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2

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

媒介观察IJournalismResearchHerald电子阅读器研究综述一朱静雯汤天甜电子阅读器在“技术制胜”的今动出版业格局》、林醇的《低碳阅读天已成为“媒介融合”的一种重要终悄然走来》以及张勇的《电纸书——端形态,其自2009年起在国内初引领数字阅读潮流》等文章各有侧露锋芒之后日益形成燎原之势,并重的给出了“电子阅读器”的定义。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研综合其研究成果,本文给出了“电子究者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崭阅读器”(e—readerelectronic新同时又颇具实力的终端形态给予reader)的定义:使用E—ink显示技足具深度与广度的追思与探究,综术,提供类似纸张阅读感受的电子合这些独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大体阅读产品,可以兼容PDF。CHM。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把握当下TXT等格式的专业数字内容如电子电子阅读器的研究现状。图书、电子报纸和电子文件等的承一、电子阅读器的微观纵向载终端,需具备低耗电、类纸显示等核心特点。“电子阅读器”作为一种探究承载传播内容的终端载体与其显示对于电子阅读器的微观探究主的内容即“电子书”是硬件与内容的要从概念厘清、功能分析、市场定位差别。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还有不少及产业链建构三大方面进行层层解的文章在对“电子阅读器”或“电纸读。书”进行定义时强调了电子阅读器”(一)本体概览:奠定“电子阅读或“电纸书”与“电子书”的区分。张器”的研究基础勇所著的《电纸书——引领数字阅其一。有关“电子阅读器”的概读潮流》一文专门辟出一节介绍“电念在不同的研究中呈现出了一定的纸书”和。电子书”的关系,恰如其分差别,多数研究者将“电子阅读器”地将二者的关系类比为“电视节目”简称为“电纸书”,郭莉的《电子书搅和“电视机”,暗示电子书像电视节28新闻研究导刊20113万方数据目促进电视机销量一样催生电纸书的市场奇观。其二,对“电子阅读器”功能’陛质进行深入剖析。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约瑟夫・雅各布森和鲁斯・威尔科克斯发明了电子油墨(E—ink)显示技术;1998年,E—ink技术被《财富》杂志评选为“有潜力改变世界的独家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电子显示技术的发明与潜力的发掘,奠定了电子阅读器饱受追捧的功能优势。催生了电子阅读器庞大产业市场的形成。张歆、郑笑梅、张琛的《;中击与共赢》探讨了电子阅读器基于这一技术而为使用者带来的舒适感:全新的电子墨水(E—ink)显示技术可静止显示图文时不需要背光(普通的LCD、LED液晶显示屏在显示图文时需背光照明,照明的光线会直射眼睛给人造成不适感),采用与印刷阅读同样的外界光源漫反射成像原理,所以图文显示柔和、不刺眼。能够给读者带来如同纸质和油墨的视觉质感。林

JournalismResearchHeraldI媒介观察醇的《低碳阅读悄然走来》则详细介绍了电子阅读器在能耗方面的优势:电子纸由两片基板所组成,上面涂有一种由无数微小透明颗粒组成的电子墨水,颗粒由带正、负电的许多黑色与白色粒子密封于内部液态微胶囊内形成,不同颜色的带电粒子会因施加电场的不同而朝不同方板电脑。并将以14.99美元出售电子书,与亚马逊形成价位竞争之势。在国内,辽宁出版集团首先推出功能全面的中文电阻图书阅读器“掌上书房”;2008年底汉王科技推出了国内第一款电纸书,国内电纸书市场正式启动;中国移动已联合5电子书是2010年半导体业四大趋势之一,并预期电子书出货量从2009年的300万台。发展至2010年的600万一800万台。2011年出货量更可达到1000万一2000万台。郭莉的《电子书搅动出版业格局》总结今年国内电子阅读器终端市场的三个特点:1、整体销量呈上家终端厂商将提供5款电纸书;在向运动,在显示屏表面呈现出黑或白的效果。同时只有画面颜色变化时(例如从黑到白)才耗电,关电源后显示屏上画面仍可保留。因此非常省电。功耗是同尺寸大小TFT液晶的千分之一。这种特性也使电纸书成为了足以引发图书、报刊、杂志等传统出版业的巨大变革的电子终端设备,备受市场的追捧。(二)市场溯源:开辟电子阅读器研究的新视阈对电子阅读器的市场定位进行分析是电子阅读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电子阅读器的市场走向,既是业界的发展需要,又是学界透过现象探析本质的前提。首先。对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是多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郑立新的《大众出版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林醇的《低碳阅读悄然走来》以及覃恰敏的《电纸书也疯狂》等文章梳理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发展历程:在国外,1998年美国新媒体公司推出了最早的电子书阅读器“火箭书”;2004年。