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358

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

泰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前景分析

摘要:近年泰剧在中国逐渐开始流行,在英美日韩剧潮流外发展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对泰剧在我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了梳理,从内外因出发分析泰剧在我国传播的优劣势条件,探讨泰剧在我国的传播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泰剧;传播;前景

在中国传播的海外剧中,产业成熟的美剧和韩剧引进较早,且拥有庞大的粉丝团体,别具特色的英剧和日剧也有不少拥趸。而近年来,在英美剧热和日韩潮流之外,泰剧也开始走进中国观众视野,并逐渐成为时尚的观剧选择。泰剧在中国传播的短短十几年中,经历了从边缘趋进主流的过程,泰剧的受众群体、传播模式等因素也逐步改变。最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到2012年时期,泰剧迅速蹿红,泰剧粉丝队伍发展壮大,“泰剧热”现象引发了媒体、商业、学术等多方领域的关注。如今泰剧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进入调整时期,在新媒体时代下,泰剧未来需要寻求新的定位与发展。

一、泰剧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自2003年我国引进第一部泰剧至今,泰剧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定三个阶段。

2003-2008年是泰剧在中国传播的初期起步阶段。2003 年,中央八台引进了第一部泰剧《俏女佣》,随后湖南卫视在2004年引进了泰剧《出逃的公主》,但这两部剧的收视和反响都不理想,泰剧也一度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国引进泰剧的数量相当有限,只有央视零星引进了《血凤凰》《卧底警花》等几部泰剧,依然反响平平。这一期间正逢台湾偶像剧和温情韩剧席卷内地荧幕市场,泰剧很难与之竞争;加上泰剧的故事架构和演员表演与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方式有很大不同,泰剧的接受度还不高,因此泰剧在我国传播的起步阶段是比较艰难的。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泰剧在我国的传播数量少、范围小,传播收效不佳,主要向观众表明了泰剧的存在感,同时相当有限地吸引了小部分观众且未形成有力的粉丝群体,而媒体和业内的关注度也不高。

2009-2012年是泰剧在中国传播的发展上升阶段。经历了传播初期的“冷遇”后,泰剧在我国也迎来了春天,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安徽卫视引进的泰剧《天使之争》大获成功。这部剧集是泰国2008年度的收视冠军剧,安徽卫视为其播出进行了轰炸式的宣传,《天使之城》开播第一周就挤进了省级卫视收视前十,此后收视率还数度跻身全国前十。安徽卫视紧接着在2010年播出泰剧《明天依然爱你》,收视率超过了同期播出的港剧《宫心计》,电视台和引进方都喜出望外,加紧了对泰剧的引进。1而央视和其他卫视、地方台也相继引进多部泰剧,央视还将之前播放过的泰剧重新播放,仅《卧底警花》就在不同时段重播了三四次,并取得了不错的收视。2 随“泰风”正盛之势,泰剧也扩展了网络传播的阵地,许多视频网站如PPTV、搜狐、土豆、爱奇艺(原名奇艺)等开辟了泰剧专区。爱奇艺更是于2011年从版权方艺鼎国际、华策影视独家购得《漫步云端》《嫉妒的密码》《旋转的爱》《命定之爱》《情义两心知》《爱的烹饪法》6部泰剧的网络独播权,同时推出“爱奇艺·泰剧来袭”系列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力打造网络视频行业泰剧播放第一平台。3 这几年泰剧在我国的传播进入快速上升期,尤其是2011年,泰剧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其间泰剧收获了大批粉丝,“泰米”的数量快速增加,泰剧贴吧、论坛火热,泰剧明星广受追捧,并出现了许多泰剧发布、字幕组、粉丝圈等相关微博账号,甚至还由此助推了一股泰语学习和泰国旅游热。同时媒体对泰剧的报道也达到高潮,出现了许多类似“泰剧袭卷中国市场”“泰风压倒韩流”等论调。学术领域也增加了对泰剧的关注,研究者从传播学、经济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泰剧的走红进行分析,或者从文艺理论出发对泰剧的情节特色、叙事模式等进行研究。

2013年起泰剧在中国的传播进入稳定调整阶段。从2013年开始,火爆的泰剧开始“降温”。2013年有10多部泰剧登陆国内荧屏,2014年安徽卫视依旧引进了多部泰剧, 但已不再有前几年的轰动式反响,观众的热情和媒体的关注度都有所减弱。很多人认为泰剧的受众市场已经开始萎缩,泰剧的发展进人到了停滞期阶段。泰剧热褪去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观众对于泰剧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对泰剧的套路和单一的题材开始出现欣赏疲劳;其次是韩剧开始强势回

1

2

4李敏.探析泰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J].当代电视,2015(05).

