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29

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2023总560年第期)82023期(8)决策与信息Decision&Information

89

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

样态、治理意义及路径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毛光霞

[摘要]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00后,网络已成为其生存的重要空间、生活的主要工具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网络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网络内容、网络语言、网络道德等对青年影响广泛,由此带来的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值得重视。防范和处理好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事关国家总体安全、事关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民族发展未来。青年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样态具体表现为价值上的“众声喧哗”、内容上的“圈层隔阂”、传播上的“蝴蝶效应”、平台上的“过滤

气泡”、管理上的“媒介鸿沟”等,由此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上遭到弱化、在内容上遭受质疑、在传播中遭遇风险、在平

台上遭逢对抗、在管理上陷入滞后。推进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要高度重视青年人的认知特点和话语习惯,寻求共识

以“铸魂”、增强供给以“体认”、织牢业态以“制高”、构筑载体以“筑巢”、缘法而行以“同心”,提升青年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

认同度。

[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意识形态;网络空间;风险治理;舆情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23)08-008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青年工作,提

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青年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识形态安全是

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构成,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

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

[1]170

个时代覆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重

视意识形态风险,强调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

[收稿日期]2023-0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机制研究”(编号:

C20222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毛光霞(1989-),女,河南固始人,法学博士,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0

总体国家安全观

决策与信息(总560期)

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网络意识形态是网

络空间的技术逻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发展

逻辑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核乃是网络群体的深

层次信仰与价值判断体系

[2]

。这其中,青年网络意

识形态尤为重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3年3月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

民规模为10.67亿,其中,20岁以下网民占18.7%。

正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所揭示的那样,

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

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

潮流。鉴于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的意识形态网络

安全,提高新时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建设。

无罪,技术是中立的”的言论,在青年群体中造成

了恶劣影响,甚至有“大家都欠快播一个会员”“技

术无罪,怀璧其罪”等评论,这种论调表面上源于

部分网友的同情心泛滥和情绪化使然,本质上反

映的却是网络空间的是非不分、美丑颠倒,这对于

不明真相而又深度参与其中的青年群体影响尤

甚。由此可见,多元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中存在且

相互竞争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网络空间下

多元思潮的存在基础更为广阔,能够以碎片化、即

时性、小众性等特征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的“内

容接受者”。被同质化、碎片化环境重新塑造的认

知模式,制约着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性理

解及严谨逻辑的论证思辨,从而使受众产生认知

偏差

[5]

(二)“圈层隔阂”:内容上的网络原子与红色

式微

网络时代来临后,普通个体实现了“人人都是

麦克风”“人人都是电视台”“人人都是发言人”“人

人都是通讯社”等的传播角色转变,成为了网络内

容生产的重要主体。可以认为,网络主体全民化

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后真相’的参与主体是高

度同质化的‘网络原子个人’”,在匿名化、虚拟化

的状态中,“网络原子个人”往往把舆论焦点问题

当作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宣泄和放大个人情绪的

工具

[6]

。然而,由于个体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价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虚拟性等特点,

人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体,网络全民化时代已然到

来。与此同时,互联网开放交互的特性及其“去中

心化”的架构与社会生活的复杂丰富性和多样多

变性融合互动,建构起“消解权威”的多元文化空

[3]

。随着“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一些所

谓的“在场解说”平台或手机App囿于“去意识形

态”“淡化意识形态”的话语陷阱,使一些错误思

潮、噪音杂音在网络中此起彼伏、发酵蔓延,不断

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

[4]

。曾经轰动一时的快播

案反映了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

性:在庭审现场,快播公司负责人喊出“技术本身

值取向等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制造和传播的内容

是非真伪难以界定,从而导致网络上粗制滥造、黄

色低俗、血腥暴力等内容大行其道,对于青年危害

尤其严重。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人的网络意识形

态理念教育要重视对象的变化,尤其是关注精准

算法推荐机制下的“圈层隔阂”,不能忽略青年人

的特殊情况。当前网络空间“红”“黄”“黑”交织存

在,以色情低俗为代表的“黄色”内容和以暴力血

腥为代表的“黑色”内容已占据相当市场,对于缺

乏辨别能力且好奇心强烈的青年群体吸引力尤

甚。青年人猎奇求新、追逐热点、喜欢扎堆等特点

使得自己更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参差不齐

一、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样态

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全民主体时代

的到来给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

挑战,集中表现在网络价值风险、网络内容风险、

网络传播风险、网络平台风险和网络管理风险五

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权,造成了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价值上