索尼公司在日本市场推出了采用电子墨水(E—ink)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2007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Kindle电子阅读器,其后又陆续推出了Kindle2(2009年2月)、KindteDX(2010年1月);2009年10月。美国图书连锁巨头巴诺书店也推出了Nook电子阅读器;2010年初苹果推出具备电纸书功能的平万方数据电子阅读行业浸淫近十年的方正电子,也推出了自己的电纸书产品;联想控股也投资了一家专做电纸书的国内公司;方正“文房”、大唐、天津津科“翰林”等电纸书产品纷纷发力,众多大中小型、专业以及非专业企业,都争相挤入这个市场。与此同时,外资厂商也纷纷进入:2009年底.韩国iriver成为第一家进驻中国市场的外资电纸书生产商;2010年,国际品牌亚马逊和索尼也将向我国电纸书市场抛出橄榄枝。一时间,电子阅读器市场在全球呈现出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之势。其次,对于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统计数据以及各项市场预测成为了众多研究的热点。林醇的《低碳阅读悄然走来》引用NextGen研究公司最新报告:“从2008年到2013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将保持124%的年复合增长率,2013年市场规模可达25亿美元。”余建斌的《电纸书市场勿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公布数据: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E:PJ出版物。而去年电子图书读者的总数突破了1亿人。据统计,2009年我国大陆电纸书阅读器销量约为70万台。有关研究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大陆电纸书市场预计出货量将达300万台,市场规模约60亿元。卢静的《电子书——拥有内容将赢得主动》援引花旗环球证券分析师的分析数据:(三)产业链辨析:回归电子阅电子阅读器的诞生一方面基于首先,成功产业链模式的借鉴新闻研究导刊2011329升趋势。但市场集中度较高;2、一批实力较强的内容提供商进入对电子阅读器纵深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终端价位从中高端逐步转向大众市场。读器研究的核心问题电子墨水技术的发明与进步,另一方面根植于产业利益的驱使和商品社会的消费导向。电子阅读器终究会退却其技术光环成为一种市场消费品,此时回归其产业链的研究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走向。杜声宇的《电纸书的救赎之路》一文对电子阅读器的产业链以及利益分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原创内容的作者是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他们远离市场,也因此成为最被压榨的对象,他们一般很少能够直接与电纸书的内容提供商对话。想要获取这一部分的利润分成,仍然要通过出版社的途径。内容提供商是整个产业链的中游,由于无法从版权商获得更多利润,很多公司向出版社购买电纸书版权时,一本畅销书2~3年电纸书版权的只肯出价1000元。电子阅读器的生厂商是产业链的下游,而终端的利润面临不断变小甚至让渡的困境。因此寻找合理的电子阅读器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和运作模式是制胜的根本。与理性的扬弃。赵佳的《流星抑或冰

媒介观察lJournalismResearchHerald山》以及杨汶锦的<<kindle阅读器发展模式》等文章都将Kindle阅读器的发展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前者总结出了“平台补贴硬件”的制胜方式;后者归纳了“渠道与内容并重。以渠道占据市场,以内容稳定用户”取胜经验。然而。基于国外市场的Kindle模式在北京大学胡泳教授的《暗战电子书》中却遭到了质疑:由于大量免费电子书资源的存在。kindle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可行性并不高。质疑的理由正是Kindle在美国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美国掌握着庞大的阅读市场,二是亚马逊掌握着庞大的数字内容资源,读者需付费下载。由此,作者提出了结合我国市场特色的商业发展模式:要同时做好多方面的配合,搭建一体化的硬件、软件和平台架构,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硬件;还要拥有大量的优秀图书资源,配以好的排行榜、书评机制,建造让好书成为畅销书的网络平台。其次。中国电子阅读器产业链建构的威胁因素分析。在分析对比国内外电子阅读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诸多基于中国市场的不足之处。