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7955


2024年5月31日发(作者:)

IT世界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而组成这部大戏的是无数个值得留存和记

忆的故事,或辉煌、或悲情、或精彩、或无趣。在此选择了其中的20个与您分享,它们有的出

于产品、出于技术,也有一些出于企业、出于人物、出于用户,这些故事中的很多多是始于85

年代,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诉说着IT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回味。

的诞生

“我们的苹果在哪里?”1980年美国国庆节前夕的周末,一向以高度冷静著称的IBM公

司董事长弗兰克·卡里在管理委员会(IBM的最高决策机构)上怒吼着。他实在搞不明白,为什

么一些小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弄得热火朝天,而早就看到这个市场前景并且在不断投入的

IBM却没有结果。

一个人甚至提出向Atari公司购买个人电脑,然后贴上IBM的商标。卡里称这是他听过的

最蠢的事情。当有一个可行的计划时,人们又说有太多的项目在进行,实在是拨不出经费来支

持这个小家伙。最后的结果是卡里决定自己给它找钱,并且让这个开发小组在佛罗里达州博

卡拉顿单独呆着,不受IBM公司的任何干扰。

项目的负责人提出在公司以外采购几乎所有的零配件,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到一年,就能做

出比苹果还强大的机器。

为了避免重蹈以前项目夭折的覆辙,开发小组决定找外人来开发操作系统。当盖茨被叫

到博卡拉顿时,这个24岁的年轻人和鲍尔默一起被质问了整整一天。在一个社交场合,当盖茨

的母亲对IBM公司总裁约翰·奥佩尔说,她肯定IBM会乐于同她儿子做生意时,奥佩尔点了点

头。后来当被后人尊称为“个人电脑之父”的唐·埃斯特利奇对管理委员会说,把操作系统

包给西雅图的一家小公司实在太冒险时,奥佩尔说“那不就是玛丽盖茨的儿子比尔,不是吗?”

所有的人都明白微软将会成功。

1981年8月12日,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沃尔多夫饭店的礼堂里,采用Intel处理器等外购

