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374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耩寨慧妇蒺黉澈潺藤搬告 

临翔区茶办 

摘要:近年来古树茶的卓越品质广泛得到市场 

认同,特别是邦东昔归古树茶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 

山窄谷,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海拔3429米,最低 

海拔730米。属于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常年 

平均气温17.8oC,年积温6554.7℃,无霜期长达331 

天。常年平均日照时数2127.7小时。年均降雨量 

1217.8毫米,相对湿度达72.5%。土壤偏酸性,PH值 

5~5.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矿物质及微量 

品,应有的经济、文化价值逐步得到体现。本文通过 

对邦东昔归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种质资源、制 

茶工艺、品质特性等方面调研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保 

护与开发对策。 

关键词:邦东昔归茶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元素含量高,土壤较疏松,质地多为轻壤,排水良好, 

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全乡国土面积223.8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临翔区2012年底有茶园面积20.39万亩。采摘 

面积14.65万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10.57万亩, 

有机茶园1.1万亩;茶叶总产量7112.6吨,精制茶产 

量1881.9吨。茶叶工农业产值2.68亿元,其中:农业 

62.5%。境内邦东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滇西南绿 

珠”美誉之称。辖7个村民委员会,4364户15407 

产值1-3亿元,工业产值1.38亿元,茶农人均收入 

689元。现存野生古茶树群落2.5万亩,主要分布博 

尚镇永泉营盘山至南美草山以及邦东大雪山,具有 

人,其中农业人口13509人,占总人口87.6%。 

2012年有茶园面积17527亩,其中:栽培型古 

茶园面积7745亩。采摘面积13348亩,毛茶产量 

种群分布密度高的特点,种群密度最高达500株/ 

亩,其中:1号大茶树基围230厘米,树幅15米×13 

米,高2O米。有栽培型古茶园2万亩,主要品种为勐 

856吨,农业产值4118.8万元。有87个茶叶初制所 

及手工作坊,以加工普洱茶为主,同时加工少量的沱 

茶、饼茶、红茶。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台湾等地。 

二、邦东乡历史文化 

库长叶茶、凤庆长叶茶和邦东黑大叶茶。邦东乡是临 

翔区栽培型古茶树园最多的乡镇,有栽培型古茶园 

面积7745亩。 

(一)新石器遗址。老邦东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 

200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昔归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 

200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类遗址的居 

民大致是临翔区最早的人类氐羌系、白濮系、百越系 

先民。 

邦东乡概况 

邦东乡位于临翔区东部,距临沧城64公里,东 

与普洱市镇源、景东两县隔江相望,北与云县大朝山 

西镇接壤,西与马台乡、忙畔街道毗邻。地处怒山山 

脉向南延伸,属横断山脉纵谷区南部,为深度切割中 

一 

(二)茶马古驿道。临翔茶马古驿道老邦东段于 

工作研究 

“明洪武十八年(1385),麓川(今瑞丽)土司思伦法率 他产茶区。” 

(二)邦东昔归古茶园。邦东乡古茶园主要分布 

众lO余万人攻景东,打通临沧地区通往景东等地道 

路”,国外运至缅甸腊戌、仰光;省内运至云县、耿马、 

景谷、墨江、昆明诸地。2011年6月被公布为区级文 

物保护单位。 

(三)大忙朗河流域梯田。大忙朗河流域梯田总 

在曼岗、邦包、邦东、和平、璋珍、卫平、团山等7个 

村,海拔在730—2180米之间,总面积约7745亩。 

邦东昔归茶产于邦东村境内的古茶区忙麓山, 

海拔在730~970米之间,古茶园面积335亩,毛茶 

总产8.5吨,产值925万元。茶园主要分布在半山一 

带,间杂于森林之中。较大的茶树高5_3米、基围 

1.10米、树幅4.46米×6.2米,位于海拔970米,东 

经100。24 21.1 、北纬23。55 23.2 。多数茶 

树基围在80~90厘米。由于受大雪山和澜沧江低热 

河谷气候影响,太阳直射光少漫射光多,雨量充沛, 

空气湿度大,且土壤为赤红壤。茶树植株生长健壮, 

基叶肥实厚重,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奠定了物质 

面积为1440亩,是临翔区山地梯田的典型农耕实物 

遗存。201 1年9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邦东造纸作坊。邦东造纸作坊清朝末年开 

