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2

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

写在前面

我们经过几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常用的办公软件、网页制作软件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我们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学年,我们将就信息技术和学科学习的整合进行探索,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学习用几何画板做数理实验的方法;下篇则重点掌握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考虑到初三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没有严格按照课时来安排内容,而是用专题和案例的方式来组织材料,方便各校根据教学环境和课时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我们在顺德教育信息中心为初三信息技术的学习开辟了专门的网站:网络探索(WebQuest),域名是。本课程的相关工具和范例都在这里提供,各章节的编者担任相应栏目的版主,随时欢迎广大师生前往交流。

欢迎随时访问网络探究网站,了解网络学习的最新进展!

1

上篇 用几何画板做数理实验

同学们都喜欢物理和初三新开的化学,因为这两门课都有好多实验,那么数学就没有实验吗?

有的。我们可以用特定的“数字化的实验室软件”来验证数学定律,探索数学规律。这样的软件现在国内外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国内的“数学实验室”和国外的“几何画板”。鉴于初中的数学知识范围,我们可以先学习简单易学的“几何画板”,高中以后我们可以借助大型的“数学实验室”平台来完成更多的数学实验。

说明:几何画板是一个著名的教学工具软件,网上可以下载其试用版本,国内已经有3.05版的汉化版本。本教材以3.0版为例编写。在我们的网络探索社区()的顺德信息技术教材专区中,有专门的几何画板学习讨论专栏,方便于同学们在网上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学习问题。同时,本课程的案例程序也可以在该栏目找到。最新的几何画板试用版本也会放到这里供下载,请到自行下载安装。(安装过程请参考/Jc/),

在顺德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虚拟教研社区 “培训大楼”中,也有几何画板专栏,专门供老师和有兴趣的同学讨论几何画板的高级使用问题。

除了用几何画板进行大量的数学探索实验之外,与数学紧密相连的物理同样可以在几何画板上完成很多实验。我们将选取大家在初中数学和物理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为例子,利用几何画板来完成一些数学和物理实验。学完这些例子,相信同学们会熟练地应用几何画板,并且对学习过的或将要学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好啦,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请下载安装好几何画板软件,打开几何画板,可以看到如下的窗口,各部分的功能如图所示:

图1-0.1

我们主要认识一下工具箱和状态栏,其它的功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会使用。

2

案例一 四人分饼

有一块厚度均匀的三角形薄饼,现在要把它平均分给四个人,应该如何分?

图1-1.1

思路: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就是如何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方案一:画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分三角形所成的四部分面积相等,(其实四个三角形全等)。如图1-1.2。

图1-1.2

方案二:四等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由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以得出四部分面积相等,如图1-1.3。

图1-1.3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打开几何画板程序,这时出现一个新绘图文件。

说明:如果几何画板程序已经打开,只要由菜单“文件”“新绘图”,也可以新建一个绘图文件。第二步:(1)在工具箱中选取“画线段”工具;

(2)在工作区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出一条线段。如图

1-1.4。

图1-1.4

注意:在几何画板中,点用一个空心的圈表示。

第三步:(1)选取“文本”工具;(2)在画好的点上单击左

键,可以标出两点的标签,如图1-1.5:

注意:如果再点一次,又可以隐藏标签,如果想改标签AB为其它字母,可以这样做:

用“文本”工具双击显示的标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图1-1.5

行修改,(本例中我们不做修改)。如图1-1.6

3

图1-1.6

在后面的操作中,请观察图形,根据需要标出点或线的标签,不再一一说明

第四步:(1)再次选取“画线段”工具,移动鼠标与点A重合,按左键拖动画出线段AC;(2)画线段BC,标出标签C,如图1-1.7。

注意:在熟悉后,可以先画好首尾相接的三条线段后再标上标签更方便。

第五步:(1) 用“选择”工具单击线段AB,这时线段上出现两个正方形的黑块,表示线段处于被选取状态;(2)

由菜单“作图”“中点”,画出线段AB的中点,标上标签。得如图1-1.8。

注意:如果被选取的是点,点的外面会有一个粗黑圆圈。在几何画板中,选取线段是不包括它的两个端点的,以后的问题都是这样,如果不小心多选了某个对象,可以按Shift键后用左键再次单击该对象取消选取。

第六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它两边的中点。得如图1-1.9。

技巧:最快的方法是:按住Shift不放,用“选择”工具分别点击三条线段,可以同时选取这三条线段,再由“作图”“画中点”(或按快捷键Ctrl+M),就可以同时画好三条边的中点。

第七步:用“画线段”工具连结DE、EF、FD,得如图1-1.10:

技巧:画线段的另一方法,在保证画线工具出现的是“画线段”按钮(不必选取)的前提下。

选取两点后,由菜单“作图”“画线段”,(或按快捷键Ctrl+L),可以画出连结两点的线段。

本例最快的做法:

1、选取“画点”工具,按住Shift键不放在工作区中画三个点,这时三个顶点都保持选取状态

2、按Ctrl+L,可以同时画出三条边并且三边同时被选取;

CAB图1-1.7

CADB图1-1.8

CFEADB图1-1.9

CFEADB图1-1.10

4

3、按Ctrl+M,可以同时画出三边中点且三中点同时被选取;

4、按Ctrl+L,可以同时画出小三角形三条边,标上标签即可。

第八步:(1) 按住Shift键不放,用“选择“工具选取点A、D、F;(2) 由菜单“作图”“多边形内部”填充多边形内部;(3) 保持内部的选取状态,由菜单“度量”“面积”,可以量出ADF的面积,如图1-1.11。

C面积 ADF = 0.77 cm2FEADB图1-1.11

第九步:(1) 用同样的方法,填充并度量三角形面积 ADF = 0.77 cm2BDE、ECF、DEF;(2) 选取DEF的内部,由菜积 DBE = 0.77 cm2单“显示”“颜色”,选择其它颜色,如蓝色,面得到如图1-1.12。

面积 ECF = 0.77 cm2面积 DEF = 0.77 cm2ADBC

FE图1-1.2

注意:在制作过程中,要经常保存文件,以免因意外原因造成文件丢失,以下每一个例子都是这样,不再加以说明。

归纳结论:

拖动顶点A、B、C中的任一个,可以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请观察不同情况下,四部分的面积是否总是相等?这样做可以完成分饼的任务吗?

说明:这是通过实验来验证数学规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是正确,一般来说,有一些结果经过了人类的长期实践,大家都公认了它的正确性,这时会把这个结论作为公理直接使用;而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得到的结果仍然需要进行推理证明。那么,实验有什么用呢?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规律,更容易接受知识,并且常常可以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一供参考。

练习:

1、对于方案二,四等分面积的问题就转化为四等分线段的问题,四等分线段可以用哪些方法?

2、为了方便在改变等分的份数(例如要分成五份)时方法仍然能用,这里介绍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的方法把一条线段四等分。

C第一步:(1) 选取“画射线”工具;(2)移动鼠标到与点A重合,按住左键拖动,画出一条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AD,得如图1-1.13。

AB

D图1-1.13

5

第二步:(1) 选取“画点”工具,移动鼠标到射线AD上,在靠近点A处单击画出一个点E,得如图1-1.14;

(2) 按住Shift键不放,用“选择”工具,依次选取点A、E,由菜单“变换”“标记向量A-E”。

说明:标记了一个向量后,可以在后面的平移变换中按这个向量来平移,保证出现若干段相等的线段,

标记向量时,一定要注意选选择点的先后顺序。

CAEBD

第三步:(1) 用“选择”工具选取点E,由菜单“变换”“平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即可得一点E’;(2) 选取E’,做同样的操作可以得E’’,„„,这样做下去,直到得到你想要的若干段相等的线段,这里是四段,如图1-1.15。

AE图1-1.14

C

BE'E''E'''D图1-1.15

第四步:(1) 连结BE’’’;(2)同时选取线段BE’’’、点E、E’、E’’,由菜单“作图”“平行线”,画出了一组平行线,如图1-1.16。

C

AEE'E''E'''DB图1-1.16

C第五步:(1) 用“选择”工具单击平行线和AB相交处,得到三个四等分点;

(2) 选取所有平行线、射线AD及AD上的点(除A外),由菜单“显示”“隐藏 对象”,可以隐藏制作过程中的辅助线。得如图1-1.17。

以下只要连结点C和三个四等分点就行了,„„

B注意:在最后结果中不需要看到的对象,一般是把它隐A

藏,如果你选取后删去了它,你会发现你要的四等分点图1-1.17

也会消失,这是因为这些点是受辅助线控制的,隐藏的对象只是看不到,但它仍然起作用。隐藏和删除是不同的。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一的练习供参考。

3、自己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在只需要四等分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方便?,在需要其它等分的情况下,

6

哪种方法更具有一般性?