零件、微软操作系统的IBMPC发布了。“你真认为会有人来参加发布会吗?”此前埃斯特利

奇问一位助理。然而,所有重要的新闻媒体都来了,但人数并不多。IBM拒绝微软的人参加发

布会,他们把这些年轻人仅仅看成是一个项目中诸多合作伙伴之一,而这被盖茨的那帮人看成

是一种公然侮辱。

发布会非常简短,第二天媒体的报导也很平淡,只是认为IBM如预期地那样进入了个人电

脑领域,但几个月后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了。

2.勾划摩尔定律

1965

年第

35

期的《

Electronics

》杂志上

,

刊登了戈登·摩尔先生的一个猜测

,

这个猜测认

为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年翻番

,

呈几何级数增长

,

而价格则逐年递减。当时集成电路只

不过刚走出实验室、开始量产了

4

,

每个集成电路也只有几十个晶体管而已

,

而那个猜测也

只是戈登·摩尔先生在半导体生产车间外休息时信手拈来的一个草图而已。

然而事情的发展让摩尔先生自己也惊讶不已

,

当时的那个简单猜测竟然神奇地延续至今

已经主导

IT

产业发展了数十载

,

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

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

而微处理器又是英特尔的灵魂

,

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

,

微处理顺才是摩尔定律的舞台。现在确实如此

,

不过在摩尔定律提出的最初

10

,

当处理器还

没有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角时

,

成功演绎摩尔定律的是存储器。

1975

,

摩尔根据存储器主导

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轨迹第一次正式修正摩尔定律

,

将集成电路上晶体管数量翻番的周期调整

到了

2

年。然而

,1975

年以后摩尔定律的主导产品发生了变化

,

那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及

PC

工业的诞生

,

这加快了半导体产业进步的速度。实际上

,

此后数年间集成电路上集成的晶体管

数量大约每

18

个月翻一番。

1995

,

摩尔根据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遇到的艰难状况再次修正了自己的预言

,

认为

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提升速度将有所减慢

,

减慢为每

18

个月至

24

个月翻一番。事实上

,

时摩尔已经预见到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技术和资金问题

,

并且对自己的预言已经失

去信心。早在

1993

,

摩尔就开始预言摩尔定律将走向终结。

2003

,

摩尔再次表示

,

摩尔定

律即将走向终结。

摩尔老了

,

但是

IT

界的技术创新精神却并没有老

,

技术创新承载了摩尔定律

,

并不断推动

着整个

IT

产业继续沿着摩尔定律的步伐前进。

3.微软的秘密

AndersHejlsberg

是个软件天才

,

但没有高学历

,

也没有获得过

IT

界最高荣誉奖项——图灵

(TurningAwards),

但是他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实力和贡献并不输于任何一位图灵奖得主。

Anders

Borland

公司的技术灵魂人物之一

,

也是

Borland

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对于

Anders,

视才如命的盖茨垂涎已久。

1996

,

盖茨派人找到

Anders,

开出了年薪百万美元

的条件

,Anders

没有回应。盖茨并不甘心

,

很快就派人再次找到

Anders,

条件翻番

,

不过

Anders

仍然不为盖茨提出的优厚条件所诱惑。

最后盖茨亲自出马

,

Anders

吃饭

,

开出了年薪三百万美元外加数万股微软股票的天价。

不过这还不算是盖茨的王牌

,

毕竟盖茨也是一个技术天才

,

深知

Anders

想要的是什么。盖茨答

应Anders,给Anders一个开发小组和大量的资源,让Anders尽情地自由发挥。每个技术狂人

都有着自己的执著追求和理想,Anders也不例外,而自己与人共同创办的Borland却不能给自

己这个空间。

Anders到微软之后,使微软的编译器技术精进如斯,软件运行效率获得提升。他后来又奠

定了.NET的基础架构,成为微软新一代开发工具的领军人物。

微软为什么能长盛不衰?软件业没有什么摩尔定律,或许,只有比尔·盖茨最清楚微软的秘

密。从这样一个简单故事背后,我们就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微软成功的秘密。如果说微软最

初的成功也许只是一个偶然,那么微软今天的成就决不是偶然。打造一个软件帝国,需要真正

的天才,天才的大脑似乎可以迅速在数千行十六进制代码中解读出软件执行的效率与缺陷,而

普通人只是一片茫然。微软像Anders这样难得一见的天才并不多,但是微软的天才人物确实

数以千计。网罗到这些天才并不容易,管理并调动这些天才的积极性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

其当这些天才同时也是百万富翁的时候。随着微软的迅速发展,微软不知造就了多少百万富

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今天,微软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难怪有了“中年

微软”这个说法。

4.

数码相机艰难的诞生

1986年夏天,全世界都把眼光锁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日本读者忽然发现报纸上出现了

一张举重比赛的照片,这可是当天刚刚进行完的比赛。这张照片可以称为数码相机在新闻报

道领域的初次尝试,它采用了佳能RC-701静态视频相机,在拍摄后30分钟之内就传回了日本。

而同样的时间内,传统银盐相机才刚刚冲印出照片。

RC-701是佳能在1986年7月推出的第一台量产的静态视频相机,它采用摄像机的CCD

和视频记录方式,2/3英寸CCD可以记录垂直780线的图像信号,在一张软盘上可以记录50幅。

其连拍速度达到10fps,而且可以更换镜头,被应用于体育和新闻摄影中。

虽然第一台投入应用的数码相机出现在佳能,但真正启蒙这个行业的原型产品则来自柯

达和索尼。1976年,柯达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原型产品。其影像获取部分和记录

部分是分开的,而且记录和图像处理部分的设备可以摆满一间屋子。1981年8月25日,索尼

展示了MAVICA(MagneticVideoCamera)原型机,它采用了CCD,第一次摆脱了银盐的束缚。虽

然只是原型机,但这次发布给行业带来了“MAVICA冲击”,大量企业就此确定了发展数码相

机的信念,并成就了今天的数码影像行业。

由于最初的数码相机价格昂贵,而且图像质量只相当于视频截图,虽然吸引了大量厂商的

关注,但还有很多冷水泼过来,有的传统相机厂家冷笑一声:“这也叫照相机?”依旧埋头自己

的传统相机研发生产。有趣的是,最初打下数码相机技术基础的几个厂家在普及的道路上也

都有所游疑,并没有成为打开数码相机市场的先锋。

索尼在MAVICA展示后的十几年间几乎没有推出任何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合作,把大量

精力放到了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上,柯达则一路领先,1990年推出第一款实用的数码单

反,1994年和苹果联手推出了市场上第一种价格低于1000美元的数码相机QuickTake100。

真正开始普及的数码相机是卡西欧公司QV-10,它在1995年让大量用户知道了什么是数

码相机。它具有可以迅速回览照片的彩色液晶屏、小巧的体积、25万像素CCD和低廉的价

格(6.5万日元),迅速打开了数码相机的普及市场,也制定了民用数码相机的发展要素。

此后,数码相机开始沿着这条轨道迅速发展,CCD像素数攀升、产品更加时尚化、产品细

分明确。挑战传统银盐感光工艺的梦想终于开始实现了。

5.

苹果归来

1985年夏天,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斯蒂夫·乔布斯跑到投资人马库拉那里痛哭流

涕,这可能是他人生第一次失利,好像已经全盘皆输。每位董事都投票同意将乔布斯从管理职

位上拉下来,并进行公司重组,乔布斯将不得不从苹果滚蛋。愤怒的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所

有的苹果股份,只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苹果的诞生是车库创业的另一段神话,苹果

Ⅱ大获成功,Lisa和Macintosh所用的图像界面和鼠标让个人计算机非常可爱。然而经营的失

误使苹果江河日下,于是乔布斯被苹果公司无情驱逐。然而此举并没有给苹果带来任何好转,

到1996年亏损高达10亿美元,看上去苹果要玩完了。

乔布斯创建了Next公司以求复仇却未成功,反倒是以求消遣的Pixar公司因为《玩具总

动员》一举成名。Pixar的成功使乔布斯恢复了以往的高傲,动了重回苹果公司的念头。12年

过去了,乔布斯归来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这个经过了事业沉浮、娶妻生子的年愈不惑的

