的《倩女幽魂》之后, 我们一般都会将“聂小倩”

具象化为王祖贤所塑造的荧屏形象。这是因为电影无法做到把作者的倾向性完全形象化,

不能把大段的议论的文字或生活的评价表现出来。电影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具体的、活生生

的人和各种镜头给观众视听的综合性审美。电影的特殊要求和艺术之外的现实因素就使得

文学作品很难在镜像艺术中充分实现其文学精神。有时电影艺术带来的情感共鸣也只是一

时的喜怒哀乐。但文学不同,它抽象而发人深省,带来的情感共鸣是永恒的,是可以跨越

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的。因而,人们在观赏了这些改编的电影之后,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愿意

甚至更喜欢阅读原著。在当代小说家中,王安忆对镜像艺术的警惕性最强。她就表示:“电

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

对这些名著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最

平庸的故事。……电影特别善于把名著平庸化,大众化,变成一种可使大家广泛接受的东

西。”[3]

四、电影需要尊重文学。

改编是用影视或者舞台的手段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如今大量文学著作被改编成电影,

搬上银幕。像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曾经数次被搬上法国

银幕。但并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改编成好的电影作品,有的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

彻底背离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在读过原著的人们心目中,这就是对文学的一种糟踏。如果

放弃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主题、美感和人性深度,有意无意地拒绝文学的滋养,那电影

作品就容易走向媚俗化而褪变为一种粗糙的快餐文化,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

困境,其文化品位、品质的降低也就在所难免。

香港曾拍过一部有关“三国”的电影——《超时空要爱》,讲述的是一群现代人的元神

超越时空附到三国的历史人物身上,但他们的关系全乱套了!梁朝伟饰演的诸葛亮看上了

吕蒙;刘备和张飞大搞同性恋;赵云是刘禅的奶妈还对关羽脉脉含情……这可以说是典型的

胡闹加搞笑,至于这又是否算是电影对文学名著的亵渎,业内人士及观众各有看法。就个

人而言,经典小说改编的成功电影是1992年徐克制作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金庸无

疑是幸运的,若没有徐克,他的《笑傲江湖》不可能会被几乎完美的搬上银幕。观众无疑

也是幸运的,若没有徐克,就不会有这部思绪纵横无阻的经典影片。

实践证明:最有生命力的改编往往是那些不够“忠实”于原著,在尊重原著精神实质和

风格特色基础上,充满改编者创造性与主动性等个人色彩的改编方式。所以,在某种程度

上,电影需要尊重文学。

文学和影视既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同时又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巨大差异性,常常

使人们陷入无休无止的争论。总而言之,二者作为时代的艺术“镜像”, 以不同的表现形

态行使着感应时代脉搏、映照历史变迁的使命;同时,二者各自的美学规范和艺术特性,又呈

现出复杂的互映互动、交融共生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美] 莫·贝哈.电影与文学[ J] .世界电影,1989( 6) 。

[2] 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J].当代电影,1995(2):45.

[3] 王安忆.心灵的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11.

本文标签: 电影文学艺术小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