遭到削弱、在内容上遭受质疑、在传播上遭遇风

险、在平台上遭逢对抗、在管理上陷入滞后。

(一)“众声喧哗”:价值上的主流弱化与杂音

喧嚣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8期

毛光霞: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样态、治理意义及路径

91

的网络内容甚至引发了青年人的模仿和竞逐,如

带有颓废、绝望、悲观情绪的网络丧文化和放弃奋

斗、心存怨恨的网络躺平文化等给广大青年造成

了严重危害,严重干扰了向上、积极、奋斗的文化

氛围。从一次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现在部分学生

的职业理想是成为“网红”“游戏主播”等,这揭示

了网络乱象对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冲击。

(三)“蝴蝶效应”:传播上的无缝对接与碎片

接收

青年获取信息已然从现实生活走向了虚拟空

间,QQ、微信、微博、抖音等成为了必然选择,特别

是短视频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更甚。青年与网络在

相互塑造中共同成长。对青年群体而言他们已经

实现了学习、工作、生活与网络的无缝对接,网络

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无缝对接增加了青年接触网

络意识形态的机会和习得网络意识形态的能力,

便于利用网络开展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然而,网

络的及时性、便捷性导致了传播的碎片化,青年人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研判意

识不足、研判能力不够,特别是在青年高频活动的

网络空间里,社会负面事件、国内外谣言等更容易

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在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

可能转化为线下活动,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

战。2015年的山东威海文登“侯聚森被围殴”事件

就是起源于侯某某与梁某某、陈某某的网络言论

纠纷,后引发纷争与谩骂,最终酿成了线下暴力

“约架”事件。更有甚者,“为迎合以青年为主体的

广大受众,一些网络新媒体在话题设置上热衷于

‘心无旁骛’地制造各种震惊或猎奇事件;曝光娱

乐明星绯闻、私生活;用嘲弄经典、讥讽政治、侮辱

[7]

英烈的言辞误导青年”。虽然网络传播属性与青

(四)“过滤气泡”:平台上的有选择传播与回

音室效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发挥着主流价值传播、

重大政策宣讲、重要精神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在互

联网时代仍然发挥着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然

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已能够利用网

络进行自我学习、知识拓展、技能训练等,网络已

然成为青年生活的一部分。鉴于网络破除了传统

垂直的权力格局,青年在网络空间中重新进行圈

子的自组织、形象的再塑造、价值的再调适,对于

错误信息或者蒙蔽性强的信息难以甄别判断,就

容易出现“身体在场、脑袋上网”的尴尬状况,“网

络自我教育”时代主流价值观与乱象共生,造成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自我教育”之间争夺主流

平台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青年网络意识

形态话语权主导权的控制。“回音室效应在社交媒

体上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过滤气泡’的产生。这种

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将相异的观点有效地排斥在

[9]

外”。“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2020年9月公布的

一些典型案例中,大数据非但没有成为增强青年

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帮手,反而成为了部分不良

媒体助推错误意识形态传播的幕后推手,如学习

类App存在着推送不良和低俗信息、青少年App存

在着淫秽色情小说和低俗媚俗信息、部分网站平

台诱导青年煽动粉丝群体互骂等情况,它们有选

择地向青年推送诱导、暴力、色情等错误价值观的

内容,严重影响了网络作为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教

育重要阵地和平台的应有地位与作用。

(五)“媒介鸿沟”:管理上的乱象丛生与监管

滞后

当前,中国网络媒介管理制度法规的数量与

快速崛起的新媒体依然呈现“供不应求”现状,网

络社会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特别是一些

互联网信息平台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责任落实不强等短板还一定程度存在

[10]