案例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

现有一块三角形的木板,用来制作一个半圆形的木盖,请设计一个浪费比较小并且便于施工的方案。

图1-2.1

思路:以三角形较短一边的一半为半径,以三个顶点为圆心画弧,得到三个扇形后拼成半圆,如图1-2.2:

图1-2.2

那么,如何知道拼成的一定是一个半圆呢?下面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实验来说明。

方案:画一个三角形;量三个内角的度数;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计算三个内角的和。如果对于任意的三角形,总有内角和是1800,那么说明拼成的一定是一个半圆形。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绘图文件。画出三角形ABC

第二步:(1) 选取“选择”工具,按住Shift不放,B依次选取点B、A、C;(2) 由菜单中的“度量”BAC = 45.0

“角度”,量出∠BAC的度数,

ABC = 74.6

用同样的方法度量其它两个角。如图1-2.3

ACB = 60.4

说明:由于每个人画的图不同,度数不一定和图1-2.3一样)。

AC图1-2.3

注意:选一个角的关键是角的顶点要第二个选。

第三步:由菜单“度量”“计算”弹出一个计算B器,依次点击“∠BAC=„”、“+”、“∠ABC=„”BAC = 45.0

“+”、“∠ACB=„”、“确定”,如图1-2.4。

ABC = 74.6

说明:“∠BAC=„”在本例中是“∠BAC=45.00”,ACB = 60.4

这里用省略号表示,是因为每个人画的图不同,量出的度数有可能不同,以后类似的问题都这样来表AC示。

BAC + ABC + ACB = 180.0

技巧:弹出计算器的方法有:(1) 由菜单“度量”

“计算”;(2) 双击工作区中的任一度量值,如图1-2.4

“∠BAC=„”;(3) 在工作区中击鼠标右键,由“度量”“计算”。

7

归纳结论:

请按要求操作后填写下表:

序号 操 作

1

观察

用鼠标拖动其中一个顶点改变三角形变成钝角三角形

用鼠标拖动其中一个顶点改变三角形变成直角三角形

2

3

4

现象

∠BAC=______

∠ABC=______

∠ACB=______

∠BAC=______

∠ABC=______

∠ACB=______

∠BAC=______

∠ABC=______

∠ACB=______

三个角的和等于

用鼠标拖动其中一个顶点任意改

三个内角的和总是

变三角形的形状

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________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二供参考。

练习:

1、自己画一个凸四边形,度量它的内角,计算内角和,验证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二练习1供参考。

2、用“选择”工具同时选取点A、B,由菜单“度量”“距离”,可以度量出线段AB的长度,请你用上面所学的知识验证“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二练习2供参考。

8

案例三 最佳行走路线

如图1-3.1:你身在草原上,现在要走到公路边去等车,请设计一个最佳行走路线。

图1-3.1

思路:把人所处位置看作一个点,公路看作一条直线,行走的路线看作线段,由垂线段最短可以找到最佳行走路线。

方案:画一条直线,过直线外一点引直线的垂线段和斜线段,度量线段的长,动态验证垂线段最短。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绘图文件。

第二步:(1) 按住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不放,在弹出的C工具条中选取“画直线”工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出一条直线;(2) 用“画点”工具在直线外画一点,如图1-3.2。

AB

图1-3.2

第三步:(1) 按Shift键,用鼠标选取点C和直线AB,(不要选取点A和B);(2) 由菜单“作图”“垂线”,画出了过点C垂直于AB的直线,如图1-3.3

说明:虽然点A、B在直线AB上,但选取直线时并没有选取直线上的点,在后面的学习中,如果要求选取直线、A线段、圆等对象,这时不要把对象上的点也选取,除非特别指明要选取这些点。

第四步:(1) 用“选择”工具单击垂足处,定义出垂足,标上标签D;

(2) 选取垂线CD(不要选取点C、D)、点A、B,由“显示”“隐藏”,把选取的对象隐藏,用“文本”工具在直线上点一下,标出直线的标签j;(3) 选“画线段”工具,连结线段CD,如图1-3.4。

说明:点A、B是控制直线AB的点,通过拖动这两点,可以改变直线的方向和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想再改变直线的位置,或不再画其它线经过这两个点,可以

CB图1-3.3

CjD1-3.4

E9

在制作完成后把它隐藏。

第五步:(1) 选取“画线段”工具;(2) 移动鼠标到点C处,按下左键拖动,当鼠标位于直线j上时松开,如图1-3.5。

技巧:CE是直线j的斜线段,所以要保证一个端点是C,另一个端点E只能在直线j上移动,怎样才能保证呢?,在画图的过程中,移动鼠标到点C时,注意观察状态栏中有“从点C”,这时按下左键可以保证一个端点为C,移动鼠标到直线j时,状态栏中有“到点位于直线j”时松开,这样点E一定在直线上,不能拖到直线外。在几何画板中,状态栏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六步:同时选取点C、D,由“度量”“距离”,量出CD,同理量出CE,如图1-3.6。

CD = 1.68 cmCE = 2.16 cmCjD图1-3.5

E

CjD图1-3.6

E

归纳结论:

拖动点E在直线j上移动,观察CD与CE的大小,什么时候CE=CD?,除了这个位置外的其它位置CD与CE哪一个比较大?

以上操作说明:从直线处一点引直线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最短,因而最佳行走路线是走点到直线的垂线段。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实例三供参考。

练习:

1、在图1-3.6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点F,通过度量∠CDF、∠CEF,如图1-3.7,拖动点E,观察什么情况下两个角相等,除了CD外,CE在其它位置能和直线j垂直吗?

CD = 1.68 cmCE = 2.16 cmCCDF = 90

CEF = 51

FjDE图1-3.7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三练习供参考。

10

案例四 横梁有多长

如图1-4.1,一个三角形屋架,屋面的宽度是13米,立柱长5米,那么横梁有多长?

图1-4.1

思路:这是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都有这种关系?

方案:大家都已经证明过勾股定理,但现在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老朋友。用几何画板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度量三条边,计算两直角边的平方和,计算斜边的平方,不断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但保持直角不变),验证定理是否总是成立。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绘图文件。

第二步:在工作区中画一条线段AB,如图1-4.2。

AB

图1-4.2

第三步:(1) 按住Shift,用“选择”工具选取点A和线段AB;(2) 由菜单“作图”“垂线”,作出点A垂直于线段AB的直线。如图1-4.3

AB注意:不要选另外一个端点B,那样过B点也会有一条直线与AB垂直,本例中我们不需要同时画两条垂线。

技巧:只有这样画的图才能在你拖动点改变图形的大小

和形状时总是保持垂直的关系,如果只是画出一条自己图1-4.3

看上去“垂直”的直线,就不能在改变形状时保持垂直关系。

第三步:(1) 选“画点”工具;(2) 移动鼠标到垂线上C单击,如图图1-4.4

注意:观察状态栏中出现“点位于直线上”时单击,这样画的点永远位于直线上,不会拖到外面。

AB

图1-4.4

第三步:(1) 选取垂线CD,由“显示”“隐藏直线”,C把垂线隐藏; (2) 用画线段工具画出线段AC、线段BC,如图1-4.5。

技巧:最后的图中应该是线段,但为了保证变化过程中A保持垂直关系,必须先画辅助垂线,最后在不需要时把图1-4.5

它隐藏。

B

11

第四步:用“文本”工具单击三角形的三边,得到如图1-4.6所示,

CmAnjB图1-4.6

第五步:用“文本”工具双击标签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作如下改动:如图1-4.7。

