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4

2024年6月15日发(作者:)

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

(一)日历再次掀到了这一页:5月12日。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

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

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深创巨痛,撕扯着

13亿同胞的心灵。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

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

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

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

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

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

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二)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

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仿佛就在

昨天。

相对于“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于三分钟震后

巨大的情感震撼和众志成城,这一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建家园之路无

疑更加复杂更加繁巨。当我们擦干泪水走向未来,所面临的是更多挑

战和困难。

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

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

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

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

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

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乡,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

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

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本来薄弱的

经济基础,能否支撑灾后重建?

巨大的伤亡与破坏,也危及着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统。

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这个对国人来说陌生而沉重的任务,我们能否

扛得起来?

当天灾震碎无数家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

望?日子怎样进行,血脉如何延续,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继续绽放?

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救灾史,乱

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疫病蔓延、治安混乱、资源浪费、

重建缓慢……这一切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大地震一年后,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三)仿佛是一种回答,更是一种象征。

一年前,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挺进汶川”,

曾是救援部队最渴望的目标也是最难打的硬仗。那条在余震中时断时

续的“生命线”,成为全国人民心头之痛。

一年后,汶川传来喜讯:全长82公里的“都汶生命线”定于5

月12日正式通车,都江堰至映秀镇全长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也将

双向通行。

大地震没有击垮中国人民。如同一家英国媒体所言,震灾造成了伤痕,

“但我们也看到了忍耐、尊严、勇气和爱”。在这永载史册的沉重苦

难中,大勇与大爱,让中华民族挺直不屈的脊梁。

汶川大地震之后,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

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悲痛中的中国,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震后不到三个月,数百万户住房损毁家庭的过渡安置,基本完成;

寒风蚀骨之际,中华大地掀起“暖冬行动”,四面八方踊跃捐助

的棉被棉衣,带着全国人民的体温,温暖着每一幢板房;

春天来了,越来越多的受灾百姓离开板房,搬进新居;越来越多

的遗属重组家庭,用坚强的微笑迎接新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帐

篷学校”,走进全国各地援建的新校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

的处境里,诠释生命的意义,寻找生活的出路……

3个月,半年,一年,几乎每天都有新开工的项目,每天都有新

推进的道路。

一年来,川甘陕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3600亿元,农

村住房维修加固完工99.5%,98%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一年来,18省市援建四川的资金已达394.75亿元。39个重灾县

所需重建的3340所学校七成已开工建设,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将

搬进永久性校舍学习;

一年来,巴蜀大地经济仍然保持较强走势。地震百余日,经济急

剧下滑的势头就被遏制,经济走势图呈V型探底回升。四川人仿佛用

这个象征胜利的“V”字,宣告“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一年来,多达78亿元的四川重建投资,用于恢复公共文化设施,

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损毁于大地震的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重新

站起,千年都江堰经保护安然无恙,川北群山之巅“云朵中的民族”

笑容依然动人……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灾区沿着这三个

维度,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灾难最能考验一个国家的意志,那么漫长艰辛

的重建则最能测试一个民族的坚忍。那些废墟上升腾的希望,灾难中

萌生的力量,让人在毁灭中见证复生,在痛苦中感受坚强。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腾而过,巴蜀之地,精神永存,魂魄犹在,

文脉不绝。

(四)是什么支撑一个民族在灾难中不断创造感动世界的奇迹?

是什么让“世界猛然发现了一个在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中

国”?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说过,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

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汶川大地震以

最惨烈的形式,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带给了中国,但也正是在应

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中,人们看到了“领导层的质量”和“人民的品质”,

看到了上下同心造就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由此迸发的中国精神、中国

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

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走进最需要他们的人民

中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句朴实的承诺

抚慰了悲痛中的灾区群众,感动了中国,打动了世界。法国前总理拉

法兰感叹: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专注和积

极态度,值得所有外国朋友尊重和赞扬。

抗震救灾一年来,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第一时间

启动国家一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部署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第一时

间从各大军区调集十万大军,第一时间调动全国各种资源汇聚成救援

合力。震后27天,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震后四

个月,在公开征求国内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正式发布——处变不惊、 沉着应对,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外媒评

