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064

2024年7月18日发(作者:)

2015国际十大新闻

(参考消息评出2015国际十大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国际足联腐败丑闻发酵 布拉特辞职后又遭“禁足”

7月20日,布拉特在苏黎世国际足联总部的记者会上遭人扔美元假钞。(法新社)

5月27日,正在瑞士苏黎世出席国际足联(FIFA)大会的数名代表因被指控“贪污、敲诈与洗钱”

被当地警方带走。5月28日国际足联大会召开,次日布拉特当选国际足联主席,第4次连任成功。6月

2日,布拉特突然宣布卸任,震惊世界。12月21日,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裁定,禁止已遭停职的国际足

联主席布拉特和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参与足球活动8年。

外媒视角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世界足球运动的教父已死。

英国《金融时报》:从5月27日清晨苏黎世湖畔的抓捕行动开始,剧情终于走到了布拉特辞职。谁

能从中获得最大利益?当然是身体力行、全方位参与这次政治风暴的美国。

法新社:布拉特的事业几乎可以确定已经终结,普拉蒂尼竞选国际足联主席的希望也可说已经破灭。

专家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张笑世:布拉特与普拉蒂尼被“禁足”事件的国际大背

景是美俄冲突。帮助俄罗斯人取得世界杯主办权使得布拉特没能再次逢凶化吉。国际足联内部势必进行

调整,但是否是根本性的变化目前还看不出端倪。即使现在咄咄逼人的美国人,其目的也是利益,也不

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采取措施。因此,今后几个月将是各国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过程。

二、伊朗核谈达成全面协议 历史性一步助中东和平

12月7日,负责监督伊朗和六大国核协议实施的联合委员会在维也纳举行会议。(路透社)

6月至7月,伊朗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在维也纳展开最后一轮密集磋商,并在两次延

期加时磋商后,于7月中旬完成这场长达9年的长跑谈判。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

长达10年的对伊朗制裁将被取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达成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历史性”协议表示欢

迎,称这会帮助中东地区获得和平。

外媒视角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这(伊朗核协议)是历史性的,所有人都同意这一点。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维也纳协议远不只是有关伊朗核计划的协议。该协议也是未来对新兴工业国

应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范例。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伊朗与六大国之间的协议涉及的只是伊朗核问题,但是它的实际含义却远比

这巨大。它是向重塑中东以及美国在中东角色迈出的一步。

专家点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华黎明:伊朗核协议签订,持续了13年之久的重大国际争端最终得

到政治解决。其意义和影响也将远远超越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和核不扩散体系。首先,世界避免了一场灾

难性的战争。其次,创造了通过和平谈判维护核不扩散体系的先例。第三,美伊关系的缓和将改变中东

地缘政治地图。第四,伊朗伊斯兰政权在中东站稳了脚跟。

三、美古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互设使馆终结两国冷战

4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巴拿马举行的美洲国家峰会间隙

举行会谈。(法新社)

古巴驻美国大使馆7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升旗开馆仪式;同一天,美国驻古巴利益代表处

正式升级为大使馆。按照美国与古巴先前达成的协议,两国在7月20日零时过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美

国国务卿克里表示,美古两国在时隔54年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并重开大使馆,这是“历史性的一天”,

两国之间相互接触比相互疏远更符合双方的利益。

1

外媒视角

埃菲社:在54年来第一次飘扬在华盛顿上空的古巴国旗下,打着持续封锁和人权差异烙印的古巴与

美国的关系开始进入新的“复杂”阶段。

路透社:随着外交关系的恢复,美国和古巴将转向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得以解决的更困难的双边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后,奥巴马将加快步伐在任期内留下历史功绩。

专家点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美古复交不仅标志封冻54年的美古关系坚冰终被打破,而且

宣告冷战在美洲大陆正式结束。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事件,影响远远超出美洲,而具有全球性意义。奥

巴马政府展开对古巴的“伸手外交”,是时势使然;卡斯特罗兄弟决定接过奥巴马递来的橄榄枝,也是大

势所趋。然而坚冰融化不意味着立即春暖花开,美古关系能否顺利发展还有赖于两国新型互动。

四、中东乱局引爆难民危机 颜色革命恶果持续扩散

9月2日,土耳其南部博德鲁姆,一名土耳其警官站在被淹死的小难民艾兰旁边。(多安通讯社)

9月2日,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和家人乘坐的船只沉没,他的尸体被冲上土耳其海滩的照片

传遍全球,难民生活的辛酸景象震惊世界。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中东、非洲难民铤而走险,一路颠沛流

离,风餐露宿,前往心中向往的欧洲,引爆欧洲难民危机。当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利比亚造成的乱局仍

在发酵,几年前蔓延北非中东的颜色革命恶果显现。

外媒视角

法国《回声报》:欧洲难民数量爆炸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战争和冲突的扩散。从这个角度看,欧洲国

家对叙利亚和利比亚的政策是完全失败的。

西班牙《起义报》:艾兰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震撼了世界舆论,凸显地中海地区人道悲剧的严重

性。

德国《每日镜报》:美国曾长期故意忽略欧洲难民危机,但欧洲各国首都的来电和教皇向全世界发出

的号召,令华盛顿承受的压力变得太大了。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整个2015年充斥欧洲媒体的主要新闻之一就是欧洲的难民

潮,从马其顿到匈牙利,再到英法隧道,难民与警察冲突对峙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欧洲面临二战

以来最大的难民危机。难民危机以及此后更多的难民涌入将对欧洲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

和政治整合将遭受更大的挑战。

五、日本强行通过新安保法 涉嫌违宪遭到强烈反对

12月6日,日本民众拿着标语牌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反对新安保法。(法新社)

9月19日,由日本执政联盟控制的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不顾在野党和国民的强烈反对,强行表

决通过了新安保法相关法案。日本政府9月30日正式公布了允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该法

将在公布后6个月内实施。

外媒视角

日本《读卖新闻》:使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的安保法案通过后,战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将大幅向前

迈进。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新安保法更多关系到实现安倍首相身边的新保守主义集团的民族主

义议程,其目标是让日本首先通过参与全球各种各样的军事行动来证明它的“强大”。

美国之音: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占领过的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担心,新安保法意味着东京意图再次成

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大国。

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杨伯江:“新安保法”的核心是,日本在战败投降70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发

动战争的权力。日本多位宪法学者与民众的强烈反对,说明该法不仅违反了宪法和平主义原则,而且有

悖其“民主主义”原则。“新安保法”标志着战后日本安全防务政策的严重蜕变。它不仅将加剧日本社会

2

本文标签: 日本美国难民欧洲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