图1-4.7

用同样的方法改j为c,改m为b,如图1-4.8。

说明:这样做是为了照顾我们的数学习惯,或者是题目本身的要求,这种改点或线的标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会经常用到。

第七步:同时选取线段a、b、c,由菜单“度量”“长度”,可以同时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如图1-4.9

第八步:弹出计算器,依次点击“b=„”、“^”、“2”、“+”、“c=„”、“^”、“2”,然后按“确定”,可以计算出b2+c2的值;同样可以算出a2的值,

得到如图1-4.10,

说明:这里“^”表示乘方运算。

CbaAcB图1-4.8

CbaAcBc = 2.70 cma = 3.03 cmb = 1.39 cm1-4.9

CbaAcBc = 2.70 cma = 3.03 cmb = 1.39 cmb2 + c2 = 9.20 cm2a2 = 9.20 cm2图1-4.10

12

归纳结论:

序号 现象 b2+c2与a2相等吗?

b2+c2=____

1

观察

a2=_____

b2+c2=____

2

用鼠标拖动点B到另一位置。

a2=_____

b2+c2=____

3

用鼠标拖动点B到另一位置。

a2=_____

4

任意拖动三角形顶点改变直角三角形的形状,

222结论

b+c____a

可以看到,总是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本例中的横梁用勾股定理算得一半为12米,操 作

全长为24米。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实例四供参考。

练习:

1、量出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的度数,验证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四练习1供参考。

2、学画一个矩形,先完成本例到第三步得图1-4.11,这里只是把原来的点C改成了D。

DAB图1-4.11

(1)选取点D和线段AB,由“作图”“平行线”,C画出过D平行AB的直线;(2)选取点B和直线AD,D同样画出过点B平行于AD的直线;(3)用“选择”工具定义出第四个顶点,标记标签为C;如图1-4.12

AB图1-4.12

(4)隐藏三条直线,画出线段AD、DC、CB,即得矩形ABCD,如图1-4.13。

DC说明:拖动点A、B可以改变矩形的大小和位置并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拖动点D只能改变矩形在纵向上的大小,拖动点C不会改变矩形的大小,但可以改变矩形的AB位置,但无论如何改变,这个图形一定是矩形,你可以图1-4-13

通过度量角和边来证实这一点。

3、先画出如图1-4-14的图形,然后用类似于第2题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CAB图1-4-14

13

案例五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可能出现在哪些位置?

思路:应该对于直角、锐角、钝角三种不同类形的三角作不同的回答。

方案:如果用笔在纸上画图,只能三种类型中各画一个图来说明,现在借助几何画板,我们可以动态地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使不同类形的三角形的高可以动态改变。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1) 选取“画点”工具画三个点;(2) 选取“画直线”工具后,什么都不用做;(3) 选取“选择”工具,在屏幕上拉一个虚线框框住画好的三点;(4) 由菜单“作图”“画直线” (快捷键是Ctrl+L) ,可以画出过这三点的三条直线,标上标签,如图1-5.1。

技巧:(1) 如果要选取的对象比较多,可以用“选择”工具在工作区中拉一个虚线框框住这些对象,这时可能会多选了一些你并不想选的,可以按Shift键后,单击该对象取消选择状态;(2) 上面第二步选“画直线”工具的操作会影响菜单中会不会出出“画直线”的选项,如果你没有做这一步,菜单中通常出现“画线段”,也就是说,几何画板中的有些菜单命令和按钮的显示状态是相关的。

第二步: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并单击垂足,定义出垂足D,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垂线BE和CF,如图1-5.2,

第三步:按住Shift键,用“选择”工具选取所有的直线,注意不要选到点;由菜单“显示”“隐藏直线”,可以隐藏所有直线,得到如图1-5.3

第四步:(1) 同时选取点A、B,(2) 选取“画线段”工具,然后按Ctrl+L,画出线段AB;(3)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线段BC、AC、AD、BE、CF,得到如图1-5.4。

技巧:上面说Ctrl+L是画直线,但当你先画了“画线段”的工具后,它的功能会自动变边画线段。

注意: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画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呢?这是本例的要点,因为如果一开始画的是线段,点D、E、

ABC1-5.1

AFEBDC图1-5.2

AFEBDC图1-5.3

AFEBDC1-5.4

14

F被定义为垂线和线段的交点,如果你拖动三角形变为钝角三角形,垂线和线段没有交点,这样会导致有两条高消失。现在的点D、E、F分别是垂线和直线的交点,再拉动三角形成钝角三角形时,高不会消失。

第五步:(1) 拖动点A,使∠ACB变成钝角,(如图1-5.5);(2) 选取点C和D,按Ctrl+L,画出线段CD;(3) 保F持线段CD的选取状态,由菜单“显示”“线型”“虚线”,改CDBC为虚线,符合通常的习惯,

用同样的方法画线虚线段CE,

E图1-5.5

第六步:拖动点A使使∠ABC变成钝角后用同样的方法作出虚线段BF。最后完成图1-5.6

AFDABECD

AED图1-5.6

BFC

归纳结论;

序号

1

观察

操 作

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

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吗?

用鼠标拖动点C到另一位置。

2

使△ABC仍为锐角三角形,再观察,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

3

使△ABC变为直角三角形,再观察,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使4

∠ABC为钝角,再观察

结论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___________.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五供参考。

练习:

观察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

其中画中点的方法:选取线段,由菜单“作图”“中点”(或按Ctrl+M)可以作出线段的中点,接着就可以画中线了;

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如按Shift,依次点选点B、A、C,可以作出∠BAC的平分线,确定角平分线和对边的交点后,隐藏角平分线,再连出线段就行了。

15

1、请自己画一个三角形作出它的三条中线,然后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序号 操 作

三角形三条中线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的位置 吗?

1

观察

用鼠标拖动点C到另一位置。

2

使△ABC仍为锐角三角形,再观

察,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

3

使△ABC变为直角三角形,再观

察,

4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使∠ABC为钝角,再观察

结论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___________.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五练习1供参考。

2、请自己画一个三角形,作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然后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序号 操 作

三角形三条角平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分线的位置 点吗?

1

观察

用鼠标拖动点C到另一位置。

2

使△ABC仍为锐角三角形,再观

察,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

3

使△ABC变为直角三角形,再观

察,

4

用鼠标拖动点A到另一位置。使∠ABC为钝角,再观察

结论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___________.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五练习2供参考。

16

案例六 挂画的学问

要把一幅画挂在墙上,画的上下边框要和横梁平行,左右与立柱的距离相等,应该如何钉上挂钉?

图1-6.1

思路: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关的问题。

方案:挂绳拉紧后,挂点到像框边框两端的距离应该相等,考虑到平行和等距的条件,只要横梁的中垂线与边框中垂线二线合一就行了,所以只要画横梁的中垂线,把挂绳的中点定位在横梁中垂线上即可。下面验证“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画一条线段AB。如图1-6.2

AB

图1-6.2

第二步:(1) 用选择工具选取线段AB,(2) 由菜单“作

图”“中点”(快捷键是Ctrl+M),画出线段AB的

AB中点C,如图1-6.3

C

注意:不要多选其他对象,如果你多选了其他对象,“中如图1-6.3

点”这个选项是灰色的不可用,一般来说,只要选择的对象不符合要求的条件,就不可能使用相应的菜单项。

第三步:(1) 用“选择”工具按住左键拉一个框经过点C和线段AB(但不要框住A、B两点),这样可以同时选取点C和线段AB,(2) 由菜单“作图”“垂线”,B画出过点C垂直于线段AB的垂线,即是线段AB的垂AC直平分线。如图1-6.4

