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2440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

摘要:

入党自传

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英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

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变化日新月异,新的词汇层出不穷。新闻英语频繁使用新词,包括新事

生新词、派生 新词汇、旧词衍生新义;广泛使用借用词,如借用外来词,俗语和俚语,地名,人、

物名称等;多使用首字母缩略词。英语新闻词汇具有简洁性、可读性以及新词的广泛运用等特点。新

闻英语的这些词汇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提供正确的中文翻译。

关键词:新闻英语;词汇特征;英译汉;英语翻译论文;新闻英语论文

引言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英语每天都有大量新词语问世。事实上,现代英语的涵盖范畴

正在成百上千倍地被拓展,而英语世界里能够详尽记录这一变迁世界的最佳手段,已经非英语新闻媒

体莫属。新闻英语集现代英语之大成,各学科的专业术语,不同领域的行话,民众的饭后闲聊等,新

闻英语几乎无所不在。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跨文化的传播媒介,在语体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从语言上看,也有着自己行业英语明显的特征。在词汇方面,新闻英语有别于其他的写作形式。中国

读者一般熟悉从英语教材上学到的比较规范的文字,而对新闻报刊上的新闻体词汇可能较为陌生,这

就增加了中国英语习得者阅读和翻译英语新闻报刊的难度。了解和掌握一些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才

能提供正确的中文翻译。

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第一,新词的频繁使用。

新事生新词。在变幻莫测的当今社会里,新闻媒体是各个领域所出现的新人新事的最佳表现渠道,这

些领域里所产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导致新词语不断出现,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性,易被读者所

理解和接受。如: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宠,“博客(blog)”正以锐不可当的气势掀起互联网产业的新高

潮。英语“blog”一词是由web和log合成的新词。又如:随着电视业的发展,一个新的电视节目

talkshow(脱口秀)出现了。

派生新词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出现新的词汇,新闻媒介往往最先开始使用这

些新词汇。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记者为了赶稿,经常在一个旧词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上表示某种意义的

前缀或后缀等,构成某个新词,以弥补原有英语词汇词义陈旧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生活需要的缺陷,

同时也能使文笔简练有力。如: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hamburgers themselves are“junk

foods” which undermine health.(那篇文章认为汉堡包是损害健康的“垃圾食品”。)上述句子

中的“junk foods”是新闻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创造的新词。又如:An urgent task is to turn these

elements into a“yesable”proposition.(紧迫的任务是把这些原理化为“可接受的建议”。)上

述句子中的“yesable”是在yes的基础上加上-able创造出来的新词。再如: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

选举期间,一些人秘密潜入民主党总部当场被抓。该总部叫做Watergate。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盗窃

事件,后来被发现和Richard Nixon的再次竞选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导致总统不得不提前卸任。从

此以后,Watergate进入了英语字典,成为丑闻的代名词。词素“-gate”不仅是指政治上的丑闻,

还影射教育、经济上的类似现象。

例如美国报刊称美国秘密卖武器给伊朗的交易为Irangate(伊朗门事件),有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

Zippergate(拉链门事件)。这种新的成语或赋予新意义的短语在大众传媒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新闻

报刊中。自“水门事件”后,“Watergate”一词就被用来指任何一件肮脏的政治交易,与任何一种

语言一样,英语成语的起源和所代表的特殊意义都和使用该语言为母语的人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

背景、电影、小说、戏剧以及重大政治新闻事件有关,因而更多地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

利于理解和翻译新闻报刊英语。

旧词衍生新义。旧词获得新义也就是一个词获得了新的词义范畴,使原来的表达形式分化来了一个新

的词位。新闻英语中,旧词添新义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这些词语的广泛运用,它们也逐步渗入日常

生活用语中。例如,海啸(tsunami)本来是指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

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但人们现在借用金

融海啸(financial tsunami)来形容经济危机。又如,常用的动词(break)有了新词义“霹雳舞”。

再如,在计算机术语中mouse(老鼠)成了鼠标;menu原指“菜馆的菜单”,现在为“电脑的菜单”。

还有其他的例子,如:hacker(黑客)原指热衷于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内部工作原理的那些程序设计

