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84

2024年6月8日发(作者:)

第42卷

2021年

第2期

4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Vol.42 No. 2

Apr. 2021

doi: 10. 3969/j. issn. 1003-3246. 2021. 02. 004

2020年7月23日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总结

姜祥华

1)

解孟雨

1)

马未宇

1)

宋治平

1)

屠泓为

2)

刘文邦

2)

高锦瑞

3)

1)中国北京10004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中国西宁810001青海省地震局

3)中国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摘要

系统总结2020年7月23日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的构造背景、震源参数、序列特

征和震前异常特征。此次

M

S

6.6地震发生在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分支附近,震源机

制解显示为近NS向拉张型破裂,与羌塘块体的主要变形特征一致。根据

M

t

图、频次

图、能量释放、最大与次大地震震级差、

b

值、

h

值等结果进行分析,可知:

此次尼玛

地震序列为一次主震—余震型序列,且余震衰减迅速;

地震发生在西藏西部地区,震

中500 km范围内无地球物理观测测项,震前异常以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为主,并存在

1项热红外异常;

异常均在震前半年内出现,其中热红外异常于震前一周出现。对这

些异常进行详细总结,可为西藏西部地区的强震短临预报积累经验。

关键词

尼玛

M

S

6.6地震;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地震序列;热红外异常

0 引言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7月23日4时7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33.19°N,

86.81°E)发生

M

S

6.6地震,震源深度10 km。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记录

M

S

3.0以

上余震15次,其中

M

S

3.0—3.9余震9次,

M

S

4.0—4.9余震6次,无

M

S

5.0以上余震,

最大余震为7月23日18时50分

M

S

4.8地震。

2020年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震中位于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地区,构造位置属青

藏块体内羌塘块体中部。西藏西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偏低(魏富胜等,2009,2010),

随着“十五”中国地震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顺利建成,2008年10月以来,中国地

震台网监测能力获得明显提高

(王亚文等,2017)。文中对尼玛

M

S

6.6地震序列,从构

造背景、历史地震、震源参数、序列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震前存在的异常进行

梳理、总结,发现震中500 km范围内无地球物理观测异常,震前存在少量的地震活动

性参数异常和1项热红外异常。通过此次震例总结,以期为西藏西部地区强震短临预

报实践提供震例参考。

第一作者简介:姜祥华(1987—),男,博士,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

E

-

mail: jiangxh@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007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年科技基金课题(项目编

号:QNJJ202003)

本文收到日期:2021

-

03

-

22

第2期

姜祥华等:2020年7月23日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总结33

1 构造背景及震源特征

1.1 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

2020年7月23日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位于羌塘块体中部。羌塘块体与其南部的拉萨

块体皆属青藏高原核心部分,在印度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向北运动产生的持续推挤作用下,

自第四纪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羌塘和拉萨块体同时经历着近NS向的挤压

和近EW向的拉张作用,并在内部发育了一系列近NS走向的地堑(邓起东等,2002)。拉

萨块体和羌塘块体的碰撞连接处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该缝合带两侧发育了一系列

共轭走滑断裂和近NS走向的地堑,研究表明,这些构造变形对高原中部的近NS向挤压

和近EW向伸展起到了调节作用(Taylor et al,2003;Taylor and Yin,2009)。

此次尼玛

M

S

6.6地震发生在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的分支附近,该分支与主断裂

呈小角度相交。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整体呈NE走向,

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断裂,并在局部兼具一定张性活动特征(Michael et al,2003,

2006)。主断裂与分支断裂之间为依布茶卡地堑,内部发育有第四纪沉积。在2条断裂之

间,曾于1973年发生1组中强地震,即

85e86e87e88eE

34eN

为1973年8月16日西藏沙里西5.5级地

M

S

5.0—5.9

震及9月8日西藏沙里西南6.0级和5.3级

M

S

6.0—6.9

Ι

地震,3次地震与本次尼玛

M

S

6.6地震震

1973-08-16 5.5

中距离分别为8.5 km、13 km和21 km。

1973-09-08 6.0

33e

1973-09-08

此外,在此次尼玛

M

S

6.6地震震中西南约

5.3

168 km,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西南端

2008-01-16

2008-01-09

Ӵ

6.0

Ι

6.9

与改则—洞错断裂交汇处,曾于2008年

Ѷ

1月9日发生西藏改则6.9级地震,且1周

32e

后发生6.0级余震,并于1月23日发生5.5

图1 尼玛

M

S

6.6地震震中(黄色五角星)、

级余震,为一次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地震

(红色实心圆)、5.0级以上历史

M

L

≥2.0余震分布

事件(图1)。

地震(蓝色五角星)

及主要断裂(绿色实线)分布

1.2 震源参数

Fig.1 The epicenter of the

M

S

6.6 Nyima earthquake

(yellow pentacle), aftershocks with

M

L

2.0 (solid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主要滑动量分布

red circl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M

S

5.0 (blue

对于确定发震断层和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

pentacle), and major faults (solid green line)