男人,开始不断地打电话骚扰苹果公司的管理层。而Oracle老板埃里森也在煽风点火,称“乔

布斯是惟一能拯救苹果的人。”最终的结果是,他如愿以偿了,1997年,乔布斯对苹果的全部热

情重新燃烧起来,乔布斯连续召开会议以制定出公司新的产品策略。

苹果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魂,iMac、iTunes、iPod……这一系列的产品让世界为苹果而疯狂,

而一切都是因为那个25岁即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他的归来直接导致了苹果的归来。

pe

IE

1997年,当我在学校上计算机课时,老师教我们上网,那时我觉得桌面上那个类似于船舵

的小玩意神奇极了,只要点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再后来,朋友教我,用Windows里的IE

也可以上网。后来好像点击IE是上网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在IT史上,有很多血淋淋的故

事,其中Netscape和IE的纠葛则是一个经典。1994年10月13日,Netscape浏览器正式诞生,

很快就以其强大的功能、友好方便的用户界面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成为极盛一时的浏览

器。其实就在Netscape推出的同时,微软也在1994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IE,但由于忙于

Windows95,IE在微软当时的战略中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应用软件而已。1995年

Netscape公司的股票上市时,Netscape浏览器几乎拿下了整个浏览器市场,其市场地位就像今

天的IE。这时微软觉察到了自己的战略失误,并下大力气力挽狂澜,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互联网

业务战略。1995年11月,微软发布了IE2浏览器。IE2虽然没有Netscape好用,但它是一个

免费的软件,而当时Netscape是收费的,这就使得微软利用免费的战略,迅速在浏览器市场上

圈得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1997年10月,微软将其IE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捆

绑出售,推出了被用户称为Windows97的操作系统升级版本。凭借着这一做法,微软让IE在

浏览器市场所占的份额迅速扩大,并逐渐超过Netscape。

1998年1月,当美国司法部对微软的互联网业务战略展开调查时,Netscape也开始向用户

免费提供自己的浏览器软件,希望能借机夺回浏览器市场的老大位置。1998年6月25日,微

软发布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98,最终实现了与IE浏览器的完美融合。1998年11月24

日,AOL以42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Netscape公司。此后,Netscape在浏览器市场几乎毫无作

为。微软则借助Windows操作系统挟带IE浏览器席卷全球。从此,微软IE浏览器在与Netscape

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Netscape开始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如今,Netscape更是已经彻底地

没落了。

不过,Netscape在被美国在线收编之后成立了MozillaOrganization,一直卧薪尝胆,伺机一

血前耻。重生的Mozilla依旧流着Netscape的血,现在依然在标榜自己的创新,而其浏览器产

品Firefox则在美国的许多主流媒体上好评如潮,占有率上升极快,这就让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

浏览器10年的故事。

7.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晚间,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和西德巴符州政府的一个计算机

国际网合作项目研究组的所有成员都聚拢在一台西门子7760周围,开始进行电子邮件的试验

发送,并在邮件上方标明“testing”(测试)字样。邮件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Acrossthe

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而研究组成员之一的德国卡尔斯鲁厄大

学的措恩教授按照该内容,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快速地敲下了英文邮件。但是,几次发送,计算机

均显示发送失败。

专家们不得不对计算机的系统和硬件设施进行重新检查确认,这一过程花了近一周时间。

1987年9月20日,研究组准备再次向国际计算机网络发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那是一封没有特定收件人的邮件,该邮件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网络寻呼”,希望外界收到来

自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声音。20时55分,随着钱天白教授敲击键盘发出的最后一声“吧嗒”,

计算机屏幕上闪出“发送完成”字样。

其实当时中国尚未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因此计算机只能先通过德

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中转”,与国际网络进行连接。而且由于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

对中国心存戒备,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壁垒,使计算机软硬件难以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

1987年7月份,措恩教授从德国带过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

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

不过,随着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成功,中国开始可以直接和欧美各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的

几乎所有大学和研究中心通讯和交换信息。在电子邮件发送成功之后接下来的几天,研究所

不断收到了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回复邮件,其中还有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发来的贺信,

也有外国朋友有益的建议和联通意愿。

因执着而生

“与其说是成品率,还不如说是发生概率。”最初CCD的成品率仅有几百分之一,因此便

有了以上索尼员工的自嘲。为了交付第一批52个CCD,Sony竟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也正因

为如此,很多大量投入CCD研发的公司都放弃了,原本蓬勃兴起的CCD热潮迅速冷却。

正是因为有了索尼的坚持,我们现在的生活才会如此多姿多彩。从民用数码相机、电视

台的摄像机到哈勃望远镜,这个世界已经离不开CCD传感器,就像20多年前影像世界对摄像

管的依赖一样。

1970年4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鲍尔和史密斯即宣布发明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很多

厂家都意识到,这个器件可以用于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能够用于摄像机和未来的照相机上。

当时大量的厂家都投入到CCD的研发中,一时间热闹非凡。但CCD是一种典型的原理、设计

相对简单,但工艺非常复杂的半导体产品,其加工工艺与普通的半导体存在明显差异。当年半

导体工艺严重阻碍了CCD的发展,实现几十像素比较容易,但要提高分辨率在当时看来则有些

不可思议。

但索尼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公司的副总经理兼中央研究所所长岩间和夫对CCD的

研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由于半导体研发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岩间当时抱定了在21世纪再

