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660446

前两天看一个网友说,当下还在用五笔输入法简直是一种暴露年龄的体验。赶上五笔输入法末班车的笔者,默默攥紧身份证假装自己还是90后。但是说到输入法的更新换代,我还真是有点感触,作为五笔输入、拼音输入、语音输入这一路以来输入法变革的亲身实践和目测者,是时候为大家扫个盲了。

输入法1.0时代 单一输入横行天下

20世纪80年代前后,计算机被引进中国,汉字的输入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能用26键进行拼音输入,但当时的拼音输入体验不比现在,文字输入毫无便利性可言,打一个字往往需要翻上好几页,甚至可以说输入每一个字都需要进行选择,效率极低,有时都比不上手写,词库的容量也小得可怜。1983年,五笔输入应势而生,它重码率低,几乎不需要选词,基本可以实现盲打。常用的词组都可以用四个字母来打出。一旦掌握五笔字型,打字速度提高了数倍,电脑输入也就自然变成了极其高效的工具。

然而,五笔输入却要投入大量的学习精力,不仅要熟练记下上百个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还要学习组合的规则,从了解规则、熟悉规则再到熟练应用,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学习者需要经历爬坡的过程。还有一点不可避免,倘若数月不使用或复习,学习者极有可能前功尽弃。

输入法2.0时代 长句联想一举称王

在拼音输入法智能程度较低的年代,五笔输入法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属实称霸了好多年。但当各大厂商依赖庞大的词库、编码优化和大数据优化实现词组记忆、整句实别、云识别、词库每日更新、词序职能调整等功能时,拼音输入法的速度完全可以和五笔输入相媲美。加之国人从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打下的拼音基础更是使得拼音输入法入门难度几乎为零。于是,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联想、强大的联网词库等不断先进的技术手段彻底颠覆了以往拼音输入法的体验,使其在速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也真正迎来了拼音输入法的春天。

当然,即便是伟大的产品也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适用,相较于我们,父母那一辈都没有学过拼音,使用拼音输入法还得去翻字典,不仅慢而且增加学习成本;年轻懒癌对打字到手抽筋更是嗤之以鼻……这些相对特殊的人群就为接下来出现的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打下了一定的受众基础。

输入法3.0时代 个性化体验更胜一筹

当突破技术壁垒,用拼音输入的技术优势积累了一定客户之后,产品的同质化使得客户疲软。此时,注重用户感知、丰富产品独有价值,就成为了各大厂商延伸商业化空间的必选课题。皮肤和表情包的切入,为内容运营搭建起了一个平台,也极大程度地挖掘了用户的需求。延伸到观感和表达层面的皮肤和表情包,个性化程度火爆朋友圈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输入法4.0时代 人性化升级才是王道

键盘式的文字输入速度随科技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后,随即转向了用户的便利性体验。当开车不方便打字,走路不方便打字、不会打字等实际情况直逼文字输入局限性后,语音输入技术的发展亦得到人们的认可,也被广泛应用。

但随着落地的各种场景化实践,语音输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瓶颈。例如时长限制、看直播时挡屏幕并不方便、苹果手机ios系统的不适用、输入人名经常出现错别字等等,都赤裸裸摆在各大厂商面前,成为不可忽视也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

人性化诉求是这个时代的主特征,用户对便利性的需求迫使输入法的技术不断变革。

当直播被礼物刷屏,真心发评论的人反而被掩埋时,极简语音能将输入键缩到最小化,在不占用屏幕的情况下快速将语音转化成文字,大幅度的简化了沟通,文字刷屏毫无压力;

ios语音输入总是要跳转至单独的app页面,生成文字后再转到沟通平台,这样的系统差别让ios使用者大感无力。

在今年,也终于打破技术壁垒,完美实现了直接的语音输入,不用再跳转,即说就能即发;

语音输入时长限制一直为语音输入的一大限制,不能畅言是其最大的短板,而长文本语音的优化——无限时长,让工作狂和话痨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表达方式,多长的会议都可以同步记录,更像是高级版的速录,说多长的话都可以转为文字,只要你手机有电;

汉字的同音不同字,尤其是在人名上,语音转文字的呈现上总是让人很尴尬。

比如这种,其实我想说的是杨伟……

所幸如今也真正实现人名和通讯录同步识别,势必会将“杨伟”“阳痿”党一网打尽。只要念出人名,就能够与通讯录同步,一个字都不会错的转化成为文字。

人性化的场景实际应用,在受众的隐性需求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从五笔输入法到拼音输入法再到语音输入,输入法的一路变革依托的绝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不断升级的需求传达、品牌有着始终在意用户体验的升级核心,才是其本质体现。

本文标签: 带来了五笔输入法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