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2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

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策略选择与美欧对华政

策协调

作者:赵怀普

来源:《国际展望》2021年第05期

【关键词】中美欧关系 中美博弈 欧盟战略自主 对华政策协调

【作者简介】赵怀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北京 邮编:100037)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21)05-0025-22

【DOI编号】10.13851/.202105002

美国、中国和欧盟是当今世界三大力量,三者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特殊关系。在三边关系

结构中,美国扮演主要推手,中美博弈是主要矛盾,欧盟则是影响中美博弈进程和中美欧关系

走向的关键变量。欧盟将中美竞争视为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并基于战略自主采取“不选边”的

策略,同时谋求在中、美间发挥调节作用,以期降低风险并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但欧盟对

待中、美并非不偏不倚,其调节作用更多体现在美欧对华政策协调上。经过数年磨合,美欧对

华政策协调与合作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大致可概括为经贸与科技竞争、对投资与出口管制

及设限、军事威慑与防范、人权施压与对抗、共同围绕“一带一路”进行战略协调。然而,美欧

结构性矛盾以及对华利益的不对称决定了双方合作的限度。欧盟对美、对华立场都具有两面

性。一方面,欧盟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但其同时又保持独立性,并谋求发挥调节作用,以缓

和美国过于激进的对华行为;另一方面,欧盟对华坚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原则。总体上,欧盟基

于自身利益和战略自主参与中美博弈,谋求使中美欧关系保持相对平衡,而非与美国建立“反

华联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内部多重困难和挑战交织;大国竞争回归使欧盟对外关

系面临的压力倍增。欧盟重新评估了国际环境,认为欧洲面临一个日益紧密且将更加复杂、脆

弱和充满竞争的世界。欧盟对自身的国际地位和能够发挥的作用感到悲观。法国总统马克龙将

欧洲的国际战略困境概括为“三论”,即“西方霸权终结论”“中美两极论”“欧洲边缘化论”。另

外,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将“西方缺失”作为主题,这反映了欧洲人的两种感知:一是世界

不再像西方了,二是西方本身也不像西方了。

第一,欧盟战略自主的新定位与目标。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促使欧盟对外政策向现实主义

回归。欧盟将俄罗斯视为战略挑战并将中国定义为“制度性对手”,而最令其感到忧虑的是“特

朗普冲击波”重创了美欧关系。大国竞争回归要求欧盟明确自身定位,并拥有维护自身利益的

能力和手段。2016年欧盟《全球战略》首次提出了“战略自主”,并将自身能力(包括军事硬实

力)建设纳入发展议程。欧盟《2019—2024年战略议程》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不确定性、复

杂性和变化越来越大的世界中,欧盟需要采取战略性行动,提高自主行动的能力,以维护自身

的利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帮助塑造全球的未来。”

诚然,战略自主的定义尚在争论中,其甚至被认为是“海市蜃楼”,但不可否认的是,确立

战略自主已成为欧盟国家的基本共识。战略自主赋予欧盟新的战略定位,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参

与地缘政治博弈。与冷战时期寻求美国保护的依附战略不同,如今欧盟希望通过战略自主在大

国博弈中找到其自主和独立的空间。马克龙坦言,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背弃欧洲,且与中

国、俄罗斯对抗的风险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不仅需要作为一支经济力量,而且要作

为战略力量进行思考并采取行动。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我们完全依赖别人的日子结束了,

欧洲需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称要打造一个“地缘政治委员会”,使

欧洲成为大国竞争的“玩家”而非“玩物”。總之,欧盟寻求以战略自主来应对或对冲大国竞争带

来的挑战,并力争使自己成为全球政治中的一个“自治极”。

第二,欧盟加强战略自主的努力与限度。欧盟的战略自主需要以拥有自主能力为基础和保

障。2017年启动的“永久结构性合作”(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 PESCO)是欧盟强

化自主防务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该机制启动四年多来已取得初步成果,包括制定了更清晰的

防务产业政策和合作行动项目,其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此外,大国间的科技、数字经济竞

争也刺激了欧盟追求经济自主、产业自主、数字自主的雄心。欧盟委员会政治策略中心提出,

欧盟应致力于数字技术自主,为此需要建立更强大的技术部门(尤其是在落后的人工智能领

域),并加强对关键技术以及关键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提供商的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

称“疫情”)暴露了欧盟在多个领域自主能力的缺失,也促使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自身经济安全

和供应链安全的新举措。

然而,欧盟实现战略自主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除了受到美国和北约的制约之外,欧洲内

部的阻碍因素更为突出,尤以欧盟领导力不足为甚。“法德轴心”作用正面临挑战。一方面,后

默克尔时代德国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新总理的权力与威望的可能弱化,将对德国在欧盟内的领

导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德国对外战略思想总是介于欧洲主义和大西洋主义之间,这种摇摆在后

默克尔时代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从而对德国参与并领导欧洲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法国

实力有限且国内政治复杂,也使其领导欧盟战略自主面临不少困难。此外,法德两国对欧盟战

略自主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尤其在欧盟与北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这不可避免地会

影响双方合作。

冷战结束后,欧盟一直将中、美视为其在国际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特朗普

冲击波”和中欧摩擦增多导致其对中、美两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欧盟认为,中、美都在利用