价“中国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管理能力”。

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

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无论是汇集共产党员真情的“特殊

党费”,还是凝聚全国人民爱心的无私捐助,这一年,中国人民以自

己的方式,诠释着感天动地的“人民品质”。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

斗争中,13亿中国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从容,表现出前所未

有的爱心和热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智慧。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这灾

区大地最醒目的标语,成为“中国力量”的最好注脚。坚定的领导层,

坚强的人民,让这块灾难频仍的土地,蕴藉着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期

待,书写着共和国浴火重生的希望。

(五)这一年,我们守望相助,甘苦备尝,全民携手重建破碎的

家园。

震后19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巴山深处防震棚的黑板上写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在号召

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

启动对口支援机制。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

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

“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科学决

策是灾后重建中最大的创新。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

涌的江河大川,造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

对子。“把北川当作山东的一个县来建”、“都江堰就是上海的第

20个区”,“对口援建是检验东部各省综合实力和政治觉悟的窗口”

——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手足相连。

江苏人把“苏南模式”带进绵竹重灾区,以市场化手段援建开发

区项目;浙江人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

历尽千难万险”的创业精神,注入青川那一方水土……资金、人才、

产业迅速从东部向灾区集结转移,东部先进的改革经验与管理模式,

也迅速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

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们赞叹:大灾之后,由中央统一安排,发达

地区支援灾区的做法,世所罕见。“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

度和效率的保证”。

对口援建,让西部重镇从地震的阴影里迅速走出,新的思路、新

的观念带来了新的起点、新的出发,加快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

步伐。对口援建,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找到了缩小东西部差

距的支点,与灾区协力同心,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篇章。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汶川大地

震以一种猝不及防的特殊方式,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验证

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物质实力”和“制度活力”,也验证了我

们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六)这一年,我们用13亿人的同风共雨,将民族精神的内涵拓

展到新的疆界。

“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

灵活、开放”,大地震之后,世界如此感慨。灾难中呈现的伟大中国,

废墟上站起的大写的“人”,诠释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一年,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

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并以无数感人

的细节和执着的坚守,给予我们新的震撼。

山崩地裂,灾区人民替整个民族承受了巨大灾难。共和国版图上

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

“做灾区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强烈的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在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华。

当习惯冬日暖气的山东大汉,在寒冬阴湿的板房里纷纷病倒,北

川人感动得喊出“鲁川同心”;当上海人不辞辛劳,为各乡镇重建项

目夜以继日地奔忙,都江堰人说:“你们感动了一座受伤的城市”。

真情在这片走向复苏的热土上流淌,感动在奉献者与受助者之间

双向传递。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让全国人民真

切地感受到,“山河可以移位、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抗

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念永远不会倒塌”。与灾区人民甘苦与共,让

每个人深深懂得什么是“祖国情结”,体会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血浓于

水的彼此关爱。

一场大灾难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曾有人担心,这种精

神会在琐碎的生活中逐渐磨灭,那些心手相连的情谊和震撼心灵的感

动会让位于世俗的计较,回复于日常的淡漠。然而一年为证,这情感

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消失。相反,它经历了从“非常”到“平常”

的考验,完成了从“瞬间爆发”到“静水深流”的转换。在灾后重建

的艰辛历程中,亿万中国人日日夜夜的坚守,全国人民点点滴滴的努

力,见证着抗震救灾精神的永生。

我们看到,在地震初期的生命大营救中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爱国热

情,理性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14.5万志愿者赶赴灾区,越来越

多的心理学者、医务人员和教师,深入灾区的一顶顶帐篷、一座座板

房——共和国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

代元素。这种公民意识的逐渐成熟,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

我们看到,在废墟上锻造的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生命意志,顽

强地贯穿于重建家园的历程之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

战胜”,从灾难的记忆中挣扎出来,灾区临时校舍里的朗朗书声,活

动板房上空的袅袅炊烟,大地田垄间的滴滴汗水,构成了巴蜀大地最

坚毅的表情。不等不靠不要,坚定坚强坚韧,这种生活的信心和生命

的尊严,凝聚起缔造明天的深厚力量。

我们看到,大地震中感天动地的共产党人身影,依然行进在灾后

重建的艰辛路途上。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最坚忍最顽强的意志,最

无私最动人的奉献,碎石瓦砾之中,英勇的共产党人始终奋战在恢复

生产、重建家园的最前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

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无数共产党人用朴实的行动,践行

着党对人民的忠诚,验证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力量。

灾后重建,经年不懈。是亿万中国人的执着与努力,让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日益突显,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不断充实着中国社会进步