办,开创缅宁(临翔区)造纸业先河,并代代相传,沿 

袭至今。201 1年9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老邦东乡茶马古镇遗址。《缅宁县志》记载: 

本县市集“又次为邦东乡之邦东街,以甲寅日为集, 

以盐茶为大宗,上至勐麻大寨,下至嘎里江渡,市场 

较为繁盛”。古镇的街面至今可见百年来马帮遗下的 

痕迹。 

基础。茶树品种以邦东黑大叶茶为主。 

(三)邦东昔归茶产品及特点。邦东茶主产晒青 

绿茶、团茶(沱茶),其次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工夫 

(六)嘎里古渡。清朝始设摆渡,渡口设店子,《缅 

宁县志》载:“《云南通志》澜沧江上渡,即本县之嘎里 

渡。距城东140里,为通景东要津,设船以渡”。渡口 

是缅宁至景东、云州至景东两条古驿道在邦东古镇 

交汇后过澜沧江的重要交通要塞。1986年改设昔归 

渡。 

红茶。典型代表是邦东昔归晒青茶和团茶(沱茶),其 

团茶(沱茶)传统制作工艺是将晒青茶用干净的布包 

好放人甄子蒸捏团(以半斤或一斤为一团)晒干即 

成。据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 

心测定邦东昔归茶蒸青一芽二叶内含物质成分为: 

茶多酚32.5%、咖啡碱2.88%、水浸出物45.O%、游离 三、邦东昔归茶资源 

(一)邦东昔归茶茶源。史载公元前1066年,临 

氨基酸总量4.1l%。用邦东昔归茶制作的晒青茶条 

索锋苗完整、肥状显毫、紧结、色泽黑润、汤色黄绿、 

香气浓带甜、滋味浓醇带甜、叶底嫩匀肥厚。制作的 

蒸烘青茶条索紧实、色泽墨绿、汤色黄绿尚亮、香气 

浓甜、滋味浓烈回甘、叶底肥壮嫩。制作的工夫红茶 

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醇和鲜美,汤色红艳带金 

沧濮人就开始种茶,从“老邦东新石器遗址”和“昔归 

新石器遗址”的考证看,大致认为其中一种就是临沧 

最早的人类濮人。临沧是世界大叶茶种的原生地之 

临沧大叶茶原生地茶,产于临翔区(临沧县)邦东 

乡。早在大叶茶驯化种植之前就有大量的野生茶。临 

翔区在驯化栽培野生茶的同时,于清雍正年间由邦 

东、马台一带生意人引进景谷、思茅茶种在当地种 

植。 

圈。邦东昔归茶驯化的大叶茶被列为全国大叶良种 

茶之一。 

(四)邦东昔归茶市场。邦东昔归茶多年来深受 

国内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湖南、台 宣统元年(1909)通判房景东大力倡导,购茶籽 

分发各乡栽种,成活数十万株。民国年问,实业局长 

邱裕文又倡导推广种植,全县各区乡均有人户种植, 

湾、昆明、韩国等地。据调查统计,邦东昔归茶2004 

至2012年产地销售均价由每公斤8元,增长到925 

元,9年间价格都在成倍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共计六、七千户,邦东乡以昔归尤为突出。清末民初, 

