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510

2024年1月25日发(作者:)

中国彩电产业的自主创新研究报告

第一节 彩电产业概述

20世纪80年代,彩电价格不菲,人们为了买上一台彩电,即使手中有钱,也得想方设法弄到一张彩电票才能如愿。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彩电产销大国,彩电销量已经占世界总销量的55%,彩电性能优良、品种齐全、价格低廉。

1985年,仅列入国家计划的电视机生产企业就有58家,全国只有青海和西藏没有彩电生产企业。之后,由于彩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进入障碍较低,彩电企业一度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120多家。截至2004年底,中国彩电企业经过十几年激烈竞争的洗礼,市场上仅存在68家,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进一步提高。

当今,中国的彩电产业有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产能过剩、新的技术范式浮出水面,主流产品的更替初现端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国外严格的反倾销条款,这些都给中国彩电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中国彩电产业的历史发展

我国电视机工业的起步是在50年代。天津无线电厂于1958年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随后开始小批量生产。到1978年为止,我国电视机产品经历了电子管式、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式三代产品。此时中国电视机产量为世界第8 位,1980 年产量为世界第5 位,产出主要是黑白电视机。相对于黑白电视机产品而言,中国彩电产品的生产起步较晚。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彩电(PAL制),但彩电产品的产量增长较慢。1980年全国彩电的总产量只有3. 21 万台,从1971年至1980年的九年间,共生产彩电5万余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声音和色彩性能尚可,但可靠性较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1年和1982年首批引进的三条彩电装配生产线投产以后,彩电产量和技术自此开始有了渐渐提高。1985年我国彩电产量为世界第三位,1990年至今我国的彩电产量始终居于世界第一位。截至2005 年底,中国累计生产彩电5.9 亿台,产量占全世界的45.4%,销量占54.6%。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厦化、熊猫、上广电等九家企业处于领先位置。其中,TCL、创维、康佳、长虹四家占有全球彩电市场三分之一强,占内地彩电市场70%以上。图1为1980年至2005年我国彩电产量示意图。

9000.00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4000.00

3000.00

2000.001000.00

0.00

年份

图 1. 1980年至2005年我国彩电产量示意图 (单位:万台)

产量5847199819992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根据图1的数据计算得出,中国彩电总产量的年度增长率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中国彩电产量除1986 年、1989年和2000年出现三次回落之外,彩电产量是逐年上升的。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 产业导入期(1980-1985):产业导入期也就是产业的启动阶段,这一阶段彩电产品

总产出的年度平均增长率约为185%。

 产业增长期(1986-1995):这一阶段彩电总产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其间1986

年和1989年总产量出现了波动,分别为-4.8%和-9.4%的负增长。

 产业成熟期(1996-2004年):这一阶段彩电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价格战,以长虹公

司在1996年3月26日在产业内首先发动降价竞争为标志。其间2000年出现了一次负增长,减产-7.6%。

 产业调整期(2004年至今):在此前的发展阶段中,产业的主流产品是CRT(阴极

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电视。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新的显示技术、三网融合等)使得平板电视逐渐有取代CRT电视,成为新的主流产品的趋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56878889969798999992020202020

图2 1981年至2005年彩电产量年增长率(单位: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工业年鉴》计算而得

1. 产业导入期

中国彩电产业在导入期即产业进入阶段的主要可以从生产线大量进口和企业的大量进入两方面来描述

 生产装配线的大量进口

在产业导入期,国内大量的企业进口了彩电生产线,这也就是在各种研究文献中经常受到批评的所谓113条生产线的进口。当时国内彩电及其相关工业基础薄弱,为了提高工效和产品的可靠性,购买作为生产线主要组成部分的自动插装机和贴片机等生产设备是唯一的技术选择,同时大量彩电企业是在短时间内集中进入的,相关设备工业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或调整生产能力的。如果将构成彩电企业生产函数的技术作出如下分类:产品设计技术、产品制造技术、生产及质量管理技术,那么可以看出,从技术上而言,彩电产业的进入,企业进口的只是资本品,而产品技术或者准确地说产品图纸是模仿的,工艺技术、生产及质量管理技术都是国内企业模仿或者说自主开发的。

 大量企业进入。

因为彩电产业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内企业模仿的,而且市场都是面向国内市场的,这样中

2005

国彩电企业在一起步的初始阶段,就建立了自已的品牌。在进入障碍较小的情况下, 国内当时有大量的企业在此阶段进入了彩电产业。

2.产业增长期

在增长期内, 政府行为的特点是政府对产品销售价格具有的控制权, 特别是早期政府对彩电销售价格的绝对控制权。但因为政府不具有完全信息, 政府计划价格通常总是偏离市场均衡价格的。这一偏离不是带来短缺就是带来过剩, 这直接导致了1986年和1989年彩电产业总产量的两次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导入期彩电销售价格也由政府绝对控制,但这对产业的影响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因为在产业导入阶段,沉淀需求可以提供产业初期增长的空间。

例如,1989 年1 月政府为了消除黑市,控制了电视机的流通渠道, 同时将价格固定在浮动价格的上限, 彩电产品的定价权再次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同时为了部分消除对彩电产品的需求, 对购买电视机的消费者每台征收特别消费税和国产化发展基金。而同期宏观的紧缩政策, 在1989 年下半年开始产生效果, 消费者的预期下降,抢购风开始降温,到1989

年第二季度,彩电销售开始出现停滞, 大量产品积压。而政府没有作出及时的价格调整,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彩电产量在1989 年较1988 年下降了9. 4 %。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9 年彩电生产面临谷底的情况下, 长虹公司作为一个“叛逆者”出现了。长虹率先打破了这一僵局, 在8 月份将其产品价格(未经政府的许可) 降低了350 元。通过这次降价, 长虹的销售量获得了显著的增长。这次降价为长虹成为中国彩电产业的领先厂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虹的这一行动, 当时在彩电产业内引起了的激烈争论,许多厂家要求政府惩罚长虹,但面对日益下降的需求, 政府默认了长虹的这一行为,这样其他企业就跟进了长虹的降价行为。

1990 年3 月, 政府废除了彩电产品“国产化发展基金”的征收,另外,政府于1992 年4

月正式废除了“特别消费税”。其实,早在1990 年左右,据《中国电子报》1992 年4 月15 日报道,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品销售, 就停止了征收消费税。从1990 年到1995 年, 可以说政府渐渐放开了彩电产品的价格。但是价格放开是相对的, 相对于在这之前中央政府对彩电产品销售价格的绝对控制, 这一阶段政府仍然隐性地控制着产品售价。

由于政府在大部分时间内对彩电产品的价格具有控制权,在“游说”等行为的影响下,政府对彩电产品的定价可以说是按彩电工业内绩效差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的。事实也正是这样,彩电工业在整个制造业内,利润率一直是较高的,行业内企业的日子也是好过的。由于彩电产品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远远高于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它在市场上的反应就是:第一,产业内在位者日子好过,成本降低、新产品开发或者说竞争的压力小。第二“, 资本追逐利润”作为一个铁定的法则,自然也会在彩电产业中表现。由于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而彩电产业存在着较高的利润,自然会吸引较多的企业进入。据全国工业普查显示,继1994年全国9个彩电项目约465. 3万台投产以后,1995年又新上14个项目,新增生产能力292万台,1995年新上的14个彩电项目分布于14个省区。第三,产业集中化的过程缓慢,1995年全国彩电生产企业产量超百万台的企业只有上广电、熊猫、长虹和康佳。尽管长虹1989年的降价,曾经淘汰了当时彩电产业内的大半企业(师华伟,1996) ,但有利可图的价格又吸引了大量的厂家进入,产业内在位者的数目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仅深圳一地就有康佳、赛格日立、华强、华发、创维、桑达和佳丽彩等厂家。1995年全国共有96家彩电整机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4467万台,但利用率仅为46. 1 %。

由于政府对产品定价的相对控制,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非价格竞争。根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包括总成本领先、产品差别化和专一化战略。在国家规定了产品价格的情况下, 竞争主要在于产品差别化。当然专一化市场也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部

分, 可是由于企业当时尚不具备这一开发能力和零部件的不可得性, 如服务于某一专业化市场的彩电产品如液晶电视。因此,在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形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如广告宣传、周到的产品售后服务、产品性能调整等来创造产品的差别化,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例如,国内企业所进行的产品性能的增量( Incremental ) 调整,主要包括有两类:一类是彩电功能的开发,目的是为彩电增加各种附加功能;另一类是彩电电路的改进,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为良好的音响和视觉效果。

3.产业成熟期

1996年以后,中国彩电业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市场处于成熟期。一方面,彩电企业的生产能力继续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缺乏关键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情况下,产业难以形成导致行业快速增长的新的热点产品,因此,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图3显示的是1993年至2004年中国彩电产业各年产量、销售量和年末生产能力的对比。由图可见,彩电产业产销率总体良好,但是,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

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00数量(万台)产量销量生产能力584年份

图3 1993年至2004年中国彩电产业各年产量、销量和生产能力的对比(单位:万台)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在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政府放开了对彩电价格的控制,企业间的竞争形式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即价格战。表1列出了中国彩电产业历史上著名的11次价格战,大多集中在这一时期。

表1 中国彩电业价格战历程表

次别

时间

1

1989

-8月

长虹

2

1996

-3月

长虹

3

1997

-年初

高路华

TCL

4

1998

-6月

康佳、长虹 熊猫 长虹 创维 海信 长虹

夏普

5

1999

-4月

6

1999

-6月

7

2001

-9月

8

2002

-7月

9

2003

-2月

10

2003

-4月

11

2006

-年初

索尼、发动者

资料来源:贾佳、王汝梅.中国彩电业的价格竞争与产业绩效分析[J].价格理论和实践,2003(1)

以及作者根据报章整理

例如,1996 年3 月26 日, 长虹彩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让利销售, 让利品种为43~74 厘米彩电,让利幅度为8 %~ 18 % , 让利额为100 到850元。在长虹彩电降价以后,