注意:如果你画的图不是这样,过点A或B也有了垂线,

17

那是因为你多选了点A或点B。 图1-6.4

第四步:选取“画点”工具,在中垂线上画一点,标记P为P,如图1-6.5

ACB图1-6.5

第五步:(1) 画出线段PA、PB;(2) 选取点P、A,由菜单动画“度量”“距离”,量得PA,同样量出PB。

P第六步:(1) 同时选取点P和中垂线;(2) 由菜单“编辑”PA = 2.59 cm“操作类按钮”“动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PB = 2.59 cm图1-6.6

ACB图1-6.7

图1-6.6

这样在屏幕上会出出一个“动画”按钮,当双击这个按钮时,点P会在直线上双向地移动。便于我们动态地观察。

最后结果如图1-6.7。

注意:不要多选其它对象,这里只需要点P在中垂线上运动。

归纳结论:

序号 操 作 现象 结论(是否相等)

1

拖动点P到另一位置,

这时PA=____

PB=____

PA____PB

2

拖动点P到第二个位置

这时PA=____

PB=____

PA____PB

3

拖动点P到第三个位置

这时PA=____

PB=____

PA____PB

点P在AB的中垂4

双击“动画”按钮,

线上不停的运动,

PA____PB

结论 只要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实验过程中PA______PB.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六供参考。

练习:

1、我们将在前面作图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一些性质。

18

第七步:(1) 选取垂直平分线,将它隐藏;(2) 画出线段PC。得到如图1-6.8。

动画PPA = 2.59 cmPB = 2.59 cmA图1-6.8

第八步:用量距离的方法量AC、BC,量∠PAB、∠PBA、∠APB、∠PCB、∠APC、∠BPC的度数,得到如图1-6.9。

CB

P动画PA = 3.17 cmPB = 3.17 cmAC = 1.47 cmBC = 1.47 cmAPC = 27.53

BPC = 27.53

BPA = 55.06

APAB = 62.47

PBA = 62.47

CBPCB = 90.00

图1-6.9

归纳结论:

序号 操 作

1

2

3

4

5

结论

用鼠标拖动(或双击动画按钮)不断地改变点P位置。

现象

PA和PB总是相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PAB和∠PBA总是相等吗?

∠PCB总是等于90度吗?______________

AC和CB的长总是相等吗?______

∠APC和∠BPC总是相等吗?__________

结论

△PAB是______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PC是等腰三角底边上的________

P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___.

PC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三线__________.

也可以拖动使∠APB=600,再观察边角的变化。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六练习1供参考。

2、学画一个菱形,接第1题,先画出如图1-6.10的图形,由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PA=PB。

PA

CB图1-6.10

19

(1)选择线段AB,由“变换”“标记镜面„”,标记AB为镜面,线段上出现闪烁后消失的两个方框。

说明:标记镜面后,一个对象如果关于这个镜面反射,这时就好象人照镜子一样,人离镜面近,人像离镜面也近,用数学的说法,镜面就是对称轴,反射可以得到对称点或对称图形。

技巧:标记镜面的另两种方法:(1)直接双击直线(线段、射线);(2)选取直线(线段、射线)后用快捷键Ctrl+G.

(2)同时选取点P、线段PA、PC、PB;(3)由“变换”“反射”,得到如图1-6.11。

PD(4)用“文本”工具改各点标签为你想要的,例如得图1-6.12。

说明:在几何画板中,画特殊四边形的方法不只一种,ACBA但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符合图形的几何关系,也就是OC当改变大小了位置时,矩形仍是矩形,菱形仍是菱形。

B图1-6.11 图1-6.12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六练习2供参考。

20

案例七 抽水房的位置

在一条河的同一旁有两个村庄A和B,现在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房,应该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所用的水管的钱最少?

图1-7.1

思路:用钱最少,一般要求所用的水管最短,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是在表示河流的直线上找一个点C,使AC+BC最小。

方案:作点A关于河流的对称点A’,连A’B交河流于C,计算AC+CB;在河流上另取一点D,计算AD+DB,通过拖动点D在直线上移动,验证AC+CB最小,从而说明C为最佳点。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1)画出表示村庄的点A、B;(2)画一条直B线表示河流,隐藏直线上的两个点,设置直线的标签为A“河流”,如图1-7.2。

说明:标签可以用中文表示,这种技巧常用来标注点或线等对象的功能,例如:给某一点标上“拖动我改变图河流

形”。

图1-7.2

第二步:(1)选取表示河流的直线;(2)由菜单“变换”“标记镜面„”,直线上出现闪烁后消失的两个方框。

B第三步:(1)选取点A,由菜单“变换”“反射”,得点A关于直线(河流)的对称点;(2)用文本工具A标出标签,默认的是字母A’,得到如图1-7.3

河流A'图1-7.3

21

第四步:(1)用“画线段”工具连结A’B;(2)用“选择”工具在线段和河流相交处单击,作出线段和河流的交点,标出交点的标签C,如图1-7.4。

BACA'河流图1-7.4

第五步:(1)用“画点”工具在河流上画一个点,标记为D;(2)用“画线段”工具连结AC、AD、BD、A’D,A如图1-7.5。

CA'DB

河流图1-7.5

第六步:(1)同时选取点A、点C;(2)由菜单“度量“距离”,量出AC;(3)用同样的方法量出A’C、CB、AD、A’D、DB,如图1-7.6。

说明:量出点A、C的距离,由数学定义可知,这就是线段的长;量线段的长还可以直接选取线段AC,(不要选取点A、C),“度量”“长度”,但这样的方法无法直接量出图1-7.6中CB的长,还要进一步作图。

第七步:(1)调出计算器;(2)依次点击“AC=„”、“+”、“CB=„”、“确定”,可以计算出AC+CB的值;(3)同样去计算A’C+CB、AD+DB、A’D+DB,拖动到适当位置得到如图1-7.8。

A'C 0.= 45 cmAC 0.= 45 cmCB 0.= 92 cmAD =0. 89 cmA'D =0. 89 cmDB =0. 63 cmBACA'D河流图1-7.6

A'C 0.= 45 cmAC =0. 45 cmCB =0. 92 cmAD =0. 89 cmA'D =0. 89 cmDB =0. 63 cm

BACA'AC + CB1. =3 7 cmD河流AD + DB1. =5 2 cm1. 5=2 cmA'C + CB1. =3 7 cmA'D + DB图1-7.8

22

归纳结论:

(一)

序号

1

2

3

4

结论

(二)

序号

现象 D点是否是最佳点

AC+CB=____

观察

AD+DB=____

上面的两个和差距

拖动点D远离点C,

变______(大或小)

上面的两个和差距

拖动点D靠近点C,

变______(大或小)

上面的两个和

拖动点D与点C重合,

_____

以上现象说明,只有取点____处,才能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操 作

操 作

现象 有无相等的关系

AC+CB=____

A’C+CB=____

1

观察

AD+DB=____

A’D+DB=____

AC+CB=____

A’C+CB=____

2

拖动点D远离点C,

AD+DB=____

A’D+DB=____

AC+CB=____

A’C+CB=____

3

拖动点D靠近点C,

AD+DB=____

A’D+DB=____

AC+CB=____

A’C+CB=____

4

拖动点D与点C重合,

AD+DB=____

A’D+DB=____

以上现象说明,研究AC+CB、AD+DB的关系,可以转为研究A’C+CB和结论 A’D+DB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可以简单地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____第三边来说明。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七供参考。

练习: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的一旁画一个三角形,标记直线为“镜面”(即对称轴),选取三角形的全部(包括顶点和边),“反射”出它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

1、 用鼠标拖动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体会“对称的图形是全等形”,

2、 连结对称点,通过过量角和量线段,体会“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七练习供参考。

23

案例八 选择厂址

如图,河南区新建一个工厂,在公路西侧,到公路的距离与到河岸的距离相等,并且与河上公路桥的距离为300米,在图上标出工厂的位置,并说明理由。比例尺是1:20000

图1-8.1

思路:这里可以把桥看作是一个角的顶点,河岸和公路分别是角的两边,问题转化为:在角平分线上找一点,使它到顶点的距离是300米。

方案:(1)画出角的平分线,以顶点为圆心;(2)1.5cm为半径画圆,定义圆与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第二步:选“画射线”工具,画一个角,如图1-8.2。

