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515

2024年5月3日发(作者:)

罗德尼级战列舰

罗德尼级战列舰即英国皇家海军的纳尔逊级战列舰

条约的产物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日本英国等几个战胜国之间又展开了一场激

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是,各国的造舰计划,实际上没有一个不超出其国家支付能力的,

1920年,持孤立主义观点的美国总统哈汀上台,他与国务卿海斯一同制定了海军裁军的计

划,并大力推进召开海军裁军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海军裁军会议在华盛顿召开,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确定英美日意法海军主力战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吨位比例为

5:5:3:1.75:1.75,各国在10年内不得新造主力战舰。但是在讨论应该废弃那些军舰的问题

上,日本代表借口日本小学生为装有410毫米主炮的长门级战列舰陆奥号的建造捐款,一

旦废弃无法向国民交代为由,拒绝废弃陆奥号战列舰。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条约战列舰主炮

最大口径增加到16英寸,日本可以保留陆奥号战列舰,而美国则完成未完工的三艘科罗拉

多级战列舰中的两艘(共四艘,BB46马里兰号已经在裁军会议前完成,BB47华盛顿号则

根据海军条约废弃)英国则能够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建造一级安装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

而不受条约中10年内不得建造战列舰的规定的约束。根据这一协议,英国建造的第一级条

约型战列舰,一般称为纳尔逊级战列舰。

1922年11月28日,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分别在纽卡斯尔的阿姆

斯特朗——怀特沃斯造船厂和伯肯黑德的Cammel-Laird造船厂开工,两舰分别于1925

年9月3日(纳尔逊号)和1925年11月7日(罗德尼号)下水,并以18、19世纪英国

海军名将纳尔逊和罗德尼命名;1927年9月10日,纳尔逊号完工,同年11月10日,罗

德尼号完工。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造舰思想的改变,这两艘战列舰展现了与以往战列舰不同的

风貌。

战舰概貌

纳尔逊级的主尺度和排水量较以往的英国战列舰有所加大,但是完全遵照条约规定(标

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设计建造的,舰体全长710英尺(约216.4米),水线长695

英尺(约212米),宽106英尺(约32.3米),设计吃水30英尺(约9.1)米,吃水28英尺(约

8.5米),满载吃水33英尺(约10米)。标准排水量33,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

纳尔逊级战列舰舰型与以往英国战列舰有很大不同,首先,纳尔逊级不再采用以往英国

战列舰常用的长艏楼船型,而改用了平甲板船型。同时,舰艏也摒弃了过去战列舰的撞角艏

和内倾式艏柱,采用了直线形艏柱的前倾首,这是英国战列舰第一次采用前倾首(英国一战

后期的战列巡洋舰艏部也多为前倾,但不同的是采用了艏柱带弧形外飘的飞剪艏),舷弧平

直,一般来说,采用倾斜式艏柱有利于减少舰艏上浪,从而提高舰艇的适航性,但是纳尔逊

级前倾角较小,加之舷弧平直,艏部干舷高度略嫌不足,对适航性的提高比较有限。

纳尔逊级的上层建筑配置在战列舰中相当少见,三座三联装Mark I型16英寸主炮全

部配置在舰桥之前,A,C两炮塔安装在上甲板上,而B炮塔安装在高出上甲板的炮座上,

三座炮塔聚集在一起呈金字塔形排列,正常情况下,所有火炮全部指向舰艏方向。为了配平

重量,炮塔配置稍靠舯部,而舰桥则位于舯部靠后的位置,舰桥之后则分别是烟囱和后桅,

六座双联装6英寸副炮炮塔也呈金字塔形在后桅和烟囱之间的两舷配置。而锅炉舱和轮机

舱也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种集中配置的方式便于安排各部位的装甲,同时,火炮/弹药

库和机舱这需要加强防护的要害部位集中配置,可以有效减小主装甲带最厚的几个部位的长

度,这样可以用较少的重量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但是主炮集中配置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首

先,沉重的主炮炮塔和弹药库防护装甲的集中配置会带来重量配平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可

以通过将炮塔尽量后移来解决,其次,主炮的射界会受到影响,舰船后部相当大的一块区域

属于射击死角,而C炮塔由于不能超越B炮塔射击,射角只有向两舷各50度,不能向前射

击,这样前向火力也不能完全发挥,后来采用这种集中配置炮塔方式的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