一是内容平台的局限。包括与内容提供商在利益分配上的分歧和资源格式的不统一而造成的内容资源匮乏,同质化现象明显。张书卿的《出版业应如何面对纷纷扰扰的电子书格式之争?》、李明骏的《电子书成功的三个因素》、余建斌的《电纸书市场勿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等文章都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二是产品品种较为单一,遭遇平板电脑的挤压。这种威胁在王丽杰的<<iPad的野心》文中可见一斑:“iPad是一款电子阅读器,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因为iPad之后,有着庞大的30新闻研究导刊2011.3万方数据iBook电子书商店。”三是来自于国内猖獗的“山寨”威胁。杜声宇的《电纸书的救赎之路》甚至直言“对于电纸书这样一个介入难度甚低的行业来说,经历山寨的‘洗劫’是不可避免的。”四是价格因素,包括了产品价格的接受和受众付费阅读习惯的改变。刘方远、吕钦钦的《电子书暴利终结》分析了电子阅读器的定价思路。最终发现“一千元的价格似乎离用户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根据易观国际针对手机阅读用户的一项调查显示。82.2%的用户期望电子阅读器价位在500元以下。”综上,我国电子阅读器市场产业链成型尚有一段坎坷之路。再次。把握电子阅读器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建构产业链的自信。尽管面临着诸多困境,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蓬勃生机无法掩盖其技术创新的魅力。一是电子阅读器的环保绿色理念契合了社会发展潮流的宣传诉求。电子阅读器带来的“无纸化”阅读大大节省了能耗,张静的{IT供应链的绿色路径》用数据证明了电子阅读器的环保效用:“曾经有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美国公民1年要用掉约700磅纸,美国1年更是要消耗大约5。000吨纸张。这成为亚马逊Kindle电子书崛起的有力因素之一。”谭晓婷在《出版社应成为电子书产业的主导者》中则坦言:“电子阅读器不需要专门的店铺、不需要纸张的E1].80,被称为‘拯救树林’最环保的出版方式。毕竟森林是有限的,而人的阅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二是体积小,携带方便,相比书籍消除了物流费用。潘晓东的《电子书渐行渐盛》对电子阅读器的这种便携优势和流动优势进行了深入阐释,还提出了有效解决出版社的库存问题的有利性能。二、电子阅读器的宏观思辨研究电子阅读器作为极具创新技术的先进终端形态,在技术制胜的今天其影响力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一)电子阅读器引发印刷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前景喜忧参半。电子阅读器既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与纸张作为信息载体的形式面前有着显著的优势。Ep.80出版行业是以纸张为载体进行社会生产的单位,在面临载体变革与消费转向的双重夹击之下,不得不选择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据interouest公司最近发布的数字印刷书籍市场调研报告预测,未来5年按需印刷书籍的年增长速度将为15%--20%。惠普公司2009年曾发布报告,认为数字印刷书籍的增速将高于书籍印刷整体市场增速90%以上。然而,这种转型既有广阔的前景,又暗藏着诸多的阻隔。一方面,印刷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对传统印刷出版行业的整体提升。郑立新的《大众出版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探讨了数字出版相较于传统纸质出版的优势所在:困扰传统大众出版的两大难题——库存与回款问题将不复存在。传统出版的流程也将大大精简。Ei].80、物流和仓储将会逐渐退出出版产业。可见,数字化出版的奠基于电子阅读器的诞生基础之上,能够吸收电子阅读器的诸多竞争力优势——节能、环保、便携等等。另一方面,数字化出版也面临着定位不清、急功近利的困境,其成为了Ep.80出版业转型的最大阻碍。卢静的《电子书——拥有内容将赢