ABC图1-8.2

第三步:(1)用“选择”工具依次选取点B、A、C;(2)由菜单“作图”“角平分线”,画出了∠BAC的平分线,如图1-8.3。

CA

B图1-8.3

24

第四步:用“画点工具”在角平分线上画一个点,标出标签。得到如图1-8.4。

ABCD图1-8.4

第五步:(1)用“选择”工具同时选取点D和射线AB;A

(2)由“作图”“垂线”,画出过点D垂直于射线AB的直线;(3)用“选择”工具单击垂足处,定义表示垂足的点,并用“文本”工具标上标签;(4)选取画好的垂线,把它隐藏,并用“画线段”工具画出垂线段D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垂线段DF,得到如图1-8.5

第六步:(1)选取点D和射线AD,(2)由“编辑”“操作类按钮”“动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点D在射线AD上双向慢速运动。得到如图1-8.6。

第七步:度量出∠AED、∠AFD,线段DE、DF,最后的结果如图1-8.7。

操作验证:双击“动画”按钮或用鼠标拖动点D移动,可以发现DE、DF总是分别垂直于角的两边,并且DE=DF,这说明了我们要找的点可以定位于角平分线上。

第八步:在工作区中画一条线段GH,量出距离,通过调整G、H的位置,使GH=1.5cm。如图1-8.8

说明:取GH=1.5cm是因为比例尺是1:20000。

FEBCD图1-8.5

A动画FEBCD图1-8.6

AED 9=0. 00

A动画AFD =90. 00

DF =1. 27 cmFEDE =1. 27 cmBCD图1-8.7

GH 1.= 50 cmGHAED 9=0. 00

A动画AFD =90. 00

DF =1. 27 cmFEDE =1. 27 cmBCD

图1-8.8

25

第九步:(1)同时选取点A和线段GH(不要选点G和H);(2)由“作图”“以圆心和半径画圆”,得到一个以点A为圆心,半径是1.5cm的圆;(3)用“选择”工具单击圆与角平分线的相交处,定义出的交点I即为所求。如图1-8.9

GH 1.= 50 cmGAED 9=0. 00

AFD =90. 00

DF =1. 43 cmDE =1. 43 cmFHAEIB动画CD如图1-8.9

第十步:(1)选取圆把它隐藏;(2)度量AI;(3)选取点I和射线AB,由“度量”“距离”,可以量出点I到射线的距离,同理量出点到角的另一边的距离,如图1-8.10

由图可知,点I为所求的点。

说明:本例是为了帮助学习角平分线的有关作图,复习角平分线的性质,所以设计了较多的步骤,如果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可以在画好角平分线后转入第八步,可以快速确定出点I。

AI = 1.50 cmGH = 1.50 cmGAED = 90.00

AFD = 90.00

DF = 1.43 cmFDE = 1.43 cmCDA距离(I到AB) = 0.98 cmH距离(I到AC) = 0.98 cm动画EIB图1-8.10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八供参考。

练习:

1、如图1-8.11是两个互为邻补角的角,分别画出它们的角平分线,验证所画角平分线的关系。

C

AOB

图1-8.11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八练习1供参考。

2、验证平行线的性质

第一步:(1)画一条直线;(2)在直线外画一点。如图C1-8.12。

AB图1-8.12

26

第二步:(1)选取点C和直线AB;(2)由“作图”“平行线”,得如图1-8.13

CAB图1-8.13

第三步:画第三条直线和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最后完成如图1-8.14

CED

AFB图1-8.14

请自己度量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计算同旁内角的和,拖动点改变图形,验证平行线的性质。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八练习2供参考。

27

案例九 古建筑的窗格

在古建筑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窗格,如图1-9.1,这其中有什么数学知识呢?

图1-9.1

思路:外圈是一个矩形,相当于连结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再连结它的四边的中点。

方案:(1)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顺次连结四边中点,再顺次连结所得四边形四边中点,度量三个四边形的四边和一个内角,此步可以用来说明“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2)通过拖动点的位置,使最大的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900,这时可以观察里面的两个四边形,此步可以说明:“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得到什么样的图形”、“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3)继续拖动点的位置,保持最大四边形的内角是900的前提下,使它的邻边相等,这时最大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此步可以说明:“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CD(1) 先画好线段AB、BC;

(2) 分别过点C作线段AB的平行线,过点A作线段BC的平行线;

(3) 用“选择”工具定义得交点D,如图1-9.2。

BA

图1-9.2

第二步:(1)隐藏直线AD、DC;(2)连结线段AD、DCDC,得如图1-9.3。

注意:隐藏直线时不要误选点A、D、C,这三点不能隐藏。

AB

图1-9.3

第三步:(1)选取平行四边形的四边,由“作图”“中点”,画出四边中点,用线段顺次连结;

(2)再选取所连四条线段,同样定义中点,顺次连结,如图1-9.4。

DKHLAE

GJFIBC图1-9.4

28

第四步:(1)同时选点A、B,由“度量”“距离”,量出AB的长,用同样的方法量出每个四边形的四条边;

(2)按住Shift,依次选点D、A、B,量出∠DAB,同样量∠HEF、∠KLI;得如图1-9.5。

DKHLAEGJFIBCLI = 1.23 cmIJ = 1.02 cm1.02 cmKJ = 1.23 cmLK =

KLI = 64.91

AB = 2.46 cmBC = 2.04 cmHE = 1.22 cmEF = 1.90 cmDC = 2.46 cmAD = 2.04 cmGF = 1.22 cmHG = 1.90 cmDAB = 64.91

HEF = 101.76

图1-9.5

归纳结论:

(1) 拖动点C改变平行四边形ABCD的大小和位置,可以看到ABCD总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是_______________,四边形I JKL是____________,说明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

(2) 拖动点C,使∠DAB=900,这时ABCD是______形,四边形EFGH是_______,四边形IJKL是________。说明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得_______,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得______.

(3) 拖动点C,保持∠DAB=900,同时使AB=AD,这时ABCD是______形,四边形EFGH是_______,四边形I JKL是________。说明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得_______。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九供参考。

练习:

1、(1)画一个四边形,顺次连结四边中点,如图1-9.6,看得到的GFEH什么样的图形,请度量GFEH的边长来说明;

(2)拖动点A成图1-9.7位置,GFEH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3)拖动点A成图1-9.8位置,GFEH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以上操作说明: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不一定是凸四边形),顺次连结各线段中点所得的图形是_______

DGAFBHCEHDGAFCAGHCDEFE图1-9.6

B图1-9.8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八练习1供参考。

2、更深入的探究:顺次连结什么样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可以得到矩形、菱形、正方形?

(1)连结得正方形。

第一步:画一条线段,AB,在AB上画一点C,如图AC1-9.9

图1-9.9

第二步:用“选择”工具双击点C,标记点C为中心,下面将要进行的旋转是绕点C进行的,

技巧:标记一点为中心的另两种方法是

图1-9.7

B

B

29

(1) 选取一个点,由“变换”“标记中心”;

(2) 选取一个点,按快捷键Ctrl+F。

第三步:选取点A、B,由“变换”“旋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图1-9.10:得到如图1-9.11。

A图1-9.10

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条线段垂直且相等。

第四步:选取点A'、B',由“变换”“平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做如图1-9.12设置,得图1-9.13。

图1-9.12

说明:如果我们直接由刚才的四个点连结得四边形,会得到一个梯形,平移的目的在于,平移后A''B''仍垂直且等于AB,但四边形不再是梯形,这时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一般的四边形。

B'CBA'图1-9.11

B''B'ACBA''A'图1-9.13

30

第五步:隐藏A'、B',连结AA''、A''B、AB''、BB'',如图1-9.14。

B''ACA''B图1-9.14

第六步:作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结如图1-9.15。

以下请自己度量DEFG的四边和一个内角,通过拖动点C改变图形,

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垂且相等,顺次连结四边中点所得图形是_______。

ADA''EB''GCBF

图1-9.15

(2)自己画两条垂直但不相等的相交线段,以它们为对角线画出四边形,看看顺次连结四边中点得什么样的图形。

(3)画两条相等但不垂直的相交直线,以它们为对角线画出四边形,看看顺次连结四边中点得什么样的图形。

提示:在第(1)小题中旋转时不要转900,改为其它度数即可。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八练习2供参考。

31

案例十 成功之路不只一条

以几何画板为工具,你会用多少种方法来画一个正方形?