。网络治

理体系的不健全与治理能力的欠缺,致使网络媒

体监管出现了媒介鸿沟,已然成为了青年触网后

年研判之间的矛盾只存在于虚拟空间,但实质上

却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冲突的表现,一旦处理不

当,一件小事就会演变成现象级事件,其包含的意

识形态问题会和世界各地的意识形态及文化发生

碰撞、形成比较,产生延伸性的效力

[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2

总体国家安全观

决策与信息(总560期)

如何规避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难题

[11]

。一方面,

网络媒体形态更迭与管理技术滞后之间存在着矛

盾,尤其是对与青年关联度密切的新兴媒介的监

管较为滞后,存在着被动监管的情况,不善于主动

出击。泛娱乐化、网络审丑、谐音梗、炫富、人设崩

塌、“倒奶投票”、色情直播等,历史虚无主义、粉

饰和美化日本侵略、“精日”现象、“精美”现象等

网络事件一再发生,监管滞后带来的网络乱象造

成了噪声和杂音甚嚣尘上,迫切要求监管理念与

时俱进,监管技术更新换代,监管能力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网络媒介内容监管显得力度不足,跟不

上内容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对谐音梗、YYDS、666、

“绝绝子”“夺笋啊”等网络流行语和网络黑话等监

管力度不够,不仅造成了对规范汉字的冲击,也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教育效

果。

造、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保卫、直接关

系到国家安全的根本。因而,重视青年网络意识

形态治理是实现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构成,

是维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抓手。

(二)“形塑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

青年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其

网络化生存的特质为新时代意识形态争夺战注入

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形成了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

同与发展的新情态。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

后”和“00后”青年群体,网络已经成为其一种沟通

媒介、一种娱乐载体、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形

式,如何确保其所汇聚的场景是安全健康的、其所

“群聊”的话题是积极有益的、其所体现的价值观

是科学理性的,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的培养成效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是整个社

会价值取向中最为根本和最为基础的部分,决定

了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青年网络意识形态主要

涉及到青年对网络的认识与定位、主流价值观在

网络空间的倡导与践行、网络内容的积极健康等,

这关系到能否通过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御机

制以促进青年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修养

等,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在适

宜的网络环境中被塑造和被需要。

(三)“掌握主导”: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

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因而,利用网络开展

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已然成为了青年与网络相

互塑造的必然结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

出要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

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符合青年

的期待和利益,对于优化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

具有重要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

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

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

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

的必然诉求。网络作为技术不是绝对中立的,网络

二、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现实

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意识形态

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网络意

识形态风险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构建

良好网络生态的必要之举。

(一)“构筑安全”: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

要内容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威胁”一般被理解为外来

的、特别是军事的威胁,而“非传统安全”则主要涉

及社会、文化、认同、网络等层面,其破坏性更为巨

大,影响力更为深远。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

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

全和政权安全

[12]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传

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就是要在传统安全的基础

上高度重视非传统安全,破解网络舆论乱象丛生

难题,塑造良好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夯实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

态。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

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塑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8期

毛光霞: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样态、治理意义及路径

93

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就拥有青年网络意识形态话语

权和主导权。因而,要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

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

论,始终以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为抓手,不断提

升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趣味、商业广告、抄袭侵权等内容对青年的负面影

响严重。要强化内容为王的理念,把握网络信息

接受的规律,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扩大

“红色”内容、压制“黄色”内容和“黑色”内容的覆

盖面和影响力。一是要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网民

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对青年人的网络内容喜

好开展调研,为青年人提供更为精准的内容供给。

为此应考虑实行网络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让主流网站、商业网站等找准各自目标领域,着眼

于专业性、前沿性与趣味性,提供深度化、精细化、

分众化的内容

[5]

,在优化内容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

的基础上,充分尊重青年人的选择权,增强青年人

的获得感和提升青年人的满意度。二是要充分借

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分析网络圈群成

员的年龄层次、兴趣偏好、价值认知水平等,将主

流意识形态内容以精准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

化传播的方式传递给网络圈群成员,激发其认知

兴趣和动力,助力提升认知认同

[16]

