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8621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

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

4P营销理论简介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

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

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

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

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

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

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

(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

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

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 (Price):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

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 (Place): 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

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

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

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4P营销理论的意义

4P的提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

认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有两种:

一种是企业不能够控制的,如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等环境因素,称之

为不可控因素,这也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一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如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营销因素,称之为企业可

控因素。企业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一个利用内部可控因素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即通过

对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计划和实施,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出积极动态的反应,

从而促成交易的实现和满足个人与组织的目标,用科特勒的话说就是“如果公司生产

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

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科特勒,2001)。所以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就在于制定

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

图注:P1—Product(产品) P2—Price (价格) P3—Place (渠道) P4—Promotion

(促销)

此模型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把企业营销活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概

括为三个圆圈,把企业营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概括成四个大的因素,

即4Ps理论——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的确非常简明、易于把握。得益于这一优

势,它不胫而走,很快成为营销界和营销实践者普遍接受的一个营销组合模型。

[案例]经典的4P营销理论

20世纪20年代,汽车生产商亨利·福特有一个梦想,即把轿

车卖给每一个美国家庭。为实现这个梦想,他认为首先要有满足

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所以就通过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不同规格的

轿车;同时还得让人们买得起,所以要有竞争力的价格。福特公

司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也形成了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

格。但是福特认为还存在一个问题:消费者遍布于美国各地,而

福特汽车的生产地在底特律,消费者不可能为购买一辆汽车,千

里迢迢从各地来底特律,于是福特就建立了代理商或者分销商渠

道把汽车运到全国各地。这样,消费者就能在离自己较近的地方

很方便地买到福特汽车了。

除了采取以上的措施,为避免消费者对其产品认知程度低,福特

还通过广告进行强力促销,甚至派销售团队挨家挨户地上门销

售。

这就是传统4P的来历。运用4P理论所建立的营销模式是以

产品为导向的。

这个理论被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

现这样的模式在应用时会产生一些问题。

之所以产生问题,是因为4P理论没有真正地去挖掘每个消费者

的需求,也没有与每个消费者建立互信的关系,更没有设法提高

消费者满意度,其所进行的营销只是大力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只

是围绕着消费者采购的四个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对产品的了

解来进行销售的,所以销售商为营销行动支付代价后不能及时有

效地得到市场回报。


本文标签: 营销消费者企业产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