思路: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必须保证这样的结果,画好的正方形在改变大小和位置时,仍然是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四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这些性质仍然保持。

下面给出一些方案,如果你能看懂,自己完成,否则请参考后面的详细步骤:

方案一:(1)画一条线段;(2)作出线段的中点;(3)标记中点为“中心”;(4)选取线段和它的两个端点,由“变换”“旋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按90度旋转”;(5)连结旋转后两条线段的端点。

方案二:(1)画一条线段;(2)标记线段的一个左端点为“中心”;(3)选取线段和右端点,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把它们旋转90度;(4)标记右端点为“中心”;(5)选取线段和左端点,按上面的方法旋转-90度;(6)连出第四条边。

方案三:(1)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画一点;(2)过这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以垂足为圆心画一个圆;(4)定义出圆和两条直线的交点;(5)顺次连结四个交点,隐藏不需要的对象。

方案四:(1)画一个圆,标记圆心为中心;(2);在圆上画一点,选取这个点,由“变换”“旋转”,设置旋转90度,这时得到另一个点;(3)保持新得到的点的选取状态,把它又旋转90度,得到第三个顶点;(4)连结四个顶点,隐藏不需要的对象。

„„„„在这里提出你的新方案:

以上四种虽然都能画出正方形,但画好的四边形在控制大小和位置时有的比较方便,有的不是很方便,请自己比较哪些方案比较方便。

用几何画板验证:

方案一的验证

第一步:画一条线段AB,作出它的中点C,用“选择”ABC

工具双击点C,点C被标记为中心,如图1-10.1。

图1-10-1

第二步:选取点A、B和线段AB,由“变换”“旋B'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按90度旋转”,如图1-10.2。

ACBA'图1-10.2

第三步:改标签为我们常用的,如图1-10.2。

D

AOCB图1-10.2

32

第四步:最后连结得如图1-10.3。

说明:拖动点C或A可以把正方形“摆正”。

DAOCB图1-10.3

方案二的验证:

用几何画板学习到现在,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感觉,几何画板中为什么不能直接画出矩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其实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功能需要自己把画图的过程保存为一个记录文件,然后在“对象参数设置”面板中设置好使用记录文件的路径,这时工具箱中会多出一个按钮,可以通过这个按钮调用记录文件,这时可以快速画好一个特殊的图形。

如何制作一个记录文件:

第一步:(1)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2)选取“文件”“新记录”,这时窗口变成如图1-10.4。左边是绘图窗口,右边是记录窗口,

注意:绘图文件是扩展名是.gsp,记录文件的扩展名是 .gss。

图1-10.4

第二步:点一下记录窗口中的“记录”,按钮,记录窗口变成如图1-10.5。

图1-10.5

第三步:点击“绘图”窗口,在窗口中画一个线段,如图1-10.6。

图1-10.6

33

第四步:(1)用“选择”工具双击左边端点,标记此点为“中心”;(2)选取右边的端点和线段,由“变换”“旋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按90度旋转”,得如图1-10.7。

图1-10.7

第五步:(1)用“选择”工具双击右边端点,标记此点为“中心”;(2)选取左边的端点和线段,由“变换”“旋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按-90度旋转”,得如图1-10.8。

图1-10.8

第六步:(1)连出最后一边;得图1-10.9;

(2)单击“记录窗口”中的停止按钮,结束记录的录制;

(3)在保持“记录窗口”是活动窗口的前提下,由“文件”“存盘”,弹出“文件另存为”窗口,默认的文件名是“记录”,可以改为“正方形.gss”,默认

的位置是几何画板的安装目录,不用修改直接点“确图1-10.9

定”。

以上的工作已经录制好一个记录并保存,下面学习如何从工作箱中调用这个记录。

如何设置记录工具所在目录:

第七步:(1)由“显示”“参数选择„”,弹出一个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点“R其他”按钮,又弹出一个“高级参数选择”对话框,请注意“记录工具目录”这一部分,如图1-10.10。

图1-10.10

第八步:(1)单击“设置”按钮,弹出选择目录对话框,选择目录为你刚才存放记录“正方形.gss”的文件夹;(2)点“确定”按钮关掉第三个对话框,再点“继续”按钮关掉第二个对话框,最后点“确定”关闭第一个对话框,完成记录工具目录的设置。

说明:这个操作只需设置一次,以后制作好的目录都存在已设置好的文件夹中,就可以方便的调用了。

如何使用记录工具:

第九步:当你正确设置好后,工具箱中会多出一个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出现图1-10.11。

点取正方形这一项,然后在窗口中按鼠标左键拖动,可以快速画出一个正方形。

34

图1-10.11

练习:

1、 自己录制一个画矩形的记录,存放在正方形记录所在文件夹。

2、 录制一个画正三角形的记录。

3、 录制一个画平行四边形的记录。

4、 录制你常用的其它图形的记录。

35

案例十一 圆周角与圆心角

方案:画一个圆,画出一段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验证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第二步:(1)选取“圆画”工具;(2)按住鼠标左键在工作区中拖动,可以画一个圆;(3)标出标签并改为所要的,如图1-11.1。

这时同时会出现两个点,一个是圆心,一个是圆上的点,这两个点可以用来控制圆的大小和位置,在下面的作图过程中,一般不要用到圆上的这一点,以免在拖动的过程中改变了圆的大小。

第三步:用“画点”工具,在圆上画出三个点,标上标签并改为点P、A、B,得到如图1-11.2。

第四步:连结PA、PB、OA、OB,度量∠AOB、∠APB,得到如图1-11.3。

第五步:由菜单“度量”“计算”,弹出几何画板的计算器,依次点取“∠APB”、“/”、“∠AOB”、“确定”,可以计算出两个角的比。得到如图1-11-4。

OG图1-11.1

POGAB图1-11.2

PAOB 8=3. 18

APB =41. 59

OGAB图1-11.3

PAOB 8=3. 18

APB =41. 59

OAPBAOB =0. 50GAB1-11-4

36

归纳结论:

序号

1

操 作

拖动点P,在弧AGB上移动,

现象

∠APB=_____

∠AOB=_____

结论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_________;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____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____

APB___

AOB∠APB=_____

∠AOB=_____

2

拖动点B,把弧AB变长,

APB___

AOB

结论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一供参考。

练习:

1、 自己画一个圆,在圆上画四点,画出一个圆内接四边形,验证圆内接四边对角互补。

2、 画三角形的外接圆,画法要点:(1)先画好一个三角形;(2)画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用“选择工具”单击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确定出外心;(3)按住Shift,用“选择工具”先选取外心,再选取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由菜单“作图”“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画圆”,画出三角形的外接圆,隐藏两条中垂线,得到最后的图形。

3、 画三角形的内切圆,画法要点:(1)先画好一个三角形,画出三角形的两条角平分线,并确定对角线的交点,即是内心;(2)过内心作一条边的垂线,确定出垂足;(3)按住Shift,用“选择工具”先选取内心,再选取刚才作的垂足,由菜单“作图”“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画圆”,画出三角形的内切圆,隐藏两条角平分线和垂线,得到最后的图形。

37

案例十二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思路: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形式上有类似之处,那么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方案:设计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课件,(1)可以动态地变化出弦相交于圆内或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圆外;(2)割线和圆的两交点可以变成一个交点,从而变成切线,方便研究关系。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第二步:在工作区画一个圆,并在圆上画四点,标上标签并改为A、B、C、D,如图1-12.1。

第三步:(1)选取“画直线”工具,移动鼠标到点A按下,拖动到点B放开,画出直线AB,同理画直线CD;(2)用“选择”工具单击两条直线的交点处确定出交点。标记标签为P,得到图1-12.2。