经济实力谋取地缘政治利益,并指责两国以各自的方式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国际秩

序”。欧盟重新评估欧美、欧中关系。一方面,欧盟认为欧美、欧中关系的长期确定性正在消

失;另一方面,欧盟认为中美竞争使自己成为两国的关键伙伴和争夺对象,并面临来自两国越

来越大的压力。中美竞争对欧盟构成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并迫使其思考在中、美之间的位

置。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欧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实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选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會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视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歐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实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选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会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视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欧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实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选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会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視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欧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實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选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会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视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欧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問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实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选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会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视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第一,欧盟在中、美间“不选边”的政治逻辑。欧盟在如何继续与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摇摆

不定,反映出其在对美、对华关系上的利益复杂性。尽管对中国使用了“制度性竞争”的措辞,

但欧盟的意图仍是在对华政策中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只要不危及美欧关系,欧盟愿意尽

可能多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以及欧盟与中国完成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难以割舍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欧

盟寻求采取一种被称之为“蛋糕主义”(Cakeism)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竞争中想要鱼与熊掌

兼得,或者说与中、美都做朋友,保持某种或可能演变成中间人角色的矛盾立场。

对中、美采取平衡策略是欧盟战略自主的逻辑使然。事实上,欧盟战略自主主要是为了应

对中美对抗背景下的世界变局,表明欧盟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战略举

措成为参与者和国际权力的平衡者,避免在新的两极化世界中被边缘化。欧盟不愿在中、美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致力于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大国政治中一个“自治极”。这反映出欧盟不

再视美国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进而追求走一条中立或“中间路线”,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寻求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主张欧盟应学会“使用

权力的语言”,在中美对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欧盟谋求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在中、美间“不选边”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外

交策略选择,对欧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为了尽力维护与中、美两方面的利益,也是

想借此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避免出现并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不選边”亦可被

视为一种对冲策略,即欧盟通过在中、美两边下注以及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

程,防止其破裂,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反对发动一场可能造成各方俱损的“新冷

战”,因为这将导致各经济体相互脱钩,使国际政治陷入瘫痪,世界可能因此分裂为两个相互

竞争的集团。一旦如此,欧洲将被迫像冷战时期那样成为从属于美国的次要角色,而美国将会

在亚洲而不是欧洲发挥作用,欧盟不相信美国会考虑欧洲在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利益。欧盟意识

到只有“不选边”才可能在中、美间发挥平衡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避免中美关系破裂,避免自

己被迫“选边站”。欧盟采取平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自己及其成员国被迫在中美竞争与

博弈中“选边站”的两极体系。德国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表示,并不希望

看到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并愿意发挥调节作用。欧盟的这种做法与其以往应对中

美竞争以及处理欧美关系的被动反应模式明显不同。欧盟建立“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宣示和“顶

级地缘战略行为体”的雄心似乎表明,它正试图将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转化为谋求战略自主

的动力。“不选边”作为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基本策略选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非欧盟内部

或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未来几年内将保

持稳定。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欧盟难以舍弃任何一方,这一点不太

可能改变。未来若美国对欧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可能更多与美国协调配合,但仍不会对美亦步

亦趋,尤其会竭力避免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军事遏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竞争带来的压

力,欧盟正寻求加强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志同道合”伙伴的合作并获得它们的

支持,以使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国际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行为体,中美欧三边关系被很多人视为影响国际体系运行的

战略三角关系。但是,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敌对三角,而是以合作与竞争为

特点的三角关系。在当前中美欧三边关系框架下,中美竞争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

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但欧盟的角色与作用不容忽视。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对称性,即美欧关系总体上较为紧密,属于深度合作,

且合作大于竞争;相比之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中欧之间的竞争远大于美欧之间。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欧盟“不选边”并不代表其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共同价

值、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默克尔坦承,“欧洲不是中立体而是西

方政治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美欧关系更全面和具有战略性,而中欧关系则更多体现在

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这意味着中美欧三边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欧盟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

中立;美欧之间的共同点较多,双方涉华合作的动能更强。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增多导

致其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评估趋于保守,加上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仍不可或缺,这些内外压

力导致欧盟对美国需求上升,由此凸显了其战略自主以及在中、美之间试图保持地缘政治等距

离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影响中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年,美欧之间

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初步建立了对华政策磋商机制。2012年,美欧共同发表《亚太事

务联合声明》,并建立了亚太政策磋商机制,这反映出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并希

望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影响力的扩

大,美欧试图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将“拉欧反华”视为其对华进行有效竞争与

遏制的先决条件。美国正以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看待欧洲,如果欧洲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对

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机会要大得多。欧盟则将美欧协调作为维系大西洋联盟和促进自身在亚洲

和在中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欧盟驻美国代表团2018年举办了

系列研讨会,从互联互通到投资审查,从5G到印度—太平洋安全等,评估了美欧双方在一些

具体领域的涉华合作议程。还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欧盟—美国—北约“中国问题”三边对话

机制,将涉华经济、技术和安全问题等汇集在一起,为美欧涉华对话提供一个跨大西洋的战略

立足点。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欧龃龉不断,但双方基于对华竞争仍进行了对话和协调。2020

年10月,美欧启动了首轮“中国问题”对话。

本文标签: 美国关系竞争合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