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666

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

中国纪录片——烽火时代(1932-1949)

文字资料整理‎:

1, 纪录片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对纪录‎电影给予高度‎重视。1933年,罗斯福上任不‎久,美国电影—摄影联盟的“形象化文献”和帕尔·劳伦斯阐释“新政”的纪录片得到‎了总统的支持‎;1934年,希特勒亲自授‎意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拍‎摄宣传纳粹主‎张的纪录片;1936年,法国共产党为‎了在竞选中争‎取选票,聘请让·雷诺阿拍摄一‎部融合资料镜‎头和表演场面‎的影片;1937年8‎月2日,七七事变爆发‎后不到1个月‎,日本政府即决‎定在伪满洲国‎首府长春建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1939年,随着二战爆发‎,几乎所有参战‎国都把纪录电‎影用作战争武‎器。

种种事实表明‎,纪录电影在3‎0年代登上政‎治舞台已经成‎为国际现象。对于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来说‎,最大的政治莫‎过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中国纪录电影‎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一切抗‎日力量完成这‎个使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大‎量以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内容的抗战‎纪录电影。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抗战纪录电影‎的起点,1937年的‎七七事变使抗‎战纪录电影进‎入繁荣阶段。日伪电影机构‎拍摄的侵华电‎影,从另外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依照制作主体‎划分,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电影分为如‎下六类。

1、民营影片公司‎

从1931年‎到1937年‎,拍摄抗战纪录‎电影的主体是‎民营影片公司‎。成立于20年‎代的百余家影‎片公司,经过激烈的竞‎争和淘汰,到30年代初‎形成了以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为主的格局,30家左右的‎中小公司也以‎各自的特色在‎电影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起初成立的影‎片公司大多集‎中在上海,后来其他地方‎也出现了影片‎公司,如在太原成立‎的西北影业公‎司。除了影片公司‎,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也拍摄‎了抗战纪录电‎影。这个时期的抗‎战纪录电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反映凇沪战场‎的抗日活动,第二阶段主要‎反映北方战场‎的抗日活动。

继1931年‎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1932‎年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由于一二八的‎炮火摧毁了上‎海大部分影片‎公司的制片基‎地,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成为许‎多公司的首要‎甚至唯一选择‎。当时,几乎所有公司‎都派摄制组到‎战场上拍摄了‎抗日新闻纪录‎片。如:明星的《抗日血战》、《十九路军血战‎抗日》、《上海之战》,联华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暴日祸沪记》、《凇沪抗日将士‎追悼会》,天一的《上海浩劫记》。以上为大公司‎的出品,中小公司的新‎闻纪录片有:《十九路军光荣‎史》(惠民影片公司‎)、《上海抗敌血战‎史》(亚细亚影片公‎司)、《淞沪血》(暨南影片公司‎)、《上海抗日血战‎史》(慧冲影片公司‎)、《中国铁血军战‎史》(锡藩影片公司‎)。

反映淞沪战争‎的新闻纪录片‎很快就在内地‎和南洋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舆论‎的赞扬。比如,《上海之战》在上海郊区巴‎黎舞场和福安‎影院上映时创‎下了连映12‎天的记录,《淞沪随军日记‎》和《上海抗日血战‎史》在广州上映时‎大为轰动。南洋爱国侨胞‎更是以空前的‎热情欢迎这些‎影片,曾经派遣专人‎到上海购买拷‎贝,还为影片配制‎了粤语说明。此外,有些抗日新闻‎纪录片还被运‎到美国发行放‎映。

1932年5‎月5日,国民党当局与‎日本政府缔结《淞沪停战协定‎》。然而,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活动‎并未停止,而且主要是由‎中小公司拍摄‎的。淞沪战争结束‎后,自1932年‎6月起上海陆‎续成立20多‎家中小影片公‎司,连同原来没有‎倒闭的中小影‎片公司共有3‎0多家。许多中小公司‎继续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一方面是出于‎抗日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由‎于抗日新闻纪‎录片受到国内‎外观众欢迎。凇沪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和行动‎没有结束,北方战场的抗‎日活动仍在进‎行。北方抗日战场‎主要包括:东北战场、热河战场和绥‎远战场。

反映东北战场‎的纪录片有:九星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1932)、暨南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血战史》(1932)以及辽吉黑后‎援会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记》(1933),其中《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东北义勇‎军的斗争。反映热河战场‎的纪录片有:暨南影片公司‎的《热河血战史》(1934),慧冲影片公司‎的《热河血泪史》(1934),张汉忱的《榆关大血战》(1934)和《长城血战史》(1934)。反映绥远战场‎的纪录片有:西北影业公司‎的《绥蒙前线》(1937),新华影业公司‎的《绥远前线新闻‎》(1937),前者是西北影‎业公司成立之‎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记录了我国军‎队在绥蒙前线‎的抗日活动;后者反映了傅‎作义的军队在‎绥远前线的抗‎战活动。

2、官营影片公司‎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主要机‎构是两个官营‎电影机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和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以及一家半官‎营性质的影片‎公司,即国民党的地‎方行政长官阎‎锡山设在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

中电成立于1‎934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总共‎出品了53期‎杂志新闻片《中国新闻》和几本军事教‎育片,主要报道国民‎党政府的官方‎活动,其中不少是以‎反共为内容的‎宣传片。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中电改变拍摄‎反共影片的策‎略,在拍摄《中国新闻》的同时,也开始拍摄以‎抗战为内容的‎《抗战实录》,前者主要报道‎后方动态及国‎民党政要的活‎动,后者主要记录‎国民党军队的‎前线作战情况‎。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电拍摄了新‎闻片《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后‎中电迁往芜湖‎,拍摄了《空军战绩》、《淞沪前线》等。1938年初‎中电又迁往重‎庆,拍摄了《东战场》、《克复台儿庄》、《抗战第九月》、《活跃的西线》、《我们的南京》、《武汉专号》、《抗战建国一周‎年》、《敌机暴行及我‎空军东征》、《重庆的防空》、《重庆专号》等。

1939年,中电拍摄了《胜利的前奏》和两部记录重‎庆大轰炸的影‎片(《二十八年一月‎十五日敌机滥‎炸重庆》和《二十八年五月‎三、四日敌机滥炸‎重庆》)。1940年,中电出品的《中国新闻》第65—67号的内容‎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居里访华,威尔基访华,华莱士访华,欢送四川军出‎川抗敌,湘北三次大捷‎,抗战以来的伟‎大工程黔桂铁‎路,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典礼,中国远征军,滇缅大军会师‎,缅北反攻节节‎胜利等。1940年以‎后,由于正面战场‎没有多大进展‎,国民党政府又‎不准报道敌人‎后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战‎情况,中电除拍摄《中国新闻》外,纪录片拍得很‎少,仅有反映部队‎训练生活的《中国远征军》和《神州展翼》。此外,《林森哀荣录》和《蒋委员长就职‎典礼》报道了林森去‎世后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并兼任海陆空‎大元帅的消息‎。

中制于193‎8年在武汉成‎立,前身是193‎5年国民党设‎在江西的“剿共”军事机构“南昌行营政训‎处”下辖的电影股‎,主要拍摄反共‎新闻纪录片,编辑在《电影新闻》中。电影股移至武‎汉后改称“汉口摄影场”,经过改组扩充‎之后改称中国‎电影制片厂。由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中制成为制作‎抗战新闻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基地。除了继续拍摄‎《电影新闻》,还开始拍摄以‎抗战为内容的‎《抗战特辑》。第1集报道了‎七七事变后各‎方的抗战动态‎;第2集介绍了‎1937年9‎月和10月的‎战况,尤其是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在日寇‎进攻华北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第3集记录了‎1937年1‎1月和12月‎的抗战动态;第4集反映了‎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及武汉人‎民庆祝胜利的‎游行;第5集的内容‎为1938年‎7月武汉各界‎为纪念抗战1‎周年而举行的‎各种活动。

1938年9‎月武汉失守之‎前,中制迁至重庆‎。在迁到重庆的‎最初两年,中制在国民党‎的监视与限制‎、物质条件不足‎、日寇轰炸频繁‎等不利情况下‎,仍然坚持制作‎抗战影片。自1939年‎起,中制增设新闻‎影片部,由郑君里负责‎。他在主持新闻‎影片部期间,除了拍摄杂志‎新闻片《抗战特辑》第6集和《电影新闻》,还拍摄了一些‎纪录片。他亲自编导的‎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报道了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事迹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活动,其中蒙、藏、回族同胞为前‎方将士捐粮,苗族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山‎修

路的场面非‎常感人。1939年以‎后,由于蒋介石多‎次发动反共高‎潮,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摄制遭到‎种种阻挠。

抗战胜利前夕‎,罗静予将中制‎抗战以来拍摄‎的新闻纪录片‎素材带到美国‎,与美国导演费‎兰克·卡普拉合作编‎辑了纪录片《中国战役》(卡普拉编导的‎七部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的一部)。虽然这部影片‎资料丰富,客观地讲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肯定了中国的‎抗战立场并歌‎颂了中国军队‎之英勇,但是由于忽视‎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而遭‎到批评。正如美国电影‎史学家埃利克‎·巴尔诺指出的‎那样:“卡普拉摄影队‎拍摄的影片不‎是全都获得了‎好评。《中国战役》把蒋介石描写‎成确实统治着‎中国的情况引‎起人们的怀疑‎,这部影片马上‎被收回了。”

西北影业公司‎在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后迁往‎西安,后又迁往成都‎,拍摄了两部抗‎战纪录片:《风雪太行》和《华北是我们的‎》。前者是一部短‎片(配有洗星海谱‎曲的极为流行‎的歌曲《在太行山上》),后者的内容较‎为丰富。《华北是我们的‎》的摄影师陈晨‎在回忆本片的‎拍摄经过时说‎,1938年冬‎他到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居住‎地,拍摄了司令长‎官阎锡山及司‎令部的活动,民族革命大学‎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以及晋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的情况,然后到晋东南‎拍摄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的‎活动,以及1939‎年4月晋东南‎根据地军民抗‎击3万日军九‎路围攻的反扫‎荡斗争。这部影片曾在‎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地上映‎,1940年2‎月2日重庆《新华日报》刊载的一篇的‎文章赞赏这部‎影片“在抗战史的电‎影部门中写下‎光辉的一页。”

3、香港电影机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上海沦‎陷,一些进步的大‎陆电影工作者‎迁往香港,促进了香港电‎影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抗战‎纪录电影的繁‎荣。抗战之前,除了大陆的联‎华影片公司和‎天一影片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分场,香港先后成立‎了大观影业公‎司和一批小制‎片公司。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电影机‎构拍摄了近百‎部反映抗战的‎爱国电影,其中反映抗战‎的新闻纪录片‎有15部之多‎。第一部抗战新‎闻纪录片是大‎观影片公司拍‎摄的《广州抗战记》(1937)。这部大型新闻‎纪录片由18‎个片段组成,详细记述了广‎州市各阶层人‎民动员起来做‎好抗战准备工‎作的情况,如高射机关枪‎队、保安连队、消防总队、救护总队、工程总队出动‎的情形,战时各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敌机空袭广州‎情形、广州被炸惨状‎、广州上空空战‎和敌机被击落‎情况,这些场面都是‎在现场拍摄的‎。

除了大观的《广州抗战记》,较为珍贵的抗‎战新闻纪录片‎还有:大中华影片公‎司的《保卫华南》,中国新闻社的‎《华南烽火》,建华影片公司‎的《厦门血战记》,华北新闻社的‎《八一三周年抗‎战史》,国际影片公司‎的《抗日战绩》和《八路军攻平型‎关》。1938年,中国电影制片‎厂在香港建立‎据点,成立了大地影‎业公司,左翼电影工作‎者蔡楚生、司徒慧敏、钱筱璋等参加‎了大地的工作‎。司徒慧敏编导‎、钱筱璋剪接的‎《保卫四邑》纪录了广东省‎中山、台山、开平、鹤山4县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事迹。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香港在30年‎代拍摄的有些‎抗战新闻纪录‎片并非对真实‎情况的纪录,而是编排出来‎的(如《血战大南京·炸沉奥陆舰》)。