注意:此步一定选画直线相交,如果一开始画的是线段,就不能让它们在圆外相交了。

第四步:(1)选取刚才画的两条直线AB、CD,由菜单“显示”“隐藏直线”,把直线AB、CD隐藏;(2)选取“画线段”工具分别画出线段PA、PB、PC、PD。得到图1-12.3。

第五步:(1)按Shift键不放,选取点P、A,由菜单“度量”“距离”,量出PA,用同样的方法量出PB、PC、PD;(2)由菜单“度量”“计算”,弹出几何画板的计算器,依次点击“PA=„”、“*”、“PB=„”、“确定”,可以计算出PA与PB的积,同理可以计算出PC与PD的积,得到如图1-12.4。

注意:由于每个人画的图不同,度量的数据和计算的结果都不会相同,但只要完成同样的操作就行了。

CABD图1-12.1

CAPBD图1-12.2

CAPBD图1-12.3

PA =0. 31 cmPC =0. 37 cmPB =0. 78 cmCPD =0. 67 cmAPBDPAPB =0. 25 c2mPCPD =0. 25 c2m图1-12.4

38

归纳结论:

序号 结论

圆的两条弦AB与CD点P在圆的___部;

1

拖动点C在弧ACB上移动, 相交于点P,

PA·PB_____PC·PD

PA·PB_____PC·PD

圆的两条弦AB与CD点P在圆的___部; 的延长线相交于圆外2

拖动点C移到弧ABD上运动,

PA·PB_____PC·PD 一点P,

PA·PB_____PC·PD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段CD与圆的两个交线段和割线,切线和点变为___个,此时PC3

拖动点C移动到与点D重合。 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PD)就是圆的__线段

点的两条线段长的PA·PB_____PC2

__________。

从实验可以看出,如果考虑弦相交或弦的延长线相交,或者当两个交点变为一个结论

时,割线变成了切线,三个定理在本质_____(是或不是)统一的。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二供参考。

练习:

1、 验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操作要点:(1)画一个圆,画出它的一条半径,量出半径的长;(2)画一条垂线,作出圆心到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3)通过拖动直线和圆的相对位置,比较半径和垂线段的长的大小,找出相互关系的数量表示方法;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二练习1供参考。

2、 验证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操作要点:(1),画大小不同的两个圆;(2)画出各自的半径和连心线;(3)度量它们的半径和圆心距,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半径之和、半径之差;(4)通过拖动圆(不要只拖圆心),改变两个圆的相对位置,找到不同位置关系下的数量表示方法。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二练习2供参考。

操 作 现象

39

案例十三 一次函数的图象

思路:

画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研究k、b对一次函数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方案:

在横轴和纵轴上各画一个点,用横轴上的点的横坐标表示k,用纵轴上的点的纵坐标表示b,计算出函数值,画出函数的图象,通过拖动坐标轴上的点改变k和b的值,从而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2第二步:由菜单“图表”“建立坐标系”,这样可以在平面内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1-13.1。

1-2-1-112

2图1-13.1

第三步:(1) 选取“画点工具”,分别在x轴画两个点、y轴上画一个点;

(2) 用“文本”工具标出它们的标签,并x改轴上的为k,改y轴上的为b,,得到如图1-13.2

注意:这样不符合常规的表示方法,一般的点是用大写字母表示的,但这里为了能更清楚的观察,我们例外地这样表示。

1b-2-2-1-1图1-13.2

k12

第四步:(1) 选取b点和点k,由菜单“度量”“坐标”,可以量出这两点的坐标;

(2) 由菜单“度量”“计算”,弹出计算器。用鼠标在点b的坐标处单击。在弹出的一个灰色板中选y,然后按“确定”,这样可以计算出点b的纵坐标yb;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点k的横坐标xk;

(3) 可以用“文本”工具双击xk,在弹出的对话框(图1-13.3)中选文本格式,并改等式的左边为k,同样可以改变yb的显示格式。

在x轴上再画一个点,度量它的坐标,分离出横坐标x=„,最后得到如图1-13.4。

-2X: (0.22, 0.00)b:(0.0 0, 0.67)k:(0.6 4, 0.00)b = 0.67

k = 0.64

2x= 0.22

1b-2图1-13.4

-1-1Xk12

-240

图1-13.3

第五步:(1) 由菜单“度量”“计算”弹出计算器,然后顺次点取“k=„”、“*”、“x=„” “+”、“b=„”、“确定”,这样可以计算kx+b的值;

(2) 用“选择工具”按顺序选“x=„”、“kx+b=„”,由菜单“图表”“P绘出点(x,y),可以绘出以“x=„”的值为横坐标,以“kx+b=„”为纵坐标的一个点,标记为点A。

-4-3(如果看不到这个点,请调整k、b的位置靠近原点,直到看到这个点)。

(3) 用“选择工具”选取点X和点A,然后由菜单“作图”“轨迹”,可以画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得如图1-16.5。

归纳结论:

(一)

序号

1

3X: (0.22, 0.00)b:(0.0 0, 0.67)k:(0.6 4, 0.00)b = 0.67

k = 0.64

x= 0.22

kx + b =0. 8121bA-2-1-1Xk1234图1-13.5

-2

操 作 现象

b____0

拖动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移动,

2

拖动点b和原点重合,

b____0

3

结论

拖动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移动,

b____0

结论

当b>0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______方。

当b=0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______。

当b<0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______方。

b的数值决定了直线和_____轴交点的位置。

(二)

序号 操 作

1

拖动点k在x轴的正半轴上移动,

2

拖动点k和原点重合,

现象

k____0

k____0

3 k____0

拖动点k在x轴的正半轴上移动,

结论 k的数值决定了直线相对于_____轴倾斜的方向。

说明:当k=0时,函数已经不是一次函数,但仍然和一次函数有一定的联系。

结论

直线向____方倾斜

直线变成和___轴平行。

直线向____方倾斜

41

(三)

拖动点k和b,使它们的值满足下面的表格,观察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

k>0 k=0 k<0

经过一、二、三象限 一、二

就是x轴

三、四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三供参考。

练习:

用类似的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研究当k>0和k<0时函数图象的位置。

42

b>0

b=0

b<0

案例十四 二函数的图象

思路:

画出函数yaxhk的图象,要求能动态地控制图象的开口方向、形状、位置。

2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建立一个新的几何画板文件,

第二步:(1)由菜单“图表”“建立坐标系”,这样可以在平面内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2)选取“画点”工具在x轴上画四个点,其中一个画得比较靠近原点,标记为x,另外三个尽量靠近工作区的最右边,不用标出标签;

(3) 按住Shift不放,用“选择”工具选取刚才画的右边三点和x轴,由“作图”“垂线”,画出分别过这三点垂直于x轴的三条直线;

(4)选取“画点”工具,在画好的三条垂线上各画一个点,分别标标签为,a、h、k。

-2得到如图1-14.1。

2

1ahk-1x12-1图1-14.1

第三步:(1)度量点x、a、h、k的坐标,再用计算器分离出点x的横坐标、点a、h、k的纵坐标;

(2)用“文本工具”修改显示格式,最后得x=„、a=„、h=„、k=„的形式,

(3)调出计算器,依次点击“a=„”、“*”、“(”、“x=„”、“-”、“h=„”、“)”、“^”、“2”、“+”、“k=„”、“确定”,这样可以计算函数值,供后面画点用。

如图1-14.2。

k:(1.5 5, 0.58)h:(1.3 0, 0.56)a:(1.1 1, 0.51)x: (0.28, 0.00)

2-2a = 0.51h

= 0.56

k= 0.58

x = 0.28

a(x - h)2 + k =

0.621ahk-2图1-14.2

-1x12

-1-2

43

第四步:(1)按住Shift不放,用“选择”工具按顺序先选取“x=„”,再选“axhk=„”;(2)由菜单“图表”“P绘出(x,y)”,可以绘出图象上的一个点,标记为P;

(3)按住Shift不放,用“选择”工具按顺序先选取点x,再选取点P,然后由菜单“作图”“轨2迹”,这样就画出了二次函数yaxhk的图象;

