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542

2024年7月24日发(作者:)

摄像机十年 松下篇

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它却留给我们珍宝似的惊喜。40多年前,美国安培

(Ampex)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摄像机。当时是采用摄像管作为摄像元件,因此寿

命低、性能不稳定高昂的制造成本等方面成为了最致命的弱点,使其使用范围一直限制在专

业领域,并无缘用于民用领域。在1976年, JV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型的摄像机,其使

用的是JVC独立开发的VHS格式,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缩写,意为家用录像系统。

VHS系列的代表作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松下M7、M1000、M8000了。后来换代产品是

M3000、M9000系列。

但VHS摄像机清晰度比较低,所摄画面的水平清晰度只有250线。为了弥补VHS的不足,

又开发出了S-VHS摄像机,它通过使用不同涂层的录像带,提高信号调制的载频、偏频,

并增加专用的Y/C信号输出端子使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可直接独立输出等措施,使记录画

面的水平清晰度提高到400线。

但因为VHS和S-VHS录像带尺寸较大而导致摄像机体积庞大和笨重,并不适合于家庭使用。

因此在1982年,由JVC研发的VHS-C摄像机和S-VHS-C摄像机便应运而生,它和标

准的VHS使用同样宽度的磁带,可以用过适配器在普通录像机上观看,但是它的体积只有

92毫米×69毫米×23毫米,比标准的VHS录影带又减小了很多,可以用在手持式摄像机等

设备上,质量档次与VHS摄像机和S-VHS摄像机相同。另外,C型录像带可以通过配送的

转换盒在家用VHS录像机上播放,我们国内的摄像机市场也正是由此开始起步。

家用摄像机小型化的脚步并未因VHS-C和S-VHS-C型带的出现而停止,紧接着索尼

(SONY)、夏普(SHARP)、佳能(Canon)公司又推出了8mm系列摄像机,即通常所

说的V8。因为V8所使用的录影带磁带宽为8mm,全名为Video8 制式,简称V8,V8磁带

较C型带在体积上又有缩小,但水平解析度也降为270线。不过这种8mm格式的摄像带不

能再用家用VHS录像机播放,只能使用摄像机来播放。

在V8面市后不久,对家用摄像机市场觊觎已久的索尼单独推出了Hi8摄像机,Hi8与V8

同样使用8mm带宽的录影带,不过其结构更加精密,水平解析度达400线,将家用摄像机

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在1995年7月前,还是模拟摄像机的天下,这年松下推出的

摄像机有RX2、RX3、RX6、RX7、A3、VX5、VX7、S880、S990、M3500、M9000等

我们现

在所说的DV,一般都是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 camrecorder),并不包括VHS、

hi8类型的机器,是以Mini DV带作为主要存储介质的摄像机。DV诞生短短的十年间,飞

跃的成绩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印记,我们回眸过去,回味辉煌的日子……

巨头们的第一台DV

索尼

1995年7月24日,索尼公司公布了第一部数码摄像机DCR-VX1000,革命性地采用

mini 带作为存储介质,采用3CCD传感器结构,于当年9月10日上市销售,成为便携式数

码摄像机的先锋。

松下

与此同时,松下公司的AZ-EZ1于1995年8月1日发表,虽然在发布时间晚索尼几天,

但是却抢在9月1日比索尼的摄像机提前上市销售。

JVC

老牌厂商JVC到1996年底才开始在日本推出其迷你型机GR-DV1(也称为

“Pocket Digital Movie”);JVC对摄像机有多年的研发经验,但是在DV诞生才一年的时间,

已经能做出如此轻薄的DV,让人拍案叫绝!也因为如此,JVC成为了全世界最早推出直立

式便携摄像机的厂家,足以证明JVC研发团队的实力与自信。

1996年松下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机型保留了95年的产品RX2、RX3、RX6、RX7、VX5、

VX7、S880、S990、M3500、M9000、推出了VX5、VX7的简化版本VX1、VX3和正式的

第一款民品的DV摄像机DX1、淘汰了A系列的最后产品A3

当时摄像机的主流高端产品还是S880、S990系列

很受企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欢迎的VHS摄像机M3500和M9000

当时的MiniDV磁带都是几百元一盘的呢,DV还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1997年松下公司模拟产品除保留S900外全部换代:RX10、RX20、RX30、RX70、VX10、