舰和黎塞留级战列舰则采用了阶梯配置的两座四联装炮塔,解决了向前方发扬火力的问题,

但后部的死角依然存在。第三,集中配置的炮塔,很容易因为其中一座炮塔被命中而引发连

锁反应,有造成战舰因为一次打击而失去所有主炮火力的危险。类似的集中配置思想,实际

上在英国条约前的设计方案中就有所体现,但是这两个方案中,主炮仍然是分散配置在舰桥

的前后两侧,仅仅是相对集中。英国在纳尔逊级上使用这种主炮完全“堆”在一起的配置方

式,显然是为了在条约规定的35000吨排水量之内,能够尽可能加强防护并安装更沉重的

大口径主炮而采取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显然不够成功,以后的英国战列舰再没有采取

过类似的配置方案。

纳尔逊级主炮安装了新研制的Mark I型16英寸(406毫米)45倍径舰炮,采用三联装

炮塔,这也是英国战列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采用三联装炮塔,这种火炮和炮塔最初是为

G3型战列巡洋舰设计和订购的,在G3计划因华盛顿海军条约取消时,这些炮塔的定单已

经下达到厂家,为了避免浪费资源,于是英国海军重新修订了对这些炮塔的要求,稍稍缩小

了炮塔的尺寸和重量,使之能够安装在新建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上。

这些火炮显然在服役前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便被批准装舰了,以至于在使用中出现了许

多问题。首先,当时英国海军认为重量轻、高初速的穿甲弹性能比较高。但是高初速轻弹并

不如想象那样提高了火炮性能,实际上,该炮的炮口动能不如美国的同类火炮,而且因为弹

丸轻,弹长短,远距离存速能力也相应降低,穿甲威力也有所下降,其威力相比Mark I型

15英寸(381毫米)42倍径舰炮提高相当有限。另外在使用中还发现该炮身管寿命最大不超

过180发,而且射击精度很低,散布很大,同时膛线磨损严重,无论是身管寿命还是射击

精度,它都远远不如Mark I型15英寸炮。作为一种补救手段,英国海军修改了身管和膛

线的设计,这就是后来的Mark II身管。相比Mark I身管,Mark II身管的寿命和精度甚至

膛压、初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身管寿命提高到200-250发,但是精度问题并没有得到根

本解决,而且由于库存和生产的问题,直到二战期间,两艘舰的火炮仍然是混装两种身管,

甚至同一炮塔内安装的身管型号都有所不同,这一混乱又为观测和校射带来了麻烦——两

种身管的膛压和初速各不相同,弹道和射程也有些区别,这些问题让观测和校射人员颇为头

痛。20年代末,曾经有过用2,250磅(约1,021公斤)重的“重”穿甲弹代替原有“轻弹”

的打算,但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这一计划。1942到1943年间,

英国海军在炮弹中加装了染色剂以便于校射,添加了染色剂的穿甲弹重量增加到约934公

斤。另外,由于是第一次使用16英寸火炮和三联装炮塔,所以测试中,在闭锁机构和炮塔

旋转系统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直到30年代初期,这些问题才大部分得到解决。而这种炮

塔和火炮,之后也没有在任何其他战列舰上使用或考虑使用。其后的乔治五世级使用了14

英寸(356毫米)Mark VII型主炮,而前卫级又重新使用了库存的老式的15英寸Mk I主炮。

纳尔逊级的六座双联装6英寸Mark XXII副炮,最初也是为G3型战列巡洋舰设计的。

这是一种安装在炮塔上的高平两用炮,其仰角达60度,理论射速每分钟6到8发,理论上

可以进行防空作战。Mark XXII的转速和射速很快就不能适应对3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型飞

机作战的需要了,它的俯仰速度、水平旋转速度比较慢,另外由于采用分装弹药,再装填时

必须回到5度的仰角,而不能连续射击,这样一来防空作战的实际射速大大下降。这样的

性能,对付一战时期的老式飞机和飞艇还勉强,但是随着飞机速度和机动性的不断提高,

Mark XXII已经不能适应30年代后的防空作战需要了。该舰还装有6座单Mark VIII型120

毫米高平两用炮,分别安装在舰桥、烟囱两侧和舰艉,这些火炮仰角达90度,采用整装弹

药,射速达每分钟8到12发,这六门大口径高炮实际上担当起是纳尔逊级中远程防空任务。

另外舰上还装有8门单管2磅(40毫米)Mark VIII型PomPom炮,作为防空机关炮,由

于中近程防空。另外,水线下还安装了两具620毫米鱼雷发射管。

纳尔逊级战列舰在防护设计方面充分吸取了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在日德兰海战中,

双方战列舰的最大有效交战距离大大超过了战前预计的7000-10000米,达到了

15000-17000米,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个距离上,火炮的弹道变得弯曲,炮弹击中

目标时的俯角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平防护变得和垂直防护一样重要,在日德兰海战后,

英国海军着手给现有以及在建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重要部位增加了一层甲板装甲以提

