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479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爱德华·默罗

与他的战事新闻报道

!

刘雪梅

爱德华·默罗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因现

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举成名。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

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这些形式的创新,不仅真

正发挥了广播的优势,而且使广播在美国成为合法、严肃、传

播面极广的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过去一直把广播只看作消

遣娱乐工具的看法。在战事新闻报道中,默罗成为新媒体与

新形式的最佳实践者,他创办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与电

视报道《现在请看》,被誉为美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中两座

并峙的高峰。

美国的新闻广播始于

#$!"

年。不过,当时所谓的新闻广

播只是播报新闻提要,广播员在广播结束时总会提一句:“详

情请参阅你们的地方报纸。”此时,新闻广播只是报纸传媒可

有可无的附属品。人们普遍认为广播的保存性差,声音转瞬

即逝,无影无踪,不如报纸那样容易保存与收藏。广播的选择

性小,听众听广播,只能按顺序收听,比较被动,不像读报那

样可以自由选择。此外,广播的清晰度也比较低。广播由于只

闻其声,不见字形,同音字词容易混淆,产生歧义,不如报刊

文字清晰明白。相反,广播所具有的传播信息的及时性、表达

内容的传真性、收听对象的广泛性、收听节目的方便性并没

有被绝大多数新闻机构与新闻人员充分认识到。

时至

#$%&

年,广播在新闻界仍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无

论是美国

’()*

全国广播公司

+

还是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

+

从欧洲发回的广播大多还是娱乐性节目。被派往英国的默

罗在向伦敦记者协会递交入会申请的时候,居然遭到了拒

绝。因为该协会的成员主要由报纸、通讯社的记者组成,作为

广播记者的默罗甚至没有资格参加记者界举办的会议。

但默罗没有气馁。欧洲的局势已经日趋紧张,他已经感

受到战争的气氛。默罗的准备首先是从广播记者的选择上开

始的。在欧洲,默罗物色了一个播音员威廉·夏伊勒。这是一

名资深记者,为人精明能干,其新闻写作生动而鲜明,新闻嗅

觉敏锐准确。但是,纽约

)(,

总部却否定了默罗的提名,理由

是夏伊勒的声音不理想,他那平淡的美国中西部口音不适合

播音。默罗通过越洋电话与总部争论,他说他在招聘记者而

不是播音员,我们是需要一位伟大的记者还是一个漂亮的声

-

就此,默罗不仅留下了威廉·夏伊勒,又在巴黎录用了埃德

加·安塞尔·莫勒、弗兰克·格维塞、皮埃尔·赫斯、埃里克·赛

瓦赖德,等人。默罗的眼力是惊人的。他所看重的人都成了第

一流记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组建的新闻报道班子是

一支最优秀的战事报道记者队伍,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印有

默罗的影子:热爱广播新闻、博学多才、有极强的新闻敏感、

头脑敏锐、思想深刻。

#$%&

年,希特勒对外扩张的气焰已经愈发嚣张,但沉迷

于和平主义美梦的英国和法国却采取了绥靖政策。绝大多数

人不相信世界大战会再次爆发,英国人更是迷信英吉利海峡

这个天然屏障,不相信希特勒会袭击英伦三岛。但爱德华·默

罗却凭着他敏锐的嗅觉,始终把目光盯着德国,密切地关注

着局势的进展。

#$%.

年春,德国向奥地利发出了战争叫嚣,准

备吞并奥地利。

%

##

日,机警的夏伊勒用事先编好的暗语

给默罗打电话:“客队已超过球门线。”这意味着德军已经跨

过了奥地利边界。没有任何犹豫,默罗当即要求夏伊勒飞回

(()

广播大楼,并于当天晚上就维也纳事件作了第一次报

道。其后,默罗又决定亲自赶到维也纳观察事态的发展。他先

到华沙,却找不到去维也纳的班机,便设法用

#"""

美元租下

一架有

!&

个座位的小飞机,先飞柏林,再转机飞抵维也纳。

%

#!

日,在希特勒进入维也纳的前一天,默罗发出了他的战

事新闻的开篇报道,向英国与美国听众直播了德军进军维也

纳的实况:

“我是爱德华·默罗,此刻正从维也纳报道。现在是凌晨

!

%"

分……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上闲荡着。他

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唱着歌,不时地向人群

扔桔子皮。所有的重要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察。整个城市有一

种注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

%

#/

日,希特勒在维也纳发表讲话,声称到奥地利是

“我的新使命”。他警告说:“任何人都不能干涉这一使命的执

行。”希特勒的声明宣告了奥地利的沦陷。

默罗的报道是大战前的信号。从维也纳开始,他马不停

蹄地穿梭于欧洲各国,在巴黎、罗马、柏林、伦敦、赫尔辛基、

阿姆斯特丹张罗人马,分别租用了短波发射机,把信号直接

发送到

)(,

总部。每天,默罗的报道班子从各国首府一起发

出报道,谈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广播从欧洲的四面八方,越

过重洋,把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息带到了一个个美国家

庭。默罗的举动促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广播节目——

—“刻不

容缓的新闻节目”及“新闻综述”。至此,以默罗为首的报道班

子首创的

)(,

“新闻联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诞生了。

这种独特的广播方式带动了战时的新闻广播,对其后的战事

新闻报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年的慕尼黑事件使默罗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把目光投注到捷克斯洛伐克。

$

#!

