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4211


2024年6月15日发(作者:)

FILM FESTIVAL OVERVIEW

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青年电影人论坛综述

彭 侃  季婉琪

2022年8月17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国际

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

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

承办的青年电影人论坛——“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在

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莅临本次论坛的

有: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播电视

台党组成员、副台长李小明,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

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

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

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副教授。青年电影

人文牧野、姚婷婷、余曦、李亘、陈剑莹受邀参与本次

论坛,资深电影主持人瑶淼担任论坛主持。在场诸位

嘉宾将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深度融合,围绕当下中国

电影创作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电影艺术品质与市场繁荣发展的有机结合,正逐渐成

长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亦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

之光。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

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

向荣教授通过视频对本届青年电影人论坛致以诚挚的

祝愿。他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始终坚持“大学生办、大

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的创办理念,秉承“青春

激情、学术品位、文化艺术”的永恒主题。历经29年的

辛苦耕耘,逐渐成长为中国大学生电影创作的高地,

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输送了众多影视人才。青年电影

人论坛作为大学生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连续举

办三年,本次青年电影人论坛既会承接过往成绩,也

将发扬大学生电影节的青春精神,与时代连接,随时

代起舞,展现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的新锐视角与青春风

采,共同助力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青年影人展时代风采:新生代电影人

向未来起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国产电影繁荣发展,

需要广大中国青年影人的不懈努力。北京国际电影

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

长李小明在本届青年电影人论坛致辞中明确指出:自

1993年创办以来,大学生电影节始终秉承“青春激情、

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创办宗旨,始终坚持以青年人

的昂扬朝气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青春活力,推动中国

电影的茁壮成长。青年电影人立足先辈所拓之疆土,

革新创作思想,开拓创作路径,继往开来,积极促进

本届青年电影人论坛聚焦“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

这一主题,重点探讨如何将青春化的艺术表达与社会

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新审美,并讨

论了当代电影创作如何在艺术探索和市场价值中寻求

平衡,开拓出反映时代、拥抱时代的电影创作新思路。

二、新主流电影的青春表达:关注个体生

命,探索中国电影发展新路径

“新主流电影”所面对的是为新时代而奋斗的亿

万人民群众,所表达的是新时代的主流思想,弘扬的

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与真、善、美的道德取向。近年来,

【作者简介】 彭 侃,男,湖南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影视产业研究;

季婉琪,女,上海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9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众多新主流佳作势同雨后春笋,

为国产电影市场添砖必要关注现实生活,在类型意识与艺术探索之间巧妙

加瓦,亦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这其地寻求平衡。新主流电影在今天的成功,恰恰代表了中

中,青年电影人的身影不容忽视,他们以敢于创新的国电影终于找到了与世界电影并行发展,交相辉映的

精神积极在“新主流电影”剧本创作、类型融合、视听发展路径。在杨乘虎教授看来,新时代中国主流电影

风格等方面开拓新境界,为“新主流电影”带来了洋有三个维度: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神和中国人为了美

溢着青春色彩的创新表达。好生活而奋斗的力量。正如姚婷婷导演的《我在时间

2022年,由文牧野导演的《奇迹·笨小孩》将时钟尽头等你》,这部影片没有选择叙述宏大的历史,而是

拨回本世纪初期,通过平凡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描摹选择从当代年轻人的细腻情感切入,表达了关注现实

深圳的经济发展奇迹。本片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置于生活的创作态度,用艺术化的电影语言传递了珍惜生

时代变迁的大浪潮中,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凸活美好、携手共渡难关的普世价值,这正是当代青年

显其奋斗源动力,并以个性鲜明的群像刻画关注人与创作群体在“新主流电影”这一领域所展现出的现实

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小见大,使本片的时代表达不思考。

流于空洞而浅薄的口号,而是以基层视角讲述接地气而针对“新主流电影”的路径创新问题,北京师范

的创业史。文牧野导演认为:“对于群像的创作,我的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认为:中国

标准是让每一个人物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地趋向立电影正随着世界电影的发展同频共振,越来越多教育

体,所以,与其说是在创作群像,不如说是在创作一个和生活背景各异的青年影视人才扎根影视行业,为中

个鲜活的人。”同时,在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获短国电影事业的稳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构成了“新主

片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也以人流电影”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一方面,青年影视人

际情感为核心,深挖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导演陈剑莹才自觉的类型意识使新时代中国电影题材选择更为

表示:纵使人与人之间有着国家、民族、肤色、语言、多元,对社会现实、个体生命和内心情感的关注也更

成长环境等带来的隔阂,但是一些触及内心的情感加突出,深化了“新主流电影”创作的思想内涵;另一

是人类共通的,创作者需要抓住这些普世且深入人心方面,青年导演具有更加强烈的电影工业意识,有意

的情感,以作品探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识地探索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方法,将虚拟影像、