义(Xie et al,2015)。2020年尼玛6.6级

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分别确定了此次地震的矩震级和震源机制解

(表1,

图2)。不同震源机制解结果均显示,此次地震破裂方式为正断型,文中对震源性质的

分析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给出的结果:矩震级为

M

W

6.3;节面

走向10°,

倾角50°,滑动角

-

81°;节面

走向177°,倾角41°,滑动角

-

100°。节面解显示,

此次地震破裂方向为近NS向,为一次拉张型破裂,拉张方向为近EW向,与羌塘块体

NS向挤压和EW向拉张的构造背景较为一致(Tapponnier et al,2001)。此外,据王家

庆等(2016)对2008年1月9日改则6.9级地震及其6.0级、5.5级余震的分析,此地

震序列同为近NS走向的正断型破裂,表明羌塘块体内中强震的发生明显受到区域主应

力场的影响和控制。

34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42卷

表1 尼玛

M

S

6.6地震震源机制解

Table 1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Nyima

M

S

6.6 earthquake

来源

CENC

IGP

USGS

GCMT

M

W

6.3

6.4

6.3

6.4

走向/(°)

10

350

203

187

节面

(°)

倾角/(°)

50

56

29

44

滑动角/(°)

-

81

-

100

-

88

-

94

走向/(°)

177

187

20

12

节面

(°)

倾角/(°)

41

35

61

46

滑动角/(°)

-

100

-

75

-

91

-

86

注:

CENC: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IGP: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USGS:美国地质调

查局;

GCMT: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

(a)(b)

(c)(d)

图2 尼玛

M

S

6.6地震震源机制解

(a)中国地震台网中心;(b)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c)美国地质调查局;(d)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

Fig.2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graphs of the Nyima

M

S

6.6 earthquake

2 地震序列特征

2.1 序列概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尼玛

M

S

6.6地震序列共有16次

M

S

3.0以上地震发生(表2),

其中8次余震在主震后2天之内发生,且6次余震在主震当天发生。7月24日之后,余

震间隔明显变大,至8月9日,

M

S

3.0以上余震活动间隔约3—5天。此后,余震间隔时

间快速变长,活动水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衰减特征。

表2 尼玛

M

S

6.6地震序列目录(

M

S

3.0)

Table 2 Earthquake catalog of the Nyima

M

S

6.6 sequence for

M

S

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发震日期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3

2020

-

07

-

24

2020

-

07

-

24

2020

-

07

-

28

2020

-

07

-

31

2020

-

08

-

04

2020

-

08

-

09

2020

-

08

-

17

2020

-

09

-

14

2020

-

09

-

15

发震时刻

04:07:20

06:28:33

08:10:27

09:04:24

14:48:41

18:50:08

23:17:39

11:39:40

16:06:37

22:38:17

19:20:09

10:59:44

19:22:26

19:23:40

18:38:03

08:16:33

)

φ

N/(°

33.19

33.24

32.96

33.13

33.10

33.16

33.25

33.10

33.19

33.27

33.06

33.22

33.07

33.05

33.26

33.13

)

λ

E/(°

86.81

86.91

87.06

86.69

86.74

86.86

86.75

86.91

87.07

86.84

86.89

86.83

87.08

86.81

86.77

86.79

M

S

6.6

4.3

4.1

3.7

3.6

4.8

3.5

3.9

3.4

3.8

4.3

4.3

3.5

4.6

3.1

3.7

深度/km

10

7

7

10

10

10

10

10

10

6

8

10

7

7

7

8

地名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

2.2 序列

M

t

图与频次图特征

2020年尼玛

M

S

6.6地震序列发生在西藏西部地区。该区地震监测能力较低,因此序

列中

M

L

3.0以下地震记录较少。自尼玛

M

S

6.6地震发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序列

M

L

2.0—2.9地震仅记录2次,而

M

L

3.0以上地震记录50次,其中

M

L

3.0—3.9地震

36次,

M

L

4.0—4.9地震12次,

M

L

5.0—5.9地震1次,

M

L

6.0—6.9地震1次。

第2期

姜祥华等:2020年7月23日西藏尼玛

M

S

6.6地震总结35

由2020年尼玛

M

S

6.6地震序列

M

L

3.0地震的

M

t

图和日频次时序图(图3)可知,

震后3天之内余震较为密集,震级大小和频次均呈良好的衰减特征,此后余震表现为稀疏的

起伏活动。综合上述特征可知,尼玛

M

S

6.6地震是一次余震衰减较快的主震—余震型事件。

7.0

6.0

5.0

4.0

3.0

2.0

18

15

12

9

6

3

0

(a)

M

L

08-0109-0110-01

t /త

本文标签: 地震序列中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