高水平防护,但是这种权宜之计对防护的提高毕竟有限。而纳尔逊级则是从设计开始就考虑

到了这个问题,其甲板装甲最厚达160毫米,而在此之前的英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水

平甲板的防护都不超过100毫米,同样,纳尔逊级重要部位的主装甲带也有所加强,舰艏

附近主炮弹药库部位的装甲带厚近360毫米,而舰艉机舱和副炮弹药库主装甲带厚度也有

330毫米,隔舱横向壁厚305-203毫米(舰艏)/254-102毫米(舰艉)。而炮座和炮塔也

是重点防护,炮座装甲最厚处达380毫米(一说387毫米),最薄的部分也有305毫米,

而炮塔正面装甲厚406毫米(一说413毫米),侧面280到228毫米,顶部则有178毫米,

可以说防护相当充分。司令塔的装甲厚度稍薄一些,但两侧也达到356毫米,正面则有305

毫米;但是副炮防护相对薄弱,炮塔装甲厚度不超过40毫米。

为了安装大口径主炮和更厚重的装甲而又不超出条约规定的排水量,纳尔逊级在一定程

度上牺牲了动力和机动性,舰上共安装8台带蒸汽过热器的海军部型3鼓水管燃油锅炉,

单位压力260磅/平方英寸,这种锅炉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所用锅炉有所改进,但伊丽莎白女

王级共安装了24台锅炉,是纳尔逊级的三倍。纳尔逊级的蒸汽轮机也比以往英国战列舰减

少了两台,只安装了两台布朗——寇蒂斯单级齿轮减速蒸汽轮机,总功率45,000轴马力。

相应的,原来英国战列舰常用的四轴四桨推进方式也被改为双轴双桨推进,航速比伊丽莎白

女王级有所降低,试航航速纳尔逊号23.5节,罗德尼号23.7节。载油量约2800吨,续航

力为最大航速(23节)时5,500海里,16节时7,000海里。纳尔逊级的舵型采用半平衡

舵,和以前英国战列舰采用的悬挂式平衡舵相比,这种舵型安装更牢固,舵效相对也要高一

些,但相应对舵机功率的要求也提高了。

服役情况

纳尔逊级战列舰在服役后经过了多次改装,1932到1933年,两舰对舰桥进行了现代

化改装,为了增强防空火力,在烟囱两侧又各增加了一座8联装PomPom炮,同时拆除了

鱼雷测距机,但是鱼雷发射管仍然保留,1937年到1938年,两舰又加强了防护,并在舰

桥后方加装了两挺四联装.50英寸(12.7毫米)高射机枪。在二战期间,两艘战列舰进行了

不同的改造,纳尔逊号保留了120毫米高平两用炮,但是拆除了所有PomPom炮,代之

以更为有效的四座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射机关炮——这种高炮的性能在太平洋防空作

战中被证实强于英制二磅(40毫米)PomPom炮,并且,为了增强近程防空火力,纳尔逊

号加装了5座双联装和55门单管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而罗德尼号则拆除了所有120毫

米高平两用炮,安装了4座双联装4英寸(102毫米)高平两用炮,全部单管PomPom炮

均被拆除,而8联装PomPom炮则增加到六座,同时罗德尼号也加装了20毫米厄利孔高

炮,但都是单管型,数量达61门。1939 年底还在主炮炮塔上安装过防空火箭,但是不久

就拆除了。

1938年到1944年间,纳尔逊级的电子设备也进行了多次改造。先后加装了对空、对

海警戒雷达和主、副炮及高炮火控雷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均在本土舰队服役,尽管经过了

现代化改装,但是这个时候的纳尔逊级已经显得过时了,尤其是航速过低,这使得它们难以

与快速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协同行动,同时,火炮精度太差,威力不足的问题又制约着它们

参与舰队决战的能力,但是,这两艘战列舰在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对岸轰击中也起到了相当

大的作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先后退出现役,罗德尼号在1945

年转入预备役,1946年除籍,1948年三月出售解体。纳尔逊号则在1946年被改为训练

舰,但是仅仅一年以后,它也被除籍,在1949年后,也被出售解体。

总结

纳尔逊级战列舰体现了英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列舰设计指导思想的变化,从纳

尔逊级开始,战列舰在武备设计方面开始强调防空,而副炮以高平两用的炮塔炮代替了仰角

很小射界狭窄的炮廓炮,并且加装了相当数量的防空机关炮。而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在纳

尔逊的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当的体现,纳尔逊级一反过去英国战列舰不甚重视防护性能的特

点,第一次将防护放在了设计要求的首位,甚至为了防护(火力已经由条约限定)不惜极大

地牺牲航速。

本文标签: 战列舰炮塔防护英国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