无论是进口彩电还是国产彩电都下调了价格。值得指出的是,长虹只不过是领先降价,在市场营销上实现了“领先抢跑”,但其1996年价格下降幅度并不是最大的。21英寸彩电1996年长虹的降幅是11. 5 % ,金星是8. 7 % ,海信是12 % , TCL 是14. 1 % ,熊猫是15. 1 % ,康佳是18. 2 %。在长虹宣布降价8 %~18 %以后,6 月份有康佳宣布降价20 % ,7月创维宣布最高降幅为22 %。正如熊猫电子集团原副总经理郝思泳在1996年指出的,“南京熊猫’在降价大战中,实际上降低了各种彩电的售价,其降价的幅度不亚于那几家叫得响的大户,只是不作渲染而已”。

针对长虹的降价, 所有的企业都或快或慢地下调了产品销售价格,与此同时,企业还采取了下列措施来应付价格战的挑战:

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努力拓展国外市场。例如,1996 年西湖集团自营出口

创汇额达到4114. 81 万美元,比1995 年猛增1. 95 倍。

 加强成本控制,以承受价格下调所带来的压力。例如, 熊猫彩电1996年降低成本的

计划目标,仅4 个月就实现了,从而增加了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 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例如, 在彩电降价以后, 熊猫集团投入700 万元, 配置70

辆维修服务车, 加强产品售后服务工作。

 加强新产品开发工作。目的是迅速地跃迁到另一个学习曲线上,获得“第一行动者”

的优势,在另一个产品平台上展开竞争。

彩电产业的价格战, 其主要效果是提高了企业控制和降低成本的压力, 使彩电整机销售价格下降, 将生产者剩余转化成了消费者剩余;同时,价格战也促进了彩电企业的产品创新,各企业都力图推出新产品;此外,价格战也导致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例如, 在价格战以后,

有不少企业由于绩效不佳被收购或兼并。

与此同时,价格战呈现出已经发动就很难停止的特点,使得彩电企业的利润率迅速摊薄。为应对这种威胁,2000年6月,康佳、TCL、创维、海信、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等九家中国彩电骨干企业的首脑宣布成立“中国彩电企业峰会”。减产、压产、保价、提价成为这次峰会的主题。上述彩电产业的主导企业推出最低限价、发出涨价通知、大幅削减内销产量,约减产200万台左右,这成为当年彩电总产量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4.产业调整期

近几年来,中国彩电产业进入了产品向数字化、大屏幕、显示平面化、高清晰度、节能环保、3C融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产业的调整以高清数字平板电视(主要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逐渐取代传统的CRT彩电为主要标志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平板电视的销量为46万台,2005年为200万台,2006年为5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400 万台,等离子电视100 万台),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另据中国家电协会,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2005年与2004年相比,我国平板电视增幅接近4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量达到18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130万台,增长456%,等离子电视50万台,增长257%。2002年至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的增长情况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CRT彩电所占市场份额却在持续下滑,例如,从2004年底的90.6%下降至2005年底的82.9%,如图5所示。

图4 2002年~2005年平板电视的市场规模与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家电协会、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图5 2005年各类型电视市场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中怡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以下几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共同推动的。

第一,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

 随着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地增长,人民所面临在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均实现了持

续地改善。消费市场对电视机需求的变化体现在对外观、显像质量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截至2005年底,中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6平方米,居室空间的增大也直接带动了被誉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彩电在尺寸上的增大。而平板电视因具有薄型化,面板大型平面化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

 数字电视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正式进入推广运营期。根据国家规划,2008年

奥运会将全部实现数字转播,到2015年我国将全部实现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实现除了要有数字信号外,还要有能播放数字信号的电视,而高清数字平板电视可以更好地实现数字音频、视频,符合数字电视发展的要求。

 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不断加快多媒体信息的融合。各种家电、数码、IT、通信产品之

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必然。尤其是随着数码相机、数字录像机等数码设备的日益普及,电视机单纯的画质与音效的改进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城市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功能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第二,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面板的进步使平板电视很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的变化,渐有成为主流产品之势。

 由于平板显示上游厂商的制造工艺提升和产能迅速扩大,整机的制造成本下降,成

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激发了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往代表高端消费的平板电视开始得以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液晶电视为例,2002年40英寸左右的液晶电视售价为6万元左右,到了2006年底,一万多元即可买到。

 平板电视本就具有高清晰度、低辐射、节省空间等优越的性能。而且,当前的科技

进步也使突破平板电视原有的一些技术瓶颈成为可能。例如,液晶电视在视角、亮度和对比度、面板大尺寸化以及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缺陷在今年退出的新产品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例如,东芝PAL100Hz 动态映像系统,在原有的两幅图像之间通过精密计算并插入了一幅新的图像,可以将影像拖影降至肉眼难以感知的程度,极大地改善液晶电视动态画面质量。又如,康佳推出的“帧像240”,通过倍帧加速、分帧消影、精帧还原一系列优化运算,将液晶电视显示信号从原来每秒60帧提升到120帧、240段,有效地提高了画面稳定性,缩短了响应时间,也为液晶电视普遍存在的闪烁、拖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平板电视有两个关键的核心技术,即上游的面板开发制造以及模组集成芯片。在这两方面,中国彩电企业与国外彩电巨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彩电企业由于没有掌握全部核心技术,无法控制上游资源、总体上集中于产业链的下游,进行大规模组装,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因平板电视成本恰恰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因此国内彩电企业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往往腹背受敌,举步维艰。在平板电视渐成行业主流产品的趋势下,彩电企业为摆脱被动局面做出了种种努力,产业结构随之发生了调整。这些调整主要包括:

 国内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整机厂商开始逆流二上,努力争取实现纵向一体化。一方面,

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谋求面板制造及开发能力,例如上广电、京东方、海信、厦华建立液晶面板生产线,以及长虹建立等离子面板上产线;另一方面,通过合资或自主开发,争取集成芯片的开发设计能力,例如,海信的“信芯”、长虹的“虹芯”系列芯片等等。

 原CRT时代的上游彩管企业的转型努力,例如安彩高科、彩虹试图进入对面板的

关键原材料――玻璃基板――的制造领域。

 为分摊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投资,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中国彩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过去惯于单打独斗进行技术研发的彩电企业开始合作,技术联盟也开始浮出水面,例如,2006年9月,国内彩电企业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厦华、海尔、上广电、熊猫、西湖、新科、万利达、夏新等13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吸纳各企业优势专利,展开中国高清数字电视专利池的建设工作。

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彩电产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一批以IT、

通信、影碟机起家的企业开始涉足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例如,冠捷、优派、明基、神州、七喜、戴尔、摩托罗拉、夏新、新科等企业正在或计划进入液晶电视市场。

二.中国彩电产业的特点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市场结构方面

中国彩电产业主要的结构特点包括:市场集中度、国内/外品牌竞争、规模经济、进入及退出产业的障碍。

(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具体某个产业或市场中,卖方和买方具有什么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一个产业中集中度的高低,是由该产业的市场容量和企业规模的相对关系决定的。一般而言,在某个市场中,企业数目越多,单个企业所占的比重越低,该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表2反映了中国彩电产业生产集中度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根据美国学者贝恩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中国的彩电产业应该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表3是根据2004年8月赛诺市场研究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到的中国彩电企业销售集中度系数。

表2 中国彩电产业生产集中度系数

年份

集中度

1990 1996 1997 1998 2000 2001

CR4(%)

17.30

32.39

30.17

69.00

43.98

79.30

57.80

81.20

51.08

75.85

44.31

70.07

CR1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工业年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表3 中国彩电产业销售集中度系数

年份

集中度

1999年1月 2001年4月 2003年5月 2004年6月 2004年8月 2004年12月

CR4(%)

43.6

76.9

52.7

79.3

56.1

83.8

53.6

85.1

56.2

85.4

55.8

85.6

CR10(%)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月份的赛诺市场研究结果统计而得

可见,中国的彩电产业不仅在生产上在向优势企业集中,而且在市场销售上也不断地向名牌产品倾斜,名牌彩电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赛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12月彩电销量居前4位的品牌分别是康佳、长虹、TCL和创维,这4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55.8%。无论从生产集中度还是从销售集中度来看,中国彩电产业集中趋势已较为明显,彩电市场的主导厂商已经形成,彩电市场的市场结构开始向寡占竞争结构转变,与此同时,几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2)国内/外品牌竞争

目前,彩电产业生产集中度很高,且与进口品牌竞争激烈,国内企业的利润率不高。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 年,我国家电制造业平均利润为0.61%,而厦华、海信、康佳等彩电巨头的企业净利润率已不足0.5%。国外品牌的在中国彩电市场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1996年以前在中国的大屏幕彩电市场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虽然1996年以后国内品牌因在价格、营销网络、售后服务、贴近本地需求的产品开发等方面占有优势,暂

时夺取了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进口关税水平的下降,加上近年来在彩电行业掀起的平板显示和数字技术的变革,国外彩电巨头凭借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国际配套优势,以及中国给予的投资优惠政策、低廉的本地劳动力、合资中方的营销渠道、灵活的价格战术、又逐步紧逼国内品牌,抢回了它们失去的部分市场。

(3)横向规模经济

中国彩电产业的横向规模经济水平较高。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了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程度。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可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表示。按信息产业部的标准,中国彩电产业的合理经济规模为100万台/年。1995年,达到经济规模的只有长虹、熊猫、康佳3家,他们的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才达到30.9%。到1998年,年产量超过百万台的企业猛增到10家,其产量之和占总产量的81.2%。2002年,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之和占总产量比例达到85.7%。2004年,产量过百万台的彩电生产企业有13家,其产量占彩电总产量的93.5%,其中TCL的年产量接近2000万台,排名前4家企业的产量都超过800万台。在2004年电子百强企业排序的前10位中,有5家位彩电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美国学者贝恩认为,在规模结构效率高的市场中,产品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贡献的比例应该在70%~80%甚至更高。可见,目前中国彩电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是比较高的,即横向规模经济水平较高。

(4)进入及退出产业的障碍

贝恩认为能够控制或影响产业进入的主导因素是产业进入障碍。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进入障碍比较低,具体表现为:

 规模障碍

在彩电产业的导入期或者说装配线进口阶段,由于整个产业刚起步,1980年彩电总产出仅为3.21万台,不存在规模障碍或者说规模障碍不显著。

 资金障碍

彩电产业整机总装的启动成本不高,不存在资金障碍。一条彩电装配线的进口价格只在150万到700万美元之间。资金障碍主要在于彩管生产能力的建设,1982年,仅陕西显像管总厂一期彩管项目的建设就耗资7.5亿人民币之多。

