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41

2024年6月20日发(作者:)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时间:1917-1928,10年时间

主要参与国家:法国,德国,前苏联

特点和形成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存在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资本主义社会体

系面临全面的价值重估,人们对艺术的探求的渴望日记增加,哲学的思辨和现代艺术的发

展致使电影人开始了一场异常有激情的电影革命-欧洲先锋派电影革命;这次电影革命的

特点是大量的大胆的电影试验,各种形式的电影风格的出现,对日后的电影发展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是繁花绽开前的必要准备。

欧洲先锋派电影产生于大约1925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后期以法国为中心,晚于绘

画和诗歌方面近二十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

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其一,上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日益侵入电影,不少电影艺术家搬用

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表现手法,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应用于电影创作,使电影

成为非理性化、非形象化的东西。

其二,美国电影的强大的竞争力量使欧洲电影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

不前。主宰影品生产的资本家,只是把电影当作牟利的商品,粗制滥造,题材平庸,手法

刻板。一不批艺术家知识分子敏锐的感觉到商业与艺术的矛盾,力图在知识分子圈子内,

通过各种试验加以解决。因此,20年代,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出现了许多类似"

电影俱乐部"那样的团体,其成员大多数是关心电影的各门类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在团

体内放映一般影院不予放映的影片(即一般观众看不懂,上座率不高的影片)。他们在探讨

理论问题,力图抛开群众,创造一种只限于少数"精选的观众"所能接受的新的一电影艺术。

这些艺术家们从各自所从事的艺术角度去看待电影的特征,进行电影创作,从事各种试验。

这样,"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

先锋派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们,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非情节

化","非戏剧化"。他们要求把现实世界变成梦幻,认为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世

界是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象。他们还主张把它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

少是平等的地位。鼓吹:人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排斥逻辑的。总之,他们的主张里,

包含了西方电影中现代无情节和无人物性格。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摆脱戏剧情节的"纯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有其自身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以瑞典画家艾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德国画家罗特曼的《第一号作品》

以及法国立体派画家费·勒谢尔的《机械舞蹈》等影片为代表。这些影片既无情节,更无人

物形象,只是在银幕上显示出某种抽象的线条,光影,图形或无生命的机械物,按一定的

节奏,有规律地变化运动。

第二阶段,较多地注意了电影的"梦幻性",有意无意地把电影当作贯彻超现实主义原

则的理想工具。代表作有:谢·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让·维

克多的《诗人之血》等。这些影片侧重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梦境、幻觉,或者疯子以及

其它精神分裂症患者眼中的世界。

本文标签: 电影欧洲先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