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699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数据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反映的记录

土地信息可以理解为土地各种空间属性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权能属性以及这些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信息,土地数据是土地信息的符号化

1土地管理:管理者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和巩固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占有形式,调整土地关系,对土地的利用实施规划、调节、监督、组织而采取的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方面的措施。

2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通过土地管理能够真正贯彻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维护和完善以国家和劳动群众所有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协调土地关系,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3土地管理的业务体系:1地籍管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2土地规划管理 3土地利用管理 4耕地保护管理

4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将与土地有关的信息和参数,如土壤、地貌、土地利用等要素的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要素数据,按照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输入、储存、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的技术系统。

5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为工作对象的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1属性信息的处理功能2空间信息的处理功能3 统计分析功能

6我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1实验室研究阶段2起步阶段3发展阶段4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1界面更加友好,系统更加智能化2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3数据带有严格的时空意义4严格的数据保护与措施5采用分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6模型复杂7信息现势性要求高

管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和联系1在硬件上为了处理图形和图像数据,系统需要配置专门的输入输出设备2在软件上要求专门用于图像数据存储处理管理分析显示输出地图像处理系统软件3在信息处理上系统除了能进行基本的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外,还要能够用于帮助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1两者都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都具有数据量大和数据之间关系复杂的特点,也都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大地参考系:1地理坐标系2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3高程坐标系

过程1确定椭球体(大小形状)2定位定向(大地原点的确定)3地理坐标(我国北京54西安80WGS)4地图投影(高斯克里格、兰伯特)5分带(3、6)6中央经线(带号)

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由国家、省、市、县、乡构成纵向的五级层次的系统构成 1行政区域系统2邮政编码系统3人口统计系统4土地利用分区系统

分类编码:层次分类、多源化分类 代码分类:分类码、识别码

8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成:土地调查评价信息系统、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

9土地政务的一般性特点1整体性2分割性3动态性4结构性 特殊性1政策性2信息的空间性3业务活动的复用性4组织机构复杂性

10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国家、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网络2连接国家、省、市、县的国土资源信息网语政府专网3提

1

供信息发布和社会化服务的公用信息网

11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划分:1土地基础数据2基础地理数据3管理数据4辅助数据

12各级数据中心的主要作用1为本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及运行平台2为远程信息系统按权限调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共享和交换机制3为本级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提取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信息分类:自然分类评价分类利用分类

数据字典:关于数据的集合,它是数据流中所有要素严格定义的场所是对数据流图的解释

13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则1实用性2先进性3高效性4规范性5稳定性6安全性7可扩充性8保护投资性9开放性

14面向对象技术1系统分析阶段的面向对象分析2系统设计阶段的面向对象设计3系统开发阶段的面向对象程序编码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步骤(系统定义)1系统可行性分析,首先要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2需求分析,对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定义(系统开发)3系统总体设计,又称系统初步设计,是将各项需求转换成由意义明确的各个模块组成的体系结构4系统详细设计,是对总体设计每个模块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具体描述,从而为源程序的编写打下基础5系统开发编码,是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数据的建库和程序的编码6系统集成与测试,系统的集成是针对数据和系统的集成是将各个子系统统一的过程,系统测试是项目检查阶段,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步骤(系统维护)7系统运行与维护,已交付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投入正式使用后便进入运行维护阶段

15软件需求分析过程1提取出核心主要急需的业务,明细业务流程2运用管理思想,优化业务流程3进行业务分类,规划系统蓝图4详细描述软件功能点5需求分析的质量控制

16系统功能详细设计:确定软件各个组成部分内的算法以及各部分的内部数据结构,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过程;此外还需要进行处理方式的设计物理设计可靠性设计其他设计,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及进行详细设计的评审。

1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界面设计遵循原则:1简单化,界面一目了然,操作步骤简单,尽量减少用户输入参数,避免过于复杂的界面,使用户易于理解2采用土地管理术语,尽量贴近土地管理的实际3操作过程要可视化,使用户了解操作过程4支持用户批量作业,即将同种性质的重复性工作进行组合,一次性完成。

18软件编码实施1尽量使用GIS基础平台的变成资源2关注系统配置要求3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4程序容错性强5采用版本控制程序编码

19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1集成环境的选择配置2已有异构多元数据的集成3系统功能的拓展4系统的同步异步控制5误差模型及数据质量控制

20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1面向对象的工作流技术2GIS与业务流系统集成技术

21土地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骤1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2数据库设计3数据建库实施4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2

22土地基础数据库需求分析过程1土地基础数据库现状分析2分析整理资料3编辑需求分析说明书

23土地基础数据库的设计步骤1概念设计2逻辑设计3物理设计

24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1数据管理系统确定2数据建库流程1数据采集2数据转换3数据检查4数据入库

25数据检查1图形检查2属性检查3风格检查4拓扑检查

共享模式1直接共享模式2基于数据交换格式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式3基于webgis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式4基于图片的空间数据快速浏览模式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直观化明确化的通用可视化的建模语言,由视图、图、模型、元素和公共机制组成

分析资料整理1资料内容:包括内容的详尽性、完整性和权威性2资料精度:包括图面质量接边情况坐标系统属性数据库质量3资料的现势程度4图表资料的匹配程度5资料处理的难易程度

土地基础数据库的设计标准1数据库分类标准,包括数据库名称的制定和数据库包含的内容的设计等2数据分层分类标准3空间信息编码规则4空间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5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6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7数据文件命名规则8数据采集标准9数据质量控制标准10数据转换标准11元数据标准

ER模型的四种形式1分类:定义某一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类型,这些现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行为,它抽象了对象值和类型之间“is

member of”的语义2聚集: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成分3概括: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4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

实体用方框表示,属性用椭圆表示,关系用菱形表示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基本原则有两个:a将实体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体的数据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标识就是关系的主码b将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联系的标识为关系主码,联系的属性为关系属性

2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培训与试点2外业调绘与补测以及净耕地系数的测算3内业转绘4土地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5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权属图6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说明书7土地初始登记8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9成果资料上交归档

27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1系统维护2登记申请3地籍调查4权属审核5注册登记6证书制作7全程监控8信息查询

28地籍数据流程图1土地登记准备(土地登记申请表、土地登记收件单、土地申请者身份证明)2权属调查(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3地籍测量(地籍图、宗地图、土地面积表、宗地界址数据、控制测量数据)4权属审核(土地登记申请表、土地登记复查申请表、土地登记复查结果表)5注册登记(土地登记卡主卡、续表、共用使用权登记卡、土地归户卡)6土地档案、土地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

3

本文标签: 土地数据系统管理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