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1


2024年7月2日发(作者:)

前华为人自述九年工作经历:你所不知道的华为往事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但关键的选择就那么几个,这些选择决定了他的一生.

确实,在我一生不多的选择中,1993年决定进入华为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它彻底改变了我的命

运.我在华为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华为,梦想实现的地方》.这篇文章先在《华

为人》报上登出,后来被收录在《华为文摘>,并成为新员工培训的资料.这篇文章是我当时发

自肺腑的声音:我确实是在华为实现了我的人生理想.有在华为工作的那九年经历,我的人生

足矣!

我是1993年春节后进入华为的,那一年正是华为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开发数字程控交

换机的时候.那时候,华为每天都派车到人才中心拉人回来面试.现在华为的很多高级干部都

是那一批来的:李一男,费敏,洪天峰,徐直军,郑树生……我刚到华为的职务是软件高级工程师,

从事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开发.几个月后担任万门机的软件项目经理.在万门机开发完

成后,任交换机业务部付总工程师.在1995年,华为开始大力发展交换业务部以外的业务,成立

了新业务部,包含会议电视,传输,数据通讯等新业务,我任总工程师,负责数据通信业务.在

1995年底,华为在北京成立了北京研究所,主要负责数据通信产品的开发.我就自然地被派往

北京.1996年,我到北京,任北京研究所所长.在北京一直待到2000年.这期间担任华为数据通

信产品线总监,中央研究部常务副总裁,公司执行副总裁.

2001年回公司后,担任对外合作部部长.

不知不觉离开华为已经8年了.这些年始终没有忘记华为,在华为的那些岁月,那些奋斗的

日子总是沥沥在目.我想在这里把我的记忆写下来

到华为面试

年轻的时候都不信命。但经历了很多事情后,越来越相信命运这个东西。如果不是命运,很

难解释我当时为什么会去华为,后来为什么又离开华为。

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完本科,硕士,和导师一起创办了交大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我们是

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人。当时参加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军用数据网”的

研发以及上海市公共数据网的建设。我已经可以看到我的未来:副教授,教授,计算机网络

的专家,在导师退休后,成为网络研究所的所长。但在交大当了8年老师,突然厌倦了。毫

不犹疑地丢掉铁饭碗,加入了当时随时都会破产的华为公司。我在华为工作了8年后,已经

进入公司高层,每年有上百万的收入,还持有公司3百多万的股票。但我还是令人难以理解

的离开了华为。我现在都想不明白我当初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并且那么义无返顾。这大概

就是我的命运吧。

当我决定离开学校,去深圳闯一闯的时候,我在图书馆查阅《深圳特区报》,在那里看

到了华为的招聘广告,是招聘开发程控交换机的开发工程师。我看和我的专业相近,就投了

简历。但没收到回信。等到春节后,我回家探亲,顺便到深圳看一看。一到深圳,买了一份

《深圳特区报》,又看到华为的招聘广告,我就直接找到华为去了。

当时华为在南山深意工业大厦五楼。从深圳市区坐中巴到那里要一个多小时。那时没人

知道华为,坐车是到亿利达站下来。深意工业大厦就在前面。大厦楼顶有一个标牌,是繁体

字的“华为”。远远看上去,一不小心会看成“华鸟”。后来,我们经常打趣说,我们是华

鸟公司的。

一上到五楼,迎面看到的是一面墙,上面是张爱萍将军的题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据说当时华为主管财务的副总朱奔和张爱萍有亲戚关系,所以有这个题字。

听说我是来面试开发的,门卫把我领到开发经理室。当时经理室里坐着两个个人,一个

是任育胜,一个常容新。一聊,才知道,任育胜还是我的交大学生,从上海邮电一所跳过来

的,他已经是用户交换机的硬件经理了。他非常热心,去叫来局用交换机的软件项目经理李

仪来面试我。李仪看了我的简历后,简单地问了我几个问题,主要是编过多少代码等等,就

走了。估计是觉得我不满意了。我后来问李仪,对我哪里不满意,他说没印象了。

任育胜又帮我找来另外一个人来面试我。这次来的人看上去就像个小孩。他就是李一男。

这时的李一男正在华为实习,郑宝用让他负责万门机的方案设计。他看到我简历中做过X.25

协议,Intel Multibus等的开发,和他在设计万门机的方案有关,所以他对我感兴趣。他

带我去总工办,见了郑宝用。郑总跟我说了一番话,令我记忆深刻,我后来招聘新员工的时

候也经常跟他们说这番话。郑总说:“我们公司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一切都靠自己奋斗。

在这里工作,不需要拍马屁,拉关系,只要你好好干,公司就会给你回报”。我这个人最

不善于去和领导搞关系了。所以郑总的一番话让我决定选择这个公司。

入华为

回到学校后,我马上办理了离职手续,把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就准备去华为上班了。那

时候我对华为的了解除了知道是搞程控交换机开发的以外,其他的如公司的运营情况,待遇,

发展前景等都一无所知。就这样把发展稳定的教师职位丢掉,令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感到不解。

1993年2月27日,我带着一箱行李,来到了深圳,身上只有500元,连回上海的飞机

票钱都不够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八年多后,我离开华为时会有上千万的身家。

这时候华为有200多人,总部在南山深意工业大厦,在西乡还有一个工厂。开发部的负

责人是总工郑宝用。开发部下面有三个部门:模拟交换部,数字交换部和通信电源部。模拟

交换部的负责人是徐文伟,数字交换业务部的负责人是曹贻安。这两个部门下面都有用户交

换机和局用交换局项目组。我的第一个职位是数字交换部局用交换机项目组的高级软件工程

师。

那时华为新招人员的工资标准是本科1000,硕士1500,博士2000,特招人员除外。我

在学校的工资是400多元。我在华为2月份的工资是1500元,但我二月份只上了一天班,

结果还拿到了半个月的工资。第二个月,我的工资就涨到了2600元。那时候,令我激动的

是,每个月工资都会上涨,到年底时,工资已经涨到6000元。不过,这些工资并没有拿到

手,每个月只能拿到一半的现金,另一半只是记在帐上。领工资的时候,也没有工资单,大

家在财务部门前排队领工资。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工资额,可以自己拿笔记一下,然后领

走一半的工资。后来任正非跟我们聊天时,说:“我们现在就像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拿了老百姓的粮食没钱给,只有留下一张白条,等革命胜利后再偿还”。这些帐上的工资后

来变成了华为的股份,最后都得到了回报。任总实现了他的诺言。


本文标签: 开发公司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