 技术障碍

由于彩电整机生产企业主要是完成电子元器件的组装,工艺和产品技术较为简单,国内进入企业能够模仿;同时由于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彩电行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潜在国外供应商众多,设备容易购买,不存在国外供应商进行技术封锁的问题。

 政策障碍

尽管中央政府试图控制彩电产业内产品组装企业的数目,并且试图规划国内彩电生产体系。但由于以下因素的存在,这一努力基本上化为泡影,或者可以说基本不存在政策障碍:第一,中央政府的政策本身是存在缺陷的。以彩色显像管为例,中央政府投资建立了陕西显像管总厂,由其负责生产和供应彩色显像管,一期建设年生产能力为96万台,而当时定点企业年生产能力仅为50万台,这就为鼓励其它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激励,因为显像管是有剩余的;第二,中央政府是不鼓励过度进入的,但由于缺乏可行的控制手段,同时因为区域利益机制的形成,地方政府、部门机构政策上是鼓励进入的。这主要是因为财政分灶吃饭以后,地方政府和部委机构在财政、投资和工业生产资料分配方面自主权得到了扩大,利改税实行以后,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收入的冲动;第三,“军转民”工作的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电子工业部,1988年到1993年合并为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年后又称为电子工业部,1998年称为信息产业部)所属的军工电子企业,开始进行“军转民”生产,一些企业进入了彩电行业。如现在的长虹、熊猫和天津通信广播公司都是原生产军用无线电设备,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彩电行业的。

 策略性障碍

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还未掌握如何设置策略性进入障碍。

一个产业的退出障碍主要是受资产专用性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影响。在中国彩电产业发展初期,生产中资产专用性比较强,资本市场也不完善,产业退出障碍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行为作为产业的退出障碍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主要体现在:

 地方政府对亏损企业的援助。

政府援助主要是通过政府在税收、投资、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亏损企业的优惠待遇来实现。例如, 徐州电视机厂和无线电三厂是该市的骨干企业, 在价格战中出现经营亏损的情况下, 政府决定向两家企业注入资金, 市政府采取了优惠措施, 分别向两家企业投入1000 万元和1500 万元的新贷款。

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与外商的合资。

由于局部利益刚性化, 只要是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企业,就不顾其他,认为“全局利益是国家的事,由国家去考虑”。这种思想是造成“与外商联手,打败国内竞争对手”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国内彩电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 地方鼓励其与国外大公司合作, 放弃原来的品牌或把原品牌摆在象征性的地位, 借助外方的资金和品牌优势, 生产国外品牌产品, 与国内品牌产品占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展开争夺市场的竞争。在模拟式彩电生产技术上,国内企业已经与国外水平持平的情况下, 同时在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情形下, 彩电产业是不应该鼓励合资项目的,但仍然建立了大量的合资企业。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得确立,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企业体制逐步健全,彩电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进入障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规模障碍和资金障碍

如前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彩电产业开始呈现出比较明显规模经济,规模经济障碍的存在使潜在进入者要想具备相当于在位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在进入之初或进入后的早期就实现大规模生产,这也决定了彩电产业存在一定的规模障碍和必要资金障碍。

 技术障碍

一方面,对于整机总装而言,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当前以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呈现出渐成主流之势,如果在采购关键的元器件(集成芯片、液晶和等离子面板)方面不存在问题,对于一些影碟厂商和具有PC整机、显示器等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厂商来说,进入这一领域并不困难;

另一方面,对于关键元器件开发及生产而言,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厂商为阻止中国彩电技术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技术扩散方面开始设置壁垒,加上国内部分彩电厂商自主开发能力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电技术开始增多,因而潜在进入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专利技术方面地障碍。

 政策障碍

因为彩电产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设置政策障碍,如在1997年,当时的国家计委曾颁布文件要求各地方和部门、企业不得再上马新的生产线。政府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对于进入者来说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障碍。

 策略性障碍

例如,在位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策略,使其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再消费者心目中认知度比较高。2004年9月,由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的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创维、TCL、厦华、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熊猫等8家企业荣登中国彩电名牌榜。消费者也对这些在位彩电厂商的名牌产品情有独钟。新进入的企业为了吸引顾客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

须花费更多的营销成本。

这个时期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彩电产业的资产转售更为可能,加之政策性障碍的取消,中国彩电业的退出障碍较低。

2.市场行为方面

(1)价格行为

由于中国彩电企业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有所欠缺(关键的集成芯片、大屏幕彩管、平板显示面板),产品同质化比较突出。随着消费者对彩电产品了解程度的加深,中国彩电业的差异化程度呈现为一个动态降低的过程,加之中国彩电业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发展历程深深打上了价格战的烙印。总体而言,这些价格战又可以分为两类:价格领导制和价格合谋

 价格领导制

价格领导制多见于产品差别化程度较小,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这与中国彩电产业的特点一致。例如,长虹在1989年8月和1996年3月的两次降价行为就属于价格领导制。在价格大战的硝烟中,中国彩电产业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大为提高,扭转了国外品牌主导国内市场的局面,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退出竞争或采取了与大企业联合之途,彩电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一带光电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平板电视取代传统的CRT电视的趋势出现端倪。在以液晶和等离子为代表的技术领域中掌握上游面板及模组核心技术的国外彩电巨头取得了对国内厂商的巨大成本优势,使其开始在平板电视的价格战中占据有利位置,例如,在2006年春节前后的价格战就是由国外厂商率先发动的。

 价格合谋

为阻止恶性的价格战,行业协会和彩电企业曾做出了防止过度价格竞争的努力。较为典型的是,1998年8月,电视工业协会制定了行业自律价格制度,要求彩电厂商自觉遵守这个制度;2000年6月、2005年5月和2006年9月的几次彩电行业峰会都做出了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的宣言,但遗憾的是,每次价格合谋维持的时间都不长,价格大战仍时有发生,整个彩电产业的价格竞争似乎更多地呈现出Bertrand竞争的特点。

(2)兼并行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公共政策方面迅速的转变,为兼并活动创造了很多机会。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第五次兼并浪潮,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彩电产业的历史可以说也是一部兼并史。

 横向兼并

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彩电企业进行了横向兼并。长虹集团控股吉林长虹电子有限公司,与南通电视机厂联合成立了南通长虹电器有限公司,收购三容空调,成立广东长虹,最终形成了1700万台各种类型彩电、100万台精显背投的生产能力。TCL集团1996年兼并了香港陆氏公司的彩电项目,1997年又与河南美乐彩电实现强强联合,1999年以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受让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使TCL的生产规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纵向兼并

纵向整合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减少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开发,降低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减少价格浮动,提高经营效率。然而,目前中国彩电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严重不足,整机厂商几乎所有的关键元器件都靠外购,自制率比较低,例如,中国彩电企业的整个电视机成本中,85%~90%是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费用,其中很大一部份关键元器件来自进口或者向外国公司的在华子公司采购。为此,2004年1月,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汤姆逊是全球第二大的大屏幕彩管集团和全球最大的数字解码器供应商,拥有600万以上的彩管年生产能力。)合并重组双方的彩电业务,合并后的新公司年产量高达1800万台彩

电,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该合并于2006年宣告失败)。

 混合兼并

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资产,从而实现范围经济,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为了获得多元化经营的经济性,非彩电企业通过混合兼并进入彩电产业。一向主营冰箱的海尔集团挺进了彩电领域;1998年春兰兼并了两个彩电工厂,形成了天津春兰电视机厂和无锡春兰电视机厂。原来主营彩电的企业也通过混合兼并进入别的产业,如长虹于1997年以7250万元整体收购了国营四川五洲电源厂,组建了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3)出口

为缓解国内竞争压力以及行业产能过剩,中国彩电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出口,中国的彩电出口也有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在近几年表现尤为显著。图6和图7分别是1987年至2005年中国彩电出口量及出口额统计数据。

800010000出口量95819992年份

图6 1987年至2005年中国彩电出口量 (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9873692出口额年份

图7 1987年至2005年中国彩电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中国彩电出口的隐患也不可小觑。首先,整体而言,国内出口的彩电绝大多数是低端产品,出口产品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其次,出口电视的数量增长,

价格下滑,利润下降明显,这种趋势在小屏幕的彩电中日益凸现,仅仅2002年前7个月屏幕小于42厘米的彩电价格就下降了10.1%。此外,中国彩电出口较集中于经济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例如,2000年初,欧盟委员会展开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反倾销调查;2004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成立,价值超过2.76 亿美元的中国产彩电被美国商务部征收反倾销税。

3.绩效方面

利润水平是考察市场绩效的重要指标。中国彩电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较为明显,这导致价格战持续不断,严重影响了彩电产业的利润水平。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自1996年至2004年底,21吋彩电市场平均销售价格由2935元降至795元,降价幅度为79.2%;25吋彩电由4917元降至1457元,降价幅度为70.37%;29吋彩电由8562元降至1993元,降价幅度为76.7%。表4是部分规格彩电价格彩电平均价格变动情况。

表4 2002年~2004年我国部分规格彩电价格彩电平均价格变动情况

2002年均价(元)

2003年均价(元)

2004年均价(元)

下降价格(元)

降幅

21吋

976

963

795

168

17.4%

29吋

2270

2010

1993

17

0.8%

34吋

5241

3881

3658

223

6%

38吋

10850

9055

7451

1604

17.7%

资料来源:《2004年~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表5列出了中国电视机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构成情况(由于资料有限,这里以电视机业的数据代表彩电业的数据)。可见,中国电视机业的资金利税率较低,虽有所增长,仍基本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的水平。但是,中国电视机业的生产效率却有大幅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都有很大增长。

表5 电视机业主要经济指标构成

指标名称

工业总产值(万元)

销售收入(万元)

实现利税总额(万元)

实现利润(万元)

税金(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人均利税(元/人)

销售收入利税率(%)

1997年

数值

7119343

4402030

130661

50179

80482

22954

8852

3.0

增长率(%)

85.7

19.2

45.7

191.0

11.1

-29.3

61.2

1998年

数值

10315352

6110552

305128

138256

166872

37296

21320

5.0

增长率(%)

44.9

38.8

133.5

175.5

107.3

62.5

140.8

1999年

数值

14009362

6949256

363258

250618

112640

47693

28026

5.2

增长率(%)

