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4619

2024-07-28 作者:

第7卷 第2期           2009年4月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Vol.7 No.2

Apr.2009

         J        ournalofXi'anEurasiaUniversity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彭 鹏

(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 710127)

摘要: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

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关键词:荣格;分析心理学;道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02-0034-05

OnJungianpsychologyandTaoistthought

PENGPeng

(iedSocialSciences,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Abstract:peranalyzesthesimilaritiesbetweenJungianpsychologyandTaoismfromtheaspectsofultimateobjectives,yingtheTaoistclassic,CarlJungtransfusedfreshbloodintomod-ernpsychology,whichplayedasignificantroleinestablishinganddevelopinghispsychologicaltheo-ries,especiallyprovidingimportantevidencetohisresearchon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prototype,hCarlJung'sefforts,anewbridgewasbuiltfortheinter-communica-tionbetweentheEasternandWesterncultures;besides,hisworkalsopushedforward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studies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alpsychologyaswellasthelocalizationprocessofpsy-chology.  KeyWords:CarlJung;analyticalpsychology;Taoist  荣格是西方心理学界少数几位堪与弗洛伊德比肩的心理学家之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所说:“荣格是现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要是忽略了他,也就遗漏了与这多难时代紧密攸关的整个思想。”

[1]

一、荣格心理学与道家的内在联系

卡尔·荣格(,1875—1961)是瑞士

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他出生并成长于西方现代文化环境之中,但一生钟爱东方文化,对道家(包括道教)、佛教与《易经》等东方文化典籍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与心理治疗实践之中,从而使其心理学理论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一座桥梁。其所以能如此,与荣格本人的个性及其心理学特性密切相关。荣格从小生性敏感,曾经有类似双重人格的“两个我”的体验,还有不少灵性经历。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精神病治疗及相关理论研究,一度与弗洛伊德交往甚密并被其视为最得意的弟子和当然继承人。1911年

荣格之受重视,不仅因为他

曾是弗洛伊德“钦定”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王国的“王储”,以及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巨大影响,也因为他对包括中国道家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创造性心理学阐释。反过来讲,中国道家与道教思想对荣格心理学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认真梳理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荣格的心理学思想,也有助于挖掘道家和整个中国文化中蕴藏的丰富心理学内涵,进而推动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收稿日期:2008-11-04

  作者简介:彭 鹏(1973—),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研究。第2期彭 鹏: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35

他们共同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弗洛伊德的坚持下,荣格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但后来因为观点殊异而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并自创分析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的决裂对荣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使其内心在长达数年间一直处于迷茫、骚动、孤寂的状态,他被一些梦和幻觉困扰着,处于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状态。这一时期是荣格直接面对无意识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富创造性的阶段。他仔细观察、记录自己的梦和幻象,附上草图,后来成为他一生研究和著述的第一手资料。

荣格所接受的科学训练使他努力证明自己的这些主观个人经验具有客观普遍性,即证明它们属于整个人类的潜在经验,是人类心灵固有之一部分。换言之,荣格试图说明的是,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这么一个特殊的领域,它是人类一切梦、幻觉、宗教、神话、巫术等神秘体验的来源。因为这个领域在表达它们自己(进入意识)时使用的是一套特殊的意象符号系统,故一直没有引起普通人和科学界的重视,至今仍停留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荣格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广泛考察发现了这个特殊领域,并称之为无意识。因此,与弗洛伊德相似的是,在荣格的心理学视域中,人格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其中意识是指我们对外界事物和对自己的清醒觉知,其中心是自我(ego)。而关于无意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把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讲的无意识,它主要包含了个体被压抑的欲望和被遗忘的早年记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存在于精神的最深层,其内容也要丰富得多。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早期活动经验在人们心中留存下来的遗传痕迹,具有先验性、普遍性(非个人性)的特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是荣格通过对其本人及其病人的梦、幻觉的考察,以及对非洲、美洲土著人进行考察的结果。荣格发现,在不同个体的梦中,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神话、图腾、传说和宗教艺术中往往会发现相同的主题和类似的表象,他称之为原始意象。这表明,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依靠遗传获得了一种对各类情境做出反应的预定模式,或者说人能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并做出反应。例如人对黑暗的恐惧,我们之所以具有害怕黑暗的先天倾向,是因为我们的先祖对这些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无数次重复的祖先经验嵌进了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并通过某种获得性遗传深深地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神经系统之中,这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来源。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以原型的形式存在的。原型(Archetype)简单地讲就是人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一种先天倾向性或潜在可能性。根据荣格的观点,原型在我们的精神中只是以“没有意义的形式”出现的,仅仅代表着某种知觉和行动的可能性。当环境中某种特定的情境出现时,我们心中相应的原型就会被激活,并像一种本能驱力一样,对人产生出一种强制性。荣格认为,生活中有多少种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个原型,因此我们所拥有的原型种类是非常多的,其中主要的有自性原型、阴影原型、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阿尼姆斯等。

