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20

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贝多芬一生的故事介绍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

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以下是小编

准备的贝多芬一生的故事介绍,快一起来看看吧!

贝多芬一生的故事介绍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一个贫困的基督教天主

教徒家族中。他妈妈信仰非常虔诚,从小就把贝多芬送往教会学校学

习。

他后来讲,那儿的一个耶穌会会员老师让他“在箴言”中成长。

年轻时他参加各种各样的教会,而他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哥特布·尼夫是

个基督教新教徒。

贝多芬一生都充满苦难:家境贫寒;父亲酗酒;母亲多病;十岁被迫退

学,

但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他的父亲想要把他培养成像莫扎特那样

的音乐神童,所以从小就逼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8岁时,贝多芬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获得了巨大成

功,被人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

学习小提琴,在这些老师的系统专业的教育下,贝多芬逐渐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

12岁时,贝多芬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同时担任风

琴师尼福的助手。他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

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

在生活方面,他十二三岁时就已经挑起了超过成年人所负的重担

子,十七岁时,年仅四十岁的母亲也不幸去世,给他留下一个愁苦的

家——病在摇篮中的妹妹、两个年幼的弟弟和酗酒成性的父亲。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他很多启发,从而奠

定了他的理想——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自由,他用音乐,表达

自己的思想。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1号到第11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1号

到第3号钢琴协奏曲。1799年,贝多芬完成了《第1号交响曲》。他

凭着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

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扎特都

受束缚的严格形式。

1803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3交响曲》。那时,拿破仑正在远

征,无情地征服着途中的每一个民族。起初,贝多芬非常钦佩这位征

服者的威力,准备把自己的第三交响乐曲献给这位英雄。但听到拿破

仑称帝的消息时,贝多芬在狂怒中把乐谱的扉页撕成了碎片。改称为

《英雄交响曲》。

然而,正在他的音乐事业一帆风顺之际,耳聋失聪的厄运却不幸

降临到他的身上。对音乐家而言,失聪无异于灭顶之灾,他再也听不

到美妙的旋律了。如果按照正常的自然发展规律推演下去,可以断言:

他的音乐艺术生命只能到此为止了。

但是,事实却是;他的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品却是在他耳朵失聪后

才创作出来的。他音乐艺术的黄金创作期正是在他失聪之后。《欢乐

颂》正是他失聪之后的巅峰之作。

1824年五月,耳聋的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这部交响曲上演了,在乐

队凯旋般的声音中融汇进来雄伟而庄严的合唱:“欢乐啊!天上美丽圣

洁的光辉!……亿万生民,互相拥抱吧!……亿万生民,下跪吧!世人啊,

你可感到造物主的存在?到繁星密布的穹苍去找,他就住在那重天九

霄。……”

演奏结束,全场起立,欢呼的听众把帽子扔向空中。按当时的习

俗,对皇族也只能用三次鼓掌表示欢迎。而这次,听众却一连五次向

贝多芬致敬……

真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贝多芬!”他太使人震惊诧异了!

他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当他在耳聋之疾缠绕下弹奏出美丽的音符时,当他的一首首雄浑

绝美的交响曲回荡在世界各处时。

我们不禁要问:

是一种什么样的超自然的力量,使他能够如此顽强地战胜一个又

一个逆境的风暴,持之以恒,永不言败,不断谱出动人的乐曲,弹出

高雅的音符?

是一种什么样的超自然的力量,使他如此奇妙地从绝望的黑暗走

向辉煌的光明?战胜自我,飞跃极限?

是一种什么样的超自然的力量,使他如此自信地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成为一个无人能及的音乐巨人?从不幸的谷底达到音乐的颠峰?

对于上面的疑问,贝多芬的日记、信件和对话本(耳聋后用来和别

人沟通)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在这些资料中,有许多地方他都虔诚地提到神,这正是他坚定信

仰的有力证据。

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亲近上帝,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

于远离上帝。”

虽然他后来失聪,但他心灵的听觉变得更为敏锐,能听到整个宇

宙的交响乐。他用音乐讴歌生命,赞美生命的创造主。他说:“要一

架钢琴出声,需用压力。如你经得起压力,神就要把你压出音调来与

天上的音乐相和。”

他以自己特有的确信写道:“不是原子的偶然碰撞形成了这个世界,

如果宇宙的构造反映出秧序的美丽,那么必定有位创造者:神。”

失聪的作曲家抒发了他最深的渴望:“全能的神,你鉴查我心中的

灵魂,你也测透我的心,知道里面充满了对人的爱和对善的渴望。”