。三是要有针对

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以作品

内容规训青年人躁动的心。青年在网络上冲浪,

是为了寻求符合自身需要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地

猎奇,而一旦内容供给不足或供给不对,就会导致

青年偏信非主流内容。认识到青年对内容的诉求

就要求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增强内容供

给,更好地满足青年的需要。

(三)媒体融合:织牢业态以“制高”

掌握青年意识形态主导权,在舆论引导、思想

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占据传播制高点,构建起资

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

传播体系,就要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

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

基础上传播主流价值,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6]

一是要强化整体布局,综合利用全程媒体、全息媒

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新媒体形态,利用多样

化的App、短视频、公众号等实现对青年意识形态

风险治理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

展,强化对网络舆情的主导和掌控,防止碎片化信

三、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化解路径

网络空间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

台,做好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掌握网络意识形

态治理主导权,就必须重视青年人的认知特点和

话语习惯,按照他们的接受心理创新话语方式,提

升青年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13]

(一)价值至上:寻求共识以“铸魂”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比作是“巢”,那么,通过互

联网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就是用互联网的“巢”铸就

意识形态的“魂”。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与复杂

性,在各种社会思潮交织激荡的网络空间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网络意识形态铸魂

[14]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社会思潮

的“对话”,打破“信息茧房”,增强信息的开放性、

共享性;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社会

思潮的“共识”,找到最大的公约数

[15]

:要通过现代

互联网技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

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入眼、入心、入脑。二是要在价值导向上

积极有为,创作一批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

品,尤其重视青年对作品价值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一个明显的案例是,在青年群体中引发较大反响

的《社会主义“有点潮”》《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

靠谱》等网络公开课的成功离不开用网络话语阐

释主流意识形态

[13]

。三是要对网络草根青年领袖

予以关注,通过他们在网络上形成符合青年群体

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为青年网络意识形态

治理寻求群体基础。

(二)内容为王:增强供给以“体认”

当前免费、快捷、海量的网络内容已成为青年

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充斥其中的低级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4

总体国家安全观

决策与信息(总560期)

息的“蝴蝶效应”,从而占据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

制高点。二是要推动传媒融合,尤其是实现以网

络为代表的线上媒体与以报纸、广播等为代表的

线下媒体的融合。以融媒体建设为抓手,将报纸、

广播、网络、电视等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资源通融、

内容相融、利益共融的基础上突出宣传共融,统筹

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满足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

理的需要,打造媒体行业的新业态。三是要充分

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树立强强联合的传播理念,

占据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主流线下媒体

的优势在于采编与品牌,网络线上媒体的优势在

于互动与传播,两者的优势互补能够为青年提供

权威的、有保障的信息,同时满足青年对速度、互

动与冲击力的需求,从而实现青年网络意识形态

教育在前沿和高点。

(四)平台支撑:构筑载体以“筑巢”

网络平台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

体,要在网络中吸引青年就必须善于运用青年人

的网络语言,搞懂弄通青年人的网络风格,将网络

打造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阵地。一方

面,要创造性地利用作为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教育

阵地的网络,将其打造成“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

传播载体,坚决防止网络成为黑色文化和黄色文

化的传播工具。可以认为,网络平台对任何群体

都是平等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尤其是如何在网络

全民化的背景下吸引青年人、争取青年人,发挥好

网络育人阵地的作用。当前青年的价值取向、思

维逻辑、学习方式、群聚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

变化,因此思政课堂不能只是固守教材、照本宣

科,而是要以青年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紧扣

重难点问题,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学习,把理论、道

理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做到“上接天

线、下接地气”。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利用作为

青年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网络,将网络打造

成走近青年、尊重青年、倾听青年的重要媒介,坚

决防止网络侵蚀和毒害青年。网络与青年的结合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青年在网络上接受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中共中央

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网络以其独有

的优势成为了迅速走进青年、尊重青年、倾听青年

的重要方式,让青年的心声通过网络得到重视、受

到关注。如果意识形态工作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

潮流,排斥网络,就会让网络成为侵蚀和毒害青年

的场所。因而,要顺应网络发展的规律,了解青年

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真正让网络成为青年

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和载体。

(五)法治底线:缘法而行以“同心”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作为最重要的制度类型,法律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