王丽佳.泰剧在中国网络中的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 金朝力.奇艺联手安徽卫视发布泰剧独播[N].北京商报,2011-08-03(B04).

4 同1.

归,出现了《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现象级的韩剧,而“神作”型美剧《冰与火之歌》《纸牌屋》,英剧《神探夏洛克》等剧集的更新和相关消息也一直是媒体热门话题;此外不少电视台和影视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欧、南美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开辟新的市场。

总的来说,泰剧在这几年期间没有太多的发展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泰剧在中国的传播就完全停滞。泰剧正处于一个转型和调整期,其类型、受众、传播方式等都在逐渐转变,泰剧在电视市场萎缩的同时正在转移到网络阵地,此外在传统热播泰剧之外,出现了一些主打校园风的“小清新”剧集,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泰剧正在新媒体时代寻求新的定位和传播方式。

二、泰剧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前景分析

泰剧目前在中国已经累积了相当的人气,并且随着泰剧自身特色的强化和质量的提升,其粉丝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同时泰剧在我国传播还有政策便利、文化亲缘、心理迎合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因此当下泰剧在中国的市场依然被看好。然而除此之外,泰剧在我国的传播还存在着竞争压力、模式突破、受众培养、发展定位等不利因素,这都是未来泰剧在中国传播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势条件

中泰两国建交40年来,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友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是泰剧在中国传播的推动力。泰国政府对本国影视产业大力扶持,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及时制定出如给予影视产业税率优惠,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入到泰国的电影制作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促进影视发展方面的扶持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复兴与发展。5 同时相较于美日韩剧,泰国影视作品不会特别强调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广电总局对泰剧引进持支持的态度,泰剧在我国传播时过审较为迅速和轻松。

中泰两国文化具有亲缘性,中泰两国的文化渊源不仅使得两国在伦理道德和价值观认同上有着相同的取向,还有着类似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俗,比如泰剧传达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善恶终有报等观点,符合中国传统观念和认知。此外泰剧还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纳和赞许态度,比如《天使之争》中男主角多次

5 刘金晶.泰国影视作品对我国影视产业的启示[J].艺廊回声,2013(08).

向女主角提到中国餐馆的饭菜做得很好吃,他们的飞机在新加坡停留之际,也会选择到“ChinaTown”逛街。6 这些文化上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让中国观众对泰剧有很高的接受度。

从受众心理来说,泰剧相对于其他剧种也有着一定的优势。近年来观众对韩剧冗长的剧集、拖沓的节奏以及“车祸-失忆—绝症”的套路还有“灰姑娘与王子”的题材出现审美疲劳,开始转向泰剧。美剧无疑是所有剧集的标杆,却涉及意识形态和西方价值观的强调;英剧制作精良而严肃深刻,充满黑色幽默;日剧不乏佳作但需要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剖析,这些因素增加了受众的接受难度,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等提出了一定要求,超越了大多中国观众追求轻松娱乐的看剧目的,而没有这些困扰因素的泰剧则有着更广的受众群体。

从泰剧自身来说,泰剧有着引进成本、视觉审美、风格特色等方面的传播优势条件。韩流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韩剧的引进价格一再走高,而泰剧进入中国市场时引进价格仅为韩剧的十分之一,泰剧的“白菜价”使得引进方放弃高价的韩剧而转向物美价廉的泰剧。随着泰国的火爆和泰剧自身制作成本的增加,泰剧的引进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番,但总体来说,相对于韩剧美剧还是“高性价比”的。另外,关于泰剧的制作体制,泰剧采用了制播分离的形式,泰剧一般是经电视台委托,由独立的电视制作公司进行制作完成,委托的电视台享有首播权,这样就会很少存在不能播出的电视剧,从而减少风险避免资源的浪费。7 近期泰国还更新了电视制度,变成数码制,从而出现了很多新的私人制作的电视频道,可以突破很多题材的限制,增加剧集选择拓宽市场。

演员的高颜值无疑是泰剧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泰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有着靓丽养眼的外形,与同样走美颜路线的剧集不同的是,泰国演员大多是混血儿,青年演员中常见四国混血,兼具东西方风情,在视觉审美上独具魅力。泰国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男女明星演员,且会安排颜值高、人气旺的明星长期搭档,塑造“经典荧幕CP”形象,例如Pong和Bee,Ken和Ann,Kob和Num,Aum和Aff都是大受欢迎的“国民CP”,在中国也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不少粉丝。

泰剧中的异域情调的展现也是泰剧的独特优势。泰剧中既有着优美的热带风景,如迷人的海洋岛屿阳光沙滩;还有着现代都市面貌的气息,如曼谷的精致摩

6

7

侯芳芳.泰剧进入中国市场的传播学分析[D].广西大学,2011.