他和神的关系非常个人,在生活中感到不平时他向神寻求答

案:“因此,我将平静地忍受一切不合理,并把信心放在你永恒的良善

上。哦,我的神,在你自有永有的里面,我的灵在欢唱,你是我的磐

石、我的光、我永远的信任。”

1810年,他向一好友坦白自己近乎孩气的信心。他写道:“我没有

朋友,必须独自生活。然而我知道神比其他人更亲近我。我一点也不

怕祂,我总是能认识和理解祂。”

在1815年,他甚至表示希望成为一个小教堂的作曲家,在那儿他

将把作品献给“永恒的神的荣耀。”在他的日记中记录着他热烈和虔

诚的祷告:“无论怎样,让我转向祂并在创作中结出累累的`硕果。”

贝多芬写给他的朋友鲁道夫大公爵的信时说:“我要比其他人更亲

近神,并且在人类中彰显祂的荣耀,没有什么比这更棒了。”

贝多芬拥有法文和拉丁文的圣经,至少在晚年,他每天早上和晚

上都与年轻的侄子一起祷告(他的一个弟弟去世后,年幼的侄子由单身

的他抚养长大)。

他的图书馆藏有一些基督徒祷告的文献。像托马斯·阿·坎培斯的

《效法基督》,还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克里斯蒂安·斯姆写的《神在大自

然奇妙作为的反映》——一位路德派传教士的著作。“苏格拉底和耶

穌是我的榜样”。

1820年贝多芬在对话本中写道他的虔诚而且隐密,在给朋友的一

封信中,他说:“今天恰是礼拜日,所以我从《圣经》中引点东西给

你:“看见你们彼此相爱。”

贝多芬了解他属天的任务,曾在遗嘱里写道:“直到完成上帝要

我做的,否则我不可能离开这世界。”在日记里一个简短的祷告道出

他的心声:“不管如何,让我倚靠你而结满丰盛果实。”

贝多芬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服侍人的机会。我们应

效法耶稣,不顾别人的嘲笑,真心诚意地去服侍人,学会在服侍人的

过程中体验主的大爱;并在服侍人的事上,学会服侍主。”他在给兄弟

的一封信中说:“神还不愿用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负欠甚多!在我

出发去天堂之前,必须把圣灵启示我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才开始

写了几个音符。”这是他的最后遗言,那些被他谦卑地称之为“几个

音符”的音乐作品,是一位历经苦难,却与命运顽强斗争的勇士留给

世界的遗产。

贝多芬毕生热爱生活,并不因耳聋而始终悲观,不因苦难而终生

抱怨,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生命的盼望以及对人生的热爱。他说:“如

此美丽的人生我愿再活1000次。”“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也觉

得死得太早。”他爱大自然,常在公园、果园、森林中散步,他说:

“我听到树木、岩石在歌唱。”事实上,贝多芬的确能顾念别人并同

情他们的苦恼。当他知道巴赫仅存的女儿需要帮助时,立刻出版了一

部新作,将所有的收入赠给了这位老妇人。贝多芬的耳聋日益严重,

他越来越退缩回到作曲的工作中,并进入与神之间亲密的关系。

1827年,在临终的床上,他再次向弟弟表示“已作好充分准备”

回到神的平安里面。他在生命尽头的最后所做的事是领受圣餐,他的

朋友哈顿布瑞纳一直和他在一起,直到他在有暴风雨的那一天去世为

止。他亲密的朋友费利克斯·辛德尔坚持说贝多芬的“整个生活是他内

心虔诚的证据。”

1827年3月26日晚5点45分,贝多芬逝世了。结束了他苦难

却荣耀的一生。这天,突然间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大自然为这位伟

大的音家的去世演奏了一曲壮丽的交响乐。他离开了这个众声喧哗的

世界,回到那美好无比的天家。他的那些乐章,穿越几百年的历史隧

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心灵。

贝多芬的葬礼是英雄的葬仪,送葬的队伍有两万多人。许多人都

痛哭失声……。

一年之后,有一位单身贵族妇女,来到贝多芬的墓前,默默地献

上一束鲜花,伫立良久。她就是丹莱莎——贝多芬永久的也是唯一的

恋人。由于门第之见等阻隔,互相深爱着的二人最终没能走进婚姻的

殿堂。贝多芬,终身未娶;丹莱莎,终身未嫁……

本文标签: 音乐世界生命作曲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