收回投资的态度,并提出“在5年内生产出五万日元以内的相机,挑战胶卷厂家”的目标。

1978年索尼批量生产了12万像素的CCDICX008,到此时索尼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高达

200亿日元。1980年1月,索尼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CCD摄像机,ICX008是其关键部件。它

被安装在巨型民航客机上,可以让机舱内部的乘客清楚地看到起飞和降落的情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索尼开始建立CCD批量生产体系,并于1985年推出了采用25万

像素CCD(ICX018)的CCD-V8摄像机。但岩间已经于1982年病逝。在CCD-V8发布之后,当时

Sony公司的总经理大贺典雄把一块CCD贴在了岩间和夫的墓碑上。

9.对抗病毒的趋势

1999

3

月底

,

美国联邦调查局

(FBI)

的特工出现在趋势科技公司。不久前第一个重要的

互联网病毒梅莉莎病毒在美国大企业攻城拔寨

,

并扩展到世界各地。

FBI

誓言要将病毒的作者

绳之以法

,

赛门铁克和

NAI

在开始时双双措手不及

,

只有趋势科技公司完成了防病毒的更新。

FBI

显然是怀疑趋势科技公司为什么能够那么快提供解毒程序

,

人们总是怀疑防病毒软件公

司自己本身也是病毒制造者。但几天后

,FBI

终于抓住了一位住在新泽西的程序设计师。

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

,

一直有一个如影随形的小虫子——病毒

,

它让人们恨得牙痒痒却又

有劲没处使

,

而且还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换手法。趋势科技是一家很独特的防病毒软

件公司

,

总是标榜技术创新

,

走在病毒的发展趋势前。

1990

年的

Comdex

秋季电脑展

,

只有趋势科技公司在走道交叉处租用了一个最基本的摊

,

展出的产品只有一个

,

那就是整个展场上独一无二的防病毒软件

PC-cillin

。当时没有厂商把

防病毒软件当成一项正经生意

,

而后来大名鼎鼎的

MacAfee

病毒扫描程序也是在

BBS

上供人

免费下载。趋势的举动在当时看很奇怪

,

而很多参展人也觉得很感兴趣“真的有病毒吗

?

”“病

毒真的会危害电脑吗

?

然而病毒很快就让人们见识到了厉害

,

趋势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张明正提出要在网络

服务器上发展防病毒软件。很多人的反应又是“你疯啦

?

”“服务器上哪会感染病毒

?

1995

,

当趋势科技与微软的

Windows95

同步发布自己的

PC-cillin95

,

互联网才刚露尖尖角

,

,PC-cillin95

就在其中加入了“单键更新病毒码”功能

,

即通过互联网即时下载最新的病毒

码。在这个功能是否需要大力宣传的问题上

,

当时趋势科技内部还是有很多争执

,

最实际的反

对意见是“有谁会相信

Windows95

和互联网上会有病毒呢

?

”这些我们现在看来觉得理所当

然的

,

可当时趋势科技提出时

,

人们总是难以相信。

10.惠普激打的百万传奇

“两年时间可不短了

,

难道真的不变了

?

2003

5

月的一个下午

,

清风袭人

,

李宝详叼着

一根万宝路

,

翘起二郎腿

,

在自己的店铺门口吞云吐雾。算起来

,

从开始抽万宝路到现在

,

也已有

两年时间

,

可李宝详并没有因此而对万宝路情有独钟

,

正相反

,

他有了换个口味的冲动。每当这

个想法不期而至的时候

,

他就忍不住回头看看店铺里陈列的林林总总的打印机

,

而其中

,

已经

在市场上卖了两年之久的

LaserJet1000

正是最显眼的一款。一段时间来

,

他总是在琢磨一件

:

惠普会为这风头趋缓的

LaserJet1000

推出替代产品吗

?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

2003

年初

,

这个问题在几乎所有惠普的经销商头脑中都曾

不止一次地出现

,

人们在猜测

,

IT

这样一个天天出新品的领域

,

“火”了两年的

LaserJet1000

还会像

LaserJet6L

那样继续卖出四年时间吗

?

同样的问题也在困扰着另一个人——惠普打印与成像系统集团副总裁兼商用产品销售

部总经理钱越。LaserJet1000以及LaserJet6L在国内市场所创造的百万台销量的奇迹,也就成

了另一种负担。“我不会让百万销量的记录在我的手里停止。”在一次内部会议中,钱越这样

说。一个同事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钱越,左手按在桌面上,右手叉在腰间,

一副拔剑而起的样子。他洪亮的声音震得屋子嗡嗡响。

于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2003年9月4日,HPLaserJet1010正式上市。新品发布仪

式至今仍被业内人津津乐道:通过疾速奔驰的跑车演绎惠普激打“速度与激情”的主旋律。

在当年年底,很多媒体都把这次活动评选为年度最精彩的新品发布创意。

而在发布会现场的一个小插曲也让人记忆犹新。在媒体问答时间里,一位记者刨根问底:

惠普入门级激打过去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那个成绩几乎是神话了;惠普现在的LaserJet1010,

到底用什么办法实现或者超越从前的成绩呢?听到这个问题,台上的惠普公司中国区打印及

成像系统集团总经理柯玉璋笑了。他指指旁边的钱越说:“这个,就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没错,这是钱越过去十多个月里天天面对的问题,而他也早就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到2005年4月份,LaserJet1010再次实现了百万台销量的突破,而这一次,钱越只用了18个月

的时间。

+RW

的诞生经历

DVD+R/RW在DVD刻录界被称为“被抛弃”的子民,由于DVD的官方组织——DVD论坛

在1997年7月通过了DVD重写格式DVD-RAM,而那时索尼与飞利浦也在开发一种重写格式

的DVD标准,其主推的DVD+RW与DVD-RW同时开发,但最终没有被DVD论坛所接纳,从而与

惠普一道成立了DVD+RW联盟。DVD+RW联盟的成立对DVD论坛的触动可想而知,为了保持

DVD官方组织的威严,DVD+RW被勒令不得使用DVD的官方标识,所以在DVD+RW标志中没有

DVD-RAM与DVD-R/RW标志中那熟悉的DVDLogo。

对于DVD+RW为什么没有被DVD论坛批准,业界有着一些猜测。首先,DVD论坛是以东芝

为主导建立的,其主力成员基本上是当初格式大战中SD一方的支持者,这就包括日立、松下、

先锋等厂商,而它们又是DVD-RAM与DVD-R/RW的标准制定者。索尼与飞利浦在这里肯定有

一种受气的感觉,毕竟它们是DVD格式大战中的失败者。另一方面,DVD+RW初期的标准,也有

很大的不足(见下文),因此也有可能是遭到DVD论坛否定的一大原因。

不过,凭借着30多年的光盘开发经验,虽然在DVD争夺战中败北,但其所开发的DVD+RW

正式推出时,却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业界为了将它们与DVD-R/RW区分,DVD+R被称为

DVDRecordable,DVD+RW被称为DVDReWritable。

在DVD+RW的开发中,曾经走过一段弯路,而且是先+RW,后+R。在1999年,索尼与惠普第

一次公布的DVD+RW标准——DVD+RW3.0GB/面,并由ECMA出版了相关标准,但与DVD-RW

相比劣势明显,而且兼容性也不是很好。因此,DVD+RW联盟立即开始重新设计,不过一些设计

思路仍沿用了3.0GB的标准。新标准(4.7GB/面)很快便于2000年基本定型,2001年年底推出

1.1版,后在2002年1月推出改进的1.1版,即DVD+MRW,主要的变化就是支持MountRainier(简

称r)技术。借助于DVD+RW联盟主力厂商强大的物理与逻辑开发实力,可以说它是

DVD-RW在民用市场上的强有力的对手。的诞生?

Larry认为Sergey太自大,而Sergey认为Larry太讨厌,但是他们又相互被对方所吸引,这可

能预示着某件伟大的事业的开始。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995年的夏天,SergeyBrin那时还

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二年级研究生,而Page则是一个刚刚从密歇根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

Google的两位位创始人的第一次见面绝对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他们之间的争论不断,但是他

们又都彼此相互吸引。

几个月以后Page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在选择了博士论文题目时,在剔除了十个左

右都很有趣的想法之后,最终他发现真正吸引他的就是正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Page一开始

并没有想到要去以一种更好的方法搜索整个互联网,尽管很多斯坦福的毕业生都因为网络公

司而变得越来越富有。Page开始考虑互联网的链接结构的问题,他发现,从页面的一个链接点

到另外一个页面确实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找出某个页面被哪些页面反向链接就不平常

了。他认为如果知道页面被谁反向链接的话,将会是非常有用的。Page的想法将数学天才Brin

吸引进来了。二人通过对互联网的反向改进,开发出了一个搜索引擎。于是在他们相遇一年

之后,在斯坦福的网站上发布了google的第一个版本。

此后,Page和Brin开始改进他们的服务,加入全文的搜索,并且将越来越多的页面加入到

索引中。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搜索引擎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但他们没有钱去买新的电脑,于是

便到处祈求别人的帮助并借钱。他们从网络实验室搞硬盘,找系里面闲置的CPU。Page的宿

舍成了他们的实验室,用闲置的零件拼起来服务器,并且将它连到斯坦福的宽带校园网上。在

将Page的宿舍填满之后,他们开始将Brin的宿舍变成一件办公室和编程中心。那时,他们的

玩意几乎占用了斯坦福大学整个网络带宽的一半,在1998年的秋天,这个项目几乎差点毁了

整个斯坦福的网络连接。

在是否要真正创立自己的公司方面,他们都不愿放弃自己的学业。然而Brin的导师告诉

他,“试试看吧,如果google成功了,那自然很好。如果没有成功,你可以回到我们的研究生院

继续完成你的学位的。”“好吧,为什么不呢?”于是Google公司诞生了。Google现在已成

为最受欢迎的网络搜索引擎。

13.