自性(Self)原型是人格的统一和组织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自性把所有别的原型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们处于一种和谐完整状态。在个体的梦中,自性原型可能会以太阳、宝石等形象出现,这种梦还会伴有一种安宁、平静、神圣的感受,这就表明自性原型在有效地行使其职能。这时的个体会与他自己、与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中。反之,如果自性原型未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个体就会感到内心充满冲突。所以,自性原型是一位心灵的向导,它可以影响、调节和转化一个人的人格,使之臻于成熟。在荣格看来,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充分的自性完善和自性实现,荣格称之为个性化(individuation)。作为一种人格整合与寻求生命意义的心理发展过程,个性化是荣格心理学的根本目标,正如“得道”、“抱一”、“真人”是道家追求的人格境界一样。因此,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的相通性首先表现在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即都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而且他们的理想人格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完整性、超越对立的统一性。

荣格认为,人类的精神是一个充满了对立与冲突的世界,这些对立包括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性、阴影原型与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对立等。只有当我们回归内心,努力去接近和理解无意识,从而实现这些对立面的融合与统一时,个性化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心理发展过程。这就要求降低意识的位置,放弃对于意识自我的固执,跟随内在心灵的指引,从而恢复人性自我或自性的本来面目。荣格心理学的这些基本主张也反映了道家的基本思想:超越心智的分别与对立,返璞归 36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

真、精神内守。老庄的“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归根复命”、“知足不争”、“自知之明”、“德如赤子”、“俭啬含藏”、“天人合一”以及道教的“性命双修”、“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等主张所描述的正是这种理想人格。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在方法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共同之处。为了让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就需要具备一种理解无意识意象的途径。为此,荣格发展出了释梦、积极想象等潜入无意识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意识读懂无意识,最终实现人格的整合与转化。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荣格的这种方法与道家的“致虚守静”、“载营魄抱一”、“涤除玄鉴”、“心斋坐忘”以及道教的内丹修炼不无相通之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内心的体验,相对于科学研究中的实证,可称之为内证或亲证的方法。荣格本人也感觉到了他与道家的这种方法上的相似性,他说:“道家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学原则……最大而又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与途径引导人们去获得那不可缺少的心理体验,能够正视与面对那潜在的真理。这种真理是统一的,并且具有一致性。我只能这样说,道家,是对我所知道的这一真理的最完美的表达。”

[2]

荣格完成了其纲要性的著作《分析心理学的两篇论文》和《心理类型》。后者包含许多道家哲学的引述,并将道家的阴阳对立与和谐等观念作为其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在荣格的视野中,“道”即相当于其

“自性”,包含并超越了一切的对立面:“道是不偏不倚的路……是对立面之间的路,既不同于它们,却又将它们统一在自己身边。”“道”就是一种人格完善之路即个性化。它提示我们,唯有通过内在心灵的超越与转化,我们才能以某种灵性的方式来改变自己与社会。在后来谈到此书的写作动机时,荣格说:“我写此书的原因始自我需要界定我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观点的各个方面……于是它便把我直接引导到中国的`道'的观念上了……只是在我的思想和我的研究达到了关键之处时,就是说接触到了自性的时候,我才再次找到了重返这个世界的归路。”

[1]

[2]

荣格不但研究和吸收道家的思想,还身体力行道家的智慧。事实上,他本人几乎天生就是一个道教徒,具有道家“随遇而安”的气质。荣格曾一度隐居于苏黎士波林根他自己设计与建筑的塔楼,身着“道袍”,浸染于中国道家的“生活”。他自觉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的结尾处,荣格生动地描述了他那深厚的“对于万物,对于植物和动物、云彩、白昼与暗夜的亲情,”他还说:“当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的时候,他所表达的就是我在耄耋之年所感觉到的。老子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洞察力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看到并体验到了价值与无价值性,而且在其生命行将结束之际希望复归其本来的存在,复归到那永恒的、不可知的意义中去。见多识广的这位老者的原型是永远正确的。”

[1]

荣格曾把个性化比喻为炼金术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炼金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炼丹术。作为

