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2208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

王羲之书法全集:迄今为止收集最全面,图片质量最好的版本

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

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兰亭序(五种版本)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阴名士四十一人集于兰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赋诗,汇为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双畅,向称“天下第一行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兰亭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的“神龙本”最为接近原作;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兰亭序(兰亭八柱第一)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临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兰亭序(兰亭八柱第二) 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旧传为褚遂良所摹,故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简称为“褚摹兰亭”,实未必确切。全卷有宋、元、明诸家题跋或观款,以及鉴藏印记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7方印属真,第一后纸上米芾诗题及7方钤印亦真。因知此卷当为北宋米芾前临摹本。但作品质地属楮皮纸,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纸质,或可证此为北宋摹本。全卷由两幅纸拼接,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松匀,以临写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较为流畅,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頫、明浦江郑氏、项元汴、清卞永誉、乾隆内府。曾著录于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并刻入“兰亭八柱”。

兰亭序(兰亭八柱第三、神龙本) 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摹本神龙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白麻纸本,前隔水有旧题‘唐模兰亭’四字。《兰亭八柱》第三柱。帖的前后纸边处各有唐中宗‘神龙’二字半印,其下有南宋末驸马杨镇的‘副长方印。后有许将、王安礼、黄庆NFDA6NFDA4书府’、李之仪、 李NFDA8、王景修、石苍舒等人观款八段。再后有永阳清叟、赵孟俯题,郭天锡跋赞,鲜于枢题诗,邓文原、吴炳、王守诚、李廷相、文嘉、项元汴跋。前有清乾隆题识。

此本,元人郭天锡跋称:‘右唐贤摹晋右军《兰亭宴集叙》,字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此定是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今人启功在《兰亭考》中说:‘这帖的笔法当不甚远。’

纤得体,流美甜润,回非其他诸本所能及。破锋和剥落的痕迹,俱忠实地摹出。……可知它距离原本

兰亭序

定武本兰亭(宋拓定武柯九思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柯九思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湍’‘带’‘右’‘流’‘天’

五字已损,纸多磨伤,字口较模糊。第十五行末‘不’字右侧有一小‘僧’字,是梁朝鉴赏家徐僧权的押署。隔水有康里夒夒、虞集题记,后有王黼、忠侯之系、公达、鲜于枢、赵孟俯、黄石翁、袁桷、邓文远、王文治等题跋。康里夒夒称赞‘定武《兰亭》此本尤为精绝。……何啻获和璧隋珠,当永宝藏之’ 。赵孟俯在自藏的定武本上题云:‘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多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

十七帖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

十七帖拓本,26x456cm

曹娥碑

曹娥碑又称《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

曹娥碑

初月帖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 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

之报。近欲遣此书,停

行无人,不辨遣信。昨

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

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

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

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大报帖

2013年1月8日晨,NHK电视台的新闻大篇幅报道了王羲之唐代的精摹本在日本被发现的消息,因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因此被受世人瞩目。

东京国立博物馆发表的消息说,这件王羲之“大报帖”属于个人收藏,高25.7厘米,宽10.1厘米,共3行24个字,临摹于唐朝时期,从上有王羲之儿子的名字“日弊”和整个字的风姿来考证,应属于王羲之的早期临摹本。至于这一临摹本为何会流传到日本,博物馆的分析称,应该是遣唐使回国时带回日本,随后一直留存于民间,保存状态完好。其他不详。

东京国立博物馆称,这份“大报帖”的发现,是继1973年日本发现“妹至帖”之后,相隔40年的重大国宝级发现。博物馆将于本月22日,举行“书圣 王羲之展”,展出这份新发现的“大报帖”。

然而《大报帖》图片在大陆转贴出来以后,引起无数专家的关注,微博上疯狂转发,《书法江湖》网站听梧阁版主更是将最《大报帖》与此前的《妹至帖》拼合在一起,令人惊讶的发现,二者或同出一纸,某一时间被裁割为两片。随后著名王学专家祁小春先生应《书法报》之约为此又专门撰文对此进行探讨。

大报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释文:

便大报,期转差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大道帖

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大道帖(摹本),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丧乱、二谢、得示三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曾任驻日钦使随员(任期为1880年至1884年任期)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摹成书迹摹勒于《邻苏园帖》,方为国内学界所

知,没有想到世上还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迹。

2006年1月11日至1月29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展览中展出。

2006年3月12日至4月24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中展出。“丧乱三帖”回到中国展出,是此帖时隔1300年后首次回国“省亲”。

丧乱帖(丧乱、二谢、得示三帖之一)(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释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

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帖(丧乱、二谢、得示三帖之一)(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释文

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得示帖(丧乱、二谢、得示三帖之一)(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释文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七月都下帖

