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5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

《三国演义》名著读后感八年级

《三国演义》名著读后感八年级篇1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而

《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读罢后,我陷于遐想之

中。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贵族刘备,与杀人而逃的关公和杀猪卖酒的张飞“桃

园三结义”,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因为刘备文有卧龙、凤雏等经天纬地之贤

臣;武有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虎将。所以,刘备也有一席之地。

曹操虽然兵少粮少,可是他却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

攻刘表……可见,曹操 他十分聪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写的“山不厌高,水

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豪情壮志。刘备他虽然兵也少,但他仁义宽厚、

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谦三让徐州、临难时携民渡江、风

雪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因此,有民心的刘备成就了伟业。

当我看到东吴和曹操打“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

万有余的箭时,我觉得诸葛亮十分聪明,而周瑜是多么惊讶,又多么想杀了诸葛

亮呀!他以为诸葛亮日后会成为江东大患。当看见“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时,马上在脑海中想到:江东的将士们对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

之战”的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国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公了,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

将、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可惜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杀之,一世英明画上了

一个句号,可惜、可叹、可恨。

在三国的最后时候,三分归一统,司马炎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名著读后感八年级篇2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

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寒假重温《三国演义》,书籍、电视剧令我回味无穷,一曲“滚滚长江东逝

水”更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令我感慨万分,遂翻《三国志》。可一看却发现:

原来演艺与正史差距那么多,又感慨一番,于是提笔作文:

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的真实,演义是小说。都说《三

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虚构,是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

的虚构,而不是随便拿段史实就可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

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羽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

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

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

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

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

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

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神化与丑化

对比《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就会发现,《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

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而这其中就有被神化和被丑化。被神化

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则

是“忠”和“义”。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

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

本文标签: 作者人物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