人员,现在常被用于贬义的场合,指那些利用其掌握的技术侵入非公开机构如金融等部门网络进行破

坏的人;cool原指“凉爽的”,现在用来形容比较时尚、新潮甚至另类的年轻人。

上述这三类新词,虽然有时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新闻英语中却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新闻英语

的词汇。翻译时应有足够的敏感度,以免引起误解和误译。

第二,借用词的大量使用。

借用外来词。在报道第一手新鲜资料时,最先使用外来词汇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一方

面,外来词表现外国新出现的事物;另一方面,外来词使新闻的时新性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

词会渐渐英语化,继而被人们所接受。如blitz原本是德语词,意思是“闪电和打雷”,后来在英语

中指“闪电战”。又如“Kungfu”一词源于中文,表示“功夫、武功”,现在在英语中指武术或那些

打斗的动作片。外来语的使用填补了英语词汇的不足,翻译时应仔细品味,准确把握其表层意思与深

层含义,用相应的汉语进行释译。有时要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对于源于日语的英语新词

“karaoke”,在汉译时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翻译成“卡拉OK”。

借用俗语和俚语。英语新闻面对的是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新闻报道在注重内容准确、语句

简练的前提下,为了迎合各类读者的口味,同时也为了增强语言的色彩和表现力,并使文字生动活泼,

新闻英语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和俚语。如 Members of the gang held him down until at last

he cried uncle.(一帮盗贼强按住他直到最后他喊投降。)句中“cry uncle”的意思是“认输;承认

失败”。在上述例句中,作者有意避开了较为书面化的“surrender”一词。这些俗语或俚语词语蕴

涵的信息量大,可借以引起联想,节省篇幅。在翻译时,一般可根据原意直译,以保持语言精练的余

韵。

借用地名,人、物等名称。新闻英语的受众是极其广泛的,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差悬殊,这就要求记者

尽量使用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而又生动形象的词语。其中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借

用各国首都等地名、著名建筑物名称以及政府首脑姓名,

以替代该国或其政府及有关部门机构;有

时还借用某个物名来表示某个意思,这是新闻英语的独创。如用The Blue House(蓝宫)指代韩国政

府,用Wall Street(华尔街)代表美国金融界,用Pentagon(五角大楼)代表美国国防部,用

Hollywood(好莱坞)代表美国电影界,用Big Apple(大苹果)代表纽约等。这些词在报刊上经常出

现,属一般常识,翻译时一般只需按字面翻译,不必作更详细的解释。

第三,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式词语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首字母缩略词是新闻报道文体的一个显著用词特点,它们大多是各类组织和机构的名称,同

时也有人们熟知的事物名称。如: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BID(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经济开发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NAS-DAQ(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全国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协会;WHO(the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等。为了节省版

面,新闻报道还大量使用通行的缩写式词语,如eco-friendly(保护生态的)、e-zine(电子杂志)、

int’l(international)国际的,等等。词义宽泛,形体短小的词可以美化版面,简练文字,因而在

新闻写作中十分常用。对于首字母缩写词,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省译”的方法,即直接使用缩写词,

但在翻译缩写式词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意思进行翻译。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而中国也需要更

多地了解世界,大量的信息必须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递。新闻媒体中的词汇十分丰富。新闻英语语言

精确明了,通俗易懂。英语新闻媒体词汇中,有大量“新闻词语”,这些词语用在新闻媒体中,在特

定的上下文中,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具有特定的含义。新闻文体用词竭力追求新奇,使用醒目的

用词手段,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对它进行探讨是有实际意义的。在翻译过程中,

应该从其语言特点出发,摆脱原文字面的束缚,

入党自传

把握接受对象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群体性的

偏好,注重译语表达的清晰、准确、客观等原则,不要把新闻的翻译当成是一种机械式的活动,要真

正做好新闻翻译,翻译者应有消化和重组材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俊、李德凤:《英汉翻译的理论和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可羽:《英语报刊阅读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标签: 新闻翻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