系。这种对于个体的强烈关注正是新生代青年导演所动作捕捉等先进技术应用到电影创作之中。例如郭帆

展现出来的集体风格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从导演的《流浪地球》,还有2022年由张吃鱼导演的《独

集体里看到个人的存在,并从众多个体中提炼出集体行月球》,它们均在电影工业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共通的价值理念。展现了当代电影工业化的努力成果,为中国电影工业

对于青年电影人在“新主流电影”的领域所做出的化生产流程的迭代升级与科技创新积极探索路径。未

艺术表达及其为国产电影带来的审美转向,北京师范大来,必将有更多具有工业化思维的青年人才投身中国

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评论道:现实生电影的创作一线,国产电影也定会在不断的学习与磨

活给予了“新主流电影”广泛的创作素材,中国故事、砺中精进工业化水平。“新主流电影”也将在展现当

中国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为了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力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电影工业化

量是新时代中国“新主流电影”坚持落墨的三个主要的发展路径。

维度。如今的“新主流电影”能够得到行业内外广大

观众的认同,在于它拓展了“主流”的内涵和外延,将

三、新生代创作的时代精神:弘扬现实主

新时代的“主流”群体定义为在这一时代中怀抱对生

义电影创作,精准把握时代脉搏

活的热切希望、对国家发展的高度期待、为美好未来

奋力拼搏的人群,这一群体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新生代电影人创作中的时代精神实际上代表着新

将自身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中看到当代青年电

因此,针对这样的“主流”群体所创作的电影作品,势影人更加注重从现实中汲取创作养料,他们积极捕捉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7

FILM FESTIVAL OVERVIEW

现实生活中迸发的灵感,在作品里细致描摹真实的生

活细节,为国产影片观众绘制了一幅幅呈现真实、展

示现实的全景图,做到在现实生活中把握时代脉搏,

用现实主义创作记录时代变迁,以现实主义作品弘扬

时代精神。

近段时期,学术界对“温暖现实主义”的概念进

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此杨乘虎教授认为:所谓“温暖”

就是故事中的人情与温度,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勾连

现实生活,珍惜现实所拥有的美好体验。作为社会所

需求的一种情感,“温暖”为大众提供了安全感与认同

感,使观众得到心灵的慰藉。而“温暖现实主义”则是

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温暖的元素,通过电影抚平

观众内心的创伤,也让观众在电影中找到面对现实、

接续前进的力量。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为了

“温暖”而局限于“现实主义”,以免影片沦为虚浮之

作,而是要坚定地立足现实生活,从个体真实的生活

经历出发,在影片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电影以真挚情感打动人心,创作以真诚态度玉成

佳品。针对如何将诚挚之心投入电影创作中的问题,

《奇迹·笨小孩》导演文牧野认为扎根现实生活一线

汲取创作养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他分享道:“拍电影

就像种地一样,该种的种子要种,该施的肥也要施。”

在拍摄《奇迹·笨小孩》的过程中,创作团队走访了

大量人才市场、电子厂以及影片相关人员,用田野调

查的方式将影片所需要的各种精华元素提取出来,再

融入影片的创作之中。电影《1921》编剧余曦则提到:

在为特定题材的影片做准备时,大量的田野调查是非

常必要的,但对一百年前历史的田野调查,只能通过

查阅史料、访谈、回忆录等相关文献的方式,再经过

创作团队的多番讨论,才更有可能贴近真正想要的效

果。这一工作与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相类似,例如在

《1921》的前期创作准备中,创作团队综合史料、研究

著作,并进行资料对比,选择更接近真实场景的史料。

创作团队力求在《1921》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

后真实的历史风貌,以“历史横截面”的方式呈现出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波澜壮阔的召开历程。

青年电影导演李亘同样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

其首部作品《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改编自导演

的亲身经历,将目光投射至中国留学生群体,剖析留学

生身处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谈及为何选择这一题材

时,李亘导演认为作为电影新人应以真诚之心注入创

作,而改编亲身经历更易在作品中呈现出最为真实、

复杂和微妙的丰富情感,这不仅有利于新人导演开启

自己的创作生涯,同时也是以自己为锚点,向世界展

示现实的一个视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与观众产生

共鸣。

当代青年电影人正向世界呈现出立体的中国电影

文化景观,以青年人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和百花齐放

的多元视角丰富着“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实践,为国

产电影的良性发展探索科学的发展路径。扎根现实生

活,把握时代脉搏,在中国青年电影人的身上,我们既

可以看到对个体生命的强烈关照,也看到了面向未来

的进取精神。作为青年电影人扬帆的海港,北京国际

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也将继续坚持“青春激情、学术

品位、文化意识”的创办宗旨,瞭望中国电影的美好未

来,助力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驶向电影世界的海洋。

9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标签: 电影创作中国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