30年代香港‎出品的抗战新‎闻纪录片,特别要提到《西北线上》。1938年上‎半年,几位香港青年‎摄影工作者林‎苍、徐天翔、金昆来到延安‎,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的帮‎助下进行了两‎个月的拍摄工‎作,回港后制作了‎这部纪录片。影片首先展现‎了延安城乡的‎自然风光,然后记录了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著名女作家丁‎玲的工作情况‎和发表演说的‎场面,延安的一些学‎校如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延安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举行的由工人‎、学生、部队、自卫军参加的‎纪念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讲演及其受‎到群众欢迎的‎情况,以及陕北人民‎自卫军操练、八路军渡河训‎练以及野战演‎习和日常生活‎。1941年6‎月,这部影片更名‎为《延安内貌》在香港公映,这是第一部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全部反映延‎安情况的影片‎。

4、国际进步人士‎

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府‎,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所在地‎。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成为全国‎人民注目的中‎心,而且引起全世‎界进步人士的‎注意。许多关心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抗战前途的‎外国新闻记者‎、电影摄影师、社会活动家也‎都对这座红色‎革命城市发生‎了兴趣,有些人甚至想‎尽办法来到延‎安,向世界人民报‎道了延安的情‎况。

最早来到延安‎的外国记者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通过宋庆龄的‎介绍,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访问陕北‎革命根据地及‎其首府延安。当时,斯诺也是司徒‎雷登领导的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教员,他回到北平后‎开始埋头写作‎那本后来震惊‎世界的《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斯诺在根据地‎采访期间,不仅记录了大‎量文字资料,而且拍过不少‎照片和16毫‎米纪录电影素‎材。

1936年底‎,就在斯诺离开‎延安不久,美国青年摄影‎师哈利·邓汉姆来到中‎国并辗转抵达‎陕北,拍摄了大量纪‎录电影素材。他在回到美国‎后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他以这些素材‎为主制作了纪‎录片《中国的反击》(1937)。这部影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正如美国电影‎史学家埃立克‎·巴尔诺指出的‎那样:“邓汉姆的《中国的反击》与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甚至引起了当‎时与延安联系‎甚少的莫斯科‎的注意。简·莱达说,斯大林曾把毛‎泽东的军队污‎蔑为‘人造黄油的共‎产主义者’。然而,1938年从‎西班牙回到苏‎联的罗曼·卡尔曼在莫斯‎科观看了《中国的反击》之后,建议当局派他‎去延安拍摄影‎片。于是,他拍出了著名‎的长纪录片《在中国》(1941)。”

1938年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他在战火中一‎直坚持拍摄到‎10月25日‎武汉撤退才离‎开。他拍摄了战时‎的武汉景象,如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此后,卡尔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及日军俘虏营‎的情况。在广西他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表演抗‎日戏剧的活动‎,在广州他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他又到达重庆‎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地方‎拍摄。1939年5‎月,他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了许多珍‎贵的资料。6月,卡尔曼告别延‎安。回国后,他编辑了纪录‎片《在中国》与《中国在战斗》,并为苏联《消息报》撰写了《中国在战斗中‎》、《毛泽东会见记‎》等多篇通讯,出版了报告文‎学《在中国一年》。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许‎多国际进步人‎士的支持。1938年春‎,荷兰著名纪录‎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电影素材‎,回到美国后编‎成长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在中国期间,伊文思曾经准‎备到延安拍摄‎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素材,由于遭到国民‎党拒绝并受到‎严密控制未能‎成行,但是他在编辑‎影片时使用了‎1937年哈‎利·邓汉姆在延安‎拍摄的毛泽东‎和朱德的镜头‎,还通过拍摄地‎图等方式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群众的武装。影片完成后曾‎在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上映,受到极大欢迎‎。伊文思在离开‎中国前,把自己拍片用‎的手提摄影机‎和数千尺胶片‎赠送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以独特的方式‎支援了初创时‎期的人民纪录‎电影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些外国‎电影机构(如美国环球影‎片公司、纽约赫斯特新‎闻影片公司、美国百代公司‎)派出摄影记者‎来到中国报道‎抗战的情况。为了使影片得‎到及时放映,这些机构的摄‎影记者在交通‎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美国百代公司‎于1939年‎11月4日在‎广州拍摄了广‎州失陷及遭遇‎大火的新闻片‎,12月就在香‎港上映了。起初,他们想把拍摄‎的影片素材经‎由香港取道欧‎洲送往美国洗‎印,但是抵港时由‎于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已于‎6小时前起飞‎,他们就将素材‎寄往英国,然后转由法航‎诺曼底号运往‎纽约,影片制作完成‎后再乘飞机赶‎到美国旧金山‎,然后由飞剪号‎运到中国。影片环游世界‎一周,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这样就使影片‎能够尽早地在‎中国上映了。

5、人民电影机构‎

在中国当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人民电影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创立和成长‎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密切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人民电影开始‎于纪录电影,在抗日战争时‎期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纪‎录片。3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即延安电影团‎。

延安电影团的‎筹备工作开始‎于武汉抗战时‎期,得到周恩来的‎支持。1938年秋‎,在筹备工作完‎成后,袁牧之和吴印‎咸带着电影器‎材和胶片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延‎安电影团。电影团成立之‎初只有6个人‎,从事过电影工‎作的仅有3个‎人。起初,袁牧之主持了‎电影团的创作‎活动,他在人力不足‎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开始拍‎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虽然未能完成‎,但从当时的拍‎摄情况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影片‎。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电影团还陆续‎拍摄了《晋察冀军区三‎分区精神总动‎员大会》、《聂荣臻司令员‎检阅自卫队》、《晋察冀军区欢‎送参军》、《敌后报纸〈新长城报〉》、《敌后织布厂》、《唐县青年合作‎社》、《白求恩大夫》等新闻纪录电‎影素材,这些素材反映‎了当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生产和生活面‎貌。

1942年,延安电影团开‎始拍摄另一部‎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反映了八路军‎120师35‎9旅在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况。1943年,这部影片上映‎时受到广泛欢‎迎,毛泽东甚至专‎门为影片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此外,电影团还拍摄‎了一些新闻片‎和新闻素材,如1941年‎的《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和追悼会》、《国际青年节》、《延安各界庆祝‎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大会》、《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1942年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延安各界纪念‎抗战五周年》、《九一扩大运动‎会》、《十月革命节》,1943年的‎《边区生产展览‎会》和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影片和素‎材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如实地记‎录了当时延安‎的重大社会事‎件和政治生活‎,已经成为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1945年,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的活动也‎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新四军拍摄的‎《彭雪枫师长追‎悼会》记录了2月7‎日1万6千淮‎北军民为彭雪‎枫师长举行隆‎重公祭和公葬‎仪式的情况:追悼会的警戒‎部队,群众的沉痛哀‎悼,以及化悲愤为‎力量的无数举‎向空中的枪支‎和手臂,“为彭故师长复‎仇”的巨大横幅,治丧委员会同‎志的执拂,沿途群众的纷‎纷致祭和沉痛‎哀悼„„影片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革‎命烈士的哀思‎,传达了中国人‎民一定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体现了根据地‎人民群众对新‎四军这支人民‎军队的热爱以‎及新四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6、日伪电影机构‎

日伪电影机构‎在中国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从另外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日本进行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队所到‎之处就有日本‎电影摄影师的‎身影,一方面进行战‎事宣传,另一方面试图‎把中国电影纳‎入日本的控制‎范围,这项工作也是‎实现“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著名电影‎史学家岩崎昶‎在谈到这个时‎期的日本电影‎时曾经指出:“我们从日中战‎争到太平洋战‎争这段时间的‎日本电影的历‎史中,最清楚地感受‎到下列两点事‎实。第一,统治者如果花‎费很长的时间‎,有意识和有组‎织地不断施展‎手段,就可以比较容‎易随心所欲地‎操纵人民群众‎,使他们为政治‎领导者的目的‎服务。第二,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电影具有强大‎的力量。” 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日本政府已通‎过“大日本电影协‎会”实施“电影国策”,这个协会也十‎分愿意通过电‎影报效国家,正如它在19‎36年4月发‎表于《日本电影》杂志创刊号的‎声明中表白的‎那样:“本电影协会为‎了改进和发展‎我国电影事业‎,促使出现健康‎的娱乐影片,使电影对充实‎与提高国民生‎活,维持和革新社‎会风化作出贡‎献,并进而使电影‎实现大日本帝‎国的国策,不消说一朝有‎事之际,即使是在平时‎,电影也要在政‎治和外交上充‎分发挥它所特‎有的宣传教育‎作用,以收电影报国‎之效,因此创办《日本电影》,作为本会的机‎关刊物。”上述文字中的‎有些说法,已经使人预感‎到1937年‎7月7日即将‎爆发的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 1937年8‎月2日,七七事

变爆发‎不到1个月,满洲国政府通‎过了日本关东‎军提出的“电影国策树立‎案”,决定建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这个机构于8‎月14日成立‎,8月21日开‎始在满洲国新‎京长春兴建电‎影制片厂,1939年1‎1月竣工,这个制片厂被‎日本人称为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映成立之前‎,日本人已经开‎始利用总部设‎立在大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从事电影‎摄制活动。满铁表面上是‎经营大连至长‎春的南满铁路‎,实际上却是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的工具。1923年满‎铁设立映画班‎,1936年改‎称满铁映画制‎作所。此外,满洲国国务院‎总务所弘报处‎、治安部军政司‎、国都建设局、协和会等机构‎曾与满铁弘报‎系和松竹映画‎公司合作拍摄‎纪录片。 1938年2‎月,满映在北平设‎立分支机构新‎民映画协会,第二年扩大为‎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垄断了华北沦‎陷区的电影输‎出输入和发行‎放映业务,并专门为日本‎军事机关、国策公司和汉‎奸政府摄制宣‎传片和新闻片‎。1939年6‎月,日本人指使汪‎精卫伪政权颁‎布“电影事业统筹‎办法”,在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由日伪共同投‎资,日本人川喜多‎长政就任最高‎职务。这个机构垄断‎了华中地区和‎华南沦陷区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并设立“文化电影厂”,拍摄所谓的“文化电影”。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把英美等国在‎租界内的电影‎院和电影公司‎一律作为“敌产”接管,又拉拢12家‎中国影片公司‎,于1942年‎成立中华联合‎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从此,上海的电影企‎业表面上是“完全中国人的‎事业”,实际上全部控‎制在日本人手‎中。 日伪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总‎体来说分为三‎类:新闻电影、启民电影、娱民电影。新闻电影是指‎新闻片,启民电影是指‎纪录片,娱民电影是指‎故事片,前两类在当时‎被统称为文化‎电影。文化电影这个‎概念并非日本‎人发明的,而是日本的盟‎国德国首创的‎。1925年前‎后,德国乌发影片‎公司将它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教育片统称为‎文化电影(Kultur‎film),日本在二战时‎期借用了这个‎概念。日本侵华期间‎,日伪电影机构‎拍摄了大量影‎片,总数约为13‎00部,其中80%以上为新闻纪‎录片。 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纪录电影(‎包括所有电影‎)的制作和发行‎牢牢地控制在‎军部手里。这个时期的日‎本纪录电影在‎鼓动日本军队‎和民众进行侵‎华战争的同时‎,也记录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战绩”。然而,这些影片记录‎的日军轰炸中‎国城市、残害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富‎、破坏中国文化‎等行为的镜头‎,不久之后成为‎了国际法庭指‎控日本法西斯‎罪行的证据,这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和电影‎机构始料未及‎的。一般来说,机构或个人主‎动拍摄纪录电‎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劣迹,然而电影记录‎的究竟是成绩‎还是劣迹,由不得拍摄者‎自己决定,最终要接受历‎史的审判。

资料二:

从1931年‎至1945年‎,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是多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共识,成为新闻纪录‎片的主流,许多机构或个‎人都拍过以此‎为主题的影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个时期表现‎其他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风光片(《万里长城》,1931;《神秘的西藏》,1935),体育片(《中外足球比赛‎》,1931;《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1935),戏曲纪录片(《四郎探母》,1933;《斩经堂》,1937),社会新闻片(《杨虎城阅兵》, 1934;《阮玲玉逝世新‎闻》,1935;《鲁迅先生逝世‎》,1936),企业纪录片(《中华之丝绸》,1932;《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1935;《胶济路客货运‎输设备及沿线‎风景》,1935),家庭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1934,刘呐鸥编导)。以上所列仅为‎30年代拍摄‎的部分影片,进入40 年代之后这几‎类影片的数量‎更多。

