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74

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

【名著细读】《乡土中国 私人道德》: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也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14篇,涉及中国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选自第五章,继上一篇对中国社会差序格局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讨论,本章对两种社会结构下的不同道德体系进行了论述。

原文解析

①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公民”的观念不能不先有个“国家”。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部落形态在游牧经济中很显著地是“团体格局”的。生活相倚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在他们,“团体”是生活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时,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在他们,和别人发生关系是后起和次要的,而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因之他们的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

作者通过对比中西社会在初民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推论出两种社会结构的差异。游牧民族在大自然中生存,需要团体合作;小农经济中的人们除了偶尔面对天灾时需要合作,主要的生产方式还是自给自足。

②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过渡段,承上启下。由社会结构格局引出本章讨论的话题,即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下会衍生出不同的道德体系。

③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有形体的东西来说这是团体。

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倚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作者解释了西洋社会所属“团体格局”中“团体”的内涵,即是一种集体认同。承载集体认同的力量只能是宗教,因此团体社会中才产生了“神”。

④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论述西洋社会“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宗教神的观念中衍生的平等与公道是道德中权力与宪法观念的雏形。在宗教内部,信徒以“兄弟姊妹”相称,基督教的祷告文首句是“我们在天上的父”,由此可见在宗教内,除了代表集体认同的上帝以外,众人都是平等的。基督教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在宗教道德体系下形成的法律底色便是“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

⑤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述“差序格局”下的道德体系由基于人伦关系的“孝、悌、忠、信”组成。

⑥在这里我得一提这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依我以上所说的,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

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

⑦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只有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论述“差序格局”下道德体系的特点之一:不存在超越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或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孔子用“仁”刻画出这个形而上的超越道德的要素。但关于“仁”的定义,只能在具体的道德要素“孝悌忠信”中寻找。

⑧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论述“差序格局”下道德体系的特点之二:不同于基督教,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并且在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不存在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要素。面对血亲违反法律的境况,儒家认为应亲亲相隐顺从人伦,即“屈法以伸伦理”。

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论述“差序格局”下道德体系的特点之三: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⑩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最后引用孟子的话论证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在道德观念上的差别,同时佐证社会格局决定道德观念的论点。

思维串联

注:思维导图梳理的不仅是文本的内容,也是作者论证“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一观点的逻辑思路。

能力测评

A 识记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_______,中国乡土社会是“_______”的社会,其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它的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_______”,“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 理解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洋社会的结构则是个人通过团体发生相互联系。

B.在西洋“团体格局”中,团体对于个人扮演着有赏罚的裁判者、公正的维持者、全能的保护者这样的角色。

C.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忠”,既指对朋友忠信,又指忠君,虽也包含私人间的关系,但可算作公共道德观念。

D.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传统中国的道德和法律在施行时很大程度会受到私人关系的影响。

C 综合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因为采取了“差序格局”,所以,人们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B.在团体社会的道德观念下,派生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C.社会范围从“己”推出去的最基本的路线是亲属朋友,即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悌、忠、信。

D.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中国差序格局的社会中并非如此。

D 鉴赏评价

4.结合本章内容,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孔子经常提到的“仁”无法成为个人对团体的笼罩性道德观念的原因。

E 表达应用

5.2015年语文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作文素材讲的是孩子因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多次劝阻无效后,选择报警的故事。最终警察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依据《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的理论来评价作文题中孩子做法的意义。200字左右。

F 探究

6.作者认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下的道德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所以其道德体系必然是超己的,于是产生了象征团体的神。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根植于以己为中心的私人联系上,不会产生笼罩万有的神。有人认为作者的观点有漏洞,试分析作者的观点的不足之处。

相关链接

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乡土中国”一词,最初是以费孝通著作的书名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形成独特影响力的。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时,都以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为参照,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

不过,仔细阅读《乡土中国》,其中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由此可见,费孝通使用的概念并不是“熟人社会”,而应是“熟悉社会”。

“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相较而言,“熟人社会”主要指人际熟悉而亲密的关系。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因熟悉而获得信任,以人情“给予”和“亏欠”维系乡村社会秩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然而,在“熟悉社会”中,除了人情之外,还有对物、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的熟悉。费孝通生动地指出,“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1937年出版的后记和1984年的重刊序言中,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因此,费孝通先生试图揭示的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是一个“熟悉社会”,而非“熟人社会”。并且,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乡土中国”

抽取的只是中国基层社会的部分体系及其属性。也就是说,“熟悉社会”只是传统中国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黄锐)

延伸阅读

本文标签: 社会团体格局中国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