七月都下帖,是《秋月帖》和《都下帖》二帖合装裱为一卷,为东晋王羲之行草书。《七月帖》经南宋高宗(1127-1162)内府收藏后,曾归金章宗(1189-1208),此帖行笔流畅散逸,却乏遒力。《都下帖》末行有几字仅存其半,“仁”字以下二十七字裁割。帖中所提桓公是指桓温,蔡公为蔡谟,此帖作成于356年(穆帝永和十二年),此时王羲之已辞官年余,但仍不能忘怀朝廷戎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七月帖(是《秋月帖》和《都下帖》二帖合装裱为一卷。七月帖,又称《秋月帖》)(摹本)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

《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摹本,麻纸本。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6行,50字。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曾为金章宗、项元汴等藏。

释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都下帖(《秋月帖》和《都下帖》二帖合装裱为一卷)(摹本)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摹本,麻纸本。纵27.7厘米。5行,45字。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永和十二年(356)书。与《右军书记》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释文: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

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

平安三帖

“平安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因《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合裱于一卷而称“平安三帖”。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行书。纵24.7厘米,横46.8厘米。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平安帖(亦称《修载帖》,(平安三帖之一))(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何如帖(平安三帖之一)(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帖(平安三帖之一)(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干呕帖

《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国家一级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书圣,他的墨迹受到历代书家的推崇,然而,据史书上记载:王羲之的真迹早已失传,传世的王羲之的书法墨迹都是后世的临摹本,但就是这极为稀少的临摹本留传到今天已经都是稀世珍宝了。除海外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外,今天所知道留在内陆的只有《兰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干呕帖》等几件。

伪满时期,溥仪到将《干呕帖》带到东北,后来,流落到民间。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动乱时期,刘光启在堆积如山的大纸堆中发现了一卷黄黑色的旧纸卷,他抽出打开一看,眼前展开的是一件年代久远的草书纸本书帖,凭着多年鉴定书画的经验,刘光启读出该帖的内容为:“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东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寻觅了30多年的故宫流失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干呕帖》。

现在这件从纸堆里偶然发现的王羲之的《干呕帖》和《寒切帖》一起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时间断定为唐代临摹本

干呕帖(摹本)纸本 纵14.1厘米,横26.4厘米 天津博物院藏

释文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

寒切帖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唐代勾填本,有乌丝栏。收刻于《淳化阁帖》卷七、《大观帖》卷七、《澄清堂帖》、《二王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玉烟堂帖》、《邻苏园帖》。著录于《清河书画舫》。古书画鉴定专家张珩鉴定为唐代勾填本。

《寒切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写。纸本墨迹,草书,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寒切帖(摹本)纸本 章草 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汉时帖

《汉时帖》又称《讲堂帖》,为《十七帖》第二十一通尺牍。草书,6行,48字。是王羲之写给蜀中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另《汉时帖》有贴本传世,贴本与刻本不同。前二行为唐人摹本,旁有

正书,后段为元赵孟頫补书。

汉时帖,前二行为唐人写本,后段为元赵孟頫补书。

(十七帖之21)汉时帖

释文: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行穰帖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载:“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此帖仅是著文片段。此为初唐时

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传为米芾再临本,24.4×8.9cm。两行,十五字,有北宋徽宗金泥题签和双龙、“宣和”、“政和”等印,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董其昌有多处题跋,又为清安岐所藏,后归清内府,乾隆有题跋题诗及鉴赏印,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行穰帖》点画敦厚,行笔充实有力,节奏稳健,气息平和,毫无剑拔弩张之习,所谓“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书谱》)。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云:“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於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古法偏於雄而少於秀。王羲之的出现,则是完美的统一,且出於天然,得之天放。但《行穰帖》则以雄为主,回归古法,在王羲之众多作品中,其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董其昌对此甚为赞叹,跋云:“然观其行笔苍劲,兼籒篆之奇踪。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之宝也。”可以想见,右军笔法,变幻莫测,如龙如象。正如乾隆帝御笔题首:“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清末,《行穰帖》流落到民间,为大风堂张大千收藏。《行穰帖》归大风堂后,张大千来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曾在日本便利堂制作了珂罗版复制品。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

行穰帖(摹本),硬黄纸本 ,24.4×8.9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

黄庭经(摹刻本墨拓)

频有哀祸、孔侍中、犹悬三帖

一、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存世的《频有哀祸帖》摹本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作品。

频有哀祸帖(频有哀祸、孔侍中、犹悬三帖之一)(摹本),纸本。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

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二、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行草书,3行,25字。《孔侍中帖》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力丰筋”于此帖尽显。作品墨迹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孔侍中、犹悬三帖之一)(摹本),纸本。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犹悬帖(频有哀祸、孔侍中、犹悬三帖之一)(摹本),纸本。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共全文4行,28字。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独特的节奏韵律。其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即使偶尔重心忽左忽右,全局依然匀整安稳,不失平衡的美感。

《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快雪时晴帖(摹本),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乐毅论

《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本文标签: 摹本日本此帖纸本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