VX30、VX70、SX50。

这年松下推出了DS1、DS5、DX100这类小型DV摄像机,还有松下第一代数码相机DCF1

和DC1000

松下DX100可谓经典产品,相信有些人至今还在使用。DX100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3CCD

数码摄像机。

专业机市场也推出了相应的型号:EZ10和EZ30

松下的VHS阵营在M3500、M9000后推出了M9500。

专业VHS型号也由AG-455升级到AG-DP200

1998年只是模拟机大换代,分别推出了RX11、RX22、RX33、RX77、VX22、VX33、VX55、

VX77、可惜图片暂缺。

数字摄像机保持DS1、DS5、DX100这几款型号

松下对VHS系列摄像机M3500、M9000、M9500似乎已经相当满意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几

年都没在升级该系列产品。

RX11:

松下公司到年末终于又推出了一款DV产品:DA1

DA1的外形酷似DX100,只不过是单CCD产品。

1999年应该是DV百花齐放的一年,DV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我们的介绍也先从DV开始

了。

1999年松下一下子推出了DS11、DS33、DS77、DS99和立式的EX1、EX3等数码摄像机。

1999年松下的模拟摄像机有RX17、RX37、RX87、VX27、VX37、VX57、VX87等型号。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在市场上销售火热。

2000年虽然还是数字与模拟平分市场,但是松下已经把低端数码逼近7000元大关,当年推出的DS15、DS25、

而模拟系列的RZ1、VZ1、VS3、VS5、VS7在低端摄像机市场也是受欢迎的产品。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可以看出,液晶屏已经成为摄像机的必备部件了,不带液晶屏的产品被大大压缩其产品线。

2000年9月,松下发布了配有德国莱卡镜头的NV-MX3000,也是当时最顶极的3CCD机型。

MX3000的是DX100的换代型号,作为DX100的专业型号EZ30也相应的换代为EZ35

与EZ35同时推出了松下第一款DV编辑机DV2700

691130

会员

7# 2008-03-15 12:47:10

D8O见了都惭愧 公园成了大炮集

昵称:691130 发帖:25 积分:182 精华:20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注

册:08-01-16 查看资料查看blog

Re:[691130,1楼]

发送消息

2001年的DV摄像机市场突出

个越大越好的数值,究竟它有

元件,微细元件的多少直接影

素”。而一般现在低端的CCD

是用来补偿噪点和防抖功能的

动态只需要41-68万像都已经

MX300

其中80万像素的是:

下公司推出的型号分别是:D

MX300在当时已经号称180万

EX21、MX3、MX7D更是号

以把磁带部分拆掉,单独作为

120万像素的MX8:

模拟摄像机方面分别是:RZ9

VHS系列M3500、M9000、M

2002年价位持续走低,到年底的时候低端产品已经突破5000元大关了。

这年上市的机型有:DS30、DS50、GS3、GS5、GX7、MX350、

MX350的专业型号是EZ80:

模拟机大幅压缩产品线,只推出了5款新产品:RZ15、VZ14、VZ15、VZ55、VZ75、

同年松下M9000、M9500相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款肩扛式DV摄像机MD9000。VHS

系列只剩下M3500了。

同时上市的还有MD9000的专业版本DVC15

专业型号上更是推出了一款大DV的专业产品DVC200

数码3CCD机型GS70、MX500的成功为松下公司以后走的低端3CCD路线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首款采用DVD光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摄像机M30,虽然日立公司早已经有

同类的产品上市,但是取得的市场份额有限,使人们对DVD摄像机的认识不深,随着索尼、

松下公司加入DVD摄像机市场的阵营,传统的MiniDV磁带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2003年松下公司模拟摄像机只剩下VZ17、VZ57两个型号了。

肩扛数码摄像机MD9000是婚庆市场的主流机型,而M3500虽未停产,但在市场上已不多

见。

2003年专业DV机市场出现一匹黑马,这就是AG-DVC180,国外的型号叫DVX100,这款机

器的出现终结了当时索尼DSR-PD150P一揽天下的局面。

与DVC180同时推出了一款小型DV编辑录放机AG-DV2500

2004年更多的厂家看好数码摄像机的市场,除索尼、松下外,佳能,夏普、日立、三星等

纷纷加DV的市场争夺战。三星更是发起价格战,最低谷更是达到了2000多元就可以拥有

一台DV。

2004年松下公司推出或保留的机型分别是:

80万像素的GS11、GS15、GS33、GS55、

3CCD机型:GS120、GS200、GS400、

肩扛式DV机:MD9000、

DVD光盘纪录的:M30、M50、M70、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2004年相继推出了三款专业DV,分别是:

DVC180的改进型:DVC180A

具有红外线拍摄功能的专业DV机:

DVC33

肩扛式专业DV机:DVC63

回顾一下松下的名机:

(一)2002年前的单CCD机

C7:松下首部单CCD百万像素机型,1/3.8英寸的CCD。

NV-GX7EN:百万像素单CCD机,不说什么了,运用了LEICA DICOMAR镜头,半卧

式机型,还有当时算是先进的引擎(晕,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忘记了,

好象是纯彩色引擎吧)。

NV-MX7EN:体积庞大的卧式百万像素单CCD机,108万像素

NV-MX8EN:体积也庞大,但属于长条机身的卧式机型,单CCD百万像素,形状几

乎和当时著名的3CCD顶级机NV-MX350EN一模一样。这台机器在国

外应该是叫MX1000吧。

NV-EX21:奇怪的造型不说了,一定给资深的DV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V-MD9000:这个伪专业机因为属于孤本型号MD,所以就给它出头的机会吧,硬

件性能上真的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二)2002年前的3CCD机:

AG-EZ1:好象是根据民用NV-DJ多少的改造的专业机,是松下第一款3CCD,1/3

英寸,硬件指标非常好。造型也很奇特,没有LCD只有大大的取景器和眼

罩,磁带舱和电池舱设计很特别。奇怪的是AG-EZ1和NV-DJ多少的外观

上几乎没有区别——不像某些将民用高端机改造成专业DV的AG-EZ这个

型号的,专业和民用分别是黑色和银色的机身区别,这两台都是黑色。

NV-MX300EN:海外叫NV-MX3000,非常著名的一款3CCD,单片CCD达到了1/4英

寸,配合43毫米的LEICA DICOMAR镜头,它当时可是与SONY的

DCR-TRV900及佳能的XM1(XV1)三足鼎立的机型哦,现在的

GS400也好,GS258也好,都不是对手。不过,我先认识MX350,

后知道它,加之其半卧式机型,使其43毫米的大镜头不被人一眼觉

察出(感觉像只是现在GS120/GS200级别的37毫米),而忽略了其

存在。不过想想,从MX300到MX350,由半卧式变成完全长条卧

式,和SONY的TRV900到TRV950的感觉也差不多。

因为优秀的表现,这款也被改造成专业DV。

NV-MX350EN:我至今最喜欢的松下民用消费DV的卧式外观,CCD略有缩水,变成

了1/4.7英寸,不过不妨碍其是款极好的机器。不过奇怪的是,海

外好象没有这款,而是款叫MX2500的,CCD仅为1/6英寸,外观和

这台一模一样。至今是我没搞清的悬案。MX350EN也被改造成了

专业机AG-EZ80MC。

MX2000:这款机器在国内好象没看到过。指标不如以上两个。

(三)2003年后的3CCD机:

随着松下战略目标的转移,其3CCD机产品线丰富,而且越来越往低端3CCD发展。

NV-MX500:不用多说了吧,相信刚出来时的轰动不比MX350和GS400弱。静态像

素依靠插值达到300万。这也是松下民用3CCD里麦克风做工精细这一

好传统的最后一作。以后即使像GS400这样的机器,麦克风也做工粗

糙简单了。这款机器海外叫MX5000。

NV-GX70:3CCD全面面向1/6英寸时代!去年GS120和GS200出来后,这款机器被

认为是介于两者之间。

NV-GS100:2004年初,仅在日本发行。也是1/6英寸3CCD,机身做得很小巧,并

有光学防抖,手动调焦。静态像素达到300万。感觉它是袖珍廉价版的

MX500。

NV-GS120/200:不说什么了,大家都很清楚。

NV-GS400:很轰动,至今仍然热门。去年刚出来时就依靠插值静态像素400万世

界第一来赚噱头。看到它的出现,我惊呼松下终于出大尺寸3CCD,

回复到了MX350的时代了,后来发现无论弱光还是麦克风都没有过去

的MX350好。

NV-GS70(78)、NV-GS150(158)、NV-GS250(258):其实算得上好机器的也就是258了

吧,158还不错,有去年GS120的感觉,至于GS78,咳咳,不如买中端单CCD——3CCD

做成这样也真是......

