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41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学习心得

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响及对策

廊坊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张春贵

摘 要:个人主义源自西方,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百余年来,中国人对个人主

义的态度,有巨大的起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复兴,近年来又

在网络空间趋向繁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妥善应对的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应旗

帜鲜明地提倡集体主义以对峙个人主义,应采取符合网络传播特性的方式应对个人主

义。对个人主义思潮也应辩证对待,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网络空间。

“个人主义”一词,同人们耳熟能详、不假思索而使用的很多词语一样,

往往内涵丰富、层次多元,很难下一个“一言以蔽之”的定义。《不列颠百科

全书》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

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这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包

含着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

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这个定义相对客观,能够较好地概括出个人主

义的几个层面。

个人主义源自西方,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百余年来,中国人对个人主义

的态度是变化的。在最初传入时,人们认为个人主义是解救中国的不二法门。

而到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视个人主义为洪水猛兽,如《批判个人主义》(中

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认为:“个人主义就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要求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要求牺牲集体利益去满足个人利益。一句话,就

是自私自利的个人第一主义。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一心追求名利,追求个人的

荣誉、地位、物质享受;如果追求不到或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就消极厌世。”

改革开放以后,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复兴,近年来又在网络空间趋向繁荣,

- 49 -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若要妥善应对个人主义,须从了解其

历史开始。

一、个人主义的历史发展

(一)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的发展

个人主义思想源于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世间万

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一切非存在的事物所以非存在的尺度。”

他最早突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因而被奉为个人主义思想的始祖。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们提倡人的价值与尊严,倡导个性自由与

发展,追求尘世的幸福与享乐,高扬个人理性精神,充分发展了个人主义思想

的诸多方面。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卢

梭等思想家从政治、社会、理论层面发展了个人主义,形成了系统的个人主义

理论。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首次用“个人主义”

一词概括以往以个人、人性为出发点的思想体系,并以之考察美国社会。他认

为,美国是典型的以个人主义为指导原则的社会,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

是随身份平等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

进入20世纪,个人主义思想受到凯恩斯主义、社群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冲

击与批判,但也出现了更加坚定的个人主义者,如《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

书的作者——经济学家哈耶克。

(二)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初,个人主义思想被引进中国。为了瓦解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法制度

对个人的束缚,冲决封建宗法伦理的影响,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领袖——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都曾积极引进,大力鼓吹个人主义。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也都曾是个人

主义的积极提倡者,如陈独秀认为,西方文明较东方文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个

人主义;李大钊明确把个性解放视为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毛泽东在青年

- 50 -

学习心得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时期曾写道:“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身体

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人类生活之本意乃在发达其个体也。”从启

蒙的意义上将人的主体性置于人类社会生活乃至宇宙的中心,非常具有个人主

义特色。

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个人主义对革命事业的负面影响凸显出来。在革命

队伍中清除个人主义思想、建立集体主义观念成为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集体主义不仅成为一种斗争策略,更发展为一种基本价

值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个人主义思想在

全国范围内受到运动式清理,并越来越严格,如出现“斗私批修”“狠斗私字

一闪念”等口号。在改革开放之前,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基本绝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重新兴起。在其复活

历程中,一直受到主流舆论的质疑与批判。从20世纪80年代初潘晓来信引发

的“人性自私论”“为钱正名”“人道主义讨论”,到近年来“为个人主义正

名”等,每一次个人主义的发展都会引发思想舆论界的辩论与争议。

在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集体主义始终是我国思想领域的主旋律。

但过去的几十年间,个人主义思潮时有泛滥,而且得到诸多社会学者证实。如

蔡华俭在《揭秘中国人越来越自恋》一文中指出,通过2008年到2009年历时

18个月的纵向调查研究表明,在广大中国社会,个人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吴胜

涛在《中国日益增长的个人主义:来自社会变迁、宗教影响与道德归因的证据》

一文中指出:“近期诸多的研究证实,随着社会变迁(如城市化)、西方宗教

(如基督教)的影响,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凸显。此

外,社会功能主义理论也暗示,在社会失序的情境下,人们为了维持社会的秩

序和谐,也会强调个体的道德责任,从而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归因偏差。”

二、网络推动个人主义思潮走向繁荣

在推动个人主义思潮增长的诸多要素中,网络不可忽视。周玲玲在其论文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中,运用网络使用动机问卷、

- 51 -

学习心得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和自我报告法等社会学方法,探究网络使用和动机与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得出结论:(1)网络使用时长能预测个人主义

水平,并且受到信息获取动机水平的调节,同时网络使用对集体主义人格的影

响并不显著。(2)网络信息能引起个人主义认知的偏向,且受到信息获取的

网络使用动机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被高水平动机带动后进行网络使用,更

容易将网络词与个人主义词汇连结起来,这与被试的内部认知是一致的。(3)