(4)按住Shift不放,用“选择工具”按顺序先选取“h=„”,再选“k=„”,然后由菜单“图表”4“P绘出(x,y)”,可以绘出抛物线的顶点;

(5)选取画好的顶点和x轴,由“作图”“垂线”,这样实际上画出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6)选取对称轴,由“显示”“线型”“虚线”,这样改变对称轴为虚线,便于区别。得到如图21-14.3。

3k:(1.5 5, 0.39)h:(1.3 2, 0.43)a:(1.1 1, 0.34)2x: (0.28, 0.00)a = 0.34h

= 0.43

k= 0.39

x = 0.28

1a(x - h)2 + k =

0.40Pahk-2-1x123

图1-14.3

归纳结论:

-1(一)由a值引起的变化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函数的图象开口-2向____

当a>0时,图象开口向1

拖动点a在x轴的上方向上移动,

a的值越来越___

____;

a的值越大,图象a越大,图象越靠近越____(靠近,________

离开)对称轴。

这时函数不是二次函2

拖动点a到x轴上

a=___

数,它的图象变为_____________-

函数的图象开口向____

当a<0时,图象开口向3

拖动点a在x轴的下方向下移动,

a的值越来越___

____;

a的值越小,图象a越小,图象越靠近越____(靠近,________

离开)对称轴。

结论 a的值影响函数图象的____方向,当a>0时,开口向___,当a<0时,开口向____.

44

-3

(二) h的值引起的变化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h的值越来越___ 当h>0时,对称轴在y1

拖动点h向上移动, 函数对称轴向轴的___侧,h越大,对____移动 称轴越靠___.

h的值越来越___ 当h<0时,对称轴在y2

拖动点h向下移动, 函数对称轴向轴的___侧,h越大,对____移动 称轴越靠___.

结论 h的值影响图象______的位置,实际上它控制了图象的左右移动。

(三)k值引起的变化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k的值越来越___

1

拖动点k向上移动, 函数图象向__移当k>0时,顶点在x轴动

的____方

k的值越来越___

2

拖动点k向下移动, 函数图象向__移当k<0时,顶点在x轴动

的____方

结论 k的值控制了图象的______移动。

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四供参考。

练习:

画函数y3x24x1的图象,观察图象,说出x取哪些值时,函数值为0。

45

案例十五 多久能追上

甲与乙同向跑步,乙在甲前面的3米处。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4.5米/秒,两人同时起跑,问甲几秒钟追上乙?

思路: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让甲乙两个对象在时间的控制下,根据自己的速度移动,当甲追上乙时,显示的时间即为所求。

用几何画验证:

第一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由菜单“图表”“建立坐标系”,在工作区中出现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二步:(1) 在Y轴的正半轴上画一点C,选取点C和Y轴;(2) 由“作图”“垂线”,画出过点C垂直于Y轴的直线;(3) 在垂线位于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画一点D,如图1-15.1。

-5

第三步:(1) 选取垂线CD,由“显示”“隐藏”,把垂线隐藏;(2) 选取“画射线”工具,从点C按鼠标拖动到点D,画出射线CD;(3) 用画点工具在射线CD上画一个点E;(4) 把D点隐藏,得到如图1-15.2。

说明:这样反复操作的目的在于,由于我们要用点E的横坐标来代表时间,点E的横坐标只能取正值,为保证点E不会拖动到第二象限,所以画好的垂线要变成射线,同时隐藏点D,使这条射线不能再拖到其它象限。

-5第四步:(1) 选取点E,由菜单“度量”“坐标”,得到点E的坐标;(2) 由“度量”“计算”,调出计算器;(3) 在点E的坐标上单击,在出现的面板中选x,按确定,即可分离出点E的横坐标,操作如图1-15.3,结果如图1-15.4。

-5图1-15.3

5CD55图1-15.1

CE-55图1-15.2

5E: (1.62, 2.99)xE = 1.62CE-5图1-15.4

546

第五步:(1) 用“文本”工具双击分离出来的横坐标,在5弹出的对话框中做如下改动(图1-3-5);(2) 隐藏点E的坐标,得如图1-3-6。

t = 1.62

CE-55图1-15.5

5图1-15.6

第六步:(1) 调出计算器,依次点“5”、“*”、“t=„”、“确定”,计算出5t的值;(2) 调出计算器,依次点击“3”、“+”、“4”、“.”、“5”、“*”、“t=„”,计算出3+4.5t的值,t = 1.62

如图1-3-7。

CE说明:乘号用“*”表示,“t=„”指的是工作区中的5t = 8.12“t=1.62”,但由于每个人画点的位置不同,数值可以不同,所以这里用省略号表示。

-53 + 4.5t = 10.31-55

5图1-15.7

第七步:(1) 选择“5t=„”,由菜单“图表”“绘制度量值„”,在弹出的“绘制度量值”对话框中直接确定;(2) 选择“3+4.5t=„”,同样绘制度量值,t = 0.76

得如图1-3-8。

CE说明:这样得到的两条虚线,受度量值的控制,度5t = 3.80量值又受到时间t的控制,当两条虚线重合时,说明甲追上了乙,这时的t就是所求。

-53 + 4.5t = 6.42-555图1-15.8

第八步:(1) 由菜单“图表”“绘制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0、1,按步骤操作画出固定点(0,1)(图1-15.9),(2) 同样画出(0,2),得如图1-15-10。

t = 0.76

CE5t = 3.80H-5G3 + 4.5t = 6.42-5图1-15.10

5

47

图1-15-9

10

第九步:(1) 选取点G和Y轴,由“作图”“垂线”,过点G画出Y轴的垂线;(2) 用“选择”工具单击刚画好的垂线与根据“3+4.5t=„”所画虚线的相交处,确定出交点,并标记交点为“乙”;(3) 同样,过点H画Y轴的垂线后确定它与另一条虚线交点,标记为“甲”,如图1-3-11。

说明:为了便于区分,可以改虚线和下两条Y轴的-10垂线为不同颜色。

t = 1.05

CE5t = 5.25甲HG乙103 + 4.5t = 7.73图1-15.11

归纳结论:

拖动点E在CE上移动,注意观察两个度量值的变化和红、蓝虚线的位置,当两条虚线重合时,两个度量值有什么关系?这时的t是多少?,你知道问题的答案吗?

-10如有问题,请到几何画板分版,下载案例十五供参考。

练习:

对于同类的问题,只需要改变度量值,并跟据新的度量值绘制虚线,然后确定甲、乙两点,就可以使它来求新的解,就象做好了一个“解题机”。(不过有时得到的只能是近似数,这是受到电脑显示的数的精确度的影响)

1、对于上例,改为乙在甲前面2米,问几秒后甲追上乙?(精确到十分位)。

2、对于上例,相距距离不变,乙的速度不变,改甲的速度为5.5米/秒,问几秒后甲追上乙?(精确到十分位)。

-20

上篇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本篇已经告一段落。希望通过几何画板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一种用电脑来进行几何研究的方法,从而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如虎添翼。我们会发现,几何已经不再抽象难懂,在几何画板里面,几何真的“活”了!

实际上,几何画板不仅可以用来说明数学和物理问题,也可以用来制作经济学、天文学方面的小课件,我们上面学习的实例,主要是学习几何画板的一些常用的技巧,至于更深的应用,同学们可以访问我们教材的支持论坛,我们将根据大家学习的情况提供更进一步的学习支持,提供一些技巧更强的教程,并且把我们搜集的一些课例放在上面,同时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经验放在论坛上给大家分享

48

下面介绍几个国内非常好的几何画板网站,供大家学习参考:

物理课件园地:/zhangxichun/

几何画板教程:/jihehuaban/

CAI辅导站:/hzcai/

几何画板天地:/gsketchp/

数学教育教学资源:/jhhb/

不学无数:/jhhb/cai/

台州教师信息港:/

几何画板介绍:/xdjy/cai/

软件教程:/losir/

几何画板课件下载:202.101.104.46/stuff/

中学数学教与学:/

数学课件积件库:/zjycy/kjzc/

49

本文标签: 画板直线线段工具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