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357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

企业员工自杀现象浅析

——用社会学视角透析富士康员工接连自杀事件

企业员工自杀现象浅析

——用社会学视角透析富士康员工接连自杀事件

一、 引言

目前,全世界每天至少有一千人死于自杀,而且,自杀行为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敏感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位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自杀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近些时间以来富士康企业员工接连不断发生跳楼自杀事件,截止到现在已经发了15起悲剧,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对随着改革开放重经济体制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地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职工的发展问题的深思。本文以富士康为例,通过对员工的自杀原因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提出建议对以后企业员工中的类似自杀现象做出预防和干预。

二、文献综述

1、自杀的相关概念界定

涂尔干(迪尔凯姆)在其经典社会学著作中《自杀论》中,将自杀定义为“任何一桩直接或者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要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也有学者认为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2、自杀的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方面

① 巨大挫折和失败:在两年内遭受过损失、挫折者,其自杀危险性增加,如失恋、丧偶、离婚、失败等,超过了个人心理忍耐极限,进而自杀。

② 疾病引起自杀:有两种情况,一是长期慢性病,引起心理冲突而自杀;再就是精神病。

③ 性格软弱、孤僻内向、抑郁或及暴躁草率:许多研究均证明性格内向者容易发生自杀。另外,个别却相反,畅饮头脑简单,思维贫乏,暴躁冲动而自杀。

④ 个性太强又自私吝啬的人,社会关系紧张,容易把自己逼入绝境。

⑤ 有自杀家族史者更具有自杀倾向。

⑥ 过去有自杀企图的人,其自杀的危险性较大。

⑦ 青少年时期人称“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是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上的不成熟,以及缺乏实际经验等,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就更易走向极端,把自杀堪称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另外,青少年容易受到电视、电影的影响,模仿其中的某个人物自杀。

⑧ 高度忧虑、绝望、孤独、自我贬低、生活贫乏、生活不稳定、缺乏支援均可能导致自杀。

2)社会因素方面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社会整合与自杀率的关系认为,作为具体的对自杀行为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应包括:个人的社会网络(即社会联系,是否体验到孤独,有无社会支持等)、家庭关系(提供基本的情绪安全和经济支持,社会化场所,婚姻状况和依托)、就业状态(职业是人生的重要领域,事业是自杀的风险因素)、迁居和移民、宗教及文化等。涂尔干也将由社会原因所致的自杀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社会性反常自杀、宿命型自杀这四种类型。功利型自杀即不能全心致力于社会,身处孤立寂寞之中发生的自杀;利他型自杀,即全心致力于社会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社会反常性自杀,指个人对社会的反常状态和突然改变无法适应所指的自杀;宿命型自杀,指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并且认为,当社会整合度较低时,利己型和失范性自杀率就高;当社会整合度较高时,在某些条件下,利他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率就高。

3、安全阀制度

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面功能的有力例证。他认为敌对情绪不能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的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会坏机构的前提下是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持社会整合的制度。

4、组织的目标的实现的非人性化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组织管理师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是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而现在企业大都都采用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科层制是组织按照合理性的原则来设计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然而,可科层制也有其中的弊端,其实现的效率是以忽视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为代价的,科层制越是彻底地费人格化,也就越容易背离人的价值与尊严。

三、 研究架构

1、 研究框架 研究流程框架

实地观

前期

准备

调查

研究

阶段

资料分析

非结构访谈

撰写报告

文献分析

研究内容框架

2、 研究方法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自杀现象

社会转型期大背景层面

企业

管理

方面

社会

文化

环境

层面

个人

层面

a) 局外观察法:到富士康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中,观察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及其生活状况等。

b) 非结构是访谈法:与富士康的职工进行交谈,通过他们了解那些跳楼员工的原因,以及他们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说说自己的在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企业、国家社会相关部门的期望等。

c) 文献法:关注与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的相关新闻报道;研究与企业管理历年的相关文献书籍;研究与自杀有关的相关文献书籍;阅读研究社会转型期所带来问题的相关分析文献资料等等。

3、 研究分析的过程

透过以上局外观察法、非结构访谈法、文献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定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资料,从社会转型期大背景、企业管理、社会文化、员工个人状况这四个维度对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干预措施方案等。研究过程要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保持客观公正的分析,不可带有偏激的思想。

4、 结果与讨论

1) 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产生的可能原因简析:

整个自杀事件应该放在中国社会这个快速变化和转型期的时代大背景下辩证的看待,跳楼者多为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年轻人,与年轻员工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等个人因素有关,与企业的非人性化管理、工作生活环境、缺乏心理关怀等企业因素有关,与就业竞争压力大、国家对私企外企员工状况干预较少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有关;同时受到自杀会心理传染的影响等。

2) 建议与讨论

国家应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员工发展的关注与干预管理,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国家也应关注在转型期效应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健康疏导机制,充分发挥安全阀机制的功效。对于企业应该实施人性化管理,增加员工的工资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企业管理者要多对员工进行心灵上的关怀,例如定期组织员工娱乐活动,给员工过生日等,让员工感受到“人情味”,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员工援助制度等安全阀制度的建立。社会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关注,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等,社会也应该加强青少年的信仰价值观教育,避免信仰危机。对于员工自身而言,要学会自身调节,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周边人的沟通交流,寻求帮助……

四、 研究安排

启动阶段2010-7-7——2010-7-10

准备阶段2010-7-11——2010-7-15

调查研究阶段2010-7-16——2010-8-15

局外观察法 非结构访谈法 2010-7-16——2010-8-5

文献研究法2010-8-6——2010-8-15

撰写研究报告阶段2010-8-16——2010-8-31

征集老师、专家学者意见阶段2010-8-25——2010-8-31

定稿阶段2010-9-1——2010-9-8

五、 参考文献

[1]韦振宇:遭遇“去中心化”威胁的企业认同——以非人性化管理中的企业为视角,《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下旬刊)总第540期:50-51

[2]吴宁,李海平:转型期自杀行为的非理性因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32卷第1期:21—25

[3]范珊荣:自杀及其影响因素,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年9月,第13卷第3期:114—117

[4]瞿书涛:自杀原因的研究现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年5月第35卷第2期:65-68

本文标签: 自杀社会员工企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