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2

2024年6月18日发(作者:)

伊朗已被塑造成一个“危险、怪异而可怕”的国家——

伊朗被好莱坞妖魔化?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0日 06 版)

/html/2013-03/20/nw.D110000qnck_20130320_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美国人质。

本·阿弗莱克在其自导自演的电影《逃离德黑兰》中。

在伊朗人眼里,好莱坞抛出的一部部电影‚与美国政府沿着几乎相同的路线,即简单的善恶二元

论,公式化地刻画着伊朗的形象‛。

‚电影将伊朗人塑造得极度脆弱、不理性、疯狂而残忍,而美国人的形象却‘善良而无辜’,中情局

特工更是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散布‘伊朗恐惧症’,严重诋毁了伊朗的国家形象,扭

曲了真实情况。‛

于是,‚想去伊朗旅游的游客担心,自己可能会在偏僻的沙漠中被杀死,或被当作间谍逮捕。‛

由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电影《逃离德黑兰》一举夺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英国《卫

报》报道,在故事的发生地伊朗,它却被禁止在公共场合播放。

但私底下,在经过挑选的伊朗观众面前,这部电影已被秘密放映了两次。其中一次,正是3月11日在

德黑兰“好莱坞的骗局”国际研讨会召开的同一天晚上。而且,盗版的DVD碟片,在伊朗各地的黑市上都

能买到,价格低至0.5英镑。

伊朗打算起诉所有在反伊朗领域表现活跃的人

3月10日,法国籍律师伊莎贝尔·库唐-佩尔,应伊朗文艺行政主管部门之邀,坐上了直抵伊朗首都

德黑兰的飞机,去帮这个国家打一场有关“国家形象”的官司。

伊朗政府认为,一些好莱坞影片通过“诽谤和攻击”伊朗及其民众的荣誉和名声,给外界留下了“伊

朗人等同于恐怖分子”的印象。最近风光无限的影片《逃离德黑兰》,正是其中的代表。

3月11日,德黑兰“好莱坞的骗局”大会召开。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大会秘书长莱萨尼说:“伊

朗伊斯兰共和国打算起诉所有在反伊朗领域表现活跃的人,包括导演和制片人。”

律师伊莎贝尔在会上表示,她是为了“捍卫伊朗的利益”才接下这宗案子的。半官方的法尔斯通讯社

援引她的话称:“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世界认识伊朗人的真实状况。”

今年1月15日,《逃离德黑兰》在金球奖颁奖礼上斩获颇丰后,伊朗政府就对其提出了抗议,称电影

将伊朗人塑造得极度脆弱、不理性、疯狂而残忍,而美国人的形象却“善良而无辜”,中情局特工更是大

义凛然,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这是在给中情局做广告,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散布“伊朗恐惧症”。“中东

在线”网站称,这部影片严重诋毁了伊朗的国家形象,扭曲了当年伊朗人质危机的真实情况。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通过视频连线亲自为《逃离德黑兰》

颁奖,更是让伊朗人愤怒,认为这是“对我们整个国家和人类的攻击”。

据中东门户网站报道,为了“回击”,伊朗文艺行政部将在今年年内,投拍一部名为《总

参谋部》的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当年的人质事件。

3月13日,伊莎贝尔告诉英国《卫报》,她将代表伊朗政府在法国提起诉讼,指控一些好莱坞的导演

和制片人“歪曲历史”,适用法律条款是“个人对他人造成损失,需承担责任”。她又补充道,在瑞士,

法律同样禁止对国家进行诽谤。

她还对法新社说,伊朗“并不要求禁播《逃离德黑兰》,只希望对方发表声明,承认影片中描述的情

况与事实不符”。

好莱坞电影中的伊朗人形象大部分都不太正面?