35.8

13.7

19.1

81.3

-32.5

27.9

31.5

资金利税率(%) 3.4 7.1 7.3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第二节 彩电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和创新能力积累过程

如果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彩电产业这二十几年的发展,最为概括的描述是:在彩电技术范式变更(Paradigm Change)前后的追赶和再追赶过程。技术范式的概念最早是由Dosi提出的,它指一项技术的技术-经济特性,内涵包括科学原理、技术逻辑、技术条件和要求,等等。技术范式是技术的结构和物质形态中包含的对技术的定义,它指出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与空间,指示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方法。在新的技术范式的演进中,初始阶段是产品设计的巨大多样性,接着便出现主导设计,出现新的技术发展的轨道。中国彩电产业在导入期到成熟期经历的技术范式基本可以说是CRT显示技术,主导产品是CRT彩电,从成熟期末期开始,以液晶和等离子为代表的新一代光电显示技术开始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标志了技术范式的跳跃,应用这些技术的平板电视逐渐呈现出替代CRT彩电,成为主导产品的趋势,整个中国彩电产业随之开始了在新技术范式中的调整。

可以从以上两种技术范式演进的角度研究中国彩电产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和创新能力积累过程。在CRT电视时代,中国彩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中国的彩电企业实现了从技术由国外引进-建立生产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演进,中国的彩电产业成功地追赶上了先进国家,成为了世界彩电大国。技术发展的具体阶段可以这样划分:产业导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大量企业通过进口装配线来进入彩电产业;增长期的主要技术工作是国产化和产品的增量调整;而成熟期则是产品创新和企业的多元化进程交织在一起的。在平板电视时代,中国彩电产业面临再度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的局面,国内企业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合作、合资、并购等方式踏上了再次追赶的征途。

一.CRT电视,平板电视的技术特点

1.CRT彩电

CRT彩电是使用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的彩电,阴极射线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iection coils),荫罩(Shadow mask),荧光粉层(Phosphor)及玻璃外壳。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器之一,CRT纯平显示器具有可视角度大、无坏点、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可调节的多分辨率模式、响应时间极短等优点。

CRT的工作原理:CRT彩电的核心部件是CRT显像管,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图像更加精细的电视机。经典的CRT显像管使用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经过垂直和水平的偏转线圈控制高速电子的偏转角度,最后高速电子击打屏幕上的磷光物质使其发光,通过电压来调节电子束的功率,就会在屏幕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光点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

彩色显像管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种涂料组合而成,由三束电子束分别激活这三种颜色的磷光涂料,以不同强度的电子束调节三种颜色的明暗程度就可得到所需的颜色,这非常类似于绘画时的调色过程。倘若电子束瞄准得不够精确,就可能会打到邻近的磷光涂层,这样就会产生不正确的颜色或轻微的重像,因此必须对电子束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最经典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显像管内侧,磷光涂料表面的前方加装荫罩(Shadow Mask).这个荫罩只是一层凿有许多小洞的金属薄板(一般是使用一种热膨胀率很低的钢板),只有正确瞄准的电子束才能穿过每个磷光涂层光点相对应的屏蔽孔,荫罩会拦下任何散乱的电子束

以避免其打到错误的磷光涂层,这就是荫罩式显像管。

相对的,有些公司开发荫栅式显像管,它不像以往把磷光材料分布为点状,而是以垂直线的方式进行涂布,并在磷光涂料的前方加上相当细的金属线用以取代荫罩,金属线用来阻绝散射的电子束,原理和荫罩相同,这就是所谓的荫栅式显像管。

这荫罩和荫栅这两种技术都有其利弊得失,一般来说,荫罩式显像管的图像和文字较锐利,但亮度比较低一点;荫栅式显像管的较鲜艳,但在屏幕的1/3和2/3处有水平的阻尼线阴影(阻尼线是用来减少栅状荫罩震动的一条横向金属线)横过。

2.平板电视

目前平板电视的主流技术为TFT-LCD液晶、PDP等离子。荫罩式PDP、FED 、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或仍然还在研发之中,或产业化速度较慢。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液晶和等离子电视

(1)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是应用了液晶显示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平板电视,它采用了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液晶面板由两块玻璃板构成,厚约1mm,其间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μm均匀间隔隔开。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

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液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在液晶材料周边是控制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当液晶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和CRT相比,液晶电视的优点是很明显的。由于通过控制是否透光来控制亮和暗,当色彩不变时,液晶也保持不变,这样就无须考虑刷新率的问题。对于画面稳定、无闪烁感的液晶显示器,刷新率不高但图像也很稳定。液晶电视还通过液晶控制透光度的技术原理让底板整体发光,所以它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一些高档的数字液晶采用了数字方式传输数据、显示图像,这样就不会产生由于显卡造成的色彩偏差或损失。完全没有辐射的优点,即使长时间观看液晶屏幕也不会对眼睛造成很大伤害。体积小、能耗低也是CRT电视无法比拟的。液晶显示技术也存在弱点和技术瓶颈,与CRT显示器相比亮度、画面均匀度、可视角度和反应时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反应时间和可视角度均取决于液晶面板的质量,画面均匀度和辅助光学模块有很大关系。

目前在国内常见的液晶显示有OLED、STN、DSTN、UFB、TFD、TFT几种,TFT显示效果最好,但也是最费电的。TFT是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的英文缩写,这是目前的顶级材质液晶屏,属于有源矩阵类型液晶屏,背部设有特殊灯管,可以“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也就是主动矩阵TFT,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通常达到130度左右,运用在一些高端机型上(如iRiver 1095就是采用26万色TFT)。由于TFT液晶屏的排列方式具有记忆性,所以在电流消失后不会马上恢复原状,有效地提高了播放动态画面的能力。TFT具有出色的色彩饱和度、还原能力和更高的对比度。但是缺点是比较耗电,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2)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电视是应用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视(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面板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

与CRT显示相比,具有分辨率高,屏幕大,超薄,色彩丰富、鲜艳的特点。与液晶显示相比,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丰富等特点。

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 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器技术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电极与气体直接接触的直流型PDP和电极上覆盖介质层的交流型PDP两大类。目前研究开发的彩色PDP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单基板式(又称表面放电式)交流PDP、双式(又称对向放电式)交流PDP和脉冲存储直流PDP。

等离子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没有液晶电视的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而且实现了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而三基色共用同一个等离子管的设计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汇聚问题,可以实现非常清晰的图像。与CRT和液晶显示技术相比,等离子的屏幕越大,图像的色深和保真度越高。除了亮度、对比度和可视角度优势外,等离子技术也避免了液晶显示技术中的响应时间问题,而这些特点正是动态视频显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等离子显示技术在动态视频显示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更加适合作为家庭影院和大屏幕显示终端使用。等离子显示器无扫描线扫描,因此图像清晰稳定无闪烁,不会导致眼睛疲劳,同时,等离子也没有X射线辐射。由于这些突出特点,等离子是一种比较符合绿色环保潮流显示技术。但是,等离子电视也有其弱点,就是不适合精细加工,很难生产出40英寸以下且不损失清晰度的产品。

(3)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比较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各有技术优缺点,可以用下表将它们之间做一概括性对比。

表6 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技术比较

优势

 工作寿命长;

TFT-LCD

 维修简单;

 分辨率高。

 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大屏幕面板具有成本优势;

PDP

 在亮度、对比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同尺寸的LCD 面板。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劣势

 亮度、响应时间低于PDP;

 存在视角问题,大多数液晶面板视角在120 度左右。

 工作寿命较短,屏易损坏则难以修复;

 功耗高于TFT-LCD;

 需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正如第一节所述,目前国内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均在迅速发展,其中液晶电视在市场占有率和增长幅度上都高于等离子电视。这主要是由以下非技术特点造成的。

 等离子的上游产业链资源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几个企业,而液晶产业链则相对比

较开放:目前全球有17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和60多条液晶屏生产线,液晶显示的专利技术业比较分散。

 渠道商对液晶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等离子,比如渠道商在报纸等广告里打的基本上都

是液晶的降价消息。

 在舆论导向上有错误的引导,导致消费者对等离子有误解,认为等离子不如液晶。

二.中国彩电产业在CRT时代的技术发展

如在本节开始部分提到的,中国彩电产业在CRT技术范式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装配线进口、实现国产化、产品的增量提高、产品创新和多元化等几个阶段。

1.装配线进口阶段

(1)装配线进口

中国彩色电视机产品发展正式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有一大批厂家从国外进口了彩电生产线。当时共引进了113条生产线,实质上是因为当时彩电和其它相关工业基础的薄弱,国内难以供给这些生产设备,所以只好从国外进口资本品。

(2)产品质量管理设备的进口

一个完整的彩电装配企业不仅包括基本的彩电装配生产线,还需要有质量管理系统。例如彩电的质量检验系统主要包括对进厂产品即元器件的检验,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如产品寿命、抗干扰性能、抗振动性能、耐温、耐热以及产品一致性性能检验等试验。这套系统主要由一套高质量的仪器仪表所构成,价格较高。在进口装配线的企业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进口了此类设备。

(3)产品设计技术和品牌

在中国彩电工业的起步阶段,基本上没有企业进口国外的产品设计图纸。因为彩电产品的内部电路和整机部置的标准化程度高,没有模仿国外产品设计的产权约束。正如厦华公司在叙述其发展历程时所说的,“同其它彩电厂家创业初期一样,厦华成立伊始,也是采用照抄外国厂家图纸,全CKD(即全套散件)组装方式的”。产品设计图纸基本上是模仿国外的,而不是进口的。这提供了国内企业在整机部署方面的学习机会。因为彩电行业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内企业模仿的,而且市场都是面向国内市场的,这样中国彩电企业在一起步的初始阶段,就建立了自已的品牌。

(4)政府的作用

在识别到市场需求以后,政府认识到了发展彩电工业的必要性,同时在有限的外汇收入中,安排了部分彩电企业装配线的进口。但是就彩电产业的整体而言,政府并没有适时地考虑在国内市场上形成或促进电视机装配厂家之间的竞争。相反,政府试图要通过全国一盘棋来规划彩电工业的发展。由于当时彩电产量不高,政府自认为有可能安排彩电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并指导安排装配线的进口。