三星的崛起

1974年底,李健熙(现三星电子会长)向其父亲(当时的三星电子会长)李秉哲建议收购美

国CAMCO公司在韩国的富川工厂,该工厂做的是基于晶体管技术的小规模集成电路。这不但

是三星从未涉猎的领域,也是其他韩国大企业不敢问津的。李秉哲非常犹豫,李健熙就对父亲

说:“父亲大人,这件事就算以我个人的名义去做,我也一定要试试”。最后,李健熙还是用其个

人名义下的股份收购了这家工厂,虽然这个举动并没有使三星真正走上半导体之路,但该工厂

后来被誉为三星半导体的“精神摇篮”。

后来,李秉哲在访问日本后,发现不产原油的日本并没有受到当时全球性石油危机的影响,

就是因为尖端技术发达。李秉哲受到了强烈刺激,由此意识到:三星未来要发展壮大,必须有自

己的尖端技术,也就是半导体技术。于是1983年2月8日,李秉哲发表了“东京宣言”,宣布

三星即将进入半导体领域、开始DRAM芯片的生产。

韩国政府对此很不满,经济企业划院的一位高官在一个公开会议上暴跳如雷地说:“三星

竟然要进入半导体领域,简直太不像话了!半导体产业前景一片渺茫,能不能赚钱还不知道呢,

干嘛还要去沾它?还不如把眼前的事情搞得更好些!”尽管政府不支持,三星还是咬牙进入了半

导体领域,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行业的确给三星带来了一次次危机,但是在一次次克服困难

后,最终将三星电子带向了光明。三星在成功掌握存储芯片技术后,又陆续扩展到TFT-LCD、

PDP、OLED、移动芯片、内存芯片等技术。

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直接导致三星在进入很多领域时都游刃有余,并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一

颗最耀眼的新星。

14.

未来看

OLED?

20多年前,美国纽约伊士曼柯达公司实验室的华裔研究人员邓青云博士在晚上返回实验

室时,偶然发现了黑暗中发光的有机蓄电池,就此拉开了OLED研究的序幕,经过20年的时

间,OLED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OLED技术自诞生之日就注定是不平凡的。和液晶相比,OLED技术的结构非常简单,液晶

需要光源,但是OLED产品自身可以发光,生产成本也就更低。同时,等离子电视通过放电来实

现显示,电压会很高,长时间使用会发烫,相比之下,OLED产品相对等离子产品的电压比较低。

这些优异的性能决定了OLED未来的辉煌,也使得还处在“幼年”的OLED技术就成为众多厂

商争抢的目标。

而上世纪的某一天,爱普生的研发人员坐在一起闲谈,其中一个人忽然说道:“我们的喷墨

技术如此卓越,难道只能用在纸上吗?”一言激起千层浪,其他人立刻提起了兴致。

“是啊,这简直是一种浪费!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它在别的地方打印呢?”

“那是不是也可以用墨水以外的液体呢?”

“我们要打什么呢?”

“半导体!”

“电路板!”……

这次在外人听来似乎有些异想天开的谈话,得到了爱普生集团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日子

里,爱普生将其微压电打印技术应用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再然后,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造的

OLED在爱普生诞生了。2004年5月,在爱普生的“神来之笔”下将喷墨技术应用到OLED制

造领域,发布了世界上最大的40英寸OLED显示器。同时,精工爱普生集团首席技术官(CTO)

赤羽正雄先生的预言更让人们充满期待:“如果将喷墨打印技术与我们公司的SUFTLA技术相

结合,所制造的电视屏幕将如纸张般薄厚、并可以弯曲,也就是传说中的‘薄膜电视’!”

此后,对此早已兴趣盎然的一些国际知名公司也陆续推出了不同尺寸的大屏幕OLED。随

着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可卷曲的“薄膜电视”等未来产品已

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但可以享受可卷曲的“薄膜电视”,应

用各种最新尖端科技研发的其他产品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视界”和生活,届时人们“看”

的定义将被无限扩展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15.

一个博佬眼中的

blog

出于职业的关系,我从2002年开始关注blog,当时只是对这样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感兴

趣,根本没有想到源于1993年6月NCSA的“What’sNewPage”网页、1999年PeterMerholz

以缩略词“blog”为其命名才让其在互联网上获得真正名份的它,今天它会成为甚嚣尘上的

Web2.0的代表和标志之一,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主流应用和一种前卫时尚。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叫“IT侠客”的BLOG上看到了如下的一段话:如果blog只

有一个人看,就是在写日记;如果有几十个人看,就是和朋友在一起;如果有几百个人看,就是有

影响力的一种势力和权力;如果有几千个人看,就是一个商业、一个媒体。理解中blog可以是

一个人自言自语,可以是朋友之间的倾心交流,也可以是一种媒体传播。

正是感动于blog的这种自由、包容和博大精深,我下决心注册了自己的blog空间,写下了

自己的第一篇随笔:开始写一点记录自己的东西,说一点心里话。从此我加入了博佬的队伍。

有人写blog是为成名、有人是为挣钱、有人是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有人想与别人分享

思想,而我更多地是为了记录自己,所以很随意,信马由缰,从喝酒、足球、思乡到吃饭、做人、

教育孩子,一天天记录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奋斗和经历。

在blog中我充分认识了“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的道理,从近50篇随笔中可以清晰地

察觉到自己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也看到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们对于自己的认同和不认同,

我因此多了很多的朋友和知心人。

也许这并不是blog的全部,但对于我,这就是blog的价值。

16.

