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86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云化雨

作者:张明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3年第08期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

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解析

这则材料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思维与写作:首先它是比喻类型的,“彩云”和“甜雨”是给

出的喻体,需要学生在作文中做出转化,关注现实人生;其次它是关系型的,在空中的“彩云”

化作“扎根于沃壤”中的“甜雨”,由“只能换取几声赞美”进而“给世界创造芳菲”;第三,内容

上,从“飘在空中”到“扎根于沃壤”,突出脚踏实地,奉献他人,贡献社会。

紧扣题意的作文,学生既要关注到飘在空中的彩云和扎根沃壤的甜雨,又要勾联彩云和甜

雨之间的关系,即“化”,这样,彩云的“得意洋洋”消失了,它化身于土壤之中,那“几声赞美”

也就升华为实实在在地为世界“创造芳菲”,它的价值尽显于它的“扎根”。基于此,学生可以思

考社会人生中的很多话题,大到关注国家的政策和落实,小到具体的慈善事业;也可通过对比

的方式思考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行为,但是每一个个体,也要同时体现彩云和甜雨,并有“化”。

如果只关注到了彩云和甜雨,却割裂了二者关系,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也是符合题意

的。但是若把材料理解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或者完全不关照彩云,只写奉献、踏实等,就只能

算作基本符合题意了。

例文一

云和雨: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 陈潇潇[北大附中]

云卷云舒只能引起哲人的遐思和诗人的畅想,只有在云化作甘霖滋润万物时,它才真正和

大地建立联系,为芸芸众生带来福祉。

这令我想起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他们高飞在真理的天际时远离众人,是自由飘荡的思索

着的云彩。但当他们俯视大地,看到饥渴的泥土和干瘪的庄稼时,他们会想起哺育自己的正是

龙源期刊网

众人,正如构成云朵的是陆地与海洋中蒸发的水分。于是他们决定,该回归人群了。知识分子

既是徜徉思想高空的自由之云,也是反哺大地的润物之雨。

只知道飘在空中的知识分子终将被时代所遗弃。提起象牙塔,你会听到一声轻蔑的嘲笑。

躲在象牙塔中的人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对世事的热情和对人类事业的热爱。他们懦弱地躲避着

纷繁世界带给他们的困惑,把自己埋在书堆里、锁在理论中,甘愿做象牙塔里的囚徒。他们是

那几朵漫无目的地飘荡在天空中的云彩,忘记了自己是从哪条河流中蒸腾出来,放弃了自己的

身份,成为湛蓝天空中没有意义的白色污点。

久居山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决定下山,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爱人类。一位合格的知识分

子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职能,在探索知识前沿的同时始终铭记道路的终点应是人类福祉。他应

该在自己积攒了足够水分时寻找到一片需要它的土壤,重归大地,滋润众生。

在关于知识分子的众多定义中,我最喜欢萨义德的说法: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公众以及

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这个定义肯定了知识分子

作为云彩和甘雨的双重身份。他既要飞入抽象高深的真理天空,而不受周遭名利的向下拖拽,

也要时时回归大众,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知识分子在云和雨的形态转换中形成一座桥梁,一

端伸向至远的真理宇宙,另一端立在土壤中,为低头劳作的人们提供一条星光璀璨的道路。

在奔腾河流和澎湃大海中,总要有一些水分子蒸发、升腾,最终形成云。但这只是它生命

的一半,它还要再聚集其他的水分子,飘到一片饥渴的土壤上化而为雨,造福众生。同样,在

低头耕种的众人中,也总要有抬头望向天空的人,他们既是真理天空中游走的云,也是重回土

地滋润旁人的雨。

考场点评

在厚厚的一摞考场作文中,本文显得特别“抢眼”,因为读罢此文,你会被作者的机灵、深

刻和底蕴打动。

身在考场,时间紧迫,压力巨大,面对陌生的作文题目,作者沉着应对,灵机一动,在准

确深刻地理解材料题旨的前提下,巧妙地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写自己熟稔于心的东西,这正

是古人论诗文时所说的“意广象圆”。此可谓机灵。

材料中,“彩云”与“甜雨”显然是彼此对立的,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形式不同的生命状态或

高低有别的人生境界。可是,作者却从对立之中看到了统一,从矛盾之中品读出和谐,并将它

们形象地对应到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上,立意独到,见地不俗。此可谓深刻。

在千字左右的文章里,无论是对查拉图斯特拉人生重大转折的描述,还是对萨义德界定知

识分子定义的解读,你都可以看出作者不只是流于对这两位哲学家的零碎了解,而是融入了自

己平时阅读和思考的积淀。你甚至可以透过文字看出那些闪耀着人性和理性的哲学思想已经渗

入作者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此可谓底蕴。

龙源期刊网

希望备战高考的训练作文能够多出这样既有思想、有个性、有文采,又使作者写完之后感

到酣畅淋漓、一吐为快的文章!