同7.

登建筑和高档酒店及购物街,令人神往。泰剧的配乐也别具特色,或动感十足颇具热带风情,或悠扬婉转细腻动人。泰剧还展示了泰国风俗人情,让观众了解泰国的一些婚丧嫁娶民俗、百姓饮食起居习惯乃至王公贵族生活。此外,泰剧的一大特点还在于其开放性,尤其是近几年,同性恋已成为泰剧中相当普遍的情节,同时对LGBT、人妖群体也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将他们视为“普通”和“正常”人群,自然地设置到剧情中,不搞特殊化。泰剧体现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领先于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这也是吸引国内观众看泰剧的因素之一。

(二)劣势条件

相对于英美韩日剧集,泰剧有电视引进方面的优势,但观众的观影方式已经逐渐转移到网络平台,面对各种剧集实力的硬拼,泰剧则要承受强大的竞争压力。尽管泰剧的制作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和美剧韩剧有较大差距,英美日韩剧的冲击,泰剧自身的实力“硬伤”,是泰剧传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模式套路局限是韩剧一度低迷的重要原因,泰剧也应该以此为鉴。近年来传统泰剧中佳作不多,情节和题材都出现了单一化和雷同化倾向。观众对泰剧中“狗血”“虐恋”的反转情节设置慢慢失去了兴趣,也开始诟病脸谱化的人物设定和演员夸张化的表演方式,突破模式套路,丰富叙事结构和艺术语言是传统泰剧发展的关键。在传统泰剧之外,近年的小清新风格和边缘题材泰剧开始兴起,这些剧集突破了传统题材套路,以新鲜的面孔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然而这类剧集如何走向成熟发展依然是个问题,仅仅依靠校园故事背景、小清新的气质和禁忌的话题发展也非长久之计。同时,这类剧集中略显单薄的故事结构,年轻演员青涩、生硬的演技也常常遭业内人士的质疑。

泰剧的网络传播中,字幕组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泰语作为小语种翻译人才奇缺,完全凭借一腔热情很难维持字幕组和论坛的工作,字幕组需要投入资金租用服务器、宽带和维护网站,却始终无法实现从兴趣到盈利,而且也很难得到版权方的认可与合作进而获得资本关注,一番挣扎后,一些曾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字幕组最终决定关闭。8 另外,虽然泰剧累积了不少粉丝,泰剧的贴吧论坛和微博账号也保持了一定的人气,但粉丝的稳定性依然是个问题,许多“散粉”心态者难以保持持续的热情;同时媒体关注度和泰剧明星曝光度不高的情况下,

8 同1.

如何吸引新的观众也是一个考验。

三、结语

泰剧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传播经历了“起步—上升—稳定”三个阶段,其间泰剧自身、传播方式、受众等因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观众的观剧方式从传统的电视转变到网络平台和客户端。在传播过程中,泰剧凭借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中国的海外影视市场中占稳了自己的位置,而同时更应该注意到泰剧在传播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何面对英美日韩剧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突破传统模式的套路,如何拓宽市场吸引更多的观众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伴着日益更新的网络文化,媒体的推动力和受众的主体性得以空前地发挥,泰剧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如何在网络前沿中引领潮流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敏.探析泰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J].当代电视,2015(05).

[2] 金朝力.奇艺联手安徽卫视发布泰剧独播[N].北京商报,2011-08-03(B04).

[3] 刘金晶.泰国影视作品对我国影视产业的启示[J].艺廊回声,2013(08).

[4] 杨雪.泰剧悄然走俏 泰风席卷荧屏[J].商业文化,2010(11).

[5] 邹沁园.基于PLC理论和SWOT分析看泰剧在中国引进剧市场的变化[J].艺术科技,

2013(05).

[6] 王丽佳.泰剧在中国网络中的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4.

[7] 蔡伊琳.泰国电视剧在中国的市场推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8] 侯芳芳.泰剧进入中国市场的传播学分析[D].广西大学,2011.

本文标签: 泰剧传播中国发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