日下午,

’()

)(,

在纽伦堡广播了希特勒在纳粹党代会上

的闭幕词。

0

小时后,默罗在伦敦发表了预测性报道:英国政

府将会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来防止战争。事实不幸被他言

中。《慕尼黑协定》签定后,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向“凯旋”的

张伯伦首相欢呼他带回了“我们时代的和平”。默罗报道了英

国的庆祝实况,但他本人却大声反对这个协议。他断定:英国

人一厢情愿的和平并不会就此存在,只是希特勒取得了现代

外交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在慕尼黑事件期间,默罗一人广播

%/

次,同时还在欧洲的

#.

个地点安排了

##1

次广播。在纽

约的

)(,

总部,第九播音室负责安排节目的老播音员汉斯·

冯·卡顿伯恩每当电话发生故障或语音不清时,就会大声地

呼唤默罗回话,于是,全欧洲的上空都连续不断地传递着同

军事记者

!""#

年第

$

样的声音:“叫爱德华·默罗、爱德华·默罗

%

慕尼黑危机期间,默罗的广播新闻报道班子在三个方面

胜过了报纸的报道:他们的广播比报纸快好几个小时,有时

甚至快一两天;第二,他们的广播覆盖面更广,在美国的乡村

与小镇上,地方小报很少刊登的国际新闻也被当地居民所知

晓;第三,他们报道的新闻未经任何编辑插手,都是现场直

播。他们用实践向新闻界表明:广播不再是一个娱乐消遣的

工具,而是一个严肃而日益成熟的新闻媒介了。

#$&$

$

#

日,德军闪击波兰。两天后,与波兰有着同

盟关系的英国与法国不得不对德宣战。

$

&

日上午

##

#’

分,英国首相张伯伦在

(()

发表了广播讲话。紧接着默罗

就在地下广播室发出了一篇报道:“英国首相宣布:英德之间

存在战争状态。”与英国一样,默罗开始走向战争的最前沿。

战争期间,默罗令人不可思议地创造着广播新闻的一大

奇迹。当时,无论是柏林还是伦敦都实施了严格的新闻检查

制度,新闻广播必须经审查后才能播出,以防止泄密。但是,

默罗巧妙地利用检查官们无法检查混杂的声音与音调来发

表倾向与看法,在播音中,又不时讲一些稿件之外的东西来

传播信息。这样,建立在伦敦与柏林间“圆桌会议”

——

新闻

综述始终得以畅通无阻地进行下去,将交战双方的战况源源

不断地传向保持中立的美国。

#$*"

月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时,默罗一直在英

吉利海峡地区采访。白天,他和英国空军呆在一起,晚上开车

回伦敦广播。从这里开始,置身于战争第一现场的默罗开始

筹划用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来报道战争。

#$*"

+

!*

日星期六,

&"""

万美国家庭坐在收音机

旁收听默罗的现场广播——

—《这里是伦敦》。节目一开始,美

国人起居室内的收音机里传出的是震耳的空袭警报与隆隆

的炮声。接着,默罗以一种慎重、准确而有节奏的声音广播

道:“你们此刻听到的噪声是空袭警报发出的声音,在不远的

地方,探照灯突然亮了,一道强烈的灯光正在我的上空划过。

人们在静静地向前走。我现在正在一个防空洞的门口,我得

把电缆线挪动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们腾出进入防空洞的通

道。”在现场音响与现场情景的生动纪实中,默罗传达给那些

看不见战争的人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欧洲大陆发生了那

么多难以置信的事件后,希特勒向西线发动了“闪电战”,比

利时、荷兰、法国相继沦陷,此刻又轮到了英国,戈林元帅的

德国空军正在英伦三岛上空肆虐,不列颠人正在孤军奋战。

在不列颠战役中,默罗的主要广播报道是在午夜之后进

行的,也就是与德国空军的空袭同步进行的。通常情况下,他

在前往演播室的路上就开始广播。这期间,他好几次在街上

被炸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击倒,有一次,一个大弹片甚至就

落在他几秒钟前所呆的位置上。默罗最不愿意的事是进防空

洞,除非他是去那儿采集新闻。他自己解释说:“一旦进了防

空洞,你就会慌张得不知所措。”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冒险时,

他说:“我有一种农民的头脑,我写不出我没有看见的东西。”