JournalismResearchHeraldI媒介观察得主动》强调了印刷出版行业准确的定位方向及攻坚数字出版的技术难题。建议其扮演好内容提供商的本份角色。赵佳的《流星,抑或冰山——电子阅读器市场一瞥》一文则运用理性的思辨方法在肯定传统出版行业缺乏新增长点的同时,剖析了数字出版业的不成熟甚至诸多弊端。具体说来,山寨盗版的免费使用习惯以及人们免费的阅读习惯使数字出版业的前景不容乐观。I二)电子阅读器助推阅读革命。无纸化时代的到来尚待商榷。电子阅读器将传统书籍中的纸质载体更换为电子屏幕,通过数字化的出版方式得以实现终端阅读。由此,读者传统的纸质阅读即将被电子终端阅读所取代。无纸化的阅读革命逐渐拉开序幕。一方面,电子阅读器顺应了电子技术时代的数字化发展潮流,满足了人们的数字化阅读需求,阅读革命的发生必将愈演愈烈,电子阅读器作为一种数字内容传递终端,是这场阅读革命最直接的推动主体。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比2008年的24.5%增长了0.1%。张歆、郑笑梅、张琛的《冲击与共赢》一文断言:“可以说,随着电纸书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软件系统向多样化、标准化和开放化的必然发展,电纸书将可以完美地匹配人们的阅读习惯,一场技术主导的阅读革命正在悄然爆发。”宋迪的《传媒变革时代的媒体移动化——电纸书:IT与传媒的竞合》通过将电子阅读器与传统的纸张作出对比,从环保和便携的角度断定移动终端的阅读模式将成为最主流的阅读模式。另一方面,无纸化阅读时代与数字化印刷出版的转型一样,必然面万方数据临诸多的隔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子阅读器的接受人群目前仍It9集中于高端消费者,对于大众来说,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毕竟没有纸质阅读来得方便,而且在技术仍未全面普及的今天,无纸化阅读需要偿付的载体费用过高也是阻滞无纸化阅读时代到来的核心因素。此外,当下数字化内容平台建设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内容资源的匮乏,这也是阻碍阅读革命的因素之一。(三)电子阅读器催生电子课本,电子教育在质疑中前行。电子书的节能性能以及不拘~格的类型大大催生了电子课本,教育的电子化改革成就了数字化出版革命的连锁反应。一方面,电子课本节约了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书在教育市场的普及有利于获得庞大的用户群,而这个用户群的扩散反过来又可推动电子书的全面普及。上海市教委透露五年之内上海将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课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把开展电子书的研究和实践,列为2010年本市基础教育的一项试验性工作。计划先在部分学校和学科开展试点,形成相对成熟的电子课程框架,逐步尝试建立教材数字出版和发行的新渠道。针对这一政策,牟丽的{2015有望成为电子书元年》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行业剖析:由政府牵头进行电子课本的开发,最有可能解决资源格式标准统一和产业链的利益分配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教育的实现并非如此顺利,电子课本取代传统课本尚待时日。潘晓东的《电子书渐行渐盛》一文则批判性地提出了电子教育革命的阻碍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电子课本的价格昂贵;二是阅读器自身的质量尚需进一步提升。(四)电子阅读器动摇图书馆地位。电子文献引领阅读。电子阅读器引发的印刷出版革命终将对依靠纸质书籍为生的图书馆行业带来极大压力。面对印刷出版的数字化走向,图书馆行业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敢于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数字化的印刷出版不可能完全替代纸质出版,图书馆仍旧是大众阅读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地位暂时不会受到动摇。张勇的《电纸书——引领数字阅读潮流》一文强调电纸书受技术和阅读习惯以及价格、产品功能、内容资源和营销模式的限制难于在短期内改变几代人的阅读习惯,因此推断电子书和传统图书将会共存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文章甚至从实用价值的角度肯定了图书馆的文物价值,坦言电纸书绝不可能一开始就摧枯拉朽。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也认识到了电纸书所引发的数字化时代的潮流趋势,为图书馆引领阅读提出了摆脱传统阅读模式的限制,积极应对数字阅读,探索新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网络服务和电子阅读器服务的新模式。(五)电子阅读器救赎传统报业,效用仍需市场检验。之所以将电子阅读器称为传统报业的救赎者,是针对报纸网络化发展中出现的内容同质化、单调化的现象而言的,然而这种优势的存在与否尚需市场的检验。宋迪的《传媒变革时代的媒体移动化》认为电子阅读器具有内容上的针对性和权威性。其不仅省却了读者选择的烦恼。也解决了内容提供商的推送烦恼。实现了内容提供商与读者的对接。满足了读者移动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同时,文章也提出电子阅读器的付费阅读方式对受众而言是一新闻研究导刊2011331