现代化学的一种古老形态,它试图通过揭示某些贱物质如硫磺、盐、汞等的化学秘密以从中提炼出贵金属如金银,以及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金丹、哲人石等。但荣格通过对炼金的过程、方法以及大量神秘符号的研究发现,炼金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心理学意义,其实质是一种精神修炼的过程,目标就是通过炼金过程中的特殊体验实现精神转化。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还是在具体方法上,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都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它们在总体上都是内倾的,都重视心灵深处的探索,都把内省式体验或直观内证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并通过体验的方式建立某种行而上的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荣格心理学与道家哲学同称之为体验的形而上学。

正是这种内在的相通性将荣格引向了包括道家在内的东方文化。1913年与弗洛伊德关系破裂之后,荣格曾一度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但是,在经历其意识自我的象征性死亡体验之后,荣格获得了其自性真我的重生。为了纪念这一心灵转机,

写这段话时,荣格已经85岁,

也就是在他去世的前1年。在最后的人生岁月里,荣格把自己与道家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二、荣格对《太乙金华宗旨》的

心理学解读

  荣格对于道教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和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Wilhelm)合著的《金花的秘密》一书中,该书译自中国道教经典《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实际上是一部关于道教内丹养生功法的著作,曾被德国的在华传教士卫礼贤翻译成德文。卫礼贤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底,曾翻译过《老子》、《庄子》及《周易》等中国典籍。1920年,卫礼贤的《周易》德译本出版后,荣格对此第2期彭 鹏: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37

书非常感兴趣,于是约见卫礼贤并向他谈及自己对无意识的研究结果。卫礼贤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种思想在中国道家哲学中早己存在。荣格因此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1928年,卫

礼贤将其翻译的《太乙金华宗旨》寄给荣格。荣格在研读中惊喜地发现,其主要精神与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如出一辙,他说:“我在技术方法上已被无意识地引向了一条神秘的道路,这条道路,东方贤哲早已捷足先登达几个世纪了。”

[3]

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个性化过程中,自我被包容在多方位的自性之中,自性即成为心理生活的整体和中心。因此,《太乙金华宗旨》中的各种意象提供了一种与他从自己的治疗体系中发展出来的程序相一致的过程。荣格及其学者们遵循这种方法,倾听来自无意识的各种意象,并允许它们介入意识生活,从而产生一种更深刻的完整感。

《太乙金华宗旨》对于荣格的心理学研究和自身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1938年,当《金花的秘密》德文第二版出版的时候,荣格在其序言中写到:“我已故的朋友,本书的合作者之一卫礼贤将这本《太乙金华宗旨》寄给我的时候,我的工作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刻……就在这时,卫礼贤给我寄来这本著作,使我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我所要强调的是:正是《金华秘旨》这部著作,第一次把我推到了正确的方向上。”

[3]

穿越遥远的时

空,荣格无意中获得了其心理学在东方历史上的呼应。荣格称《太乙金华宗旨》为“中国的生命之

书”,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心理学”。次年,荣格应邀为该书的德文版《金花的秘密》写了长篇的评述,赋予道教内丹修炼以心理学的意义与内涵。这篇评论还包括对道教其他典籍如《慧命经》的一些看法。实际上,他的评论几乎占据了全书一半的内容,是《金花的秘密》最具特色的部分。

在评论中,荣格从其心理学的角度认为,《金花的秘密》的主旨是提出了一种心理整合与转化的理想,即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和解,使人的精神心理生活成为一个均衡、和谐的整体。荣格说“我写这部书的宗旨就是揭示太乙金华之谜,金华即光,天光即道。”所谓“金花”就是得道者在练功过程中体内出现的一种神秘光感,它会导致一种精神的顿悟和生命的转化。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类心灵和内在生命的秘密。荣格特别重视该书中体现的道家形式的对立互补思想,通过对其中“性与命”、“魂与魄”等基本概念的分析,荣格认为中国道家的阴阳二元论“更接近真理”,因为它更恰当、更充分地表达了人格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太乙金华宗旨》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与象征,荣格据此认为它是一本冥思训练手册,其中的各种意象正是在炼金术式的心理修炼中精神转变的象征。在对该书的评论中,荣格首次将曼荼罗作为心理完整的象征。曼荼罗(Mandala)又称“魔圈”,本为印度教密宗与佛教密宗所用的一种由圆形和方形所组成的象征性图形,荣格用它来象征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或走向心理整合的过程。《太乙金华宗旨》中并未出现曼荼罗,但使用了与之类似的循环意象,如“回光”。荣格将其称为曼荼罗,藉以说明心理转变不是直线性而是环形的,“这种回转运动有一种精神意义,它使人性中所有光明的(阳)与黑暗的(阴)力量都活跃起来”。曼荼罗及“环形性”后来成为荣格描述个性化过程的最好方式,在荣格[3]