网络信息获取使用能提高个人主义。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为个人主义思潮在宏观层面的复

苏奠定了经济基础的话,那么网络技术则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进一步推动了

个人主义的繁荣。

一些学者在网络兴起之初便已注意到网络对个人主义的推动作用,如郑一

卉在《网络传播与个人主义》一文中提出:“个人主义把个人当作处理一切事

物和问题的核心和出发点,而网络传播的一些基本特征恰好体现了对个人主义

的认同。‘个性化’‘个人’是网络中的流行用语,网络受众正在被网络‘个

人化’。”该文发表于2001年,当时还处在匿名上网阶段,社交网络和自媒体

尚处在萌芽阶段,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有限。随着社交网络、网络媒体和自媒体

的发展,网络对个人主义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何以推动个人主义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网络、社交网络的结构天然“赋能”个体

从网络、社交网络的结构方式来看,它们以单个的用户节点为其基本构成

和运转单位,天然具有对个体“赋能”的倾向,国内外学者对此均有关注与研究。

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提出“网络化个人主义”

(Networked Individualism)概念,用来描述技术变革下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变

迁。他认为:“个人不再嵌入群体之中,而是处于社会网络之中。每个人都是

自己多元社会网络的中心,同时又是他人社会网络的一环。社会交往不再是基

于群体的交往,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网络化联系。个人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

选择权,个人主义更加彰显。”

网络社会中的社会秩序,不同于基于科层制的宏大社会体系,也不同于基

- 52 -

学习心得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于家庭或邻里的紧密联结的传统社群结构。现实社会中,东西方都存在个体被

群体取代、忽略的现象。但在网络上,每个人、每个节点都是实际存在的,是

构成网络社会运转的基本单位。威尔曼认为,网络化个人主义是新型社区和社

会运行的法则,“网络个人主义”概念应成为当代“新型社会操作系统”。

网络本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发明的,社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自

然后果。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松散以及多元化的个人网络,使网

民们的社会生活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和社群关系跳出来,进一步推动

了个人主义的发展。学者王小璐、缪颖在《从自我呈现到自我认同:网络化个

人主义时代的社会化路径》一文中指出:“‘网络化个人主义’的趋势势不可

挡,无论未来网络社交媒介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其实质是建构了社会化的新场

景,于年轻一代来说,机遇与挑战将一直如影随形。”

(二)网络媒体、社交网络提升了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

社会交往与信息交流是同步的,社会交往方式变迁也会改变信息传播的方

式。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广播式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流动以个体

节点为渠道和动力,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具体来讲,在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中,个体具有选择信息的权力,并可以

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进行传播扩散。亿万个体的选择,决定了哪些信息在网络

上得到传播,哪些信息得到较多关注。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传播个人主义”的

概念,如李修远在《浅析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个人主义》一文中认为:“网络媒

体的繁荣,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为每一个个体都提供了发布讯息的渠

道与平台,使整个传播过程逐渐趋向一体化,而个人在这一过程中也开始由关

注讯息本身转向对于自我的透视与剖析。”

中国已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是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个人在网络信息

生产和流动中的角色地位提升,个人主义的增长趋势自然不可避免。李修远认

为,“传播个人主义”带来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文化,它的出现对于整个社会

的发展变迁具有非凡的意义。

(三)自媒体创作天然具有个人主义倾向

自媒体的兴起是网络发展的另一结果。自媒体的写作与传播具有低门槛、

- 53 -

学习心得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从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到如今的今日头条、一点

资讯等各种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写作难度不断降低,但凡能拿起笔写字又有点

想法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短视频、音频、直播等平台的发展,让自媒体创

作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自媒体作品的内涵也不断扩大。

自媒体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吸引大量的业余作者加入进来。绝大

多数自媒体作者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系统化思考与写作的能力不足,因而网

络空间的写作是碎片化的。自媒体创作没有思想宣传、舆论引导的任务,主要

以个人表达、吸引流量为目标,因而极具个性化特征,这也推动了个人主义的

发展。吴胜涛等人在《中国日益增长的个人主义:来自新浪微博(2011-2017)的

证据》一文中,通过对新浪微博近六年来(2011-2016年)包含第一人称代词(如

“我”)、个人主义词汇(如“选择”“个人”)以及个人取向人格(如“自

信”“竞争”)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机器学习建模,探讨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演化模

型,得出结论:“个人主义呈显著的增长趋势。”

