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7

2024年6月29日发(作者:)

实验7-1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于1946年由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布洛赫

(Bloch,用感应法发现液态水的核磁共振现象)和伯塞尔(Purcell,用吸收法观测到石蜡

中质子的核磁共振)分别发现,为此,他们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早期的核磁共振主要采用连续波技术,灵敏度较低,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丰度高、旋磁比

较大的原子核,如

1

H、

19

F等,这就限制了核磁共振的应用范围。1966年发展起来的脉冲傅

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技术,使信号采集由频域变为时域,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使研究低自

然丰度的核成为现实,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脉冲组合来得到所需要的分子信息。

1971年,琴纳(Jeener)提出了具有两个独立时间变量的二维核磁共振概念,随后,1974

年恩斯特(Ernst)等首次成功地实现了二维核磁共振实验,从此核磁共振技术进入一个新

时代。琴纳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磁共振是测定原子的核磁矩和研究核结构的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是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研究中一种重要、强大的实验手段,也是其它应用学科的重要研究工具。例如,今天

广泛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其始于20世纪60年

代末,并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实用产品,投入临床应用。它不同于传统的X线CT,对人

体无放射性损害。其利用人体中的H质子在强磁场内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

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把以电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接收转换,通过计算机最后形

成图像,以做诊断。由于它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特别对软组织层次显示的好,

所以它一出现就受到影像诊断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目前已成为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必不

可少的检查手段。2003年,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因在核磁共振

成像领域的关键性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核磁共振有两种方法,一是连续波法或称稳态方法,是用连续的射频场(即旋转磁

场B

1

)作用到原子核系统上,观察到原子核系统对频率的响应信号;另一种是脉冲法,用

射频脉冲作用在原子核系统上,观察到原子核系统对时间的响应信号。脉冲法有较高的灵敏

度和测量速度,但需要进行快速博里叶变换,技术要求较高。

核磁共振信号分色散信号和吸收信号。但一般观察吸收信号,因为比较容易分析理解。

从信号的检测来看,又包括感应法、电桥法和自差法。如果测量的是核磁矩吸收射频场(旋

转磁场)能量而在附近线圈中产生的感应信号,称为感应法,也称为交叉线圈法或布洛赫法;

如果是测量由于共振使电桥失去平衡而输出的电压即为电桥法,也称平衡法;直接测量由于

共振使射频振荡线圈中负载发生变化的方法为自差法,也称为负载法或边限振荡器法。这三

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

本实验是用连续波,通过扫场调节,并由自差法检测来研究核磁共振吸收现象的。

【实验目的】

1、掌握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分析各种因素对核磁共振现象的影响。

3、观察几种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学习测量核磁共振的方法。

【实验原理】

1、核磁共振基础

原子核具有自旋,其自旋角动量为

p

I

I

I1

(7-1-1)

1

其中I是核自旋量子数,值为半整数或整数。当质子数和质量数均为偶数时,I=0;当质量

数为偶数而质子数为奇数时,I=0,1,2,…;当质量数为奇数时,I=n/2,n=1,3,5,…。

原子核带有电荷,因而具有自旋磁矩,其大小为

I

g

e

2m

N

p

I

g

N

I

I1

(7-1-2)

其中:m

N

为原子核质量;g为核的朗德因子,对质子而言,g=5.586;

N

e

2m

N

5.050910

27

Am

,称为核磁子。设

2

e

2m

N

g

为核的旋磁比,则

I

p

I

(7-1-3)

核自旋磁矩在恒定外场B

0

的作用下,会发生进动,进动角频率ω

0

0

B

0

(7-1-4)

由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

p

I

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若设B

0

沿z轴方向,则

p

I

在z

方向上只能取

p

Iz

m

mI,I1,,I1,I

p

Iz

,所以核磁矩与外磁其中m为原子核的磁量子数,有2I+1种可能取值。考虑到

I

场B

0

的相互作用能为

z

E

I

B

0



Iz

B

0



mB

0

(7-1-5)

原来的一个能级分裂为2I+1个次能级(塞曼分裂),相邻次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E

0



B

0

g

N

B

0

(7-1-6)

显然,在稳恒的外磁场B

0

作用下,如果存在一个与B

0

和总的核磁矩组成的平面相垂直

的旋转磁场B

1

,当B

1

的角频率等于ω

0

时,原子核将吸收此旋转磁场的能量,实现能级间

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相关理论参阅本章概述)。

2、稳态时的核磁共振

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固定B

0

,让B

1

的角频率ω连续变化而通过

共振区,当

0

B

0

时,则出现共振信号,此为扫频法;若使B

1

的角频率不变,让

B

0

连续变化而扫过共振区,使得

B

0

0

,出现共振信号,则为扫场法。由于技术上的原

因,大多数的核磁共振谱仪都采用扫场方式。

为了提高信噪比,并获得稳定的共振信号,一般要在稳恒磁场B

0

上加一个交变低频调

~

制磁场(扫描磁场)

BB

m

sin

m

t

。调制磁场由线圈提供,称为扫场线圈,线圈中的电

流可以连续改变,从而引起调制磁场幅度的连续变化。这样,测试样品所在的实际磁场为

~~

BB

0

B

,如图7-1-1(a)。这个周期变化的磁场将引起相应的进动角频率

0

B

0

B



2

本文标签: 信号原子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