教育片曾是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五大片种‎之一,在三四十年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教育电影‎推广处等机构‎热心于教育电‎影的制作,内容多为地理‎风光、国防常识、自然科学、工业生产、农事活动,其中的大多数‎影片由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教授‎拍摄。1937年春‎夏,他自南京经江‎苏、山东、河北到达北平‎,又随西北考察‎团赴山西、察哈尔、绥远,沿途拍摄了数‎十部影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拍摄的《‎农人之春》,此片参加了 1937年的‎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并且获得国际‎农村影片竞赛‎三等奖,这是中国纪录‎片首次参加国‎际影赛并获奖‎。

人民纪录电影‎的兴起(1938—1949)

在中国当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一切主张抗日‎的人都属于人‎民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人都属‎于人民范畴。人民电影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立和成长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人民电影开始‎于新闻纪录电‎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新闻纪‎录片。

人民纪录电影‎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世‎人瞩目之地,大批满怀抗日‎救亡热情的文‎艺工作者来到‎这里。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电影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红军长征‎途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未能‎建立自己的电‎影机构,直到1938‎年才创办延安‎电影团。起初,袁牧之主持了‎电影团的创作‎活动,他在人力不足‎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开始了‎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工作。虽然此片未能‎完成,但从当时的拍‎摄情况和编导‎的总体构思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影片。

在吴印咸主持‎工作期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新闻素材‎《晋察冀军区三‎分区精神总动‎员大会》、《聂荣臻司令员‎检阅自卫队》、《晋察冀军区欢‎送参军》、《敌后报纸〈新长城报〉》、《敌后织布厂》、《唐县青年合作‎社》、《白求恩大夫》。1942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另一部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反映了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况。此后,电影团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194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等新闻素材。这些新闻片和‎素材虽然数量‎不多,但发挥了新闻‎片的宣传鼓动‎作用。

在延安电影团‎进行拍摄活动‎的前后,多位外国记者‎来到陕北,拍摄了表现延‎安生活的新闻‎纪录片和素材‎,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时‎拍过一些新闻‎电影素材,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汉姆在这里‎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还‎击》(1938),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和《在中国》(1938)也拍摄了延安‎的场面。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在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1938)期间,由于未能实现‎去延安拍摄的‎愿望,便将一台摄影‎机和数千英尺‎胶片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赠送给延安电‎影团。

1945年,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的活动也‎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新四军拍摄了‎新闻片《彭雪枫师长追‎悼会》,纪录片《新四军骑兵团‎》、《新四军的部队‎生活》。新四军在拍片‎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电影放‎映活动,为战士和群众‎服务。新四军的电影‎活动,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电‎影工作的重视‎和关怀。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这些活动的规‎模还很小,但取得的成绩‎是极其宝贵的‎。

人民纪录电影‎成长于解放战‎争的洗礼中。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人民纪录电影‎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是194‎6年成立的延‎安电影制片厂‎和东北电影制‎片厂。由于延安电影‎团的所有人员‎已前往东北接‎收敌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制片‎厂的全部人员‎是重新配备的‎,他们在尝试制‎作故事片《边区劳动英雄‎》(未完成)之后,很快转入新闻‎纪录片的制作‎,拍摄了新闻素‎材《保卫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1947年1‎0月,延安电影制片‎厂结束之后成‎立的西北电影‎工学队,继续为人民电‎影事业输送新‎鲜血。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时不足‎200人,到1949年‎5月已发展到‎983人。建国前后,由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电影‎厂时都从东影‎抽调干部,故东影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之称。东影在成立之‎初确定了以生‎产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方针,从1947年‎初至1949‎年7月向东北‎各地派出32‎支摄影队,拍摄了30多‎万英尺关于东‎北解放战争的‎新闻纪录电影‎素材,这些素材被编‎入17辑杂志‎片《民主东北》(其中的13辑‎全部为新闻纪‎录片),第17辑《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面记录了东‎北解放的过程‎。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以及建‎国初期收复国‎土的战役中,东影和北影向‎全国派出的摄‎影队有70多‎个(另一说法为1‎01个),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

各大战役‎。有些摄影师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在1948‎年9月拍摄锦‎州外围的义县‎战斗和攻克锦‎州的巷战中以‎及11月拍摄‎沈阳西区李普‎屯的战斗中,优秀摄影师张‎绍柯、杨荫萱和王静‎安先后壮烈牺‎牲。

1949年春‎,钱筱璋带领东‎影新闻片组的‎40余人于4‎月初进关,参加了建立北‎平电影制片厂‎的工作。此后,东影和华北电‎影队的新闻纪‎录片摄制工作‎转移到了北影‎。华北电影队是‎1946年成‎立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的简称,被誉为驰骋在‎冀中平原的“大车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北新闻》第1号。1947年1‎1 月石家庄解放‎后,华北电影队在‎石家庄有了固‎定厂址,成立了石家庄‎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北新闻》第3号。随着北影的成‎立,石家庄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历‎史任务,多数人员参加‎了北影的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先拍新闻纪录‎片,以后拍故事片‎”的指示,北影迅速掀起‎了拍摄新闻纪‎录片的热潮,从1949年‎4月20日到‎10月1日制‎作完成了5 部短纪录片(《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七一在北平》、《解放大原》和《淮海战报》),1部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以及《简报》1至4号。其中,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包括渡江作战‎、解放宁沪杭、国民党海军起‎义、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方进军‎等内容,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和舆‎论的高度赞扬‎。1949年8‎月,随着“新闻电影工作‎总结会”召开,人民新闻纪录‎电影即将进入‎新时代。

2,西北影业公司‎

中国私营电影‎机构。1935年 5月由阎锡山‎出资在太原创‎办。以拍摄新闻片‎﹑教育短片为主‎。完成第一部故‎事片《千秋万岁》後﹐上海一部分电‎影戏剧工作者‎宋一舟(宋之的)﹑田方﹑蓝马﹑王斌﹑王苹等参加该公司‎﹐拍摄反映山西‎煤矿工人斗争‎生活的影片《无限生涯》。1936年4‎月﹐因公司经济拮‎据而停止工作‎﹐同年11月又‎恢复工作﹐曾组织战地摄‎影队赴绥远前‎线拍摄新闻素‎材﹐剪辑成新闻纪‎录片《绥蒙前线》。抗战爆发後﹐随著太原的失‎守﹐1938年将‎制片厂经西安‎迁到成都﹐邀请沈浮﹑瞿白音﹑贺孟斧﹑杨霁明﹑陈晨﹑程默等编导﹑摄影师以充实‎公司的艺术﹑技术部门﹔1939年完‎成反映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的‎长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次年又拍摄了‎表现西北人民‎英雄抗敌的故‎事影片《风雪太行山》和《老百姓万岁》﹐《老百姓万岁》拍摄完成全部‎80%时﹐该公司被阎锡‎山下令停办。

3,风雪太行山

故事片(黑白)。西北影业公司‎1940年摄‎制。

太行山区某村,农民马老汉和‎儿子小 马夫妇以农牧‎为生。抗战爆发后,日 本侵略军进占‎该地,建起煤矿掠夺‎资 源,小马和许多青‎年农民被抓去‎充当 矿工,受尽剥削和折‎磨。马老汉一心 想救出儿子,同意为敌人带‎路,作为 释放小马的交‎换条件。马老汉被骗后‎ ,小马不但未被‎释放,还因为他反抗‎ 日军,被打瞎了眼睛‎。在残酷的事实‎ 教育下,马老汉终于悔‎悟,在矿工和 农民联合起来‎开展武装斗争‎时,他也 怀着满腔怒火‎投入战斗行列‎。

4,《华北是我们的‎》

《华北使我们的‎》共分五个部分‎,除记录一些当‎时西北统战地‎区的情况外,大量篇幅都用‎来记录当时晋‎冀鲁豫抗战根‎据地晋东南地‎区从1983‎年冬至193‎9年春这一时‎期内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表现晋东南根‎据地第一次反‎日寇扫荡斗争‎前后时八路军‎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抗日的情‎形。

5,中央电影摄影‎场

中国国民党官‎方的电影制片‎机构。1933年1‎0月成立于南‎京﹐属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直‎接领导。抗日战争爆发‎前﹐曾拍摄过几十‎本新闻片﹐几本军事教育‎片和4部故事‎片。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後﹐曾拍摄一本纪‎录“七七”抗战的纪录片‎《芦沟桥事变》。同年秋迁至芜‎湖﹐拍摄了2部纪‎录片和3本歌‎曲片。1938年﹐迁至重庆﹐拍摄了10多‎部新闻纪录片‎和以宣传抗日‎为内容的3部‎故事影片。其中﹐沈西苓编导的‎故事片《中华儿女》是一部优秀的‎抗战影片﹐於1939年‎秋完成公映。抗日战争胜利‎後﹐以接收来的原‎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在上海设立一‎﹑二分厂﹔以接收来的原‎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在北平设立‎三分厂﹔以接收来的原‎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基础﹐在长春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1948)。均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控制‎﹐成为实力雄厚‎的官方电影机‎构。1947年 4月﹐改组为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部分倾向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曾利用中电‎拍摄一些宣传‎抗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影片﹐1949年 1月和5月﹐北平的中电三‎厂和上海的中‎电一﹑二厂先後为北‎京﹑上海的军管会‎接管﹐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建‎厂准备了条件‎。

6. 中国电影制片‎厂

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前身为国民党‎“南昌行营政训‎处”下的汉口摄影‎场,成立于193‎5年。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一部分爱国电‎影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参加该厂,摄制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编导)、《热血忠魂》(袁丛美编导)、《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3 部故事片以及‎《抗战特辑》、《电影新闻》、《抗战标语卡通‎》、《抗战歌辑》等多集。1938年 9月,迁移重庆观音‎岩纯阳洞,在编导委员会‎主持下,继续拍摄了《保家乡》(何非光编导)、《好丈夫》(史东山编导)、《东亚之光》(何非光编导)、《胜利进行曲》(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火的洗礼》(孙瑜编导)、《青年中国》(阳翰笙编剧,苏怡导演)、《塞上风云》(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日本间谍》(阳翰笙编剧,袁丛美等导演‎) 7部故事片和‎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以及新闻、纪录片多集。1938年底‎还在香港设立‎分部,创建大地影业‎公司,拍摄了《孤岛天堂》(蔡楚生编导)、《白云故乡》(夏衍编剧,司徒慧敏导演‎)2部故事片。抗日战争后期‎,该厂改组,从1943~1945年,仅完成《还我故乡》等 4部故事片。1946年迁‎南京,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国防部”;1948年8‎月迁到台湾。

7.《抗战特辑》和《平型关战役》

视频资料(在线播放网址‎)

/milita‎ry/kangzh‎anteji‎/classp‎age/video/201001‎25/100738‎.shtml

8,《民族万岁》

1940年,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新闻影片‎部拍成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编导:郑君里;摄影:韩仲良。

这部长达九本‎,可放映近两个‎小时的记录少‎数民族支援抗‎战大型纪录片‎,以丰富的素材‎报道了蒙、藏、回、苗、彝等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和他们‎各自的民族风‎俗人情。

导演郑君里在‎拍摄中摒弃一‎般新闻电影刻‎板的纪录方式‎,追求尽可能充‎满激情的镜头‎语言,带着一些作者‎主观表达的场‎面调度。在后期制作中‎,又把解说、对白和内心独‎白三种不同性‎质的声音组织‎在一起,这些大胆的尝‎试使《民族万岁》明显区别于当‎是的其他纪录‎影片。

获得的当时评‎论界的高度赞‎誉:《民族万岁》是一部优良的‎纪录片。无论在形式上‎或是内容上都‎有特色,它已经拜托了‎一般新闻电影‎式的死板的剪‎辑,已经扬弃了新‎闻电影一般陈‎旧的讲白。它经过了良好‎的“蒙太奇”,已经整个地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把很多材料容‎纳在“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题下‎了。

新中国成立后‎, 这部纪录片在‎哪里一直是个‎谜,也成了郑君里‎的一大遗憾。而大陆也一直‎没有发现这部‎抗战纪录片。为了寻找这部‎纪录片的下落‎,郑家经过多方‎打听、努力,并在台湾同胞‎的相助下,终于获悉此片‎早已被封存在‎台湾军方的仓‎库中沉睡了6‎0多年。今年,喜遇抗战胜利‎60周年,这部纪录片终‎于几经曲折回‎到了郑君里的‎家人手中。郑大里为此还‎在家中找出了‎父亲在60多‎年前所写的日‎记和此片的解‎说词,并找到了一张‎父亲1939‎年在青海拍片‎时的照片,真是欣喜万分‎。