(张明)

当云化作雨 赵鹏宇[北大附中]

“新任的村长来喽!”随着“噼里啪啦”响着的鞭炮声,村民们挤在乡村小路旁,看着一辆车

缓缓开来。

他坐在车上,心中喜不自禁,仿佛与车边迎向他的村民一样。

他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在公务员考试中成绩优异,便被安排到这个小村子当村

长。白皙的面庞,加上一副黑框眼镜,透出一股书卷气。当然事实亦是如此,他除了读书,也

并不会干什么别的事情。尽管对于村长应如何当他并不知道,但沉浸在这喜庆的气氛中,他心

中的一丝忧虑也早已消失。他现在就是一朵彩云,飘在空中,向下望,很得意。

经过简短的寒暄,与村民一起吃了顿谈不上喜宴的便饭,他便在秘书以及一干村民的陪同

下,在乡间游览。

这是一个称不上大的村子,但尽管如此,村民们的生活也并不贫困。虽然村中的电子设备

还没有多少,但电话已在村中配备。

人群中有人问他:“村长,听说您是大学生,从北京来的?”“是啊。”他随口说道。“那您

那儿是不是有好多车?俺听在那儿打工的兄弟说,北京可大得很,车比人都多。一个大楼好几

十层!”他一听,心中得意洋洋,随后便止不住话匣子和村民们谈起北京,半是经历,半是吹

嘘。“我在清华大学读书,他们那儿的人都不如我……”

信赖的热情很快便被生活的流水所冲淡,村民们在这阵热潮结束后便归于田地,每天早出

晚归。

而他,却仍是一片彩云,在天空中俯视着人们。对于村民时而投来的羡慕敬佩的目光,他

的心中总会涌起波澜。他的工作,说白了也只是在村间转转,签署一两个文件,和秘书打打牌

而已。生活亦是一片平静。

然而暴风雨总是来得突然。这一年,干旱突然来临。本应是降下雨水的夏天,却是那些农

作物忍受燥热的地狱。村民们不知所措,这可是几十年没有的事。而他也是手忙脚乱,甚至比

不上其他村民。渐渐地,村民们投向他的目光由羡慕钦佩转为一种轻蔑。人们叫苦不迭,云第

一次感受到雷鸣的刺激。

龙源期刊网

他在人们的视线中变了。他拿出当年的干劲,打电话向老师、同学求助。自己也去买书,

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本来的村间散步变成了下田耕作,本来的午睡变成了一刻不停的学习,本

来的悠闲更是成了往事,被忙碌所取代,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了。云在变成雨。

当那白皙的脸变得黝黑,那纤瘦的身躯变得健壮,眼中的倦怠化为渴望,村民在他的指导

下用科学的方法保住了干旱的庄稼,避免了像其他村子的庄稼那样干渴而死。仿佛为了响应他

一般,大雨倾盆而下,而他亦是雨中的一员,扎根于沃壤。飘着的彩云已然退去,它放弃了原

有的姿态,化作雨水,滋润大地,与植被一同生长,与人们一同承受苦难,一同改变,一同迎

接未来。而此时村民们的脸上也涌出真正的敬佩,一种对精神的敬佩。

当云化作雨,即是润泽大地之时。

考场点评

本篇作文以小说的形式诠释了所给材料的含义:飘在空中的“彩云”只有化作“云雨”,扎根

于沃壤,才能为世界创造芳菲。小作者选取了一个时髦而又典型的话题——大学生到农村做村

官。开始只是凭借自己令人羡慕的身份光环,博得了村民们的歆慕和赞美,并颇为“得意洋

洋”。但一段时间后,无所作为的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村民们更关心的是庄稼和收成。

一场干旱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促成了大学生由“云”到“雨”的转变,他终成了雨中的一

员,也成了村中的一员,与天上的云一起化作了雨,滋润了大地,从而获得了老百姓的真正认

可和敬佩。小说中两个“雨”的交织非常巧妙,构成了本文中的两条线索,丰富了文章内容,凸

显了本文主题,艺术地再现了材料,是一篇紧扣题意的考场作文。

(王志英)

本文标签: 村民材料作文人们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