2.国产化阶段

(1)国产化

在此阶段,彩电产品总装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模仿国外产品设计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产品设计。同时在生产能力上,由于装配线已经安装运行,在进口产品零部件的总装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和操作经验,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合理的生产工序和生产、操作规范,制定产品质量管理细则,生产经验的获得主要依赖于生产中的干中学机制,而生产和操作规则和质量管理细则主要是依赖于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来进行制定,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来作出合理的调整。

彩电产品的国产化主要是指其零部件和使用制造材料的国产化。零部件和制造材料的国产化,除一些具有部分零部件生产部门的企业以外,国产化主要是零部件企业的任务,当然在采用国产零部件代用的过程中,总装企业也学会了如何合理的安排产品整机部署,同时在

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学习了零部件厂品的质量检测能力。但是重要彩电零部件的国产化过程一直是比较慢的,除显像管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短缺状态外,彩电机芯的相当长时间内也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

由于军事工业的需要,中国电子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由于缺乏激励,尽管1980年电子工业61%的产品是元器件,但大多数质量低劣,难以满足需要(刘寅等,1986)。这样在彩电工业发展的初期,除部分能够代用的零部件以外,很多关键彩电零部件的生产设备仍然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而且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进口是在1984到1988年期间完成的。

(2)产品销售渠道

在装配线进口和国产化时期,彩电产品销售渠道的变化并不大。在彩电工业刚起步时,产品销售渠道依赖于计划经济下建立的商品销售系统。特点是生产企业将装配和通过检测的产品包装后,由商业系统的批发商向生产企业购买,然后再将产品转卖给消费者所在地的批发商,一般是省城的批发商再转卖给市、县属批发机构,最后才到零售商手中。在整个八十年代产品销售体制基本如此,唯一的变化就是电子工业部建立了建立了自有的批发机构,加入到销售的第一个环节中。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部分企业开始改革自已的产品销售体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一是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所在地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另一种办法是通过企业自有的专卖店,将产品直接售给消费者。

(3)政府作用

政府除了对产品总装企业试图作出规划以外,同时还对彩电零部件生产企业也作出了规划。这主要是体现在指定了零部件的生产厂家。1977年,由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从国外购买彩色显像管成套技术及设备的申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然后同日本的四个企业签订了购买合同,仅彩虹集团在1982年12月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项目投资就达到了7.5亿人民币。其中重要的有:彩管总装合同,总价为7600800美元;玻璃合同,总价为9359537美元;荫罩合同,总价为8786465美元;荧光粉合同,总价为9359537美元。中央政府投资建立了陕西显像管总厂,由其负责生产和供应彩色显像管,一期建设年生产能力为96万台。

3.产品的增量提高阶段

根据谢伟(1999)的定义,“产品增量调整”是总装产品设计和功能的部分提高和微小改变,而不是整个产品的全新改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产品的增量提高而不是产品创新。

在产品增量调整阶段,彩电产品的技术变化特点是产品的差别化,而且差别化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和功能的部分区别。例如80年代生产的彩电,大部分都是采用了8位或12位的可调电阻调谐加机械手动转换开关的节目预选装置,这种节目预选器装置,不但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故障,而且存储节目的数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频道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加装了闭路电视系统的用户而言,差距则更为明显。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为普通型彩电开发遥控功能,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产品性能提高,因此当时许多电视机生产厂家都在此阶段完成了这一产品性能调整。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彩电大多数没有装置AV接口电路,可随着各种音响设备进入家庭,彩电需要从音、视频输入口获得信号,这样就导致了许多企业开始开发AV接口电路。 以长虹在1995年底推出的C3418PN彩电为例。该机在其过去机型的基础上,作了如下的改进:

 I2C总线控制系统。它具有传递信息快速准确、性能可靠和低故障等优点,同时还

可实现利用遥控器进行电路的调整和控制,还能方便地通过遥控器实现利用该机的密码直接进行维修后的调整;

 FS调谐系统。双路FS调谐器能高效地提供主副电路图像通道,使选台灵活、准确

和方便。它不仅能接收无线电视信号,而且还能接收全频段有线电视节目;

 自动稳压系统。自动稳压范围在110伏到260伏,适合国内电压不够稳定的国情;

 数码丽音接收。可接收NICAM方式的立体声和双重语言广播;

 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比电压合成技术更高、更先进,调谐更准确和快速;

 彩色瞬态特性改善技术。彩色瞬态特性改善技术(CTI)能够更高效地改善彩色信

号的分辨率,明显地提高彩色清晰度;

 共射-共基视频放大器。共基共射级联未级视放电路,不但保证了视频信号的较高

增益,而且还有足够的带宽,改善了图像的清晰度;

 黑电平扩展技术。黑电平扩展、延伸电路,将浅黑变为深黑,能够提高图像对比度、

清晰度,具有纵深感。

除上述产品设计和功能的增量调整以外,在此阶段我国彩电企业也渐渐进行了产品规格的升级。如1992年到1994年间彩电规格的调整,当然这一调整主要是来自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升级。可在此过程中,总装企业在产品研究和开发方面,也学习了如何实现整机的匹配。相似发展还体现在彩电内部集成电路的采用上,因为在此时期内,国内彩电主电路也经历了从五片机向三片机和二片机的转变。

4.产品创新和多元化经营阶段

这一时期发生的价格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彩电企业的产品创新。但这一产品创新和彩电产品的全线降价是在已有了相对发达的彩电零部件工业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总装企业设备自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说海信电器公司1994年自行投资1.3亿元,自行设计了具有年产30万台能力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具有先进的在线检验仪、自动插件机和贴片机.

(1)元器件工业基础

相对于国内发展较快的彩电工业而言,中国彩电产品的出口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且彩电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合资企业以定牌加工或者是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的。但在电子工业的出口额中,电子元器件的出口数额是占有很大比例的。可以说在彩电降价之前,彩电元器件工业就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生产能力。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 电子工业基础。部分彩电产品的元器件可以依赖于原有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同

时在这一产品层次上技术变化不大而且启动成本不高。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竞争能力不强;

 元器件企业的前身大部分是军工企业,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 元器件企业间的竞争程度超过了产品总装企业。由于政府确认电子技术在军事现代

化中的关键地位,因此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电子工业曾经是以“大会战”的形式发展起来的,仅在1970年全国电子工业企业数量就达到了5200家,所以在这一层次上是有较多的企业存在的。同时由于零部件企业相对于总装企业而言,面对着较为激烈的来自于总装厂的产品采购价格压力和相同零部件厂家之间的竞争。

除一般元器件以外,就彩电产品的两大关键元器件彩色显像管和集成芯片而言,由于采用了资本品进口、合资企业、许可证等多种方式,也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尤其在显像管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得尤其显著。彩虹电子集团公司作为生产彩管的企业,199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8%。同期安阳彩管玻壳有限公司生产彩玻710万套,占国内生产总量的47%。尽管彩电用集成芯片一直是零部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集成芯片的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型彩电机芯的国产化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就创新能力而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安玻公司自行开发了我国第一枚29英彩色显像管玻锥。这是具有较大经济意义的,因为近年来由于安玻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引起了一些国外公司的注意,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企业实行了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各地厂家生

产的29英寸彩电玻壳全部需要进口,花费了大量外汇。同时在产品生产线设计和制造上也形成了自有创新和制造能力。在一期工程进口生产线的基础上,安玻二期工程采用“翻版加创新”的建设方针,大胆改造创新,从建设速度、工艺、技术水平及设备和自动化程度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一期工程提前了19个月,比由外国人承包的同期、同规模彩玻工程节约了10亿多元。

(2)产品创新

价格竞争促进了产业内企业的技术学习工作。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激励国内企业通过工艺、生产程序或管理手段的提高,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例如熊猫彩电96年降低成本的计划目标,仅四个月就实现了,从而增加了在价格上的竞争力;第二,激励了其它企业通过学习来提高技术能力,加强产品创新。因为其它企业想通过产品创新来替代现有的产品,在一个新的竞争平台上与长虹等企业开展竞争,而不是在与其相似的产品平台上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

 成本降低

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过生产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来追求成本的降低。例如康惠公司在96年中,内销额保持了比95年增长24%的势头,为国家创利税方面特别是上交国家的税收在1995年的基础上,又净增1000多万元,公司主要在产品开发和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开发了新的航天神箭系列彩电,使每台机降低成本可达100多元。同时在降价竞争中,杭州电视机厂进口了自动插件机,组建了基板车间。项目总投资为2385.5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进口的具有国际90年代水平的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机等大型生产设备19台套以及相配套的仪表系统,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调整生产布局,组建了基板车间,实现了彩电主、副板生产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北京牡丹集团为了提高竞争力,全面实施管理效益工程,从96年10月开始,聘请北京华信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在销售、促销、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定了明确的改造计划,并在实施中初见成效。而虹美集团96年主动加强内部管理,使彩电整机生产成本下降约15%,变出口亏损为得利。

 加强产品创新

在降价竞争中,彩电业新产品开发工作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例如而对降价竞争的压力,,康力彩电公司在1996年5月10日表示,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并将推出64厘米、72厘米等具有PIP10面、PAL、SECOM、视频NTSC3.58/4.43低功耗98瓦低成本、中文菜单显示、蓝背景数字式画中画、丽音、重低音、数字梳状滤波器和超平面CRT等多功能彩电,此外年底还将推出84厘米超大屏幕彩电。1996年4月30日,中山嘉华推出了声控电视机。1996年5月17日,河北腾飞电子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四英寸彩色液晶电视机。1996年7月12日,康惠公司制成十画面画中画彩电,这是我国首台十画面双高频画中画74厘米彩电。生产北京牌彩电的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和生产长城牌的长城集团有限公司,在价格战以后,分别投入较大的力量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北京牌推出了具有高清晰度多画面的、双高频头、国际线路、CATV兼容、90到100个预选频道、环绕立体声等功能和规格的十几个品种彩电。长城牌在原有国际先进电路技术、高清晰度、超重低音、CATV兼容的基础上,增加开发了有近百个频道容量、画中画和图文电视功能、中文菜单屏幕提示、数字式混响卡拉OK等功能,使长城画龙彩电新增加近20个品种。96年7月,熊猫集团公司表示当年将有十五个新产品投放市场。1996年9月3日,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焕新说,彩电降价以后,该厂开发了西湖牌彩电新生代系列产品共30余个品种。

(3)多元化经营

在彩电业降价竞争以后,随着生产商剩余向消费者剩余的转换,产业平均利润下降。同时由于部分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开始寻找或抢先占领先的利润增长点,彩电产业内