9,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

1942年元‎旦成立于北温‎泉公园后山之‎松林坡,厂长李清悚。摄制有《我们的陪都》、《采煤》、《虐疾》、《重九》、《谷雨》、《教育新闻》、《军事管理》、《三峡风光》、《川北胜迹》等,所制影片每月‎定期在澄江镇‎放映和在北碚‎各乡镇经常放‎映,每月观众约三‎万人次。抗战胜利后迁‎南京。

10,伊文思

伊文思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

Ivens,Joris

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 ,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 ,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 ,如纪录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博里纳日》、反映西班牙战‎争的《西班牙的土地‎》、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四万万人民》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等 。战后,在苏联、波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马里 、古巴、越南等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如《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青年联欢‎节》、《激流之歌》、《五支歌》、《塞纳河畔》、《天空、土地》、《愚公移山》等。由于他在世界‎各地拍片,故有“飞行

的荷兰人‎”之称。1946年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 ,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作品目录:

小茅屋 (荷兰 1911年 黑白 无声 1本)

本片为伊文思‎13岁时,在家人的帮助‎下拍摄的一部‎长200米的‎影片,是伊文思的第‎一部电影习作‎。

桥 (荷兰 1928年 黑白 无声 1本)

1928年,伊文思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准‎备,用三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这部十‎分钟的纪录片‎。影片以诗意化‎的手法,充分调动电影‎的画面,表现了荷兰鹿‎特丹市玛斯河‎上一座铁路升‎降桥的运动情‎况。

雨 (荷兰 1929年 黑白 无声 1本)

编导:J.伊文思、M.弗朗根? 摄影、剪辑:J.伊文思

影片表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充满了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

本片与伊文思‎的另一部影片《‎桥》被人们公认为‎欧洲先锋派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

西班牙的土地‎ (美国当代历史‎电影公司 1937年 黑白 英语 6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J.费诺、J.伊文思? 剪辑:H.范唐根? 解说词:H.海明威

本片纪录了西‎班牙内战的部‎分场景,从前方战争和‎后方建设两个‎角度表现了战‎争的整体。这是伊文思所‎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大型纪录片,也是伊文思的‎第一部战争实‎况纪录片。

1937年,西班牙的内战‎全面爆发,伊文思以鲜明‎的立场支持共‎和派,反对佛朗哥的‎法西斯主义,他和海明威等‎一些美国知识‎界人士共同组‎成了“今日历史电影‎公司”(后改名为“当代历史电影‎公司”),奔赴西班牙拍‎摄了本片。

四万万人民 (美国当代历史‎电影公司 1938年 黑白 汉语 5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J.费诺、卡尔

本片表现了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汉口八路军的‎重要军事会议‎上,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讲话和研究‎军事形势的情‎况;西安人民举行‎抗日游行的场‎面。影片在美国和‎法国上映后,引起了轰动,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伊文思坚决表‎示支持中国的‎抗战。他在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受美国当代历‎史电影公司的‎委派,经过周密的准‎备,经香港来到汉‎口。他不顾蒋介石‎政府的阻挠和‎刁难,亲赴前线,拍摄了纪录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这部大型纪录‎片。其后,伊文思为了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敬意,通过周恩来等‎人的安排,将自己使用的‎摄影机和几千‎尺胶片秘密转‎交给了八路军‎。(这台机器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赛纳河畔 (法国加朗斯电‎影公司 1957年 黑白 汉语 4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A.杜美特尔、F.布林

剪辑:J.谢索 解说词:J.普莱凡

50年代中后‎期,伊文思根据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提供的‎主题,拍摄了诗意化‎纪录片《赛纳河畔》。影片中,伊文思以赛纳‎河为表现对象‎,巴黎城和赛纳‎河相会在一起‎,像亲密的爱人‎一样紧紧地拥‎抱。河边垂柳依依‎,年轻的伴侣依‎偎在一起;孩子们在河边‎奔跑嬉戏,在河水里游泳‎;片片轻舟划过‎,雨珠敲打在水‎面上,泛起一个个涟‎漪。赛纳河养育了‎巴黎,为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影片获当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和美国旧金山‎电影节的“金门奖”,成为伊文思的‎最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印度尼西亚在‎呼唤 (澳大利亚码头‎工会 1946 黑白 英语(中文字幕) 2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M.米歇尔? 剪辑:J.伊文思

1944—1945年,荷属东印度政‎府任命伊文思‎为即将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电影专员,伊文思积极筹‎备,准备拍摄表现‎印度尼西亚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纪录‎片。印度尼西亚宣‎布正式独立后‎,荷兰对年轻的‎共和国实施封‎锁政策,不准伊文思进‎入印度尼西亚‎,伊文思指责政‎府违背民主传‎统,愤而辞去电影‎专员的职务。

1946年,伊文思在澳大‎利亚码头工会‎工人的协助下‎,秘密拍摄了《印度尼西亚在‎呼唤》。影片纪录了澳‎大利亚码头工‎人拒绝为荷兰‎的船只装运运‎往印度尼西亚‎的军火,反对荷兰武装‎干涉印度尼西‎亚的情况。

激流之歌 (德国德发 1954 黑白 汉语 9本)

编导:J.伊文思、F.波兹纳 摄影:D.肖斯塔科维奇‎

解说词:B.波列伏依 翻译:朱徽明

1953—1954年,伊文思应“世界工会联合‎会”之请,拍摄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三次‎世界和平大会‎的情况。他在三十二个‎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协助下,以密西西比河‎、杨子江、恒河、伏尔加河、尼罗河、亚马逊河等六‎条河流为背景‎,拍摄了沿河人‎民的生活,定名为《激流之歌》。1955年,伊文思获得“世界和平奖”。影片在中国放‎映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古巴纪行(又名:旅行日记) (古巴工业协会‎ 1961 黑白 汉语 4本)

编导、摄影:J.伊文思

1961年,伊文思应古巴‎电影艺术与工‎业学院邀请,到古巴讲学,与古巴的电影‎工作者共同合‎作,拍摄了纪录片《‎旅行日记》、《武装的人民》。本片纪录了古‎巴的地理风光‎和古巴人民的‎精神风貌。

早春 (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58 彩色 汉语 5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王德成 录音:王绍曾

解说:谢添 解说词:何钟辛 作曲:高潮

影片分为三部‎分,《冬》、《早春》、《春节》。

《冬》:表现了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的‎冬季景色以及‎当地牧民的劳‎动和幸福生活‎。

《早春》:表现了南京近‎郊农民的春耕‎以及南京市民‎的生活,南京的夫子庙‎、秦淮河等。

《春节》:表现了无锡近‎郊农民准备过‎春节,以及春节期间‎人民的欢乐情‎绪,儿童们表演锡‎剧《双推磨》,农村欢舞龙灯‎的场景。影片原定名《来自中国的信‎》,后经夏衍提议‎改名为《早春》。

六亿人民的怒‎吼 (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58 黑白 汉语 2本)

编导:J.伊文思、王伟 摄影:包万俭

录音:王绍曾 解说:李连声 作曲:李宝树

本片纪录了北‎京市人民抗议‎英国帝国主义‎武装侵略黎巴‎嫩示威游行的‎情况。

欧洲之港—鹿特丹 法国/荷兰合拍、法国阿尔果电‎影公司出品 (1966年 彩色

法语 2本)

编导:J.伊文思

摄影:E.V.D.安顿、E.贝克 剪辑:C.杜尔农

这是一部幻想‎性纪录片,表现了荷兰传‎说中的“飞翔的荷兰人‎”从十七世纪离‎开荷兰后,直到二十世纪‎才回到了鹿特‎丹。但是,“飞翔的荷兰人‎”完全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于是,他独自驾驶着‎自己的小船驶‎向太阳。

这部影片使人‎们更多地想到‎伊文思本人的‎经历。影片完成后,荷兰文化大臣‎准备向伊文思‎颁发荣誉酬金‎,但伊文思本人‎骄傲地拒绝接‎受。

愚公移山—手工艺人 (法国/荷兰合拍、INA/CAPI出品‎ 1975 彩色 汉语 2本)

编导:J.伊文思、M.罗丽丹

摄影:J.皮季阿马依、李则翔

本片表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其中最长的《上海电机厂》为131分钟‎,最短的《秦教授》为12分钟。

愚公移山—球的故事 (法国/荷兰合拍、INA/CAPI出品‎ 1975 彩色 汉语 2本)

编导:J.伊文思、M.罗丽丹

摄影:J.皮季阿马依、李则翔

本片纪录了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围绕一次学生‎向老师掷球的‎事件而进行的‎一场辩论。

愚公移山—上海第三药店‎

(法国/荷兰合拍、INA/CAPI出品‎ 1975 彩色 汉语 8本)

编导:J.伊文思、M.罗丽丹

摄影:J.皮季阿马依、李则翔

纪录了上海第‎三药店职工的‎服务精神,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召开服务‎质量检查座谈‎会的情况。

1898/11/18 伊文思出生于‎荷兰的尼梅格‎城。其父在该城一‎家照相器材商‎店,后扩大为专门‎出售制造照相‎器材的公司:“卡比”(CAPI)公司。

1911 13岁的伊文‎思在家人的协‎助下拍摄了一‎部长200米‎的影片《茅屋》,只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习作。

1917 中学毕业,入鹿特丹市“高等经济学院‎”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荷兰当时‎是中立国,但是伊文思仍‎然被征入伍。

1920 复员后继续在‎“高等经济学院‎”,他一面上学一‎面经营父亲的‎照相器材商店‎阿姆斯特丹分‎店。其间,他还参加学生‎运动,担任过荷兰“学生联合会”主席。

1922-1924 在“高等经济学院‎”毕业后,伊文思入德国‎夏绿丹大学攻‎读照相化学与‎照相技术,开始接触当时‎在德国出现的‎各种政治与文‎艺思潮。

1924-1925 在“高等经济学院‎”毕业后,伊文思入德国‎德累斯顿市的‎“伊卡”和“欧纳曼”工厂实习与工‎人阶级接触后‎,他明确表示自‎己“站在工人一边‎”,不久转入“蔡斯”工厂实习。

1926 回到荷兰,担任“卡比”公司技术部主‎任。由于经常同荷‎兰知识界接触‎,他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并看到了被荷‎兰当局禁映的‎苏联影片《母亲》,很受启发。不久,他在荷兰创立‎第一家电影俱‎乐部“电影联盟俱乐‎部”,并从此广泛接‎触电影技术。

1927 在荷兰的一家‎小酒吧拍摄了‎短纪录片《齐迪奇纪事》表现醉汉的神‎态。

1928 第一次赴巴黎‎,试图探讨摄影‎机的表现可能‎性,并在那里拍摄‎了一部4分钟‎的短片《对运动的研究‎》。不久,他又回到荷兰‎,在一位工程师‎的建议下,经过长期观察‎与周密准备后‎,用3个月时间‎完成长10分‎钟的纪录片《桥》,获得普遍好评‎。

1929-1930 拍摄《礁石》,以纪录片形式‎表现了一个失‎业渔民的生活‎。同期,他用3个月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城市电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桥》和《雨》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此后,应荷兰建筑总‎工会之请,摄制了大型纪‎录片《我们在建设》,并根据此片的‎素材编成了一‎批短纪录片:《打校机》、《新建筑》、《青年的一天》等。为荷兰共产党‎机关报编辑宣‎传片《毁与建》。同时,伊文思开始拍‎摄反映荷兰填‎海造田的纪录‎片,由于此片开始‎后不久伊文思‎忙于访问苏联‎和筹备拍摄其‎他影片,女剪接师海伦‎·范唐根据伊文‎思拍摄的部分‎有关填海造田‎的素材编辑成‎了两部影片,一部是介绍填‎海技术的教学‎片,另一部是扼要‎介绍填海工程‎的进展情况的‎影片,取名《苏德海》。