媒介观察IJournalismResearchHerald种长期的挑战.这一切都有待市场的检验。三、结语纵观当前电子阅读器的相关研究。既有深度的微观剖析,也有广度的宏观思辨。这些研究为电子阅读器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甚至社会的优化变革都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一些研究中缺乏对研究对象的界定。有关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从而难以形成统一的研究界定标准。诸如“电纸书”和“电子书”以及“电子阅读器”三个相关研究基本概念显然是有差别的,作为研究有必要在文章的开头作出细致的分析与说明,然而除了张歆、郑笑梅、张琛的《;中击与共赢》、林醇的《低碳阅读悄然走来》、张勇的《电纸书——引领数字阅读潮流》等文章对“电子书”“电纸书~电子阅读器”三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进行了或简或详的辨析之外,大多数的研究只是一笔带过,有的文章中甚至可以看出研究者自身都没有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从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电子阅读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文章来源于商业期刊。亦即是说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电子阅读器的产业化、市场化的现状剖析。而对于电子阅读器所引发的社会变革缺乏从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人文学科的思辨性探究。尽管电子阅读器从诞生到发展都与市场营销以及产业链建构等紧密相关,但是从学界研究的角度结合现状进行多学科的理论分析仍是十分必要的,其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32新闻研究导刊2011.3万方数据此外。当下的一些研究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特视角。譬如对于电子阅读器市场发展的研究文章就有数十篇之多。但多数文章的内容都十分雷同。与此同时。对受众主体的针对性研究也相对较少。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产品进行的线性思维,一味沉溺于产品本身寻找出路,却忽视了从反思受众的消费需求和接受期待进行逆向思维,从受众的角度给予产业发展提供见解或许更有依据。(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注释及参考文献:张勇:《电纸书一一引领数字阅读潮流》,《科技信息》,2010年第28期。张歆、郑笑梅、张琛《冲击与共赢一基于电纸书对出版业影响分析的电纸书产业策略研究》,《国际新闻界)20lo年08期。林醇,《低碳阅读悄然走来》,{EnvironmentalEconomy)),2010年10期。林醇,《低碳阅读悄然走来》,((EnvironmentalEconomy),2010年10期。覃怡敏:《电纸书也疯狂》,《新财经》,2010年06期。林醇,《低碳阅读悄然走来》,((EnvironmentalEconomy),2010年10期。余建斌:《电纸书市场勿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青年记者}2010年5月下。卢静:《电子书一一拥有内容将赢得主动》,《出版参考》,2010年5月上旬刊。郭莉:《电子书搅动出版业格局》,《投资北京}}2010年06期。杜声宇:《电纸书的救赎之路》,《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8期。胡泳:《暗战电子书》,《中国企业家》,2010年10期。王丽杰:((iPad的野心》,《印刷经理人》,2010年09期。杜声宇:《电纸书的救赎之路》,《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8期。刘方远、吕钦钦:《电子书暴利终结》,《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年08期。张静:《IT供应链的绿色路径》,《互联网周-I:0》,2010.6.5。谭晓婷:《出版社应成为电子书产业的主导者》,《中国出版》,2010年6月上。陈卫东编译:《按需印刷一切皆有可能》,《行业纵览》,2010年第8期。郑立新:《大众出版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5期。卢静:《电子书一一拥有内容将赢得主动》,《出版参考》,2010年5月上旬刊。宋迪:《传媒变革时代的媒体移动化》,《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08期。张歆、郑笑梅、张琛《冲击与共赢一基于电纸书对出版业影响分析的电纸书产业策略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08期。牟丽:((2015有望成为电子书元年》,《出版参考》,2010年7月下旬刊。潘晓东:《电子书渐行渐盛》,《印刷工业》,2010年09期。宋迪:《传媒变革时代的媒体移动化》,《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08期。

本文标签: 电子阅读器阅读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