的企业多角化进程开始加快。实际上彩电企业的多元化基本上是与1996年到1998年的降价竞争相伴随的。因而这一多元化过程是与产品创新过程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例如在降价竞争以后,熊猫与国外大公司建立了五个合资企业。一个是与瑞典爱立信公司合资建立的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形成爱立信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AXE-10数字程控交换机生产线;二是与美国ADC电讯公司合资建立的南京爱德奇宽频带通信有限公司,使熊猫由此步入发展势头迅猛的信息高速公路领域;三是与日本夏普公司合资建立的南京夏普电子和音响公司,主要生产液晶电视、宽屏幕彩电等高技术产品;四是与韩国LG电子株式会社合资建立的南京LG熊猫电器公司正式投产,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容量洗衣机生产将达到年产二十五万台的生产能力,五是与摩托罗拉公司合资成立的南京双强计算机公司,并成功地生产出首批双强POWER PC计算机。彩电企业的多角化主要是进入了通信、计算机、影碟机等相关领域。

(4)政府行为:

在此阶段,作为彩电行业的主管部门,在彩电行业降价的初期,基本上持支持的态度,但不久以后,就偏向于“降价可能会毁掉彩电工业,并且不利于企业增强开发能力”这样一种观点。同时,还负责监督竞争中的违规行为。例如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司在1997年五月份突击抽查中发现高路华公司高路华牌TC2528彩电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宣布其为不合格产品并通知其整改。但在彩电降价过程中,政府行为最为显著的是地方政府。例如1996年4月16日,青岛市政府发展明确发展电子业的部署是,“以海信电器为依托,发展青岛市电子工业。”

1996年4月16日,天津市领导调研电子企业,在调研电子企业的同时,市领导还就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协调解决。1996年5月28日,徐州市政府向困难企业注入资金。徐州电视机厂和无线电三厂是该市的骨干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政府决定向两家企业注入资金,市政府采取了优惠措施,分别向电视机厂和无线电三厂投入1000万元和1500万元的新贷款。1996年6月21日,北京市副市长到牡丹集团调研时,强调牡丹花不能凋谢,要成为百花园中的最鲜艳的花朵.同时指出了牡丹集团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市场问题,如果不把市场占领,规模就上不去;二是债务问题,市经委已经进行了专题研究,如何解决过去的债务问题,市里应尽快拿出办法。

通过以上技术发展过程,中国彩电企业实现了从技术由国外引进-建立生产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演进。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创新还主要集中在彩电整机系统的外围,还没有进入彩电整机系统的核心,如机芯主主电路集成芯片的设计和制造等。到了产业成熟期,整个产业整体处于“粘着的专业化”状态。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企业不具备核心技术,因而难以形成行业的技术壁垒,产业的技术结构也难以有质的上升,彩电成本的下降空间就十分有限。彩电降价很大程度是生产商让利,因此直接导致了厂商利润率的降低。

三.中国彩电产业在平板电视时代的技术发展

平板电视早在中国彩电产业的成熟期后期就开始出现在国内市场上了,但是由于其本身性能和价格的原因,在2003年之前都未能取得迅猛的发展。此时,国内彩电厂商基本持观望态度,而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纯屏电视,光显背投等CRT显示技术的延伸产品上。随时间推移,液晶、等离子电视技术实现了长足地发展、成本下降,取得了对纯屏电视、光显背投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加之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其它相关产业拉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开始爆发。国内主要的彩电企业都迅速跟进,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产品。

与在CRT显示技术上成功实现追赶的成就相比,国内彩电企业在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一方面,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本该带来滚滚利润的平板电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2003年~2005年)就使广大彩电企业回复到了CRT时代、产业成熟期的微利状态。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9月,我国13家主要彩电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880亿元,但利润仅为14.6亿元,本土企业的利润率仅为1.3%,合资企业的利润率为2.9%。国内彩电巨头当年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厦华、海信、康佳等多家彩电企业净利润率已不足0.5%。2005年12月,创维彩电的总裁杨东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在平板电视旺销的火热表面下,全行业亏损危机已在迫近。”另一方面,曾经被国内彩电企业击败的国外彩电厂商又卷土重来,重新夺回部分市场份额。2005年底,国内外品牌在平板电视市场销售比重形成“八二”格局(国产品牌市场销量份额超过80%),其后国内品牌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例如,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产品牌销量占就占据了国内液晶电视64.46%的市场份额。在等离子电视市场,松下、日立、LG在2006年上半年位列市场占有率前三,合计占到50%的份额,全部国产品牌合计只占到30%的市场份额。国外企业依托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也开始掌握以往国内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价格战利器。2006年春节前后,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上演了一轮由索尼、三星、东芝等日韩消费电子巨头发起的价格战。国外品牌降价的直接后果是,同类型、同尺寸的平板电视,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的价格仅仅相差2000元左右。被迫接招时,国产品牌已失地不少。统计显示,外资品牌发动此次平板彩电降价潮后,其市场份额已经逼近国产彩电,上海地区国产品牌的出货量降至40%,而此前国产液晶品牌的市场份额曾高达74.3%。虽然在此之后国内企业通过努力,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是这次价格战罕见地是由国外企业发动的,具有指标意义。

造成国内彩电企业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平板电视的两个核心部件显示屏和机芯集成电路均集中在产业链条上游,而这些上游资源和专利技术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垄断。例如,超薄玻璃的核心技术目前就掌握在美国康宁等3 家巨头手中,液晶面板需要的导电玻璃、滤光片全部需要进口,增亮膜技术就被美国3M 公司掌握;而使用寿命达到6 万小时以上的背光源的灯管技术中国也没有掌握(详情见表7)。等离子电视的关键原材料如玻璃基板、保护层材料、阻隔层材料、透明电极和背板反射层材料、光学滤光片等也完全被日本的企业垄断。等离子面板所需的高压扫描驱动芯片、其设计技术只有日本NEC、富士通、松下、美国德州仪器等公司掌握,我国企业目前不具备这些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国内彩电企业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无法控制上游资源,对于核心零部件全部整体买进,而自身集中于产业链下游,做一些接口、电路、电源等外围电子开发及机壳外形模具的大规模组装业务。

表7 液晶电视上游产业链格局

材料名称 简介

玻璃基板对TFT-LCD 行业犹如硅晶圆对半导体行业之重要,虽然玻璃基玻璃基板

板只占TFT-LCD 原材料成本比重的7%左右,但竞争格局

全世界只有4 家公司能够制造玻璃基板。分别是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日本板硝子。其中美国康宁市场占有率第一,子有超过30%的份额。

进入壁垒

玻璃基板必须耐高温,耐强酸强碱。同时玻璃基板必须非常薄,目前玻璃基板的厚度最低可以做到0.4 毫米厚。同时玻璃基板要高透光性和高平整度,其平整 度要求较硅晶元还要高,否则影响画面质量。因为有高温过程,所以合格率是却是最最重要的元件。 有近50%的份额,日本旭硝

相当难控制。

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大约占原材料成本的23%英寸)。背光模组为液晶背光模组

电视提供光源,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光源、导光板、光学膜。其中光学膜最昂贵,占到背光模组成本的44%。

导光板的作用主要是将导光板

光线分布均匀并引导光主要市场份额分别被旭化成(35%)、三菱Rayon

彩色滤光片大约占液晶电视的18%,并且与液晶电视尺寸大小关系不大。彩色滤光片

彩色滤光片是决定液晶电视颜色表现的决定性组件,同时也影响显示器

偏光板占LCD-TV原材料成本的比例大约是10%。偏光板的基本结构是两层醋酸三纤维素薄偏光板 膜(TAC)夹一层聚乙烯醇(PVA)。

2000 年以前,偏光板完全由日本厂商垄断,主要有四大偏光板厂家,分别是日东Polateechno,后来韩国和台湾厂商努力自制偏光板,韩国以

TFT-LCD 监视器和电视的电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整和在TFT-LCD

面板模组之上,称之为驱驱动集成电路 动电路,所用的IC 称之为驱动IC。另一部分是专业IC 厂家配合面板厂家设计的控制电路,其所用的IC 称之为控制IC。

控制集成电路

TFT-LCD 控制IC 主要包括视频接口界面专业控制IC 厂家为了提高功能集成程度和降低风险Genesis Microchip 仍为龙头厂商,其市占率约为52%。驱动IC 的主要生产厂家是TFT-LCD 面板厂。

IC 的制造分工越来越明显。上游厂家设计IC,交由中游晶圆厂家代工制作IC,然后经专业封装测试厂家测试并封装。

LG 化学和Ace-Digitech 业绩不凡。

偏光板用的PVA 材料只有日本Kuraray 和日本合成化学公司能够制造。偏光板的制造及光学技术加工生产。

凸版印刷,市场占有率达到50%;大日本印刷,市场占有率达到18%;东丽,市场占有率达到16%;三星的STI,市场占有率达9%,三菱的ACTI,市场占有率达彩色滤光片制作难度非常高,同时彩色滤光片的厂家必须与颜料光阻生产厂家紧密合作配合。彩色滤光片生产线同样投资巨大,一条5 代滤光片生产线投资高达60 亿新台币。

3M 拥有增亮膜的多项专利,其产品占全球市场的够制造类似的增亮膜,不过品质稍差于3M。日东电工市场占有率为20%。

增亮膜牵涉到诸多方面的技术,一是塑料的精密射出成型,二是精密光学,三是精密模具。能同时掌握三种技术的公司只有3M。

(15 英寸)到37%(30 80%左右。日本日东电工能的散射方向,增加亮度。 (25%)、Kuraray(18%)占据。

的对比度、亮度、视角。 8%。

电工、住友化学、三立电机、需要运用精密机械、化工科技

(Interface),模拟数字转换器和石英晶振锁相环(ADC/PLL),幅度控制器(Scaler),微控单元(MCU),在屏显示(OSD),如果是LCD-TV

要加一个视频解码。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与成本,并购不断,大者恒大,弱者几乎无法生存。

晶捷(MRT)仍为第2 大厂商,市占率约为16%。意法半导体与Pixelworks 分别为第3

和第4名。

第二,平板电视的上、下游成本分成与CRT彩电不同。CRT彩电的显像管等器件占据了超过50%的彩电成本,芯片所占成本比较小。液晶和等离子显示面板占平板电视成本的60~70%,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平板电视所使用的芯片也数量大大提升了。因此,在平板电视领域,国内彩电企业的绝大多数成本来自产业链上游,自己控制成本的能力不强。表8为平板电视产业链上、下游的成本分布及国内企业所具能力分布。