1979年11月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使馆66名工作人员成为

人质,这就是当时震惊全球的伊朗人质事件。444天后,伊美达成协议,人质全部获释。

在使馆被占领时,6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躲藏起来,最终在加拿大外交人员

的协助和美国中情局的安排下,于1980年初安全回国。

这个故事,多年来被以各种方式阐述着,表达着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如今,在阿弗莱克的镜头下,它

再次刺痛了伊朗人。

美国网站认为,《逃离德黑兰》只塑造了两种形象的伊朗人:积极从事反美暴力活动的、

纯粹为推动剧情而出来“打酱油”的;而美国人,则被给予最大程度的同情。

有知情人士告诉《卫报》,当年6位美国人并非逃出使馆,而是正好外出。占领美国使馆的伊朗学生,

也并没如片中所述手持武器。曾参加占领的学生马苏迈赫告诉英国《太阳报》,影片夸大了当年冲击使馆

人群的暴力程度。

这样的夸张和“妖魔化”,在好莱坞影片中并不鲜见。美国人创办的伊朗电影网站“Firouzanfilms”,

总结出2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伊朗人形象,其中大部分都不太正面。

2009年,伊朗总统内贾德的文化顾问贾维德·沙马达瑞,曾邀请美国电影工业官方办公室的一些成员

及制片人、演员访问德黑兰,并要求对方就“侮辱”伊朗的好莱坞影片《斯巴达300勇士》、《摔跤手》

等致歉。

伊朗人认为,2007年的《斯巴达300勇士》将伊朗人的祖先波斯人描述成了充满淫欲、爱慕虚荣、邪

恶而野蛮的原始人,“似乎要告诉人们,伊朗自古以来就是邪恶之源”,这是好莱坞甚至是美国向伊朗发

起的“文化大战”。而在2008年的《摔跤手》中,男主角洛克的一个对手试图用伊朗国旗勒死他,被他夺

走后撕碎,扔向欢呼的观众。

“难道不该道歉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贾维德当时的话,“还有很多其他电影,目的

是侮辱和指责伟大国家伊朗及其丰富文化。”

1991年,由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电影《狂奔天涯》,同样在伊朗社会中备受责难。一个美国

女人带着年幼的女儿跟随伊朗丈夫回老家,但在伊朗,丈夫发生了“奇怪的转变”,从受过教育的现代人

变成了保守而酷爱施虐的农民。女主角被告知,按照伊斯兰法律,她可以与丈夫离婚,但女儿必须留在德

黑兰。经过18个月的艰难时光,女主角最终带着女儿逃到了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

2002年,伊朗通讯社声称这部电影在给伊朗“制造污点”,批评影片塑造的是被“刻板印象”化了的

伊朗人——歧视女性、虐待妻子、狂热盲信。

美国影评人罗杰·艾伯特也在自己的网站上评论称,电影“没有尝试说明——我猜是故意的——穆斯

林角度的观点”。

“20多年里,好莱坞没学到什么新东西,还沉浸在自我膨胀和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中。” 德黑兰大学

前政治学教授、伊朗核谈判小组前顾问卡维在“中东在线”网站这样写道,“好莱坞排斥与歧视的高墙还

没坍塌,当它在电影中一贯性地歪曲伊朗人形象时,他们的集体认同就这样形成了。”

“好莱坞可能是惟一一个走在‘反恐战争’前沿的西方机构,在它抛出的一部部电影中,它与美国政

府沿着几乎相同的路线,即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公式化地刻画着伊朗的形象。” 数年前,卡维在香港《亚

洲时报》撰文如是说。

伊朗是被歪曲和误解最深的国家之一?