与作用。在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中,要充分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索管网之道,不断推进

网络空间法治化,有效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

序、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民权益,形成网上网下

“同心圆”。正向发力和反向倒逼是完善网络意识

形态能力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要通过法治思维和

法治手段依法治网;另一方面,要以法律法规严惩

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网络空间的匿名性

[17]

绝不是其成为法外之地的“免死金牌”。正向发

力就要求用法律手段依法解决网络意识形态中的

风险问题,将意识形态问题分解成具体的民生问

题、经济问题、刑事问题、政治问题、历史问题等,

确保风险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置,推动依法管网、依

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

运行。反向倒逼就要求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违法

犯罪活动,除了《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之外,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发布的《网络社会组织自律公约》、团中央等发布

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新浪微博发布的

《新浪微博社区公约》、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发布

的《微信自律公约》等行业性公约、部门性规章、地

方性规约等也是重要规范。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8期

毛光霞: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样态、治理意义及路径

9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9.

[2]张卫良,龚珊.网络意识形态的二重性特质与主流意识

形态安全维护[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3]张瑜.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与正确导向[J].马克思

主义研究,2021,(4).

[4]郭东方,邹绍清,李军.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

治理的实践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3).

[5]杨超.新时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理路与化

解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9,(6).

[6]徐艳玲,孙其战.“后真相”语境下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

困境与破解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6).

[7]杨章文.网络泛娱乐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及

其“解蔽”[J].探索,2020,(5).

[8]赵宴群.网络意识形态诠释的特征、问题与导向[J].思想

理论教育,2021,(5).

[9]陈钿莹,龙柏林.仿像·真相·具象:拟态环境与青年意识

形态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20,(4).

[10]严萍昌.新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责任编辑:胡梁朱苗苗]

[11]韩美群.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战

略考量[J].决策与信息,2022,(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肖唤元,郑晶晶.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四

重“论”域透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

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J].社会主义研究,2020,(1).

[14]丁强.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三重向度[J].思想

教育研究,2019,(11).

[15]丁强,牟德刚,孔德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的表象、生成与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1,(8).

[16]杨美新,郭燕萍.网络圈群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价

值、藩篱与实现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1,(6).

[17]王赛,杜仕菊.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样态呈现、诱因分析

与治理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6

总体国家安全观

决策与信息(总560期)

ThePattern,GovernanceSignificanceandPathofYouthNetworkIdeologyRisk

MAOGuangxia

Abstract:As"Internetnatives",post-95sandpost-00s,theInternethasbecomeanimportantspacefortheir

survival,ametime,theInternet

inevitablyhasideologicalattributes,andonlinecontent,onlinelanguageandonlinemoralityhaveawideimpacton

youngpeople,tinganddealingwiththe

ideologicalrisksofyouthnetworkisamatterofnationalsecurity,talenttrainingqualityandnationaldevelopment

etworkideologyismanifestedbythe"clamor"invalue,"circlebarrier"incontent,"butterflyeffect"

incommunication,"filterbubble"inplatform,and"mediagap"inmanagement."Thishasledtothemainstream

ideologybeingshakeninvalue,questionedincontent,riskedindissemination,confrontedinplatform,andlagged

otethegovernanceofyouthnetworkideology,weshouldpaygreatattentiontothe

cognitivecharacteristicsanddiscoursehabitsofyoungpeople,seekconsensusto"forgethesoul",enhancethe

supplyto"identify",weaveafirmindustryto"controlthehigh",andconstructacarrierto"build".Weshouldseek

consensusto"forgethesoul",enhancesupplyto"recognize",weaveafirmindustryto"controltheheight",

constructacarrierto"buildanest",andactinaccordancewiththelawto"beofoneheart",soastoenhance

youngpeople'srecognitionofmainstreamideology.

Keywords:Youth;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etworkideology;cyberspace;riskmanagement;public

opiniongovernance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标签: 网络内容治理风险社会