表8 平板电视产业链上、下游成本分布及国内企业所具能力分布

技术

显示面板关键元器件、材料

显示面板开发、制造

驱动、控制芯片

整机组装、应用性设计、外围开发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报章整理

产业链位置

最上游

60~70%

上游

上游

下游

15%

15%~25%

成本分成

部分企业有制造能力,开发能力存疑

极少企业有设计能力

国内企业能力

为扭转被动局面,国内彩电企业正在进行种种努力――包括下游厂商力争上游、争取纵向一体,上游企业争取技术升级和更替,企业间进行技术合作,成立技术联盟,等等――开始在再次追赶的征途上取得一定成绩。

1.下游厂商力争上游、争取纵向一体

在CRT时代,国内上、下游厂商之间技术联系不够紧密,纵向一体化程度不高。为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争取对上游资源的控制权,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整机厂商在面板的开发、制造,集成芯片设计等领域发力出击。其中,技术合作、合资、并购等方式应用得比较多。

(1)液晶显示面板领域

国内彩电整机企业学习液晶显示面板开发、制造技术的典型事例包括:

 2004年5月,创维与美国德州仪器B3CA建立456光显技术联合实验室,重点为3

片式液晶的开发。

 2006 年1 月22 日,TCL、创维、康佳、长虹四家彩电巨头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

资公司(深圳市政府出资)联合宣布成立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各出资200 万元人民币,分别占20%股权,投资意向是较为先进的第6 代液晶屏生产线,目前正在寻找技术合作伙伴,在找到技术合作伙伴后将大规模增资。

 2006年,TCL集团自主研发的液晶电视数字视频动态背光调控技术实现了我国平

板电视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而TCL 在该技术正在申请专利(5项专利--动态对比度、

能耗、视觉舒适度等)的过程中,就向台湾普诚科技公司出售此项技术,创下了中国内地彩电技术输出新记录。

(2)等离子显示面板领域

学习液晶显示面板开发、制造技术的典型事例包括:

 2006年3月长虹与彩虹电子合资成立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

80%和20%,致力发展等离子显示屏业务。同年8月,世纪双虹以9990万美元收购荷兰Sterope Investments B.V公司75%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韩国欧丽安等离子有限公司(Orion

PDP )75%的股权。欧丽安为韩国第三大等离子制造商,拥有Multi PDP(连结多台PDP组成的超大画面技术)等领域40多项的国际专利。

 2004年,海尔先后与飞利浦,德国迈兹,美国硅谷,日本东芝,韩国三星以及中国广科

院等合作建立了数字高清电视研究所和设计分部。同年9月1日又与日本富士通组建技术联盟。 富士通提供1024×1024等离子顶级高清显示屏设计模组,海尔提供包含自己爱国者III数字解码芯片的顶级高清整体解决方案。

(3)集成芯片领域

国内彩电企业在这方面的行动包括:

 2003年,厦华与成都威斯达公司合作推出了首款国产高清视频显示器控制芯片“炎

黄一号”。

 2005年,平板数字电视的核心芯片之一(数字电视传输领域)――由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及清华同方凌讯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受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 2005年6 月26 日,海信发布了我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

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数字视频处理领域)。随后,采用“信芯”海信电视也正式下线。

 2006年2月,长虹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

片,结束了中国该类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该芯片将运用于投影类电视,可以自动跟踪、识别电视信号红绿蓝三基色。国际上仅有两家公司具备这类芯片的设计生产能力,一块芯片国际售价在10 美元左右。如今,“虹芯一号”的成功使其成本下降至10 元人民币。同年3月,“虹芯二号”的数字智能遥控芯片开始投入规模生产,获国家“863”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虹芯三号”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 芯片和“虹芯四号”数字高清图像自动处理专用芯片,均已进入仿真测试、流片制造阶段,并将陆续运用于整机生产。

2.上游企业争取技术的转型和升级

(1)原彩管企业的技术转型

 2004年,彩虹集团借在香港上市之机集中设计研发42-50英寸等离子显示屏。之

后,还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与长虹合资发展等离子面板业务。此外,2006年8月,彩虹集团开始在咸阳建设一条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 2005年5月,国内最大的玻壳生产企业——河南安彩高科——已率先与郑州市建

设投资总公司(郑州市政府投资主体)共同投资21.9亿元,启动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但是,该项目至今进展不畅,业内普遍认为是资金匮乏导致。

(2)原液晶面板企业的于技术升级

国内液晶面板供应商只有上广电和京东方。

 京东方通过收购掌握这一技术的韩国企业BOEHYDIS获得了液晶面板制造能力;

 上广电通过与松下和NEC合作,已拥有松下等离子屏和NEC第5代液晶屏两个合

资生产基地,上广电分别控股49%和75%,其中液晶屏生产基础据说为亚洲最大。

但是这两家生产的都是第5代液晶,2005年至2006年间才开始量产,而国外已经发展到第八、第九代,其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处于劣势(5代线更适合于26 寸以下的电视与电脑产品,6代线主要对应于30-40 寸电视产品,7代线主要对应于40-50 寸的电视,8代线主要对应于50 寸上下的电视产品),因此,双方都需要升级其液晶面板开发、制造能力,都有投资第6代液晶屏生产线的计划。2006年12月,京东方、上广电发布提示性公告称,拟与国内TFT-LCD企业进行整合。公告称,京东方、广电系股东、龙腾系股东拟以各方拥有的TFT-LCD业务,共同组建新的或选择目前已存在的公司为专业化公司,并成为各方之TFT-LCD业务的统一平台,新公司设在上海。

3.技术联盟

在国内企业在发展CRT彩电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技术开发上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这一局面在2006年10月被打破,当时,在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第四次彩电企业高层峰会上,TCL、康佳、创维、长虹、海信、海尔、厦华、上广电、熊猫、西湖、夏新、新科、万利达等13家彩电厂商结成共建数字高清电视专利池的技术联盟,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传统显像管(CRT)彩电发展趋势等领域谋求共同发展。通过合作,一方面能加强彩电行业核心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众厂商联合建立第三方公司,能够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打破国外的知识产权瓶颈。

第三节 理论解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产业逐步具备了CRT彩电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对国外产业技术从落后到赶超的伟大历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彩电大国。然而,在新的技术范式――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出现时,中国彩电产业又一次处于落后于国外的被动境地,不得不再次踏上追赶的征途。为什么中国彩电产业没能在新的技术范式中实现领跑,为什么没有从产业链的低端晋升到产业链高端?为什么作为世界彩电大国未能成为世界彩电强国?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技术基础和技术获取环境

从技术复杂度、成熟度的角度来看,开发CRT彩电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能力基础和强大的研发基础设施,逆向工程和模仿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这使中国企业可以在国内巨大市场的拉动下,相对容易地实现追赶。然而,今天彩电产业面临的新技术范式更为复杂,例如,显示面板开发、制造所需要的精细工艺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企业的短板,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家电需要高超的集成芯片设计和制造水平,与国外彩电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显然不占优势。

从技术创新机会角度来看,平板显示技术进步速度和创新频度都大大快于CRT显示技术,也加大了中国企业在新的技术范式中实现赶超的难度。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开始建立彩电产业时,CRT显示技术在世界上属于已经成熟的技术,在此后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出现。与之相对,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目前才刚刚处于导入的状态,创新频度很高,例如,前面提到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技术水平升级速度极快,几年时间内就升级了几代,国内企业刚刚引进第5代生产线,建成投产时国外就已经出现第9代生产线了。又如,TFT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刚开始替代CRT彩电,技术性能更高的OLED和SED显示技术已经开始在日本崭露头角了。

从技术可获得性的角度来看,国内彩电企业在新的技术范式下的追赶困难重重。20多

年前,当中国企业从国外引进CRT彩电技术时,彩电关键生产设备的供给市场竞争度较高,同时彩电作为一个成熟产品,国外的供方不存在技术封锁的动力。如今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其关键节点被少数国外企业所掌握(参见表7),这属于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它们还要靠这些新兴技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市场上攻城掠池,因此不愿轻易转让,同时还大大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了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减少了国内彩电企业的技术学习机会。

2.路径依赖

一个企业的路径是它的发展历史,而它以后可能的走向是它现在的位置和以前路径的函数,这就是路径依赖性。技术能力演化的最基本性质就是其路径依赖性。由于企业以往积累的技术知识会对其以后的技术活动的选择和进行产生影响,因此,企业是在现在技术知识基础上的局域创新搜索,使企业知识的积累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性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它造成相反的两种效应:一方面,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使企业步入技术锁定的境地,不可能从一种技术迅速越进到另一种技术。每一次范式变更,企业都会承受包括人力资本、专用资产、产品自我替代损失等在内的转换成本。

当市场机会被锁定在一种较差的技术上时,即使竞争对手拥有较好产品也难以取胜。但是如果市场选择的是较好的技术的时候,被锁定在较差技术上的企业就会出现困境。中国彩电企业的技术能力长期锁定在CRT显示技术的轨道上,总体而言,取得了比国外竞争者更大的产业规模。也因为如此,在国外新的显示技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时,国内企业也产生了更大的转换成本,使其难以迅速越升到新的技术轨道上。同时,CRT彩电在国内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市场还有相当的开拓空间,也使主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中国彩电企业在早期投入新的显示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动力不足。此外,国内彩电企业技术知识积累的范围较窄,也降低了其率先搜索到新的技术轨道的可能性。

3.政策因素

(1)数字电视产业政策

数字电视产业对平板电视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因为可以更好的实现数字音频、视频、显示高清化,符合数字电视的发展要求,成为了数字电视产业的理想终端产品。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早早制定了本国数字电视将采用技术标准、提前规划了产业进程,促使本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开发符合各国技术标准的数字电视终端。与之相比,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进程较晚,对平板电视的推动力不足。例如,美国早在1996即确定ATSC为其数字电视标准,1998年开始实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和24个电视台播送全数字电视节目,2006年将全部转为数字电视广播;日本与1993年提出ISDB标准,2000年开始数字视频广播,而民间组织的Perfect TV卫星电视试播已于1996年10月开始;而中国直到2006年才明确全部标准,计划2008年奥运会全部实现数字转播,到2015年我国将全部实现数字电视。从时间上考察,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对彩电产品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发挥得较晚。