游戏人生二十年

尚未到而立之年的本人,玩电子(电脑)游戏的历史已经有20年,真不知道这是一件该炫耀

还是该汗颜的事情。

小时候玩游戏得偷偷摸摸,因为家长和老师对电子游戏深恶痛绝。但无论大人们如何反

对,我仍然从1985年就坠入“游”网,并且乐此不疲。无论是街头的电子游戏厅还是家中的游

戏主机、电脑,无论是角色扮演、即时战略还是体育、模拟类游戏,基本上都玩了个遍。国内

最早的基本游戏类杂志,也都是从创刊号看起。

大学毕业后,同宿舍的N位同学都去做游戏杂志去了,现在也都成了主编级人物。我时不

时总是会叹口气:为什么我当初没去做游戏杂志呢?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

作业余爱好比当作工作要轻松得多,也开心得多。而对于一个已婚男人来说,空闲时间主要玩

电子(电脑)游戏显然还是颇为安全的嗜好,既不会耗费多少钱财,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伤

害,最重要的是不会有什么“出轨”的机会。

这么多年游戏下来,其实也颇有一些收获,例如加入了国内顶级的游戏战队,某些游戏达

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日常的思维反应速度也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不太现实的许多梦想,在游

戏中也能够轻松地实现。

现如今游戏产业蒸蒸日上,网络游戏造就了一批上市公司和富豪榜成员,电子竞技运动风

靡全球,唉,如果本人年轻上10岁,说不定也能混上个某某级别竞赛队员来着。

几天前,一个天津的游戏队友打电话来,让我介绍一些客户给他,他最近在办拓展训练课

程。电话中得知另外一个消息:上一次聚会的一位中年玩友,居然是北京一著名房地产公司的

老板,应该哪天找他淘点便宜房子倒倒。嗯,看来玩游戏还是很有前途的嘛,20年算什么,未来

还长着呢。

人生不可游戏,但游戏却是人生。

17.

紫色

BenQ

的故事

它叫BenQ,肤色紫色,今年3岁。

它诞生于2001年12月5日,时尚活泼、快乐真诚。

人们喜欢亲切地称呼它为“笨球”。

3年前冬季的一个下午,苏州喜来登酒店里,明基全新品牌BenQ华丽诞生,台上紫色Logo

熠熠闪耀,台下掌声雷动,BenQ告别Acer,彻底单飞,开始了它的快乐品牌全球行销之路。3年

后,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紫色BenQ品牌在国内外赢得盛誉,快乐真诚的蝴蝶VI,已经深受

消费者的喜爱。

“BenQ”,源于明基企业愿景“传达资讯生活的真善美”,是英文“BringEnjoymentand

QualitytoLife”之缩写,致力于提供高价值和个性化的数字时尚电子产品,让消费者的科技生

活更加生动快乐。

“BenQ”名称的诞生,也颇具故事性。早在其诞生8年前,明基就推出过独立品牌Vuego,

但宏碁认为品牌分散无法做大,自主品牌梦想搁浅。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IT厂商们不再受宠

之际,李焜耀明确了明基的产品线方向:提供给普通消费者的时尚数字科技。为确定品牌个

性,2001,明基请来国际顶尖的品牌设计与顾问公司朗涛(Landor),深入明基人内心,发现他们快

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天真本质,品牌“快乐生活”的调性油然而生。相对于其他冰冷无趣的

科技产品,快乐的“BenQ”强调体验、愿景和故事,更加符合“科技大众化”的趋势。

而今,BenQ已在电子消费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一个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以及客户服

务等各方面均达全球化规模,业务区涵盖中国、欧洲、美洲与亚非中东等地区,产品位居世界

前列,在消费者当中影响力逐步提升的国际化品牌。

快乐品牌BenQ,自苏州起步,从中国出发,用它的生动、原创、快乐、真诚,向国际舞台大

步迈进。

18.

给我一个机会

,

让我找到你

“你的MSM是什么?”“你的QQ号是多少?”现在大家见面都要这么问,很多人还会将

msn和QQ印在名片上,但世界变成这样也就是几年间的事。

1996年11月,在我知道了电脑这个概念一年后,4个年轻的以色列计算机迷推出ICQ(I

SEEKYOU的简称,意即我找你)的第一个版本,它可以让使用Internet的用户能在网上寻找到对

方,还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及文件等功能。

当ICQ在世界上疯狂流行的时候,我接触到了ICQ。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因为它

是英文界面,所以对于我这个英文一直不好的人来说,使用起来有点费劲。后来1998年11月

腾讯公司推出了中文版的ICQ,让我用起来颇感顺手。网友们都将OICQ的昵称为QQ,后来腾

讯正式给其产品更名为QQ。

在这个世界里,QQ则是另一个天地,好友们还建立了自己的QQ群。我特别喜欢用那种小

人脸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根据心情来不断变换自己的登录名,那是一种有距离感的亲近。而且

遇到不喜欢的人,即使看到了也可以装作没看到。

后来微软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于是我的电脑里又多了一个MSN。MSN就直接绑在

WindowsXP里,刚进入系统,就会提醒你登录,用起来很方便。但就是有一个问题,每当MSN有

新版本时,会通知你更新,但更新后却觉得不如老版本好用。原来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后来才

发现大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真不知道微软是什么意思。

而现在,一时间冒出很多新的即时通信软件加入竞争,如:Yahoo通、朗玛UC、网易泡泡、

Google的Hello、金山加加、盛大圈圈等,我有时也看看,但实在是懒得去尝试了,还是锁定在

QQ和MSN上。

19.