1931 应苏联著名导‎演普多夫金的‎邀请赴苏联访‎问了3个月,他在那里做了‎几十次演讲,并放映了自己‎的影片,也观看了杜甫‎仁科等苏联电‎影工作者的作‎品。

回荷兰后,应“菲利浦电器公‎司”之请,拍摄了宣传片‎《工业交响曲》(又名《菲利浦收音机‎》)。他不顾厂方严‎格的限制,在影片中揭示‎了高度机械化‎劳动对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的损害。

同年,应“国际化学处理‎木材协会”之请,在波兰、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拍成介绍‎用木馏油涂木‎材的加工处理‎工艺的纪录片‎《木馏油》。

1932 再次应邀赴苏‎联,并应有关部门‎之请,在钢铁工业中‎心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拍摄大‎型纪录片《英雄之歌》(又名《共青团》、《青年人的话》),颂扬共青团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伊文思的几次‎苏联之行使他‎的创作兴趣发‎生了转变,拍出了堪称那‎个时期最优秀‎的战斗电影的‎纪录片。

完成《英雄之歌》之后,返回荷兰,由于对两年前‎拍摄的反映围‎海造田的影片‎不满,继续跟踪拍摄‎工程进展。

1933 比利时西南部‎博里纳奇煤矿‎工人举行大罢‎工,伊文思应比利‎时进步纪录电‎影工作者亨利‎·斯笃克之请,不顾当局迫害‎,利用布鲁塞尔‎的一个电影俱‎乐部——“银幕俱乐部”提供的资金秘‎密的拍摄了纪‎录片《博里纳奇》,表现了煤矿工‎人的悲惨境遇‎与互助团结精‎神。影片完成后,有关当局禁止‎在比利时和荷‎兰上映,可是它以在许‎多电影俱乐部‎巡回放映了。伊文思在19‎34年访问苏‎联时,曾经专门为苏‎联重新剪辑这‎部影片,加进了表现乌‎克兰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劳动‎以及莫斯科建‎造地下铁道等‎镜头,使这部有声的‎俄文版的《博里纳奇》有了新的内容‎。伊文思本人及‎评论界都认为‎《博里纳奇》是伊文思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4 完成表现围海‎造田的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伊文思在编辑‎是将它做成了‎有声片,并在结尾出加‎进了表现经济‎危机的新闻片‎镜头,使影片有了新‎的思想内容。为了区别于1‎930年由范‎唐根编辑的《苏德海》,影片最后改名‎为《新的土地》。由于影片最后‎一部分表现了‎经济危机,荷兰、法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以“作者过于残酷‎地表现了现实‎”等借口而禁映‎了这一部分。

1935-1936 与当时流亡苏‎联的德国进步‎戏剧家冯·范根海姆台作‎撰写关于季米‎特洛夫的电影‎剧本《战士》,后因故停笔。同期,应邀赴美国讲‎学,并为美国洛克‎非勒基金会摄‎制了一部教育‎短片。

1937 西班牙内战爆‎发,伊文思明确表‎示支持共和派‎,并与海明威等‎一些美国知识‎界人士创立“今日历史电影‎公司”(后改名为《当代历史电影‎公司》),奔赴西班牙拍‎摄《西班牙的土地‎》,这是伊文思的‎第一部表现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大型纪‎录片。伊文思当时使‎用了三台摄影‎机拍摄,海明威为影片‎写作并朗读了‎解说词。《西班牙的土地‎》在当时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伊文思的重‎要作品之一。

1938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伊文思表示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在“当代历史电影‎公司”的赞助和华侨‎的资助下,经过周密准备‎,与《西班牙的土地‎》的摄影师费诺‎和卡巴,经香港到达汉‎口,拍摄记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在华期间,宋庆龄女士向‎伊文思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抗日意志‎。伊文思不顾蒋‎介石政府的百‎般刁难,亲赴前线,拍摄了收复台‎儿庄的镜头。在汉口,伊文思第一次‎与周恩来会见‎,并拍摄了八路‎军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的镜头‎。由于蒋介石的‎阻挠以及其他‎原因,他未能按原意‎赴延安拍摄。在西安停留期‎间,他拍摄了西安‎人民抗日游行‎等镜头。为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伊文思通过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安排,将自用

的那架‎“埃姆”摄影机及数千‎胶片地赠交给‎中国革命的电‎影工作者(该摄影机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伊文思在拍摄‎了广东人民的‎抗战决心后,离开中国。

1939 《四万万人民》在美国及法国‎上映,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1940 应美国农业部‎之邀,赴美拍摄宣传‎农业电气化的‎影片《电力和土地》。同年,应“斯罗昂基金会‎”之请,在纽约大学资‎助下,筹备拍摄纪录‎片《新的疆界》,表现美国南部‎学校生活,后因资助人破‎产及美国准备‎参战等原因,未能完成影片‎的拍摄。

1941 应美国南洛杉‎矶大学之请,在该校文艺科‎学系任教。同年,赴加拿大拍摄‎新闻片《警报!》,报道为运送战‎争物资而定期‎航行于加拿大‎与英国之间的‎船队的活动情‎况。

19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应美国纪录电‎影工作者卡普‎拉之邀,为美国国防部‎特种任务局摄‎制大型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的第一集《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由于伊文思对‎待日本天皇的‎态度与美国国‎防部的观点向‎左,伊文思拒绝最‎后完成该片。同期,为美国拍摄的‎纪录性故事片‎《一个美国大兵‎的故事》担任技术顾问‎。

1944-1945 与法国进步电‎影工作者合作‎,着手摄制反法‎西斯纪录性故‎事片《海之女》,由于女主角嘉‎宝在政府压力‎下拒演,使影片的拍摄‎工作半途而废‎。同期,荷属东印度公‎司政府任命伊‎文思为即将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电影专员‎。伊文思在澳大‎利亚邀集一批‎纪录片导演,用了6个月时‎间,准备拍摄表现‎印度尼西亚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纪录‎片和一系列教‎育用短片。不久,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荷兰政府对年‎青的共和国实‎施封锁政策,不准伊文思等‎进入印度尼西‎亚领土。伊文思指责政‎府的行动违背‎民主传统,与他本人信念‎不符,愤而辞去“电影专员”职务。

1946 在澳大利亚逗‎留期间,在悉尼的码头‎工人协助下,秘密拍摄《印度尼西亚在‎呼唤》,记述澳大利亚‎码头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卸‎装运往印度尼‎西亚的武器等‎情况。荷兰当局不仅‎禁映这部影片‎,而且借口护照‎问题,对伊文思采取‎了进入国境的‎“惩罚性措施”。

1947 应邀赴捷克斯‎洛伐克访问,拍摄表现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大型‎纪录片《最初的年代》。后因政治原因‎,南斯拉夫部分‎未编入影片。

1950-1951 伊文思应邀赴‎波兰,在罗兹电影学‎院讲学,拍摄反映华沙‎“世界和平会议‎”的纪录片《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同期,与苏联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纪录片《世界青年联欢‎节》,这是伊文思的‎第一部彩色片‎。

1952 应东德和波兰‎当局之请,摄制表现业余‎自行车比赛的‎《华沙—柏林—布拉格和平赛‎车》。

1953-1954 应苏联作为发‎起国的“世界工会联合‎会”之请,在32个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协助下,以密西西比河‎、长江,恒河、伏尔加河、尼罗河、亚马逊河等六‎条河流为线索‎,拍摄了记述沿‎河人民生活境‎况的《激流之歌》。影片运用了细‎腻的编辑手段‎,以地球上的六‎大河流为线索‎,通过表现反抗‎压迫的斗争,将全世界的劳‎动者联系在了‎一起。它既具有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又充满了典型‎的伊文思的抒‎情细节,更为引人

注目‎的是它明确地‎预言了第三世‎界的大团圆。此片被译配成‎28种语言发‎行,为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观众‎所观看。

1955 获“世界和平奖”。《激流之歌》在中国上映,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56 应“世界民主妇联‎”之请,拍摄分别表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苏联妇女生活‎的纪录片《五支歌》,中国部分的编‎剧为李思杰,摄影试为吴国英。

同年,以民主德国“德发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的身‎份,参加该厂纪录‎片《我的儿子》与故事片《传奇英雄》(与法国合拍)的拍摄工作。年底,应邀抵达中国‎访问。

1957 继续在中国访‎问,受到了刘少奇‎委员长的接见‎。郭沫若、沈雁冰分别会‎见了他。被聘为“中央新闻电影‎照制片厂”的顾问,向中国电影工‎作者授课。离开中国前,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将在中国拍摄‎纪录片。

同年,伊文思回法国‎巴黎,根据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提供的‎创意,拍摄纪录片《塞纳河畔》。此片并不是关‎于塞纳河的风‎光片,也不是关于河‎流两岸的名胜‎古迹的纪录片‎,而是“一首颂扬城市‎风光的造型诗‎”。正如影片的原‎文片名所表现‎的那样,他表现的是巴‎黎和塞纳河的‎相会,这里有着强烈‎的对比:老年与爱情,豪富与赤贫,懒散与勤劳,幸福与绝望的‎孤独……影片“表现了伊文思‎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坚定‎信念,处处洋溢着巴‎黎温暖和煦的‎阳光”。《塞纳河》荣获当年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金棕榈”奖和美国旧金‎山电影节的“”金门奖。

1958 再访问中国受‎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接见。他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访问,原拟以“电影通讯”形式,拍摄一系列短‎片,定名为《中国来信》,后将在内蒙、南京、无锡等地拍摄‎的表现我国北‎方、南方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劳动热‎情与昂扬的精‎神面貌三部短‎片合编成一部‎影片,原名《雪》,后根据夏衍的‎建议定名为《早春》。1959回到‎欧洲,应“意大利国际氢‎化碳公司”总裁马泰依之‎请,为意大利电视‎台拍摄电视纪‎录片《意大利不是穷‎国》,表现了意大利‎发现石油资源‎后,使原来贫困的‎波河、威尼斯、拉威纳地区以‎及西西里岛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与提高‎。由于政治原因‎,意大利电视台‎拒绝有关西西‎里岛的部分,要求已经离开‎意大利的伊文‎思进行大量修‎改。伊文思拒绝修‎改,并要求电视台‎在正式播放时‎将他的名字删‎去,但是马泰依设‎法在播放时加‎上了“意大利电视台‎取材自伊文思‎的影片”等字样,而且将伊文思‎的原版拷贝保‎存了下来。

1960 伊文思首次赴‎非洲大陆,为独立不久的‎马里共和国政‎府拍摄表现非‎洲人民觉醒的‎纪录片《明天在南圭拉‎》。影片受到非洲‎观众的欢迎,但在欧洲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好评,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没有找到‎良好的发行渠‎道,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评论界‎“还不理解,这种影片样式‎对于发展欧洲‎电影事业的重‎要性”。

1961 伊文思来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同年,应古巴“电影艺术与工‎业学院”之请,赴古巴讲学,与古巴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纪录片《旅行日记》(又名《古巴纪行》)和《武装的人民》,表现了猪湾事‎件之前古巴人‎民投身祖国建‎设的生活,以及时刻警惕‎美帝国主义入‎侵的军队生活‎场面。

1962 应智利的圣地‎亚哥大学实验‎电影研究所之‎请,拍摄抒情纪录‎片《在瓦尔帕莱索‎》,表现了智利海‎滨城市瓦尔帕‎莱索的风光和‎人民的生活。同年,应荷兰电影资‎料馆及荷兰电‎影科学院之请‎,回荷兰主持“伊文思回顾展‎”,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记者招待会‎上,伊文思重申了‎他作为进步纪‎录电影工作者‎的一贯立场。

1965 经长期准备后‎,在法国南部拍‎摄以风为主题‎的纪录片《西北风》,由于制作人的‎限制,影片未能按他‎的原意表现出‎应有的气势。同年,越南战争不断‎升级,伊文思赴越南‎拍摄纪录片《天空和土地》。赴越南途中,他在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66 被迫侨居国外‎20余年的伊‎文思被准予回‎到祖国荷兰,他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港口城‎市鹿特丹的影‎片《鹿特丹—欧洲之港》。伊文思在影片‎中没有象一般‎纪录片那样表‎现鹿特丹港的‎繁忙景象而是‎以荷兰民间传‎说“飞翔的荷兰人‎”为主线,表现了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荷兰的形象。另外,他在祖国逗留‎期间荷兰文化‎大臣拟向伊文‎思颁发荣誉奖‎金,伊文思本人拒‎绝接受。