(四)松下专业DV

AG-EZ1:1/3英寸3CCD最早的机型

AG-EZ10:一款小巧的单CCD机。

AG-EZ80MC:根据NV-MX350EN改造,非常好的机器,但型号却也只能是冠以

“EZ”,足见松下专业DV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AG-DVC15MC:外观几乎和那台臭名昭著的肩扛伪专业NV-MD9000完全一样,还

好,其机身上3CCD的醒目标记给它含冤昭雪。是台好机,硬件指

标过硬,1/4英寸的CCD尺寸使其表现不差。可以算是MD9000的

3CCD版。不过现在已经有AG-DVC63MC取代了。

AG-DVX100:国内应该叫AG-DVC180MC,不说了,狠机一部,其72MM的LEICA

镜头硬是把SONY的DSR-PD150P给比下去了,可以算做一部1/2英

寸3CCD的ENG机器使用了。

AG-DVC100A:国内型号为AG-DVC180AMC。比起SONY的DSR-PD190P在前者

PD150P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松下可谓用心良苦,让人感觉100A

比100又进了一大步。无论P的电影拍摄,GAMMA曲线调节,甚至

是手持时机身的平衡感,都精益求精。其实,DVC100/100A是适

合给那些专业的,喜欢手动设置拍出自己喜欢效果的人士设计的,

初级者上手有难度。而SONY的PD150P/190P对手动要求不高。

AG-DVX30:国内叫AG-DVC33MC。1/4英寸3CCD里,综观现在这个档次的也就佳

能的XM2和它效果最好。便携性,低噪点,还有红外线适配器,这简

直就是给喜欢便携性和注重动态拍摄的DV发烧友设计的。

AG-DVX60:国内叫AG-DVC63MC,婚庆行业的新宠。紧凑型的肩扛设计,其它硬

件指标都和DVX30一样。

AG-DVC200:演播室级别的DV肩扛机,使用标准DV大带(即DV带而非小型的

MINI DV带)。1/2英寸3CCD,采用IT类型的CCD,自然达到个750

线的水平解像力不在话下。

松下的DV的色彩,给人感觉不像SONY那样张扬。它的3CCD机颜色不像SONY的单CCD

机那样艳,却是接近真实色彩——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希望看到艳的颜色,但事实上真实的

物体并不是这样。而相比SONY高端的3CCD,松下机器普遍呈现暖色调,SONY的冷色调

倾向明显,特别是DCR-VX2000,VX2100这样的机器,画面非常“蓝”,可能很大程度与其

HYPER HAD CCD比其他CCD对蓝紫光这类短波长敏感得多有关。

至于松下高端3CCD的光学防抖,许多人说略感没有SONY的出色。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

松下GS400与SONY的HC1000相比较,很多人共同的感受。

松下中高端机的LCD观景窗好象大多不像SONY那样出色。也是GS400与HC1000的比较。

一开始以为松下3.5英寸LCD肯定把SONY的2.5英寸比下去了,谁知SONY的更细腻,

分辨率可达21万像素,估计和VX2100使用的是同一级别的LCD了。而女友的GS120,我

感觉还没有我的GS11的LCD亮,非要打开其POWER增亮按钮才行,但这样耗电无疑就

增加了不少。

题外话,感觉SONY过去的TRV系列卧式机的高端,把LCD做成3.5英寸很多,像

DCR-TRV30,TRV900,TRV950,而现在高端甚至小专业都做成清晰度非常高的2.5英寸小

LCD,如DCR-HC1000,VX2000,VX2100。相反,松下自从MX300后,均把顶级机型做

成3.5英寸LCD(除了GS258)以追求噱头感,如NV-MX350EN,NV-MX8EN,NV-MX500,

NV-GS400,AG-DVC33MC,AG-DVC180AMC。

本文标签: 摄像机松下市场推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