银幕之下,伊美之间的现实斗争比电影中更暗潮汹涌。

2005年,当内贾德以政治黑马的姿态冲向总统之位时,一家名为“聚焦伊朗”的驻英国伊朗新闻机构

抖出一张美联社的历史照片,并指认照片上一位正在押解着被蒙住眼睛的美国人质的大胡子青年,就是内

贾德。

在照片难辨真假之际,6月25日,大选揭晓,内贾德当选,4名前美国人质在电视机前看到了他,互

相联系后一致认为,他正是26年前看押过他们的人。

前人质斯考特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即使内贾德将胡子刮去、衣服换掉,自己也绝对能认出

他来。1980年夏,斯考特被关押在德黑兰北郊的埃尔文监狱,狱卒有时良心发现,允许他走出牢房到外面

放放风。可当这一幕被当时还是低级别官员的内贾德看到后,立刻大发雷霆,用波斯语呵斥狱卒:“他们

都是猪狗不如的家伙,根本不配放风。”

另一位前人质洛德则对NBC说,在审问过程中,内贾德曾威胁到美国去绑架他的儿子,然后把他撕成

碎片,再把脚趾、手指一个个寄给他妻子。

对此,伊朗总统办公室工作人员与人质事件的领导者都站出来称,内贾德绝对未曾参与人质事件。这

并非美国第一次攻击内贾德。美国调查性报道网站“counterpunch”认为,长期以来,伊朗都被华盛顿看

作是中东的罪恶之源。

伊朗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报道称,CNN承认,美国主流媒体长期以来都在妖魔化伊朗。

“global research”网站表示,在世界主流媒体的描绘下,伊朗已被塑造成一个“危险、怪异而可怕”

的国家、一心发展核武器和消灭以色列;伊朗人也被肆无忌惮地刻画成狂热分子、恐怖分子、不文明人和

虐待女性者。想去伊朗旅游的游客会担心在偏僻的沙漠中被杀死,或被当作间谍逮捕。伊朗已是全世界被

歪曲和误解最深的国家之一。

政府的音乐外交、电影公关、新闻战 V.S. 民间的“另类”电影和纪录片

伊朗“国家形象”:官方与民间相互纠结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0日 07 版)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折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巾帼不让须眉的伊朗女赛车手拉勒·塞迪,是伊朗赛车史上首位女性冠军,人称“小舒马赫”。

伊朗,曾经的文明古国,如今却被一些国家和媒体视为‚流氓‛国家。对很多人来说,这像个读

不懂的谜。

无论是伊朗政府的国家形象塑造,还是异见人士声嘶力竭的呐喊,抑或是艺术家们饱含痛苦和深情的

表达,都让这个国家的形象复杂地互相交织。

伊朗曾欲塑造国家形象抗衡西方

一部《逃离德黑兰》电影,让谴责西方“恶意破坏”其国家形象的伊朗,再度引发世人的关注。虽然

伊朗在谴责类似事件时,往往语出惊人,但在主动树立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方面,政府的表现确实还需

要更加“给力”。

2010年,伊朗政府曾资助德黑兰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表演曲目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30周年而创作

的《和平与友谊协奏曲》。

当时,美国《纽约时报》称,欧洲观众不得不在两难中选择:参加这样明显的政治宣传活动会带来良

心的负担,但这是绝无仅有的去欣赏那些伟大的伊朗演奏家表演的机会。

据报道,演出并未售票,而是由当地的伊朗机构分发赠票。在日内瓦演出那天,超过1000个座位的观

众席只坐了300人。在剧场出口处,有将近20人在抗议。

2007年7月,伊朗政府资助的Press TV开播。总统内贾德在开播典礼上说,“了解事实真相是全人

类的权利,但很多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媒体来控制舆论,Press TV的目标就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上与西方抗衡。”

在Press TV的网页上,陈列着这个电视台的三大目标:打破西方对国际媒体的箝制、架设不同文化间

的桥梁、彰显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

Press TV的台长萨拉·福拉兹是伊朗声像协会副主席,他认为Press TV可以成为“第三只眼睛”,

让西方观众了解真实的伊朗和中东。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2012年7月,内贾德亲自首肯国有电影公司斥巨资拍摄一部以伊朗女赛车手

拉勒·塞迪为原型的电影,目的就是要打破西方对伊朗的成见。

“在西方人眼中,伊朗是落后的,妇女地位低下,好莱坞电影也在竭力塑造伊朗的负面形象,而这部

电影将改变这种局面。”电影的主拍方、伊朗纪录片和实验电影中心的一名官员说。

然而,这一“理想”却未能在电影中实现,反倒是引发了一些保守人士的批评。伊朗保守派报纸《Keyhan》

主编沙里亚特·马达里说,“电影的情节简直是对伊朗穆斯林女性的一种侮辱!”“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

迎合美国及其盟友口味、宣传西方价值观的电影?”