《缅宁县志》记述“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 

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 

(五)保护与开发价值。邦东古茶园是人类和作 

物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结果。古茶树资源在历 

一 m

zavCANG/ ̄/Z 

史、文化方面的价值,是其它任何物种都无法代替 

的。栽培型古茶树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而大面积的古 

茶园保存有独特的遗传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工作研究 

村委会为区域向国家工商总局和质监总局申请办理 

“邦东昔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二是选择有实力的企业3—5户到茶区建厂。三 

是古树茶的生产、加工、销售实行实名制,确保茶产 

品质量的可溯性。四是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的 

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对研究茶的栽培历史和 

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种的改良均具有重要的价 

值。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无公害茶、有机茶 

茶事活动向外宣传和推介临茶。政府每年按排一定 

预算资金,由茶协会组织开展一年一届春茶交易会, 

为企业、商家搭建交易平台。 

(五)扩大邦东昔归茶基地建设。在邦东海拔 

1600米以下,澜沧江沿线利用古茶树种子实生育 

苗,建设1.2万亩茶园,全力打造临翔优质的普洱茶 

原料基地,辐射带动澜沧江沿线乡镇3万亩的茶叶 

产业发展。 

(六)优化投资环境。抓住澜沧江沿江经济带开 

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合理开发利 

用有限的古茶树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邦东昔归古茶区在发展中存在问题 

是茶区内人们对古茶园保护意识普遍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中茶树毁坏严重;二是茶区产业布局 

不合理。橡胶产业与茶叶产业发展矛盾冲突,生态环 

境破坏、严重损坏了茶叶品质和茶叶产品形象。三是 

茶区加工企业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标准难以统一,严 

重威胁着昔归茶品质声誉。五是物质文化遗产损坏 发机遇,整合项目资源改善古茶区道路交通环境。引 

严重,茶马古道、古镇、新石器遗址等缺泛管理,人为 

损害严重。昔归茶传统加工工艺逐步流失。 

五、邦东昔归茶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茶文化宣传和推介。建议政府及相关 

职能机构应系统整理已经形成的茶文化,并鼓励挖 

掘和创作各种形式的茶文化作品,以“文化搭桥,经 

济唱戏”的方式宣传、推介临茶。同时利用网络媒介 

进外商到茶区投资。营造茶区茶文化氛围普及茶艺 

活动,由政府牵头举办1—2期茶艺、茶道培训,在传 

统节日分片区组织1—2次茶艺、茶道表演评比大 

赛。 

(七)开发生态旅游延伸茶叶产业链。古茶园大 

多位居临邦公路沿线,古茶区风景如画,云雾缭绕, 

恰似人间仙境,是广大游客的理想圣地。特别是昔归 

在澜沧江沿岸贯穿着茶马古镇、茶马古道、新石器遗 

进行多方位宣传,使外界更进一步认识临沧、认识临 

茶。 

址、嘎里渡口等物质文化古迹,随着澜沧江沿岸经济 

带的开发和糯扎渡电站的建成,公路、水路相继开 

通,充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地理资源、人 

(二)加强茶马古镇、古道、新石器遗址等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邦东昔归茶马古道、古镇、新石器遗址 

等物质文化遗产,对临沧市乃至全国茶叶发展历史、 

普洱茶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珍贵的价值。建议区、乡党 

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延伸我区茶叶产业链。 

参考文献 

委、政府采取“先保护后立规”方式,以政府通告形 

式,划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文物部门制定相关 

的保护方案。 

(三)加强古茶树、古茶园保护。根据《临沧市古 

【1]《临翔区文史资料》 主编·陈志和 

【2】《临翔区茶文化选集》主编·李绍兴 

p]《云南文物》.(01 ̄-沧文化》杂志主编·戴凤书 

[4】《临沧土壤》.(云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 

010) 

茶树资源保护办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 

管理技术培训茶农。加强古茶树、古茶园保护宣传, 

[5】《临沧县志》.《临沧风物志》主编·武定云 

[6]《临沧县林业志》主编·戴凤书 

[7]《临翔区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临翔区统 

计局2012年) 

提高群众保护意识,自觉执行相关办法、规定,共同 

做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 

(四)树品牌、拓市场、扶龙头。一是东以澜沧江、 

南以团山、璋珍村委会、西以邦包村委会、北以曼岗 

【责编江鸿键】 

‘lIl— 

本文标签: 茶树茶叶保护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