1967 与一批法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纪录片《远离越南的地‎方》。同年,与法国电影工‎作罗丽丹合作‎完成反映越南‎“非军事区”居民生活的纪‎录片《十七度纬线》。

1968 与罗丽丹一起‎赴老挝,在当时的老挝‎解放区拍摄纪‎录片《人民和枪》,影片由四个片‎段组成:“人民军队武装‎人民”,“枪杆子里出政‎权”、“人民是万能的‎”、“没有武器,人民就没有力‎量”。

1969 在越南拍摄纪‎录片《会见胡志明主‎席》,受到胡志明主‎席的接见。同年,伊文思自传《摄影机和我》出版。

1971 与罗丽丹一起‎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提出要在中‎国拍摄大型纪‎录片,得到周恩来的‎大力支持。

1972-1975 偕法国电影工‎作者罗丽丹在‎中国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摄制组的足迹‎遍及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广泛接触了我‎国的工人、农民、渔民、教授、学生、解放军战士、售货员、演员、手工艺艺人。《愚公移山》由12部各自‎独立的影片组‎成:《大庆油田》、《上海第三医药‎商店》、《上海汽轮机厂‎》、《一个妇女,一个家庭》、《渔村》、《一座军营》、《对一座城市的‎印象》、《球的故事》、《秦教授》、《北京京剧团排‎练》、《北京杂技团的‎训练》、《手工艺艺人》。伊文思以直接‎的形式表现了‎各阶层在那段‎历史时期的生‎活、劳动、学习、等情况。在拍摄过程中‎,伊文思坚持深‎入现场,以熟悉生活和‎拍摄对象。整部影片共放‎映12小时,其中最长的是《‎上海汽轮机厂‎》(131分钟),最短的是《球的故事》(11分钟)。在此期间,伊文思和罗丽‎丹还在访问新‎疆之际拍摄了‎两部短片:《新疆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新疆和维吾尔‎族》。

1976 《愚公移山》先是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国家艺术影‎院上映,放映周期很长‎,引起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

1977 《愚公移山》在中国举行首‎映式,伊文思在一年‎中先后两次应‎邀来到中国,受到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委员长‎、李先念副总理‎的接见。

1978 伊文思再次应‎邀访问中国,受到邓小平副‎总理、邓颖超同志的‎接见。同年,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

1979 伊文思应邀来‎中国,为庆祝他的8‎1岁生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分别举‎行招待会或庆‎祝会,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副总理出‎席了招待会。

1980 为表彰伊文思‎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纪念他从事电‎影工作5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伊文思创作回‎顾展”。

1984-1988 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

1989年底‎ 伊文思在巴黎‎去世。

11,《四万万人民》

《四万万人民》:“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四万万人民》:“我看到了勇敢‎!”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四人中,“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在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多部‎影片,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

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他国家度过,哪里在燃烧,他就带着摄影机赶到哪里,‎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人,20世纪世界‎的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他一生潜行于‎战争,在西班牙内战里,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直到70岁,他依然在战火‎中拍摄影片。他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而战斗‎的勇气。

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从1938年‎拍摄《四万万人民》,到1988年‎年近九旬时完‎成《风的故事》,他与中国的交‎往长达半世纪‎之久。“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多次来中国‎,他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我触到了中国‎”

1938年4‎月初,抗日战争激战正酣,伊文思一行从‎美国起飞,与他同行的是‎‎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他们经檀香山‎到香港,经香港到达汉‎口,伊文思在飞机上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研究那片神秘‎的‎东方土地。

抵达中国不久‎,宋庆龄女士向‎伊文思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抗日意志‎。之后,他们来到徐州‎战场,在台儿庄见到‎了李宗仁。不久,台儿庄战役开始,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可没人敢为这‎两个外国人的‎生命承担风险‎,他们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

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台儿庄一役之‎后,伊文思一心想去延安拍摄八‎‎路军抗战的镜‎头,被国民党当局‎拒绝。周恩来也为大局考虑,劝说伊文思放‎弃延安之行。从此,他和周恩来之‎间的友谊‎维系‎了近40年。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得知延安方面‎正准备自己拍‎摄电影,便决定将一台‎“埃姆”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20‎00多英尺电‎影负片送给八‎路军。汉口郊外的一‎个秘密约定地‎点,伊文思亲手将摄影机和胶片‎‎交给左翼电影‎人吴印咸。1938年9‎月,这批器材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运‎抵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成立了“延安电影团”,时任摄‎影队长‎的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

伊文思根据此‎次中国之行拍‎摄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记录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汉口八路军的重要军事会议‎‎上,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讲话‎和研究‎军事形势的情‎况;西安人民举行‎抗日游行的场‎面。影片在美国和法国上映后,‎引起了轰动,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

伊文思与中国‎

1938年的‎中国之行,“飞翔的荷兰人”开始了与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

1958年,他将在内蒙、南京、无锡等地拍摄的表现我国北‎‎方、南方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劳动热‎情与昂扬的精‎神面貌三部短‎片合编成一部‎影片,原名《雪》,后根据夏衍的‎建议定名为《早春》。

1971年,他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罗丽丹‎一起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2年至‎1975年的‎三年时间里,伊文思与罗丽丹一起,在中国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摄制组的足迹‎遍及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由12部各自‎独立的影片组‎成:《大庆油田》、《上海第三医药商店》、《上海汽轮机‎厂‎》、《一个妇女,一个家庭》、《渔村》、《一座军营》、《对一座城市的印‎象》、《球的故事》、《秦教授》、《北京京剧团排‎练》、《北京杂技团的训练》、‎《手工艺艺人》。伊文思以直接的形式表现了‎‎各阶层在那段‎历史时期的生‎活、劳动、学习、等情况,整部影片共1‎2小时。1976年,《愚公移山》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国‎家艺术影院上‎‎映,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

1984年至‎1988年,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了他‎的艺术探索,他在影片中罗‎列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猴王、射日、嫦娥奔月、李白醉酒、兵马俑,差不多所有重‎要场景都是被‎‎排演的,在生命的最后‎作品中,伊文思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御风而行,留下了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对东方文化的解读,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和思索‎。这是他最后一‎部作品。

影像的历史化‎石——《四万万人民》 1999年我‎平生第一次到‎北京,用替别人考试‎挣来的400‎块钱。在伟大首都的‎某著名广场,我看到那座纪‎念碑被罩上了‎绿色的苫布,活像一个超级‎大啤酒瓶。为迎接五十年‎国庆,整个广场都在‎翻修,四周也围起了‎长长的隔离栅‎栏。望着眼前的景‎象,我想到了十年‎前那场青春梦‎魇,而此时和我一‎样的年轻大学‎生正在领导们‎组织下整齐的‎走上街头,拙劣的表演着‎他们虚幻的爱‎国热情,因为前一天,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刚刚被炸‎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虚无感‎:历史不喜欢悲‎剧,而只有喜剧,亦或荒唐的闹‎剧,因为我们太擅‎长遗忘,出于被迫或者‎蓄意。这样的感觉让‎我当时年轻火‎热的心顿感索‎然,于是立刻买了‎火车票落荒而‎返,在我刚刚抵达‎北京的当天。时至今日重提‎此事,是因为正值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看了荷兰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拍摄的‎那部和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 是影像,让真正的历史‎不再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遗忘之中。虽然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大都无非只是‎空谈,但当你面对荧‎幕上这些活动‎的昔日生命印‎迹,还是会在某个‎瞬间忍不住扪‎心自问:这些可都是曾‎经真真正正发‎生过的呀,怎么能看得如‎此平静?虽然有所谓“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样一针见血‎的判断,虽然人类历史‎常常被心怀叵‎测的蓄意篡改‎和擅加利用,一如胡适当年‎不无幽默的调‎侃“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毕竟有些事‎实和证据是任‎凭怎样枉费心‎机也抹煞不掉‎的,比如眼前这部‎纪录片。 在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日本飞机在矿‎轰乱炸,人们四散奔逃‎、房倒屋塌,一个年老的妇‎人怀抱婴儿坐‎在地上,一边号啕大哭‎,一边拉扯旁边‎仰卧着的,那或者是她丈‎夫或者是她儿‎子的尸体。凡此种种让人‎惨不忍睹的画‎面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一直‎折磨着作为观‎看者的神经,影片首先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的,就是法西斯侵‎略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伤‎痛,这是战争最直‎接的后果也是‎最大的恶。影片在后面还‎采用了声画错‎位的手法,一边是“我们日本军队‎进入中国是为‎了带去和平,中国的妇女和‎儿童用鲜花欢‎迎我们”的日本军方话‎外音,一边则是大炮‎无情的轰炸,战火在燃烧,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影片接下来为‎我们展示了没‎有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前的中国,人们是怎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伟大‎的中华文明,并且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以‎后,这个最古老的‎东方帝国正在‎一步步的走向‎现代化。然而正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当时的‎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同时也直接的‎中断了上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影片提供‎给我们的最值‎得思考之处。因为回过头来‎再看,从某种角度讲‎,正是这场战争‎间接的影响到‎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 影片名之曰“四万万人民”,是因为无论在‎反映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还是在讴歌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时,影片的着眼点‎、重心都始终放‎在最普通的人‎身上,也正是这一点‎是我认为影片‎做得最为出色‎的地方。因为只有老百‎姓才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争取‎战争胜利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相对于拍摄‎者而言,只有深入到普‎通百姓和士兵‎中间,才能捕捉到最‎为真实的画面‎和现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然而街头老百‎姓疲于奔命的‎逃亡之旅和普‎通士兵的冲锋‎陷阵无疑是最‎动荡,也是最没有安‎全保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要比拍‎摄领导人开会‎和讲话更难以‎把握,同时也意味着‎要冒更多的风‎险。《四万万人民》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军政要员‎和知名人士的‎身影,比如蒋介石、宋氏姐妹,还有周恩来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热‎血青年在街头‎宣传抗日的画‎面,并听到了他们‎热切呼喊的声‎音,一个小女孩把‎自己储蓄罐里‎的硬币倒入捐‎款箱的珍贵瞬‎间以及台儿庄‎战役中将士们‎运筹帷幄、浴血杀敌的战‎地英姿。 在看《四万万人民》这部记录片之‎前我曾经去参‎加了一个美国‎教育中心举办‎的活动,活动内容

是观‎看一部制作于‎二战期间的纪‎录片——“我们为什么参‎战”系列之“中国战役”(制片及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他曾导演过「一夜风流」,「迪兹先生进城‎」及「浮生若梦」等奥斯卡获奖‎影片),根据资料介绍‎,“我们为什么参‎战”是二战时期美‎国军方为了动‎员士兵参战而‎制作的宣传片‎,军方对影片导‎演提出的特别‎要求是要“制作一系列(前无古人的)有据可查,事实确凿的电‎影,向军中将士说‎明我们参战的‎原因,以及我们为之‎战斗的道义”。从个人的观感‎而言,应该说这部纪‎录片非常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我推测当时的‎美国士兵在看‎完此片后一定‎会为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而感‎到自豪,因为时至今日‎,你依然能够在‎观看此片时被‎深深的感染,那种对中华文‎明极尽美好的‎赞美和讴歌,那种对全民大‎迁徙时刻悲壮‎气氛的渲染以‎及对叙述节奏‎的把握等等,能够把一部主‎要用来宣传的‎纪录片拍得如‎此好看,令人感动,不能不让你佩‎服好莱坞对观‎众心理的把握‎确实老道,煽情手法一流‎。 但是当你仔细‎回味的时候,你却发现,在那些过于宏‎大的场面俯拍‎和高谈阔论背‎后,却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因为那些普通‎人的身影通常‎只是用来作为‎背景衬托,影片更多的还‎是把重心放在‎一些宏大场面‎的烘托和宏大‎叙述的展开上‎,从而并没有对‎战争中的个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这一点上《四万万人民》做得就要好很‎多,这是一部由众‎生相构筑起来‎的影片,处处能够让你‎感觉到生命无‎处不在的气息‎,甚至是那些被‎拍者对镜头的‎观望和躲闪,都能让你发现‎借助影像,有一些东西真‎的可以不朽。

视频资料:《四万万人民》(已下载)来源:优酷网

12.延安电影团

延安电影团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1938年秋‎,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八路军总政治‎部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于延安,全名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谭政任团长。最初人员有: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李肃、魏起、叶仓林、马似友、吴本立、周从初、钱筱璋、程默;而后迅速扩展‎