他认为这样做不是逞匹夫之勇,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而是

在做一个战事记者应该做的工作——

—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

第一手报道材料。

空袭最猛烈的时候,默罗要求站在

(()

广播大楼的楼顶

上做现场报道。由于这是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英国空军拒绝

了他的要求。最后,丘吉尔首相受到这个年轻的美国记者的感

染,出面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听

到了默罗在最危险的地方与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着事件发生、发展边观

察边叙述,将现场解说、现场效果音响融为一体。以生命为支

撑,默罗将现场播报的技巧与方法发挥到极至。他知道这样的

广播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这样,默罗夜复一夜地走上

(()

广播大楼的楼顶,把世界名胜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

军事记者

!""#

年第

$

大教堂、特拉法加广场的劫后灾情报道出去。有时,他甚至跪

在下水道中,伸出话筒,让美国听众也能听到扑向那些古老街

道的爆炸声。人们从他的话筒中听到,他周围的房屋在爆炸声

中纷纷倒塌。

(()

广播公司大楼被炸了

&

次,

)(,

设在伦敦的

办公室也被炸了

&

次。可是,他那每晚出现的权威的声音依然

不断把最新的战况,把英国人生存现状带给美国家庭,使他们

身临其境。轰炸再猛烈,他也总是用平静沉郁的声音报道他的

见闻,从不借机渲染以哗众取宠。广播结束时他总是用伦敦最

近的习惯语向听众道别:“再见——

—祝你幸运。”

难能可贵的是,在默罗的战事新闻报道中,他从不对英

国的苦难袖手旁观。正是通过他的声音,当时处于中立的美

国政府与人民认识到欧洲正在发生一场灾难,也正是通过他

的声音,美国政府和人民意识到欧洲和美国虽然有一洋之

隔,但命运已经使他们联系在一起。如果他们对处于纳粹统

治之下的欧洲人民的苦难无动于衷,那么欧洲的今日就是美

洲的明天。

#$*#

#!

+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请求

国会批准美国对日宣战。

&

天后,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

战。默罗看到美国青年应征入伍时,也想入伍出征。但华盛

顿方面告诉他,作为广播记者他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没能入

伍的默罗没有放弃他的战士身份。盟军转入反攻后,默罗离

开伦敦,随盟军到德国上空报道轰炸德国的大规模军事行

动。在一次行动中,与默罗同行的

*

个记者有

!

个死于德军

的炮火。默罗没有后退,他继续参加飞行报道,总共参加了

!’

次空袭战斗。

#$**

-

-

日清晨,默罗在伦敦宣读了盟军最高统帅

艾森豪威尔发布的大规模反攻的命令,期待已久的欧洲第二

战场终于开辟了。此后,在默罗不断的组织与协调中,广播新

闻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新闻事件再次吸引着千百万听众的注

意力。在诺曼底登陆过程中,从欧洲大陆传到伦敦的现场报

道和录音报道多达

!$

次,默罗又把这些报道传回纽约总部,

让听众不时听到最新的战况,听到总统的讲话,听到来自纽

约、华盛顿与伦敦的评论。无线电里充满了战时新闻。在这次

大规模的报道中,默罗再一次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新闻组织

报道才华。

#$*’

+

日,德国战败投降。此时,有

’’

个国家开

办了国际广播,比战前的

#$&$

年增长了一倍。默罗出任了伦

敦记者协会的会长,当初拒绝他参加这个协会的新闻界以这

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默罗的敬意。

#$*-

年,默罗担任了

)(,

广播公司的副总经理与公共事务部经理。

#$*+

年美国两党代表大会期间,默罗第一次出现在电视

屏幕上。面对迥异于广播的全新媒介,他在寻找新的突破。

#$’"

年,默罗以电视记者的身份前往朝鲜,采访报道朝鲜战

争。他对这场战争的基本态度是:美国不应该卷入这场战争,

应该撤出朝鲜。基于这一观点,他发出的报道遭到了前所未

有的厄运——

—被

)(,

枪毙。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挑战。但是,如同二战前奔赴英国一样,他打定主意,一定要

在新的媒介上一显身手。

#$’#

##

#+

日,默罗迎来了他战事报道的第二个高

峰。他创办的电视报道《现在请看》正式播出。节目所采取的

视听结合、以连续运动变化的屏幕形象来传达事实的新形

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真实感。经过默罗的不懈努力,

《现在请看》成为美国电视史上最轰动的节目。默罗的实践再

一次表明:战事新闻传播是媒介革命的助产士,只有那些敢

于并善于利用新媒介的人,才可能摘取战事新闻王冠上的明

珠。更重要的,默罗同时也给美国的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

与价值观念的遗产。那就是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非正义的

战争失道寡助。

本文标签: 广播报道美国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