三、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特点

与传统的个人主义思潮相比,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在表现形式、主要诉

求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也更加直接和广泛。

(一)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表现形式:碎片化、多元化、生活化

网络空间的个人主义思潮没有或者很少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形式表达,呈

碎片化特点。虽然一些学者关于个人主义的论文会在网络空间发表、传播,但

除非成为网络空间被广泛传播和解读的文本,基本还属于传统媒体的个人主义

表达形式,并非网络空间的表达形式。

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载体多元,主要是BBS、博客、微博、微信公众

号、知乎、豆瓣、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自媒体平台,还有可以跟帖、评论的

网络新闻,等等。此外,网民也会通过直播、短视频、音频等内容产品表达个

人主张。网民对具有个人主义思想倾向的内容表达赞成,也主要是通过转发、

点赞等形式进行。

- 54 -

学习心得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由于网络内容产品的特性,人们不可能像在传统媒体、学术杂志上那样以

严肃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形式进行探讨。在网络空间,人们往往以非常具象的形

式、体裁表达个人主义思想,如目前流行的励志文、处世文、网络课程、视频

演讲等,贴近网民生活,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影响网民。

(二)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主要诉求

由于网络空间表达形式的碎片化、感性化,从单个内容材料中,人们很难

系统总结出个人主义思潮的诉求。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素材,归纳总结

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一系列诉求,包括人生目标方向、实现手段、处世原

则、生活态度等。

在人生目标上,个人主义思潮以“个人成功”为唯一追求。在网络空间,

成功学课程或文章无处不在,如陈安之(成功学最早的引进者之一)的部分语

录在网络空间被大量传播,如:“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远

大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成功的企图心,而且越大越好。”在渴望成功的

需求刺激下,大量励志型鸡汤文流行,无所不用其极地鼓励网民追求个人成功,

如广为传播却被证伪的网文《哈佛凌晨四点半》。大量的网络玄幻、仙侠、都

市类流行小说,都以个人成功为主题,以文学想象的形式将这种个人主义的追

求表达出来。胡峡在《玄幻小说:个人主义的颂歌》一文中指出:“玄幻小说

作者们笔下的虚幻世界虽光怪陆离,但是却人情冷漠,强者为尊,在这样的世

界中,玄幻小说中的主人翁们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最高原则,为提高自身实力

无所不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个人主义高唱颂歌。”

在实现手段上,个人主义者主张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网络发展初期,规则

较少,因而个人主义者在网络空间追名逐利更加不择手段。他们的主张是:“不

怕丢人现眼,就怕没眼可现;不怕臭名昭著,就怕默默无闻。”在博客流行期

间,木子美以“身体写作”声名鹊起;“芙蓉姐姐”等人坚持在网络空间晒自

己的照片,带动“审丑文化”的流行。“凤姐”以其惊人语录吸引大量“粉丝”,

受到广泛关注。被判刑的网络推手秦火火,为了出名曾身穿白色T恤、米色裤

子,用胶布将一个纸条粘在身上,上面写着“我叫中国秦火火,请关注我”,

跑到地铁里求粉。他在地铁高喊:“你好,我是新浪的微博用户,我叫中国秦

- 55 -

学习心得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火火,请加我,关注我,谢谢。”这些人,以其出格的行为成为“网络名人”,

学习心得

并被更多的人仿效、膜拜,加剧了网络空间不择手段追求个人成功的风气。

在做人做事原则上,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词

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静悄悄的存在变革》一书。他批评:“我们的一

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

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

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段话比较形象地刻画了当代

个人主义者为人处世的原则。

“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象地概括网络空间个人主义倡导

的为人处世原则。他们精于算计个人得失,把一切人际交往都在利害关系上衡

量,如咪蒙在流行网文《致贱人》中表达的那样:强调每个人的自保自足,反

对为家族、集体付出,鄙视农村,鄙视所谓“穷亲戚”;如热播剧《欢乐颂》

夸张塑造的农村人形象,在网络空间得到强烈的回应;《甄嬛传》《如懿传》

《延禧攻略》等热播电视剧,把后宫当作现实政治空间,表现人与人之间勾心

斗角互相倾轧,在网络空间得到热烈解读与回应。

在生活态度上,个人主义思潮倡导物质享受,主张消费主义。网络上曾流

行的一句话“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在自行车后笑”,形象地表达了个人主

义的生活态度。消费主义是指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娱乐,并把这些当

作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的行为模式。网络空间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流行,与网

络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有关。特别是网络软文的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人

们的物质消费欲望,形成了“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的认知。网络崇

富、炫富成风,“富人”“富二代”受人推崇,马云被称为“马爸爸”,王健

林的儿子王思聪被称为“国民老公”,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四、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个人主义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应,具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个人主义思潮的一些

- 56 -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主张,对于保护个人权利、激发社会活力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个人主义

包含的以个人为社会建设的起点以及个人先于集体、国家、社会的思维,容易

走向极端,不利于社会建设;而其所提倡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给社会风气

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一)网络空间个人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1.焦虑与消极情绪弥漫