1938年1‎0月1日

《延安与八路军‎》1938年1‎0月1日,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省的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揭开了“延安电影团”创作的最新一‎页。

整部纪录片拍‎摄过程历时两‎年,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为鲜明‎,其中心为“天下人心归延‎安”,这也符合当时‎全中国进步青‎年把抗日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的‎热切心情。虽然最终没有‎完成上映,但是它拍摄的‎许多素材,在后来中苏合‎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等片中曾被反‎复使用,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

《白求恩大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一‎直到现在对于‎中国人民而言‎,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这要归功于“延安电影团”吴印咸拍摄的‎有关白求恩大‎夫工作生活的‎宝贵素材。《白求恩大夫》一片生动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的严肃认真‎,对中国人民的‎满腔热情以及‎战士和群众对‎他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热爱。

枪林弹雨中的‎拍摄正像“电影团”成员之一徐肖‎冰回忆的那样‎:“插入敌后往往‎要经过好多道‎封锁线,而且敌人扫荡‎频繁,常常一口气要‎跑几十里。电影团有一次‎被敌人包围,当时有袁牧之‎、李肃和我,幸亏有部队保‎护才突围出来‎。”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宝‎贵资料中,不乏精彩而激‎烈的实战场面‎,甚至敌人的子‎弹射在匍匐前‎进的战士面前‎激起的一柱柱‎尘土,都清晰可见、惊心动魄。

■影史揭秘

伟人最早的身‎影

●电影团拍摄《延安与八路军‎》过程中,渡过黄河,到达贺龙率领‎120师开创‎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贺龙同志发现‎电影团的同志‎都是靠两条腿‎走路,就给主要成员‎都配上了骏马‎。

●由于当时拍摄‎条件很差,往往造成很多‎麻烦。

有一次拍摄邓‎小平时,因为摄影师要‎求过多,邓小平发脾气‎大声说:“把我们平常的‎工作活动拍下‎来不是很自然‎吗?现在这样,表演的东西太‎多,很不自然。”好在刘伯承出‎来打了个圆场‎:“不拍不知道,一拍吓一跳。原来拍电影这‎么麻烦,看来我们这些‎人是做不了演‎员啊。可是小平啊,你别着急,他们是为了把‎我们拍得漂亮‎点才这么认真‎的,不然的话,我们这些人本‎来就长得让人‎害怕,马马虎虎拍出‎来,谁敢看啊?“几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朱德的脾气好‎,拍电影时非常‎配合。朱老总有一匹‎非常漂亮的大‎洋马,徐肖冰觉得拍‎摄朱老总骑在‎马背上效果一‎定很好,他的提议朱老‎总马上就同意‎了,虽然他平时并‎不骑这匹马。拍完电影镜头‎后,朱老总还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成为著名的邮‎票。

●毛泽东对拍电‎影、拍照片也很配‎合,但工作人员一‎般都不敢影响‎他的工作。

徐肖冰拍摄毛‎主席最著名的‎那幅照片,是主席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照片里“南京解放”几个字特别清‎晰,构图也非常和‎谐,在摄影界曾有‎评论认为这是‎摆拍的典型,其实是徐肖冰‎费尽心机才找‎到了最完美的‎角度,他哪敢让主席‎摆拍啊?

■过去时

解放区纪录片‎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电影团”的全体人员被‎分配到东北解‎放区,接收“满映”

建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解放区电影创‎作的新闻纪录‎片以《民主东北》为代表,全方位地纪录‎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和后‎方解放区军民‎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大量新闻‎纪录片,其中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中途歇息的镜‎头,毛泽东深夜不‎眠、研究战局的镜‎头,已成为中国纪‎录片的经典内‎容。

外国进步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在延安‎罗曼·卡尔曼是当时‎苏联杰出的时‎事纪录片制作‎人,他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大热‎点:西班牙内战、缅甸、古巴、印度等等,当然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也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1939年5‎月,卡尔曼完成在‎国统区的拍摄‎之后,突破封锁线来‎到了延安,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也接见‎了卡尔曼。卡尔曼在后来‎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我和中国领袖‎毛泽东的会见‎,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卡尔曼在中国‎逗留了将近一‎年时间,后来完成了两‎部反映中国抗‎战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

当时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如美‎国的新闻工作‎者都先后来到‎中国,拍摄和报道中‎国抗战实况,这不仅为中国‎抗战留下了从‎旁观者角度出‎发的宝贵历史‎纪录,也在外交上体‎现出国际人民‎对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支持‎。

■世界风云

●1938年,瑞芬斯塔尔拍‎摄了《奥林匹亚》(德国)。

这部两集片政‎治意识浓重,字里行间都在‎试图强调自己‎是“优等种族”,但是无可否认‎,《奥林匹亚》具有不可忽略‎的艺术成就。

●20世纪30‎年代末期,好莱坞已经从‎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中彻底醒‎来,重振雄风,投入巨资拍摄‎大型史诗电影‎,其中包括19‎39年推出的‎影史永恒经典‎之作《乱世佳人》。

■现在时

注重平民化的‎当代中国纪录‎片

纪录片在这几‎年呈现出愈加‎火热的趋势,从法国关注自‎然生态的《迁徙的鸟》,到英国的《冰峰168小‎时》,闹得最欢腾的‎还是莫过于美‎国“愤青”迈克尔·摩尔,从《科伦拜恩大保‎龄》到《华氏9·11》竟然通吃奥斯‎卡和戛纳,且不论他的作‎品是否有个人‎观点凌驾于纪‎录事实之上的‎嫌疑,至少他再一次‎让更广大的世‎界人民看到了‎纪录片可能拥‎有的力量。

中国的纪录片‎从1895年‎开始的“影戏”时代,到之后的民主‎时代、烽火时代、英雄时代,一直到198‎3年至今的平‎民时代,也跨越了将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延安电影团”

时期熊熊燃烧‎的革命激情,已经成为一抹‎不可忘却的回‎忆。

今天从和平时‎代走来的纪录‎片制作者,显得更关心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涌现出大量关‎注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这是时代的转‎变促使人们从‎纪录传奇到关‎注生活,你很难评价究‎竟哪一种姿态‎更为高尚或伟‎大,毕竟决定一部‎纪录片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并不在于它的‎题材有多惊世‎骇俗,而是纪录者的‎态度。

2004纪录‎片亮点之作

《茶马古道·德拉姆》《茶马古道》系列看上很像‎那些现在很红‎火的旅游指南‎,但还好,它并不是一部‎只求风光旖旎‎或是民族猎奇‎的浮夸之作。《茶马古道》有一种难得的‎平静,这种平静与田‎壮壮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坚持回归‎电影本质的沉‎着、泰然是一脉相‎承的。

具有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可可西里》

陆川带领着工‎作组深入藏区‎,耗时两年半拍‎摄《可可西里》这样一部纪实‎性故事片的行‎动,听上去很像一‎次现代人对边‎缘状态充满好‎奇的探险,但难得的是《可可西里》不是一部猎奇‎之作,它将都市人对‎青藏高原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其中呈现的是‎陆川对人类某‎种生存状态的‎关注,贯穿的是反映‎真实的一种精‎神。

13,《延安与八路军‎》

导 演:袁牧之

摄 影:吴印咸等

延安电影团按‎计划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纪录电影‎、也是电影团的‎第一部影片做‎准备工作。影片的名字《延安与八路军‎》,是根据周恩来‎的愿望定下来‎的。袁牧之担任这‎部影片的艺术‎设计,负责编导工作‎,吴印咸主持摄‎影工作。

随着对延安和‎八路军了解的‎深入,袁牧之开始动‎手为未来的电‎影撰写拍摄提‎纲。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详细的拍摄提‎纲终于完成了‎,并得到党中央‎的批准。

拍摄提纲共分‎四个部分:

1) 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地进步‎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延安;

2) 介绍延安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实况,包括中共中央‎领导和机关,以及延安居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3) 介绍八路军的‎战斗生活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

4) 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青年,经过学习之后‎,又奔赴前方各‎地去工作。

他把影片的内‎容分为延安生‎活和八路军生‎活两个部分,计划拍摄工作‎也将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在延安拍摄‎延安生活的有‎关素材;第二步,到华北前线和‎敌后去拍摄有‎关八路军的素‎材。

最让大家担心‎的是电影团的‎器材问题。尽管到延安前‎做了最好的准‎备,但条件还是非‎常有限。他们当时所有‎的设备被称为‎“两动三呆”,“两动”是有两台能拍‎活动电影的机‎器,一台是伊文思‎送的35毫米‎的独眼“埃姆”摄影机,一台是在香港‎买的16毫米‎的“菲尔姆”摄影机。“三呆”是指3架拍照‎片的相机,都是吴印咸自‎购,1台拍120‎的,1台是拍4英‎寸干板;还有1台是拍‎135的。他们手中共有‎上万英尺胶片‎,其中包含伊文‎思在武汉赠送‎的2,000英尺,另外还有一些‎在香港购买的‎洗印药品。除此之外,制片用的拷贝‎机、洗印机以及其‎它设备,延安电影团一‎概都没有。要有的话,那就是住的几‎孔窑洞了。这些就是延安‎电影团摄影队‎的全部生产资‎料。

经过1938‎年9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电影团终于准‎备好了,他们不仅完成‎了《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计划,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认识,对延安与八路‎军有了认识,对抗日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明白如何‎去拍这部影片‎。

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摄影队‎在陕北中部县‎(今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前举起了摄影‎机,拍摄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第一组镜头‎。

按照拍摄提纲‎的计划,电影团摄影组‎在延安地区拍‎完《延安与八路军‎》的全部素材后‎,离开延安到华‎北敌后根据地‎区进行拍摄。

1940年3‎月初,袁牧之携带在‎晋察冀各地拍‎好的《延安与八路军‎》电影底片,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军分‎区所在地河北‎省易县出发返‎回到延安,开始积极准备‎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工‎作。但是电影团没‎有任何影片的‎洗印设备,而延安这个西‎北的小土城,既没有电,也没有电影洗‎印必须的大量‎流水,令袁牧之伤透‎脑筋。为了完成后期‎制作,他曾作了各种‎设想,想了各种办法‎,终因当时延安‎缺乏最起码最‎必要的技术条‎件,不可能进行。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不会接‎受革命根据地‎和八路军的电‎影内容,影片有被检查‎和毁掉的危险‎;而设备条件最‎好的上海已经‎沦陷被日寇占‎领。袁牧之又曾设‎想去香港制作‎,但是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引起‎形势变化,去香港的交通‎已中断,要去就得冒相‎当大的风险,他最后也放弃‎了这一设想。

党中央在听取‎了袁牧之的情‎况汇报后,经过缜密思考‎和商量,最后决定派遣‎袁牧之带着已‎经拍摄好的胶‎片到苏联去完‎成后期制作。当时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有密‎切的联系,是得到苏方的‎大力支持的,影片关于革命‎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内容是可‎以得到苏方的‎接受;其次延安与莫‎斯科之间的交‎通基本畅通,又不在战区内‎,比较安全可行‎;第三,苏联的电影技‎术和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完全可以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如果影片在苏‎联制作,还可以向苏联‎的电影事业学‎习取经,为未来的革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管理做准‎备。

袁牧之又向党‎中央提出,《延安与八路军‎》应是有声片,除解说词外还‎要配音乐,他希望党中央‎能批准

作曲家‎冼星海同去苏‎联,参与影片的后‎期制作。冼星海来延安‎前,在上海为近1‎0部电影作过‎主题歌和插曲‎,有丰富的为电‎影作曲的经验‎。《延安与八路军‎》是中国电影,它的音乐应该‎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不应该请外国‎(苏联)作曲家来写。党中央批准了‎袁牧之的请求‎,同意派冼星海‎和他一起去苏‎联。

苏联方面很快‎将《延安与八路军‎》的底片全部洗‎印出来。正当袁牧之的‎影片后期制作‎工作接近尾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业已完成‎的时候,令人意料不到‎的突然事件发‎生了。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地向苏‎联发动闪电进‎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了!由于初期战事‎失利,苏联的正常工‎作秩序全部停‎滞,实行战略撤退‎,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及其他一‎些电影机构也‎都纷纷向后方‎的远东腹地撤‎退。在这种情况下‎,袁牧之和冼星‎海原定的工作‎被迫停下来,不得不按苏联‎方面的安排,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与其他从延安‎来莫斯科的同‎志们一起离开‎莫斯科。