我与计算机的第一次接触

一天晚上,我回家后,家里的每个人都在质问我这一个多月里每天下班在干什么。那是

1990年,我们设计院工作站的计算机更新以后,一台386的机器分配给了宣传部。机器上预装

了WPS和CCED3.0,一位工程师教了我半天,尽管连format命令都记不住,但我却用10分钟在

计算机上敲出了我的名字!那时别提多幸福了!多么神奇的计算机!

这台机器上的CCED3.0,据说比Lotus123用起来方便多了。一不用死记命令,二不用翻英

文字典,制作表格随心所欲。软件有了,可不会使。于是请了半天假去市内,想买一本使用指南。

跑遍了全市都没有。还是那位工程师,在下班后花了3个晚上,从计算机上偷偷打印了一份系

统所附的“帮助文件”。上班时间脱不开身,于是我天天下班后泡在计算机上学。好几次到天

黑还不愿撒手,直到有所收获才肯罢休。回家路上,自然少不了自言自语一番,一连走,一边唱,

还一边用手指模仿着在键盘上敲字。

我这么投入是因为每年的10月,宣传部都要统计全院近千人数百份报刊杂志的订阅情况

和分发细目。这么多年来,光统计一项,费力不说,一次两次都对不上数,心里那烦恼劲别提有多

大!这么好的CCED,能减轻我的多少劳动啊!

但是我没有将这一切告诉妻子,于是就发生了以上的一幕,就像电影里的故事,那一天家

里来了很多人,几乎整个家属楼上一百多户都知道我们的事。

再后来,一步一步地,我用上了新的操作系统,我实现了无笔办公……但留在我心里最深

的,却仍是那次与计算机的第一次接触。

20.3.5英寸软盘的记忆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

,

只有手指敲击键盘所留下的声响

,

突然眼角扫到了墙角小盒

子里已染上尘土的颜色鲜艳的

3.5

英寸软盘

,

而此时

,

我的笔记本电脑上正插着一个

256MB

U

盘。从

16MB

32MB,

直到现在的

256MB,

抽屉里那不同容量、不同时期的

U

盘已经成为我

必不可少的的好帮手

,

3.5

英寸软盘给我的记忆留下了特殊的酸酸的味道。

最初接触电脑还是中学的时候

,

那时电脑与我们而言是一个奢侈品

,

3.5

英寸软盘那东

西见过

,

但是没有接触过

,

更没有想过它有什么用。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将对它的记忆带到了大

学。

大学时计算机课是必修课

,

许多作业老师也要求我们通过

3.5

英寸软盘提交。

K

君一连好

几天

,

近乎废寝忘食地在机房面对

QB

程序好生钻研

,

终于在日落西山之前完成了老师布置的

作业。想终于可以好好睡一个觉了

,

第二天面带笑容走到老师面前

,

递上一张

3.5

英寸软盘。

老师将

3.5

英寸软盘塞进软驱

,

在一阵“嘎吱—嘎吱”声中

,

终于展现其庐山真面目。老师运

行了一个程序

,

正待表扬

K

君。界面忽然蹦出一个对话框

,

文件已被损坏。请重新插入软盘

,

取出

,

重新进行

,

结果依然

,K

君一脸的无奈。

R

君也是奋战好长一段时间

,

终于将老师布置的作业

,

在老师规定交作业的当天上午完成。

急匆匆地赶到老师办公室

,

老师将

3.5

英寸软盘塞入软驱

,

在一阵“嘎吱——嘎吱——嘎吱”

声中

,

闪电般的蹦出一个对话框“软盘未被格式化

,

现在是否格式化”。

R

君一下傻眼了。好在

老师把交作业日期又往后推迟了一周。如斯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

老师只好反复强调

,3.5

英寸

软盘的质量并不可靠

,

所以请大家交作业之前

,

尽量把作业备上几份以备不测。

大一下学期

,

我进入学院机房协助老师维护机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

由于我们做系统采用

的网络对传镜像

,

因而要采用

3.5

英寸软盘作为引导工具

,

可是经常是没有用上两次

,

便宣告

3.5

英寸软盘寿命的终结。而且

3.5

英寸软盘的价格却依旧不菲

,

每片的价格都在

3

元以上。

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光盘技术的发展

,

其整体成本大幅度下降。我们便开始将目光转

移到了光盘

,

于是

3.5

英寸软盘将慢慢转移到记忆库了。而我个人也更喜欢

U

,3.5

英寸软盘

连碰也不碰

,

但还是想起因

3.5

英寸软盘引起的各种故事中同学的各种表情的面孔。


本文标签: 公司技术开始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