被伊朗否决的形象却被西方接受

事实上,伊朗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无论在绘画、文学创作还是电影上,都有着可圈可点的作品受到

全球艺术爱好者的仰慕。

以电影为例,《小鞋子》、《白气球》、《樱桃的滋味》等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作品,都是世界电

影史中的教学样片。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影片《一次别离》更是在芝加哥、柏林等多个电影节中获奖,

甚至斩获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

这部电影真实地描述了伊朗社会中妇女、宗教、移民等问题,可谓从另一个角度塑造了伊朗的国家形

象,反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这也正是导演法哈蒂的初衷。“我很开心看到世界对我们伊朗的印象是清

晰的,而非模糊的。”他说。

然而,在拿回伊朗历史上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后,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涉及离婚,它一度在伊朗

被禁映,在法哈蒂道歉后才又被恢复上映。

保守派人士更是认为,《一次别离》获奖不是伊朗电影的光荣,而是耻辱。在伊朗著名影评家法拉萨

提看来,西方就是想看到伊朗的落后。

另一部让世界聚焦伊朗的影片是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它记录了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因“宣

传反对政权”而被囚禁家中的生活片段。

导演将镜头对准了自己和自己的公寓,真实记录下了他在等待法院判决期间的生活。影片完成后,他

将其拷进U盘,塞进蛋糕,偷偷运出了国。

随后,这部纪录片入选了第36届多伦多电影节的大师单元。2010年12月,伊朗政府宣布,帕纳西被

判6年监禁,并剥夺社会权利20年,包括制作和指导电影、创作剧本、接受媒体采访和离开伊朗的权利。

伊朗艺术家的双重挣扎

先锋艺术家施林·奈沙,1957年出生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她回到伊朗,希望在故土找到自己的位

置。她以局外人的冷静眼光看到了革命前后人民的变化,并用艺术作品再现了革命后的伊朗女性,可她却

因此被驱逐出境。

根据伊朗网站报道,奈沙并非惟一被放逐的伊朗艺术家。在伊朗,政府是最大的艺

术赞助商。一旦失去政府资助,很多艺术家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

政府对此的解释是,他们有义务保护民众不受负面的、非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所有危害社会风气和国

家安全的艺术都被禁止。伊朗伊斯兰文化指导部官员阿巴比解释,“好的文化作品应既能够满足政府的需

要,也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政府知道,什么是对民众来说最好的艺术。”

奈沙离开伊朗后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辗转于墨西哥、秘鲁和美国,“希望找到一块与伊朗相像的土

地”,却一直没成功。

奈沙说,她将自己看作同胞的代言人。“我在两个战场进行两场不同的战斗。我们对西方不满,这是

因为他们对我们身份、形象的建构,对伊朗政治、女性和宗教的描述。我们要为此骄傲地战斗,直到获得

平等的尊重。而我们的另一场战斗是关于伊朗的政权。”

一位化名为SM的伊朗艺术家对《亚洲时报》说,很多德黑兰的艺术工作者面临艰难的选择,因为他们

希望作品真实、得到国际认可,同时在伊朗也受欢迎。

“要么做些单纯的作品,不会刺痛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样就可以呆在祖国;要么进行真正想进行的创

作,但可能永远都不能回家了。”

久而久之,“伊朗”便成了一种地下文化——艺术家们聚集在家中观看被禁影片、或在咖啡馆中讨论

有争议的话题。这些聚会中,女性不用戴头纱,偶尔也有酒精饮料供应。

本文标签: 伊朗电影美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