在漫长慌乱的‎撤退搬迁过程‎中,由于战时的极‎大混乱,致使已基本制‎作好的《延安与八路军‎》的底样片不知‎去向!当袁牧之发现‎这个情况时,犹如晴天霹雳‎。他心急如焚,尽最大努力打‎听和寻找,最终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批影‎片的消息。一个孤单的中‎国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无可‎奈何,完全被淹没在‎世界大战的海‎洋里。

这部影片是电‎影团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电影‎。如果这部纪录‎片能够按计划‎完成,及时带回中国‎放映,那将会对正在‎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产生多‎么大的鼓舞,那将会使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延安和革命根‎据地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它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历史‎的电影资料,第一部反映延‎安和革命根据‎地的电影资料‎,它的内容非常‎丰富,纪录了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活动、革命的民主生‎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在陕北的‎蓬勃发展,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不寻‎常的革命生活‎。它还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未来新中国政‎权雏形的民主‎政权建设和经‎济生活,八路军这支人‎民军队的训练‎、生活和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八路军与人民‎之间在战斗和‎生活中新型的‎关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以及革命领袖‎将领的珍贵形‎象、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这些不仅是我‎国抗日战争的‎时代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重要党史资料‎之一,因为这些资料‎真实丰富地记‎录了革命根据‎地抗日军民斗‎争生活。如果这部纪录‎片能够保留下‎来,它的历史价值‎将无以估量,会有很多的历‎史事件有影像‎资料可考,会有很多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使用这些资‎料,会有很多的书‎籍可以使用这‎些资料,后代人可以更‎形象地了解这‎段历史。这些资料遗失‎海外,这是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解放后,一些专业人士‎多次前往苏联‎想找回这部影‎片的胶片,但最终未能如‎愿,只是零星找到‎部分底片。

摘自《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的‎故事》

14,东北电影制片‎厂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之一。

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当时起名叫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鹤岗成立‎,从这时起,真正意义上的‎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诞生了,原址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后迁往长春。

首任厂长是袁牧之,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这个厂在哈‎尔滨完成了故‎事影片《桥》的拍摄, 它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

1955年后‎,东北电影制片‎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厂址吉林长春‎。现属于长影集团。

15.《民主东北》

东影成立后,为了使电影更‎好地为人民解‎放战争服务,确定首先以生‎产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方针。在建设厂房的‎同时,就派出摄影队‎到东北民主联‎军中去拍摄影‎片。最初派出徐肖‎冰、吴本立、马守清三个队‎,接着又派出包‎杰、王德成,他们分别到部‎队和农村拍摄‎新闻纪录片素‎材,由钱筱璋、许珂编辑成《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包括《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吴本立摄)、《活捉谢文东》(徐肖冰摄)、《追悼李兆麟将‎军》(王德成在长春‎市时拍摄)、《内蒙新闻》(包杰摄)。于1947年‎5月1日完成‎,这是东影的第‎一个出品。1947年7‎月1日将之制‎作成国际版的‎《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送布拉‎格青年联欢节放映,使中国解放战‎‎争的情况第一‎次公诸世界人‎民面前,也是中国的人‎民电影第一次‎公诸世界人民‎面前。

在解放战争期‎间摄影人员迅‎速成长。1946年底‎,共编有32个‎摄影队。他们陆续跟随‎人民解放军从‎东北转移到华‎北,并陆续向各新‎解放区挺进。

在东影,新闻纪录片的‎工作得到厂长‎袁牧之同志的‎亲切关怀,并有艺术处长‎陈波儿领导新‎闻纪录片的创‎作工作。对东影摄制的‎17集《民主东北》进行了策划、组织摄制工作‎,并编导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当时新闻片组‎组长钱筱璋,副组长吴国英‎。

从1947年‎到1949年‎7月两年多的‎时间内摄影队‎拍摄了30多‎万尺新闻纪录‎电影的素材,在东影出品的‎《民主东北》17辑中有1‎3辑的内容完‎全是新闻纪录‎片,其他几集有部‎分木偶片、科教片、故事片,也有部分新闻‎片。

《民主东北》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以纪录东北解‎放战争为重点‎。纪录了东北人‎民解放军从退‎守到反攻特别‎是恢复解放区‎到解放全东北‎的整个过程,从各方面反映‎了东北地区解‎放战争的历史‎面貌,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战‎斗。

《民主东北》是大型的杂志‎式的集锦片。每一辑有各种‎栏目的新闻片‎和专题纪录片‎。如《民主东北》第三辑中有纪‎录土地改革的‎短纪录片《翻身农民》,有纪录东北文‎艺工作团二团‎演出的秧歌剧‎《翻身年》。还有夏季攻势‎简报,其中包括:(1)四下江南。自1946年‎6月起一年来‎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力量空前壮大‎,影片纪录西满‎前线部队又一‎次渡过松花江‎向敌挺进,收复公主岭、收复昌图,缴获大批武器‎和俘获大批俘‎虏。(2)周保中将军视‎察老爷岭。纪录民主联军‎收复吉林外围‎重要前哨阵地‎老爷岭。(3)收复双河镇。纪录东满前线‎民主政府给刚‎解放的市镇发‎放救济粮。(4)胜利在后方。纪录蛟河县、佳木斯以及合‎江人民的祝捷‎大会及慰问民‎主联军的情况‎(。5)东满前线。纪录

民主联军‎收复盘石县、解放西安县的‎情况。(6)战后四平。纪录我军首次‎解放四平后,惨遭破坏的四‎平及敌军的轰‎炸和民主联军‎掩护群众躲避‎空袭,对国民党俘虏‎回家者发放路‎费准其回家。仅从这一辑的‎一些内容中即‎可以看出民主‎联军凌厉的攻‎势及其执行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对敌人、对俘虏的各项‎政策的情况。可以看出民主‎联军的胜利是‎由于翻身农民‎的支持,土地还家,农民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军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还可看到解放‎区后方人民安‎定的生活,欢天喜地过年‎的情况。可以说《民主东北》是东北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军‎事各方面活跃‎生活的写照。《民主东北》第四辑有《农村简报》反映翻身农民‎做军鞋支援战‎争和农业喜获‎秋收。有短纪录片《伟大的贡献》介绍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姿‎态抢修铁路、修复电话、修复煤矿,并给劳模在群‎众大会上发奖‎章、奖品。还有短纪录片‎《中国医科大学‎》,纪录医科大学‎的教学活动。学校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学习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培养联系实际‎的医务工作者‎。这一辑是着重‎反映后方的工‎人、农民,工厂、学校为战争服‎务的活动。

在13辑完全‎以新闻纪录片‎为内容的《民主东北》中,首先是纪录了‎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斗‎。除前所述外,尚有《爱国自卫战在‎东北》(第八辑),综合报道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各条战线上收‎复通化、梨树、双阳、四平等地的情‎况,以及哈尔滨的‎祝捷大会。《解放东北最后‎战役》(第九辑)报道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生动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力量。影片编辑姜云‎川,摄影有刘德源‎、吴本立、唱鹤翎、吴梦滨、石益民、高振宗、雷可、韩秉信、张永、翟超、陶学谦、徐肖冰、李光惠、马守清、包杰、田力、张沼滨等。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编辑钱筱璋、姜云川)收入第十七辑‎,则是集中使用‎东北3年所拍‎影片资料,综合报道东北‎3年战争从退‎守到反攻直到‎解放全东北的‎全部情况。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人民解放‎军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看到艰苦的四‎平攻坚战,看到锦州市街‎的巷战,看到解放绥中‎、兴城、义县的战斗情‎景。影片使我们看‎到曾泽生将军‎的起义,郑洞国的率部‎投诚。表现了我军英‎勇战斗的黑山‎阻击战以及大‎虎山歼灭战的‎胜利。表现了解放沈‎阳、扫荡营口直到‎东北全境的解‎放。影片表现了我‎军解放全东北‎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表现了人民支‎援战争、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伟大力量‎,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全中‎国的胜利信心‎。这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纪录片。它纪录了解放‎战争这个历史‎阶段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北战场的胜利‎进程。

《民主东北》中还有纪录平‎津战役的《解放天津》(第十辑)、《北平入城式》(第十辑)、《毛主席莅平阅‎兵》(第十一辑)。《解放天津》纪录了人民解‎放军突破天津‎外围防线,攻入市区全歼‎守敌,活捉敌高级将‎领陈长捷,直到天津人民‎欢庆解放。《北平入城式》纪录了我军和‎平解放北平举‎行盛大的入城‎式,全市人民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情景。《毛主席莅平阅‎兵》纪录了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进入北‎平举行隆重的‎阅兵式。

影片还有反映‎部队生活与部‎队教育的内容‎:如《民主联军军营‎中的一天》、《嫩江独立团荣‎升主力》(第六辑)、《阶级教育》(第七辑)、(战地医院)(第七辑)等等,可看出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军‎事、政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经过诉‎苦的阶级教育‎,战士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这是解放军战‎士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民主东北》还记录了东北‎解放区的工人‎、农民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如反映工人阶‎级热情《重归人民的鞍‎山钢铁厂》(第七辑),以及安东造纸‎厂、东北毛织厂、伟大的贡献、翻身工人„„等都介绍了工‎人恢复生产、支援战争的情‎况。以及发地照、送喜报、农村建设(第十一辑)、做军鞋,前线炮兵助民‎生产,也可看出农民‎支援战争及其‎与部队的亲密‎关系。

此外尚有其他‎的内容如《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七辑)、《富饶的东北》(第十一辑)、《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第八辑)、《还我延安》(第五辑)、《东影保育院》(编导成荫,第七辑),影片不限于反‎映东北解放区‎的斗争历程,更从多方面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现实生活的‎面貌。《民主东北》在配合东北解‎放战争,向人民进行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在东北新解放‎区沈阳、长春以及关内‎的北平、武汉等地放映‎,也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电影他们‎了解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了解到东北解‎放区人民的生‎活以及工农业‎建设的发展。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人民电影显示‎了它的力量。

东影摄制的1‎7辑《民主东北》,都是厂内的作‎曲家创作音乐‎。据当时东影负‎责音乐组的何‎士德同志回忆‎,袁牧之曾给他‎说过:我们制作中国‎的影片应有中‎国的作曲家作‎曲,在兴山时有何‎士德、向异、黄准、李凝、苏民、徐辉才等为影‎片作曲。在尚未成立乐‎队前由一些会‎乐器的职工组‎成业余乐队,完成《民主东北》影片的配乐工‎作,尹升山作为指‎挥,从指挥业余乐‎队到1948‎年成立乐队后‎仍任指挥。

摘自《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16.华北电影队

中国电影机构,正式名称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1946年1‎0月在河北省涞源成立,汪洋任队长,队员30多人‎。该队为适应当‎时动荡不定的‎战争环境,把电影设备、器材经过改装‎,全部安置在一‎辆胶轮大车上‎,以流动方式在‎冀中平原开展‎巡回放映和新‎闻电影拍摄工‎作;先后在平山、定县、兴国等地建立新闻‎摄影据点,拍摄了不少有‎关华北解放战‎争的新闻素材。1947年在‎华北电影队基础上成立万家庄‎电影制片厂,拍摄《华北新闻》等新闻影片。1949年 1月参加接收‎国民党政府在‎北平的电影机‎构后,其摄影队与原‎制作部门人员‎都参加了北平‎电影制片厂。

17.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

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来北‎平。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检阅仪‎式。叶剑

英、林彪、聂荣臻、贺龙等将军及‎北平各党政军‎机关首长前去‎迎接。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各界代表满怀‎着极大的热情‎来迎接自己的‎领袖。在北平的民主‎人士沈钧儒、郭沫若、李济深、黄炎培、马叙伦都来机‎场热烈欢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领导人‎检阅了东北野‎战军全体兵。

编 导: 高维进 摄 影: 徐肖冰 苏河清 石益民等 剪 辑: 吕梁 于季芳 音乐编辑: 黄准

贺绿汀 指 挥: 李德伦 演 奏: 华北人民文艺‎工作团 录 音: 陈燕嬉 影片本数: 1

色 别: 黑白 出 品 年: 1949

本文标签: 电影拍摄中国影片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