的底气,不断铸就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

(七)这一年,我们用共和国的坚韧奋斗,将以人为本的实践推

向新的历史高度。

大地震吞噬了美好的家园、和谐的社区、明亮的教室、活泼的孩

子,也震毁了灾区群众休戚与共的生活体系,曾经的身份关系,曾经

的社会生活,曾经的温暖情爱。

重建,不是纯粹物质意义上的复制,不是依靠简单的物质救助与

政策支援来解决暂时的问题,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将目光

放在灾区人民自我发现与自我重建的需要上,尊重他们的生活逻辑,

提高他们的“可行性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抗震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

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坚

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推进物质重建同构建精神家园结合起来,

坚持“两手抓”;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

让生命自主把握命运和前途,让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现实的尊重,这

是灾后重建的文化意义,也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表达。

从共和国首度为平民的群体遇难设立国家哀悼日,到保留地震遗

址为灾区人民留下永恒的记忆;从将资金安排的自主权下放受灾地区,

到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力促百万劳动力稳定就业;从关爱生者、为灾区

干部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到尊重逝者、统计核实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

员名单……

灾后重建这一年,党和政府格外关注灾区人民的主体意识,在帮

助人们走过危机的同时,努力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人生发

展机会,促进文化传统的接续,推进社会的和谐,重振人们生活的信

心与希望。

“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新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唤起了灾区

人民自强自救的激情。这种激情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使灾后重建成为

新进步、新提升的开端。

(八)在神秘的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出土过许多“纵目”巨人。

他们眼观六路,注视着古往今来。

蜀地多难,蜀道多艰,一次次的灾难磨砺,却成就了举世无双的

巴蜀文明,成就了川人百折不挠的品格。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但巨大的灾

难如何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深切的伤痛如何才能凝聚为前行的力

量?

一周年,按照民族的习俗,该为逝去的亲人点上白烛,深情告慰:

长者安居,幼者安学;全国相助,同胞相亲;绝路已通,家园新生……

一周年,全国人民将再一次向大地震遇难者致哀,共和国的信心

与力量会在13亿人的泪光中再次凝聚、焕发;

一周年,当灾难渐渐远去,伤痛渐渐平复,我们要让灾难变成财

富,让人性的光辉永存,民族的精神永在,社会的进步永续。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唤醒了良知,更在于良知和责

任的苏醒带来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制度的创新,会使得公众的热

情和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上有序而持久地释放。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震出了精神认同,更在于让伟

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升华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强大动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一切刚刚开始,重建之路依然漫长。在过去的365个日日夜夜,

我们担起了灾后重建的繁重艰巨,也创造了北京奥运会的光荣梦想;

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暴考验,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

地震摧不垮我们的信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3亿人的精神认同,

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正凝聚为一种不屈的力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

肌体,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

多。”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将以此证明自己的智慧和理性,

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告慰那些曾经闪亮又骤然消逝的灵魂,

让逝者在爱与希望中永生,让生者在爱与希望中前行。

(九)5月12日。又一个初夏。

世界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投向地震灾区的广袤大地。人们从四

面八方赶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用眼睛和心灵见证了毁灭。今天,他

们重赴灾区,见证复生。

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顽强的野草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

口。汶川,北川,映秀,绵竹……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名

字,在“重建”、“机遇”、“发展”中重现生机。

5月12日,在地震中救出29个人的志愿者陈岩,将以震区里的

婚礼,告慰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向世人传递这样的信息:“逝者安息、

生者图强,我们应该坚强,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应该追求

幸福。”

灾难磨砺精神,苦痛铸就坚韧。民族复兴漫漫征程上的中国人民,

以这一年的特殊精神积淀和顽强奋斗,在艰苦考验中慨然前行。坚强,

希望,幸福,这些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呐喊渴望,交织成中华大地最

动人的乐章。

我们的耳畔,再次响起胡锦涛总书记的坚定话语:“任何困难都

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本文标签: 人民灾区地震中国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