个人主义过度宣扬个人成功价值观,过度宣扬“只要努力都能成功”的理

念,造成网络空间普遍的焦虑情绪。在当今商业社会,主动的和被逼的发财梦

想,使人们很少再有其他渴望,成功学则将这种渴望变成梦幻般的希望。从统

计概率上来讲,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人人都以物质成功为目标,这显然是不可

能实。社会价值标准的单一,必然造成人们普遍心理失衡,造成弥漫网络空间

的紧张情绪。而一旦不能成功,或者成功希望渺茫,又会导致消极情绪。与大

量成功学鸡汤同步的是各种暖文,安抚那些失意的人们。

2.网络空间炒作无底线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成功似乎来得更加

容易。尤其是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短视频产业的兴起,为大量自媒体从业者

提供了新的“成功”渠道。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制约,网络空间炒作越发缺少

底线,很多自媒体文章作者以“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抓眼球,以贩

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的内容挑逗人性弱点,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也

出现大量涉及凶杀、暴力、淫秽的不良内容。为了流量,一些网站和直播平台

不惜突破底线以吸引观众,荼毒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即使是在党和政府加强

了网络空间治理后,这些现象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根绝。

3.历史虚无主义、“恨国主义”暗流涌动

持个人主义观念者,只相信个人努力,相信人性自私,不相信集体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不理解个人会投身于集体会为集体牺牲,很多人对英雄人物失

去起码的尊重,经常抹黑、调侃英雄人物;还有一些人要求“重新评价”历史

人物,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有很多人反对爱国主义,坚持个人主义,认为国家是为个人服务的,而不

- 57 -

学习心得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是先有国后有个体,本末倒置。2018年9月,一个大学新生在微博发表言论:

“爱国是不可能爱国的。老子这辈子都不会爱国的。”“都大学了还想着给我

洗脑。”这些言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学生被劝退。相信他的家长、老

师不会这样教育他,他的“恨国主义”从何而来?无非是受到网络上极端的个

人主义的长期熏染而已。恨国到极致,就产生了“精日分子”“带路党”等群

体。

更有甚者,一些人会根据个人主义的思维逻辑,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制度,要求实行西方社会的多党制、私有化等制度。所以,对于个人主义思

潮,我们应予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可掉以轻心。

(二)在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地提倡集体主义

与个人主义相对的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夏伟东、李颖、杨宗元在《论个人主义思潮》一

书中指出,个人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适应并在资本主义的崛起中一同产生的

思想体系”,与集体主义思想是不兼容的。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消长,一向受到意识形态研究者的重视。林泰教授

主编的《问道》一书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还是张扬个人主义,是

改革开放以来频繁而深刻的价值导向之争,是关于‘为什么人’‘做什么人’

和‘怎样做人’的原则争论。这一价值导向之争,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

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

由于网络的某些特质,网络发展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发展,对于集体主义则

没有明显的影响。网络发展早期,主流媒体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没有把网络空

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导致个人主义等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在网络

空间发展迅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必须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

因此,我们应在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地提倡集体主义,对峙个人主义思潮。

- 58 -

学习心得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2019年第12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采取过去意识形态斗争中采用过的大宣传、大批判、无限

上纲上线、彻底否定个人主义的方式。

1.辩证看待、区别应对个人主义思潮

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社会存在在精神领域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个人主义思潮的存在是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

个人主义思潮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包含个人道德价值观层面的内容,也

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在涉及根本制度的层面上,必须坚持

以宪法和法律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反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演绎出来的社会制度。

对于个人道德层面的个人主义,要在肯定、借鉴其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加

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个人主义所强调的个人尊严、个人独立性、自主性

和创造性等,对于集体主义可能造成的威权主义、专制主义是一种有力矫治,

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个人主义往往会导向极端个

人主义、利己主义,这是舆论宣传工作者要保持警惕的。

2.提倡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

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

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

式”。

可见,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泯灭个体,而是主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的。那种彻底否定个人存在的激进的集体主义,

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符合当今改革开放释放个人活力的时代要

求。今天我们要提倡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活力的集体主义。

3.创新“四全”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要以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方式进行引导。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人民日报社主持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

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

- 59 -

学习心得

2019年第12期

领导科学论坛

·大讲堂·

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

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思想舆论斗争,强调“牢牢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

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工作,除了舆论宣传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理

论素养外,还要特别重视内容生产和传播各个环节的创新。当今时代的传播,

是移动化、平台化、视频化、个性化、碎片化的传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

者认真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在“四全”媒体环境下,让党的理论有效地触达

和影响更多受众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文韬 赵春燕 侯欣

- 60 -

学习心得

本文标签: 个人主义网络社会个人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