(2)集成电路产业政策

如前所述,集成电路是平板电视的核心元器件。长期以来,中国在集成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简称18号文件。这对我国后来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无论是规模、创新能力还是产业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51号文、132号文等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配套措施。但是,这么多政策文件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加大了企业解读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现有

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18号文规定半导体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并且规定半导体生产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但是,这些优惠设计企业在实际运营时却享受不到。因为国内目前芯片设计企业规模很小,前10名的营收和还不如全球第10名的企业,而且,以低端设计为主,产品附加值无法提升,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超出3%的实际税负,所以,18号文对设计企业的支持不大。所幸的是,国家相关部委正在酝酿“新18号文”,希望可以完善有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从而为包括彩电产业在内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3)高清标准

2006年3月,信息产业部公布高清电视标准规定,电视机的显示屏幕长与宽的要达到16:9,且图像屏幕清晰度要达到720线以上的电视才能被认定为是高清电视。然而,此前在国内高端彩电市场上,由于高清标准长期缺位,部分厂商通过炒作标榜自己的技术,造成平板电视市场混乱。例如,平板市场上出现的所谓 “6基色补偿”、“顶级格式”、“动态全高清”和“静态半高清”等,很多是以“高清格式”来做噱头的。许多彩电厂商利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概念提前”有意误导消费者,这种行为是短期行为,一旦消费者的认知达到一定水平,真正吃亏的还是企业自身,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4.高启动成本

高启动包括获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资及设施。在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启动成本很高,则完全竞争市场难以实现。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这一投资具有外部性时,企业的财务评价和社会评价结论是不同的,因而这一投资也就难以发生。如果不能解决高启动成本障碍,产业发展就会停止于老技术,不能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结构多样性也就无法实现。

在中国彩电产业的技术发展过程中,高启动成本障碍不是存在于产品总装层次上,而是存在于产品关键零部件层次上。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彩电产品总装的装配线进口价格相对不高,同时彩电总装的技术能力要求较低,国内企业基本上都通能够通过模仿进入,因而也是不存在技术障碍的。而在彩管项目上,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和资金障碍。例如,仅彩虹集团1982年12月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项目投资就达到了7.5亿人民币,在我国彩电产业发展的初期,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建立了陕西显像管总厂(现为彩虹集团)。

在平板电视的关键元器件领域,中国彩电产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来自高启动成本的挑战。CRT彩电的彩管投资所需的金额是以亿美元为数量级的,而开发和制造液晶和等离子显示面板所需投资的数量级则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例如,投资一座年产300万片等离子面板的工厂需要8.4 亿美元,投资一条5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需要15亿美元,7代线更高达40亿美元。为第一条5代线上马,上广电筹齐了10亿美元(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还被称为“行业最省投资水平”。目前,中国7家最大的彩电企业的净资产加起来也不够40亿美元,彩电产业在平板电视的面板领域面临着由启动成本带来的巨大困难。因此,也许政府可以考虑像过去在彩管项目上进行投资那样对液晶和等离子面板进行支持,具体形式可能可以采取有别于过去直接投资建厂那样的具体形式,例如,提供低息贷款、引导企业间联合与合作,等等。

5.其他主体

(1)金融机构

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机制得以降低,但我国缺乏这样的机制。从技术创投资的来源来看,除了企业自由资金和政府投入外,目前我国彩电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机制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有着本质的冲突。首先,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较高,而一旦获得成功,也能产生很高的投资回报。但

是,即使技术创新项目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作为贷款者的银行也只能按事先约定的利息获得创新带来的一小部分收益。一旦技术创新项目失败,银行却要承担贷款无法回收的风险。因此,从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银行不支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是理性的。其次,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许多项目在研发中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技术创新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而银行更愿意向短平快的生产能力等投资项目贷款,以便获得风险较小的短期回报。从国外技术创新融资方式来看,能够承担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融资方式主要存在于资本市场而不是借贷市场,股票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成为技术创新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还很不完善,一方面,股票市场的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而且和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在中国地规模还非常小,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据《证券日报》披露,中外风险投资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内地及内地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额总计仅为12.69亿美元,约合100亿人民币。而且,这些风险投资中有三分之一投入到了IT产业。因此,股票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这两个资金来源渠道都没有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大量充足的资金。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在现有的机制下,私人部门对长远投资也缺乏信心。即使企业拥有大量的自有资金,也不大可能投入到风险性很高、时间很长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因为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发明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因此,企业决定投资于研发或投资于新的设备,根本原因并非要获得某种先进的技术,而是要通过这些技术生产产品来获得超过投资成本的回报。而要获得回报,可以选择自主技术创新,也可以选择通过购买资本设备或技术专利作为升级生产技术的手段。很明显,后者的风险要远低于前者且回报更快。因此,为了获取短期回报,大多数企业都选择通过购买设备的方式来提高技术能力,自主技术创新则难以开展。

(2)大学和科研院所

国内彩电企业的基础研究实力不足,长期将重点集中于应用性技术开发,无法具备像欧、美、日、韩大型企业那样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因此,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彩电产业的支持主要应体现在基础科学研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方面。但是,国内目前不具备专注于新一代光电显示技术的大学基础研究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所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有限,无法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在平板显示技术的核心领域,来自国内大学或科研院所的技术突破仅有东南大学王保平教授主持的荫罩式等离子显示技术(SMPDP)项目(这一技术突破绕开富士通表面放电技术专利,开辟国内PDP低成本自主技术。目前处于产业化加工阶段,还需下游配套及产业投资)。另外,大学和科研院所还承担了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任。然而,国内大学由于缺少相应学科及专业研究基地,无法提供平板电视领域所需的大量中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生物科学及集成电路而言,液晶、等离子显示技术开发专门人才供给不足,也是企业没有领跑于新的技术范式的重要原因。

6.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水平和变化(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对资本品价格的变化)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我国,要素禀赋结构长期以来没有大的改变对彩电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抑制作用。

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导致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是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资本变得相对丰富而便宜,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而昂贵。此时,应该以便宜的资本来代替昂贵的劳动,产业结构就会随之升级,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提高。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抑制了工资成本的上升,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并没有发生变化。劳动力价格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于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是有利的。但是,也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劳动力价格相对

于资本品价格较为低廉,对于我国包括彩电企业在内的工业企业而言,选择多使用劳动力的生产技术似乎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在我国这样的要素禀赋长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没有根本的激励去发展技术,而日本和韩国在劳动力价格上升的情况下被迫和西方发达国家争夺市场,并获得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实现了持续的工艺创新。因此,在国家和政府一再强调需要发展技术创新的时候,我国企业仍在主要利用成本供给方面的优势,对技术投入有限。

7.竞争循环

价格竞争一方面具有促进创新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度的价格竞争也阻碍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从中国彩电产业进入成熟期开始,市场上价格大战频繁爆发,彩电企业,尤其是各主导彩电企业主要依靠微利经营来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过度依赖价格竞争的局面在平板电视领域得到了延续。由于国内企业普遍不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升级,只能进行一些外围性的产品开发,甚至经常套用虚假的技术概念进行炒作,。概念翻来覆去被炒作,技术含量却还是原地踏步。过度价格竞争导致企业的利润率摊薄,加上融资体制的支持不够,导致投入核心技术创新的资金有限,没有核心技术反过来又迫使企业炒作概念,或者在其它环节压缩成本。这样就形成了非良性循环:过度依赖价格优势――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微粒――技术研发投入更少,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更大――利润更薄。如此的循环使得彩电企业有限的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在技术上进行突破。

8.产业网络联系

(1)产业纵向一体

中国彩电产业的纵向一体水平较低。夏普、东芝、松下、三星等国外彩电巨头的纵向一体化程度非常高,但中国彩电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严重不足,防碍了产业向以上游元器件为主要价值节点的新的技术范式升级。目前彩电整机厂商和配套厂商之间关系的总体现状是:整机厂商和配套厂商的合作不是很稳定,缺乏协作。例如,整机总装企业和集成芯片设计企业之间缺乏技术协作。整机厂商一般采用“多家供货”,同样规格的元器件先从两家以上的配套厂商那里采购;配套厂商也不完全依靠一个整机厂商,每个配套厂商都与十几个整机厂商保持交易关系。由配套厂商负担元器件开发成本,整机厂商几乎不承担跟自己没有资本关系的元器件厂商的开发费用及风险。一般来说,配套厂商开发新的元器件的费用都由自己负担,整机厂商预先不向它们提供资金(例如,定金、贷款、担保等等)、技术及人才(例如,长期派遣技术人员、或出借专门模具和设备)的帮助。而当配套厂商开发出新的元器件后,它们也不能确保整机厂商会采购该部件,此外整机厂商拖欠配套厂商货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大大增加了配套商场的风险。可以说,开发新的元器件的风险相当大,而且多半是由配套厂商来分担的。只得注意的是,这些第一配套厂商也用同样的办法将自己的风险转让给外协(二级)配套厂商。上述情况造成如下后果:第一,因为承担的风险太高,配套厂商不能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结果只能尽量地仿制或改造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的某一产品――这样风险较小;第二,加大了配套厂商的负担和压力,减少其投资的力量;第三,使配套厂商难以对某一整机厂商产生归属感或团结感,增大了配套厂商采用“机会主义”的可能性,结果增加了整个行业的交易成本。前两种结果还造成彩电产业的关键元器件的配套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阻碍了整个彩电产业的竞争力。

(2)竞争者合作

如前所述,彩电产业是我国较早实现高度竞争的产业。但是,产业发展到今天,彩电企业之间似乎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了竞争中的合作。各企业长期习惯于在技术创新上单打独斗,在市场竞争中各自为战。虽然彩电企业和有关行业组织曾试图几次建立避免过度价格竞

争的价格合作(以几次彩电行业峰会为代表),但这些努力基本未能取得成效。直到近年来,以合资公司、技术联盟为代表的技术合作、以集体应诉反倾销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合作才开始浮出水面并逐渐发挥出作用。其实,竞争者之间必要的合作可以促成各方的优势互补,形成中国彩电产业的整体合力,以共同应对新技术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本文标签: 彩电企业技术产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