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420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全套

专题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截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赢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它们

没有一个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3.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这最能说明的是 ( )

A.英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英国对法国的妥协

B.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D.英国对法国软硬兼施的政策

( )

4.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

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

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

(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

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 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

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亨

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6.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

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诗中所

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A.凡尔登战役

( )

( )

B.日德兰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7.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

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

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

中,你最赞成的是 (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8.191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所有21岁到30岁之间的男子,在可能条件下登记报名到

美国军队服役。美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适应对德战争的需要

C.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

( )

B.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

D.遏制俄国的激进变革

9.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 )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

战争结束的作用 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

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A.美洲

( )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 )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

地进行经济渗透 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一战’后,在整个欧洲大陆,旧秩序正受到怀

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美国成为了经济大国 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15分,15题17分,共52分)

13.观察下面两幅地图:

图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请回答:

(1)图一中欧洲政治格局呈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5分)

(2)比较图一、二,指出同盟国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据图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6分)

(4)从图中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何影响?(5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

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

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 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1000万人

受伤人数

2000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

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

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5分)

(3)综合上述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7年12月7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镇贝托拉,9岁时因家贫前往法国

谋生,曾在巴黎扫过烟囱,当过报童。后来蓬蒂塞利隐瞒年龄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全程参与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蓬蒂塞利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1939

年,蓬蒂塞利加入法国国籍,并在巴黎郊区定居下来。

材料二 2008年3月12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在巴黎郊区家中去世,享年110岁。法国总统尼古拉·萨

科奇说:“今天,我代表这个国家表示深切的哀悼。”

材料三 作为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提出在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蓬蒂

塞利婉言拒绝了,认为这对其他没有享受到死后礼遇的老兵不公。但在另一法国“一战”老兵路易

斯·卡泽纳夫去世后,蓬蒂塞利终于同意日后可以“以纪念死去战友们的名义”为自己举行国葬。3月

17日,法国政府在拿破仑墓所在地巴黎荣誉军人院为蓬蒂塞利举行葬礼。

请回答:

(1)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认为这是他的光荣还是他的悲哀?为什么?(4分)

(2)蓬蒂塞利说他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除了这个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

原因促使他参加了“一战”。(2分)

(3)有人认为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一战”而能保住一条命,而且能活到110岁,实在是够幸运的。你

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5分)

(4)关于应不应该给蓬蒂塞利举行国葬,也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一种认为不应该。

你的观点如何?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案

1.A 2.C 3.B 4.C 5.B 6.C 7.C 8.A 9.D 10.B 11.A 12.B

13.(1)形成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2)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作战。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一切以其根本利益为转移。

(3)遍及欧亚非地区,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且有东、西两条主要战线;战争同时在陆上、海

上进行;战争主要是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

(4)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导致同盟国集团最终失败。

14.(1)特点: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

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2)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奥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的国家;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

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3)战争的灾难让人们懂得和平的珍贵。(言之成理即可)

15.(1)悲哀。当时的法国政府驱使千千万万的蓬蒂塞利们为所谓的民族利益而战,而蓬蒂塞利们不清楚

战争的非正义性,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是一场掠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误以为是拯救民族或保卫

祖国的战争。

(2)盲目的爱国热情,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

(3)同意。理由:共有33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卷入了“一战”,各国参战的士兵达到7 350万,战争

造成约1 000万人阵亡,约2 000万人伤残,蓬蒂塞利能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幸运之至。

(4)应该。理由:蓬蒂塞利参加了“一战”,保卫了祖国,是法国的英雄,举行国葬理所应当。不应

该。理由:蓬蒂塞利当时参加的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保卫祖国不过是

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用来欺骗蛊惑民众的说辞而已;蓬蒂塞利充其量就是资产阶级政府的炮灰,根本不

能算是英雄,所以不应该举行国葬。

专题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 )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2.一战后,善良的人们期盼巴黎和会能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但有些国家却未能参加,被排斥在会场

外。它们是 ( )

①英 ②法 ③德 ④奥 ⑤苏俄 ⑥中国

A.①②⑥

C.③④⑤⑥

B.③④⑤

D.⑤⑥

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

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 )

( )

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有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④

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主要是( )