三、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关系的启示

荣格心理学对中国道家文化的解读与吸纳所引发的第一个思考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学,或者呼唤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荣格在其对《金花的秘密》所作的心理学评论的结语中说:“这篇评论的目的是想要在东西方之间架

[3]

起一座心理沟通的桥梁。”评论也帮助他确立了自己的观点:“人类心理具有超越一切文化与意识差异的共同基础。”

[3]

事实上,这也是荣格对其全部

心理学所作的一个很好总结与评价。荣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在于寻找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进而确立人类生活的共同原则与意义。在荣格看来,尽管人类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在表面上纷繁多样甚至针锋相对,但在心灵深处却是相通的。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人们的意识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发展,但就集体无意识而言并无不同。人类生活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在于通过心灵的探索与转化,实现人格的完善与生命的潜能,而不在于外部的扩张与占有。

在荣格看来,当今西方人的普遍心理问题是意识(理性)太过发达,以至于对无意识造成压抑和扭曲,导致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分离。当今时代,精神危机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日益加剧的心理焦虑,各种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使得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经受内在的 38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

心灵煎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现代人过分强调竞争、科技和理性,而忽视或压抑了心灵深处的无意识。而事实证明,西方文化包括其主流心理学面对这种状况却束手无策。这也是莱布尼茨、歌德、叔本华、荣格等西方思想家关注东方文化传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中国道家和禅宗的冥思,还是印度的瑜伽术,都给当代人紧绷的神经带来些微的松缓。东方文化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广泛流行并非偶然。值得重视的是,当前的中国,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表现出与西方类似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大革命等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真空等原因,当代中国人在精神上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张力。而与此同时,传统的文化价值与方法,如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等由于与现代生活方式严重脱节,不能发挥其原有的慰藉心灵的作用。这种情况表明,迫切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来弥合当前人类心灵上的空白,而这种心理学必须兼容古今中外的文化思想精髓。在这一点上,荣格心理学及其对道家思想的创造性心理解读,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的。

中国文化中到底有没有心理学,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样的心理学?这是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关系问题带来的第二个思考。这涉及到“什么是心理学”这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本文只围绕荣格的观点谈一点看法。荣格曾于1935年在伦敦做关于分析心理学的公开演讲时讲述过这样一番话:“我们欧洲只是亚洲的一个半岛,亚洲大陆有着古老的文明,那里的居民按照内省心理学的原则训练他们的心灵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可我们的心理学呢,甚至不是昨天而只是从今天早上才开始的。亚洲的那些居民具有一种神奇的洞察力。为了研究无意识的某些事实,我不得不研究东方……我要研究中国和印度。”

[4]

[4]

过他们的一种共识: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中国。如果我们对心理学作一种广义的理解,那么作为人类精神的产品或民族性格的一种投射,任何文化中都必然包含其特有的心理学成分,中国文化也不例

外。

以道家为例。道家在数千年前就看到了过度的欲望、智识、名利和强作妄为给人带来的危害,所以道家强调清心寡欲、致虚守静、超越自我,从而达到真朴无我、与道合一的境界,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家和道教在体道悟道的过程中,对人类的精神与心理形成了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和体验,还发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炼养心身的方法和技术,成为道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理念之一。对此,理论界已经从哲学、伦理学等角度做了很多的探讨,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却远远不够。在当代社会,中国文化蕴涵的丰富心理学思想要想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就必须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和语言进行结合。荣格心理学在这方面无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受此启发,心理学的本土化也已成为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当然,在做“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心理思想与西方主流心理学无论在理论预设、方法还是在最终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中国心理学是建立于思辨哲学和直观体验基础上,而现代心理学一般都以实证方法和科学理论为前提。荣格心理学则是一个例外。如上所述,荣格心理学在强调其科学性的同时,并没有盲目地排斥直观体验的方法,相反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荣格心理学堪为打开中国文化心理学宝库的一把钥匙。参考文献:

[1]荣格.荣格自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2]戴维·罗森.荣格之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3.

[3]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M].上海:东方

出版社,1993.

[4]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M].北京:三联书店,

1991.

因此,“古代人是极富智慧的人

民,心理学可以向古代文明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学到很多东西。”荣格认为,中国古代有着一种有别于

西方的“科学”,这种科学不是建立在因果性原则基础上的,而这也正是西方人不能够理解东方思想的一个关键。在荣格看来,能够表达中国这种独特的

[4]

思维原则与科学原则的就是“道”。无独有偶,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布雷德和墨菲等人,也都曾表示

本文标签: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