A.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B.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

C.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

D.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6.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

整。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

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

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巴黎和会会场

A.大国的衰落

C.分赃的场所

B.邪恶的终结

D.战场的积怨

8.英美两国是道友,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

不一致的地方是

( )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

9.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10.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有 ( )

( )

①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②战胜国制裁战败国 ③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④暂时协调列强矛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不符合《非战公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 )

A.《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下降了

B.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不能对法国形成有力的安全支持

C.法国希望得到美国提供的某种安全保证

D.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美国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12.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

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

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二、非选择题(13题10分,14题22分,15题20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

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

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

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4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联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

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殖民

地或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个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

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

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

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

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以上材料均据《国际

关系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主要目的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些国家比较有利?说明其原因和影响。(6分)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当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的观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列强围绕国联问题进行斗争的实质。(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

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

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

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

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

算和稳定货币,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材料三 《洛迦诺公约》的内容之一是准许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国联

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协约国决定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请完成:

(1)材料一体现了协约国采取怎样的对德政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道威斯计划的特点,并说明它对法国的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凡尔赛体系、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之间的关系。(4分)

答案

1.A 2.B 3.C 4.D 5.B 6.B 7.D 8.A 9.D 10.C 11.D 12.B 13.(1)使战争受

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2)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

成空前灾难,使人们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

14.(1)利用德国牵制英国和法国;维护各国主权和世界和平;控制国联进而称霸世界。

(2)国家:英国和法国。原因:英、法两国是战胜国中的老牌殖民帝国,拥有较多的殖民地或自治领。

影响:英国和法国操纵国联,成为它们维持霸权的工具。

(3)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纲领”中提出建立国联,以维护世界和平,得到欧洲绝大多数交战国的赞

同;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坚持将成立国联列入会议议程,促使巴黎和会通过国联盟约,成为“他努力

的一座纪念碑”;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有达到,加之国内的孤立主义传统,致使参议院拒绝批准美

国加入国联。

(4)凭借自身的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15.(1)对德政策:利用赔款来削弱德国,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说明的问题: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

掌握主导权。

(2)特点:复兴德国经济和取得德国赔款相结合;国际贷款和德国赔款相结合。影响:法国用赔款削

弱德国的政策受挫,丧失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开始与德国探索和解的道路。

(3)历史现象:德国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逐步恢复政治大国地位。原因:道威斯计划使德国

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洛迦诺公约》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是一个平等国家。

(4)道威斯计划在经济上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调整,《洛迦诺公约》在政治上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调整,

但在当时都没有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检测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右图中反映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相对过剩

B.绝对过剩

C.供销矛盾

D.供大于求

美国农场主销

毁剩余牛奶

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3.二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4.“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日

( )

本天皇的这段话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中国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B.日本天皇预感到日本的失败

C.日本在重复拿破仑的道路

D.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

5.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

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

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 )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6.丘吉尔说:“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指敦刻尔克撤退)而赢的。但是,这

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与合作

C.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力量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

7.下列关于二战过程中欧亚各国抵抗和抗战斗争的正确表述是 ( )

( )

①法国戴高乐将军在国外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 ②东欧各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放全国 ③东亚

和东南亚人民坚决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④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向美军提供情报支持抗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 8.二战爆发前后,英国对德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是

A.英国对德宣战

B.丘吉尔出任首相

D.不列颠之战爆发 C.敦刻尔克大撤退

9.历史图片是记载历史的有效载体。从下图可获得什么信息 (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妇女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二战的性质

C.苏联人民为打败法西斯付出了沉重代价

D.苏德战场是抗德的主战场

10.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

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2010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包括

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举行仪式进行纪念。右图是俄罗斯

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全国性阅兵活动。联合国大会6日也在

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特别会议,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

战事结束65周年。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

A.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B.将地点选择在莫斯科红场并非偶然

C.二战的胜利结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D.没有二战,就不会有联合国的出现

12.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现象说明了( )

①现代化在全球发展的不平衡 ②人类的认识滞后于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③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④

世界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13题16分,14题18分,15题1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希特勒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材料二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许多尝试。

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会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7分)

(2)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后、二战

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5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本文标签: 战争德国法国世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